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找回密碼
 申請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Login

用FB帳號登入

搜索
1 2 3 4
查看: 3415|回復: 6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職場吐槽] 我把我的靈魂賣給了工作?工作,真的有這麼重要嗎?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8-4-12 11:08: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可惜這篇論文已經找不到了麼?
) {; z" K) Z! ?: R& D4 W, P% ~& G7 o/ q- e4 Y) u
讀書會-5月號/Tommy
& t, M6 P8 d! T5 g0 [8 r. {- K
* v/ o$ Z9 E5 _% v/ l6 j8 J

" _- A4 Q, g& a0 |$ ]「我把我的靈魂賣給了工作」-半導體產業工程師生活風格探討          , B) c) B8 H# g4 u
$ M$ `, a2 r5 ?1 s' i* X2 H
光看這ㄍ聳動的標題,無法了解半導體工程師的工作內容有多麼的慘烈,也許就像此篇論文內容所描述的,『永不止盡的認真工作,應該是在半導體產業下的生存法則吧!』也許有人會說:『又不是只有你們在累,別人的工作也很忙碌阿』,但是,一般的產業大都已到了成熟期,也就是以前所有的未知大都變成已知了,而半導體產業是在新的未知當中尋找更新的未知,就是趕流行啦!         
9 _+ V- J  |+ v! C5 i. |2 o
7 r( T( w  R# p7 X0 ^2 F: O" I$ k4 O說實話,剛看這篇論文的時候,我不太敢看下去,因為光是剛開始的故事內容,我就覺得:「靠!怎ㄇ跟我的生活這ㄇ像」,後來還是把他看完了,雖然他的理論分析我看的不是很懂,但他的結論點出一個問題,作者認為,台灣人的工作模式以後會跟半導體產業的工程師一樣,我想,這樣真的很慘,以我這次休假來說,禮拜四的晚上下班,晚上先到台北跟女朋友會合,禮拜五的凌晨出發後到墾丁,本來想都不理公司的事了,後來想到實驗不進行,回來就跟不上進度了,晚上又打電話回公司跟同事確認,到了度假的地方後,很幸運,一整天都沒公司的電話,到了晚上一點左右,公司的線上操作員打電話來問實驗如何進行,那時心理想,「幹,白紙黑字你是看不懂喔」,後來還是很細心的跟他講了如何進行,後來當然不用睡了。         
) C9 x  T: N( S0 a- {9 d! U. E) f. ~* l# N6 `
隔天,委勳也來了,他因為工作繁忙而遲了一天下來,他剛好就是我所說的一般產業,但是我們可以從他度假的模式證明此一論文所闡述的結論,因為他連度假都把NB待在身上,準備一有空就做報告,『台灣人的工作模式以後會跟半導體產業的工程師一樣』,試想,兩個工作內容完全不相干的人,卻都在度假時連工作都放不下手,工作,真的有這麼重要嗎?也許,我們應該想想,生活,到底是為了什麼,是自我的實現,還是被工作所約制?
% ^1 C: e( Z+ s8 }2 q
# ^# A, G* f" J8 g4 ~' P$ N, l9 f$ T國家圖書館索書號: 系統編號: 89NTHU0208008
6 b% }* E5 u5 Q/ a出版年: 民90 9 n: e4 [- r5 x5 }$ {, [
研究生: 唐瑛蔓
- w2 P1 {( B( p4 F  c% n! {5 e0 t8 P論文名稱:「我把我的靈魂賣給了工作」--竹科半導體產業工程師生活風格探討
7 W( I- l  w: p! H/ I4 a論文名稱: "Sell One's Soul to the Work--The disscussion about the life style of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engineers in HSIP# h" Y5 q) n( @5 Y4 x) p# `, k  V9 m8 B
電子全文下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頂 踩 分享分享
2#
發表於 2008-4-14 20:08:51 | 只看該作者
摘  要8 X$ t: Q8 z; Q$ s, L1 ]& N" e

