|
以智慧製造為核心的工業4.0概念,自2011年在德國漢諾威工業展首度被提出,這七年來,我們已經看到在生產場域、作業流程及職場管理...等多個面向,都因為智慧製造的導入而有了明顯的改變,例如:鴻海集團的關燈無人工廠就是大眾熟知的成功案例。
6 G. F& o# N0 Z; f8 _7 T& N: S+ d- w2 c
對台灣眾多中小企業來說,為了提高效能產值,智慧製造的轉型升級不能僅僅只有機台自動化,是否能夠善用感測器、機器人、物聯網、虛實整合、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更準確、無紙化與無人化的方式,完整採集生產流程的加工履歷數據,並透過機器與機器之間、機器與人之間以及機器與雲端平台之間的對話、融合與互動,以“換腦”後的經營策略與組織文化,持續優化生產流程和產品品質,建構更高整合度的競爭力門檻,才能滿足少量多樣與彈性客製的市場需求,進而在AI時代突破只能代工賺取微薄利潤的困境。+ ]4 `7 @# d+ r0 L) f" g
8 S% Z- O/ k% L' N7 J% ^* R
0 C7 C* v' B" L: g) j
1 E6 H9 t; M1 }, |' c1 G筆者也觀察到本屆台北國際智慧機械暨智慧製造展(iMTduo),來自中國、泰國、印度、越南、土耳其...等亞洲國家的買主比例頗高,不僅能看到很多高性能且高性價比的機械設備與解決方案,也有機會聆聽專家們對於智慧工廠、積層製造、物聯網及工業機器人四大主題的分析與洞見,足見此展已成功轉型為展示智慧機械與智慧製造技術的國際化採購平台。% I) g7 j0 p8 O8 a4 R
" \* i! l# r8 s* S6 V7 V, r9 A' m y9 L
依據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14日發布的「2018全球工業4.0調查報告」顯示,全球製造業高階主管(共26國1155位)對全球製造業營運的數位化程度的評估,19%的亞洲製造業已達到數位冠軍的標準,但資誠創新整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鏡清也特別提醒,10年後智慧製造將成為業界的基礎而非競爭力,若台商企業對於智慧製造的認知仍停留在維繫製造能力或代工能力,無法透過數位化做好產業間的水平價值鏈整合,未來將會面臨生存危機。% ~; @- z$ D' v F
) s! v+ g8 g" P" ]% A: Z1 G+ V
3 B! {) J! e: ]2 j& f1 @
2 B7 s$ C( \: e7 o& ^+ _" O+ h. ?5 H& X, I
' d2 v" h3 H% n'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