, k, d6 B: d9 {! _- s本論文企圖解釋形塑竹科半導體產業工程師生活風格的機制。
: B0 o) {4 b: ~% B! |! N依循著Foucault 的微物理概念和Bourdieu的「Habitus」,( {) b" @) n5 C" y! e6 |! o) O. I
我們發現工程師獨特的生活風格來自於工作場域和工作內容的銘刻作用。
9 n) v* O" q  V
7 F. W) \( i3 ?. Y2 {對Foucault和Bourdieu而言,這是一種規訓勞動主體的方式,9 ?5 m7 h! b0 p, I3 r
半導體產業工程師會在勞動過程當中,
5 D  q, H  n5 R5 r不自覺得發展出一套寫在身體的知識系統,/ {! D4 W+ p2 m! l% _( g
這套知識系統深刻影響著工程師們的所有行動,# Y* M4 ]6 b% U5 X+ W* y( _
本論文的第三章即將竹科工程師族群特有的「Habitus」定義為「工作至上」。' e1 D; [+ D7 m3 o4 }

% M5 X3 [  K! N4 O0 T而在論文的第四章即利用Foucault的微物理概念詳加討論影響工程師「Habitus」產生的機制,
2 U) C+ m& [- Z1 b: L包括高科技產業的生產文化和在工作空間的行動方式等。2 m+ J- |2 h' {! o
依照Foucualt和Bourdieu的理論,行動主體是難以逃脫物質環境掌控的,* `6 A) t- B3 p# o8 w
於是第五章本論文回答了竹科工程師是否能夠逃脫得了高科技工作的種種箝制,
- C7 o1 Y+ v7 [# e: X然而根據田野觀察和訪談研究分析,6 E* f8 w4 h+ ^# W
我們很明白的看到了竹科工程師在把勞動力賣給高科技資本家的同時,) Z  u0 G+ v; ~" H
一併賣掉了他的靈魂和自主性。
) W8 M. k9 t: M7 `  ^
, u( Y* d0 y. h4 r* {8 b5 V失去了靈魂和自主性的科技人除了能夠精確的掌握工作外,
- D. W( y3 ]5 j6 R4 e( G- B他們沒有辦法用心的去經營工作外的生活,
- f8 ?5 D7 ^2 {; {! p" D這就是高科技產業帶來的麻煩,
& t6 Q/ L8 s9 u1 U) x+ ~如果台灣社會將要繼續發展高科技產業,
9 r$ E8 n. [- R" A我們必需正視這一個問題。0 O+ ?' l$ X! g& D5 A; I5 B8 ~
$ k, {: m* |# G8 q' [
本論文的研究方法採取田野觀察和深度訪談二部分同時進行,: |& L7 w* x, a7 p: m- g4 \
在正式研究之前曾經做過前置研究(pilot stydy),
$ g; k% C/ F. ^, J利用統計分析得出的結果而做成訪談大綱,$ |; O1 ~! |8 j* ?% B9 }
以更精確的掌握竹科工程師的工作和生活。
3#
發表於 2008-4-14 20:33:46 | 只看該作者
「我把我的靈魂賣給了工作」—竹科半導體產業工程師生活風格探討
5 E& m" @/ T7 K; F& e. m# g, s  G1 q$ ~) w5 M2 H! x& Z% t* R
星期六花了半個下午把這篇論文讀完,這真的是一篇立論有憑有據,且能真實呈現社會寫實現況的好論文。我在想,如果我有參與這場論文的口試,那我應該會在口試結束的時候,起立報以熱烈的掌聲。* S9 ~  g# T0 x# u' F3 w* T
1 D. v% U; N; J" a2 O4 p
儘管這篇論文看似網路上 email 轉寄的廉價通俗笑話,但這篇論文真正想探討的主題卻是如此的讓人怵目驚心:將來的台灣人的生活形態,極有可能會和目前竹科工程師雷同。
) q4 X6 I4 ^$ W: Z
3 V* s1 w4 y( ]( \! e& d0 `; v# _『表面的東西是明白無誤的謊言,藏在背後的卻是神秘莫測的真理…』。
* w; G& C6 b0 k  V+ p. p5 q% E$ }4 L+ k, X3 d
昔日的科技新貴,現在已被稱為『科技新貧』。工程師也從票房保證變成票房毒藥。但真實的情況是,不管是不是工程師,不管在不在竹科,好像沒有一個是不辛苦的。有些其實性向上並不適合當工程師的,為了較為優渥的報酬,苦苦的在竹科煎熬。『台北居,大不易』即便是在台北的這些人們,為了較為豐厚的物質生活,付出的代價真的不小。
+ p& z4 D# V& }4 ~: z" Y0 ~: A1 ^2 r1 e( D( k2 _4 m: B. C
我對他說:『你再這個樣子,如果你死的話,我就帶著你的錢改嫁,把你小孩的姓都改掉』。% Y) E. _2 r+ U' k0 X
( C8 w0 i! q- T* e5 D
前年921大地震,那真是一個非常諷刺的畫面,地震一停,我們這個社區住戶的男主人一個個騎車往外衝。他們要趕快去救公司,家裡倒了不過是幾百萬,而公司一發生事情則是用億計算的,留下我們這些太太們害怕的帶著小孩在家裡。這種感覺,有點像是,在亂世中,被遺棄。
" e" V7 W8 I9 _7 z- |7 V  P6 S0 s; _. I: Y
這篇論文,加上之前的『Don't work too hard』、『把生命切成一片一片』,我戲稱為『賣命工作的勸退三部曲』。說來好笑,其實也挺心酸的。' A* M. b1 q, U" w3 \

. V3 _5 _1 G1 o0 p[ 本帖最後由 ilovechip123 於 2008-4-14 08:40 PM 編輯 ]

評分

參與人數 1Chipcoin +2 收起 理由
heavy91 + 2 好文章...給個推....

查看全部評分

4#
 樓主| 發表於 2008-4-16 15:55:53 | 只看該作者

【文章分享】快意享受B級人生,走出 A+ 成就迷思

Career職場情報誌
  {; m' h7 f) a# F& z4 I; DArchitecture 點滴 威盛Architecture部門部落格
/ V) x1 U8 b& N+ Y8 j; S, D& J& e' ?: s6 y  ]4 B. x# l
你想要過A級人生,事業有成薪水頂尖,卻犧牲掉其他全部人生,還是想過 B級人生,寧可降格賺次級收入,卻能享受精采人生?這取決於你如何衡量「人生投資報酬率」。 若是成績單上出現B ,大部分人聯想到的,絕對不是「Better」,而是「Bad」。 B這個字母,長期以來被認為是「次等」的表現,每個人都奮力想達到A,甚至A+,彷彿若不能達到 A的成績,就是不夠努力與稱職。但人生凡事都追求A,一定能獲得滿足感嗎?9 g! s% }7 ~, b) w9 @

1 L. W: M5 W( z. }3 B0 V享受生命的充實感
. i/ I+ t& ^. n/ O/ s- P最近「 B級人生」的話題,在日本引起不少討論。起因於經濟專家森永卓郎,把人生分成三級:A級人生是「有錢沒閒」; B級人生的「錢少一點,但是有閒」,可算是「有錢有閒」。至於 C級人生則是經濟困窘,可能是「有閒沒錢」(如失業者),也可能「沒錢沒閒」 ( 如底層勞動者)。 森永卓郎認為,B級人生是最有滿足感的生活。若每天工作10幾小時,犧牲家庭與休閒,不惜一切代價追求 A級人生,即使賺到A級財富,沒時間享受也是枉費。 B級雖然收入次一等,但還是能維持在一定生活水準之上,反而因為付出較少的代價,有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享受生命的充實感,所以整體生活絕不輸A級。 因此,森永卓郎特別強調「B is Beautiful」,認為「B is Bett er Than A 」。
, t8 {! i5 T! a" }" F) K0 {' S2 f9 p
精算人生投資報酬率% L& c$ a) y' j0 _! ]: P; d
B級人生這種價值觀的出現,有其社會淵源。作家劉黎兒指出,日本經過長年經濟不景氣,原本「1億國民都是中產階級」的社會,已經不再回頭,轉成「 1%超級精英+99%平庸上班族」的結構,除了極少數A+超級精英之外, 99%工作者的薪水都在遞減,再怎麼努力也是枉然。 在這種社會結構下,「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正比例關係被打破,打拚不再保證出頭天,「努力必有回報」也成為一種欺瞞的說法。因此,許多日本上班族,開始思考「人生投資報酬率」的問題。當付出無法獲得回報,他們不想再無條件賣命給公司,寧可將更多時間用來享受家庭生活,或是經營個人興趣休閒。 B級上班族雖不是高薪族,但還是有一定生活水準,也還買得起車子等用品。比起將人生全部送給公司的 A+超級精英,誰的人生比較划算,答案不言可喻。( r% y8 B, o( T6 `# C$ c
9 ^9 [$ d" C. i
贏了事業,輸了人生
2 n9 q" P8 x, f4 b5 ~- M9 X! Y有人用古瑪雅文化的活人獻祭,來形容追求A級人生的工作者。瑪雅皇宮貴族居住的中心地帶都有一個球場,凡是贏得球賽的人,就會被當作被神所選中的神聖的人,由祭司血祭給神;而贏家被砍頭祭給神明,被看成是件很光榮的事。超級精英不惜一切贏得 A級人生,就好像在瑪雅球賽最後贏得勝利的人,所換到的不過是過勞死。 根據統計,日本每年死於心臟病的 21萬人,至少有20%是肇因於過勞,其中多半是中壯年上班族。追求 A級人生本身沒錯,只是若只把人生當成是一場競技,就算贏得了勝利,卻輸掉了身體、輸掉家庭、也輸掉人生,這樣划算嗎?
" Q/ ?% V, @" j' ~/ w" f+ g8 B. ?, j; L3 m
事業高度Vs.生命廣度. i! {# T- k+ }! M4 x
但追求B級人生,是否太消極呢? 一位在媒體任職的劉小姐認為,B級人生重視「人生投資報酬率」,從追求工作表現的「高度」,轉為追求人生多采多姿的「廣度」,這是一種價值選擇的問題,與人生是否積極進取無關。 她以研究所成績為例,一般研究生表現普普大約有85分,稍微認真一點有86分,一定要表現很亮眼才能拿到 90分。她自己每天不眠不休,念完所有原文papers才得到 89分,但其實只要稍微多花點心力念書,已經可以得到86分。為了多得那3分,劉小姐捨棄了社團活動與假日休閒。「一學期 120天,每天多念3小時書, 360小時只換來3分,想想真是划不來;若是拿360小時做其他有意義的事,人生想必更精采。」 劉小姐認為,不論是課業或工作,都適用80╱20 法則,亦即80%的成績,來自於20%的付出。假設你有 100小時,只要花20小時做A工作,就能拿到 80分,剩下的80小時,你有兩種選擇: 1精益求精在 A工作下苦工,最後拿到滿分100分; 2去做BCDE四件工作,每件工作投注20小時,各拿到 80分,最後總分是5×80=400 分。 哪一種時間運用方式,投資報酬率較高,可帶給你更大的滿足感?這就是B級人生所要思考的問題。 從連續2年蟬聯年終獎金第一名的理財專員工作引退,寧可在銀行櫃台當一般行員的安小姐,就是選擇 B級人生的例子。
% ^& v+ y6 G7 f4 r8 d
! z$ ^' K8 N% H* O工作樂趣蕩然無存
% I# h5 `6 V% W% y- D9 a$ h  m/ O大學畢業後,安小姐就在老字號的三商銀擔任臨櫃行員,辦理一般存款工作,5 年前銀行民營化,她在組織重整後,被調到貴賓理財部門。 剛轉換跑道時,她相當滿意理專的生活,「可以說是虛榮吧!」安小姐說,這幾年理專儼然是當紅炸子雞,金控為訓練理專「伺候」金字塔頂端客層,安排許多繽紛的課程,安小姐轉跑道第一年學到很多新鮮事,包括高爾夫、品酒品茗、藝術鑑賞、插花、命理星座等。課程的多采多姿,讓她學到許多人際應對技巧,而且第一年就考上多張證照,還幸運地拉到幾位「 VIP大戶」(資產超過 300萬元),使她從工作中獲得不少成就感。 每想到,第一年的一帆風順後,銀行開始調高安小姐的績效指標。「公司把我的業務目標訂得『比山高比海深』,高不可攀的業績壓力,令我深感挫折,工作樂趣也蕩然無存。」安小姐說,當時每天加班到晚上 10點是常態,甚至周末假日也不得閒。 「我不怕累,但我最怕客戶賠錢。如何在業績與顧客權益取得一個平衡點,令我飽受煎熬」安小姐說。 安小姐去年決心向公司遞出辭呈,但公司基於愛才,強力慰留她當銀行行員。# c, q1 b: s1 T# ^# I' U8 f2 _" ?$ P

' v9 [* ^" [/ h, a1 B& B人生,要學習「減法」% S' E6 m; A( R% x' x, E
揮別年薪百萬的工作,安小姐沒有後悔。她說,人生前半段的職涯規畫,是一種「加法選擇」,所以擔任理專時,她不斷尋求各種可能性,為自己的職涯資本增值,包括薪水、職位等等。現在她則把人生當成「減法選擇」。她說,減法管理其實非常簡單︰在人生諸多追求的目標中,如金錢、地位、家庭、愛情、享受生活等等,一項一項刪除不是最重要的東西,最終留下一兩項,就是自己的人生目標。 33歲的李勇毅過去一直是個眾人稱羨的電子新貴。擔任晶片設計研發工程師期間,李勇毅形容說,自己每天至少12小時和電腦相親相愛,忙碌一天後,再也提不起力氣做任何事,下班就直接打道回府,頂多倒在沙發前看電視,洗個澡,睡個覺,又是另一天的開始。他表示,大部分工程師的生活乏善可陳,根本沒時間參加聯誼活動結識異性,所以曠男怨女一堆。「工程師最大的座右銘就是努力工作、趕快賺錢、盡快退休。」
3 |7 x' b% H: a: q) d5 W. ]0 }' `; T, B) m+ R
再見!電子新貴7 _/ x/ s$ T$ ]8 t, K
剛開始李勇毅也是抱著這種看法,但3年前他找到人生摯愛的伴侶,婚後生活有了重心,他開始無法忍受一天工作12 小時的生活。 「4月結婚、 5月就決定考公職、7月如願考上高考第一志願電力工程,分發到民航局上班。」從電子新貴到小公務員,李勇毅的薪水足足縮水一半,但他毫不後悔。「以前我用時間換金錢,現在我用金錢買時間,把過去加班的時間,用來享受天倫之樂。 作家吳淡如說,「賺錢也賺到人生,才是最大幸福的人。」人生和金錢的關係有四種可能狀況:賺錢也賺到人生、不賺錢卻賺到人生、賺錢卻賠上人生、不賺錢也賠上人生。前兩者都是成功者,後兩者則為失敗者。賺錢也賺到人生,其實就是B級人生的真義,擁有一定水準的金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是人生的贏家
5#
 樓主| 發表於 2008-4-16 16:22:30 | 只看該作者
給自己一次機會! 6 `' O% o1 O& y' D

; f; W9 N8 F; U) M5 i" o  w" Q給自己一次機會吧!「猶豫」就無法找到自我,沒有自我,要如何再創人生高峰呢?: Z$ I1 k* J# r- k) ~) {3 q' i

8 G' _3 q3 t/ C傅家賢,曾經是年薪300萬,主流價值觀的「科技新貴」,認清自己想要的,給自己一次機會,追求自己的人生價值。6 ?' b# P4 t+ N( W( x8 ?3 i

% `8 q6 _& a& M9 _. P當然,在他選擇不同於主流價值的方向時,不可避免的,遇到困難與挫折;
( T7 q, I2 f. L5 `. J+ u) J% m4 A, J. r$ c' c* \% ?1 }% f4 \
在這時候,「怎樣才能成功?」這個問題就有意義了。
" [8 g& n) H( d- `, k# N6 L
; r& {% R/ x5 ~5 k! Z1 l是否擁有「勇氣」與「決心」面對和克服,面臨的困難與挫折,成為成功的關鍵!
( `4 t6 Y: g( e" V% B/ }5 C" C# W3 ?. u- b' F. p/ `
這是一個二選一的選擇題:0 {2 m6 m  q& b. `: o' C& W

( a4 k2 R2 |  o) Z* j# B7 _# \一、 勇往直前,才有成功的可能,同時,也向成功再邁進一步,
6 Y. |$ G- z# C! y二、 選擇退縮,那就跟成功說掰掰;
9 Z1 k/ z3 s0 r! F4 E8 \; r
3 z+ D% G" q% \' C一個人,不給自己一次機會,是不是很可惜呢?
6#
 樓主| 發表於 2008-4-16 16:22:58 | 只看該作者
現代人逃生秘訣-看病的方法
8 Y: S! d0 g! h& Y$ P7 A' K. C6 g" n1 q4 O2 q

9 }" a, w9 Y1 { u2566u ! d  S* A1 @- \. x/ l
  
' ^3 @2 i( O% J這是阿康為數眾多的科技新貴同學們傳來的一篇演講稿主題是:科技人逃生秘訣-看病的方法!內容還蠻有意思的^^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不只是容易過勞的科技人需要逃生白色巨塔一直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因此學會怎麼樣看病、多了解醫病關係就是我們這些活老百姓很重要的逃生課題了! (繼續閱讀...)
7#
 樓主| 發表於 2008-4-18 17:32:14 | 只看該作者
放手T型人生的另類選擇
, O+ ?' y$ Y7 P* H. B& j4 R3 @7 q中時電子報 - + n5 d) I: b% r$ P$ h$ v7 ~; W4 C
人前,他們是光鮮亮麗的電子新貴、是意氣風發的上市公司發言人,一份十五頁的簡報可以不厭其煩review五十次只求盡善盡美;人後,他們是肩膀沉重的T型人:工作的高度要求、健康檢查報告上難看的紅字、父母的衰弱老死,都讓他們開始懷疑自己人生設定的、追求的目標,是否該 ...
$ `+ V4 Y3 C: |2 T! X  T( h/ H' u
3 f) Z5 _  c+ v$ M
  v" J0 T9 _* t放下在轉彎處看見天堂! p' r0 g# U2 B- `4 i
中時電子報 - 5 n2 a% O* f; H& L+ G
他們可以西裝革履,奔波於法蘭克福與紐約的機場,在一場又一場的會議中穿梭忙碌;他們也可以背著登山背包、住著一床十元人民幣沒有澡堂的旅館、躲避凶猛藏獒攻擊。他們讓自己人生出現嚴重反差,只是因為一個單純的念頭:想要擺脫框架。 人前,他們是光鮮亮麗的電子新貴、 ...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首頁|手機版|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新契機國際商機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GMT+8, 2024-6-7 12:59 AM , Processed in 0.14851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