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 CES揭開自駕車元年,讓原本不能跨越車輛產業鴻溝的資通訊業者充滿希望;同時,在德國、英國、法國、台灣等宣示推動電動車政策,與法規實施的雙重助力下,將帶動電動車的關鍵系統和電子零組件發展。車用安全受NCAP(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規範與各國減少交通零傷亡的重視、帶動ADAS與自動駕駛車發展。5G的大頻寬、低延遲也助長車載多媒體發展。根據工研院IEKConsulting報告,2023年全球汽車電子與車聯網預估達4,511億美元。預估2030年全球汽車電子與車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到8,000億美元,2050年將出現7兆美元的搭乘者經濟。
在自駕車面向,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經理石育賢觀察表示,台灣因具備自駕車關鍵因素,於2018年研擬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讓有意願發展自駕車的地方政府、技術單位與業者不囿於現有法規的框架,進行新創或自駕車在Level 3以上的測試驗證,以做為下世代智慧交通運輸自駕車的發展應用。
環顧台灣車電產品導航、多媒體與車用影像項目發展居多,隨著國際發展趨勢、政府政策支持下,聯網、自動與電動車輛將帶出汽車電子成長的動能。工研院IEKConsulting報告指出,2018年台灣汽車電子產值預估可達新台幣2,002億元,直逼台灣整車產值,同時也帶動資通訊和車電零組件對車輛新興科技應用。台灣ICT業者如台積電、華邦、聯發科、凌陽、光寶、鴻海、為升、台達電、國際航電等都已進入車電領域,相較於國際廠商利用新創或併購儘速取得市場位置,石育賢建議台灣發展車輛電子產品從點、線、面的合作模式,也應結合法人研究單位與國內外業者建構其平台,讓不同層次的業者發展車電產品,以應用到自動、聯網、電動、與運輸服務來建立自己的優勢,以進入國際市場。
全球電動車銷量2018突破370萬輛,混合動力車持續扮演銷量支撐主力
回顧2018年,根據工研院IEKConsulting報告指出,全球車市呈現微成長態勢,全球銷量有望突破9,800萬輛,小幅成長2.1%。成長動力由印度及東協國家帶動,中國大陸、美國、德國及日本等國銷量雖呈微增長或小幅震盪,仍扮演重要支撐角色。
亞洲方面,中國大陸SUV車型持續熱銷、三四線城市用車需求支撐銷量表現,但小排氣量車購置稅恢復10%法定稅率、全國導入國五標準使生產成本及售價提高,使銷量呈現微增長,但仍為全球重要指標。日本隨暢銷油電混合車型改款,搭配於新車款裝載駕駛輔助系統,銷量表現雖有震盪,但整體車市穩定。美國雖減稅法案通過有利活絡買氣,但隨美聯儲預期升息及西德州原油上漲,使民眾汽車換購週期變長,銷量呈現微增長狀態。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謝騄璘觀察指出,全球電動車銷量有望於2018年突破370萬輛水平,繼2017年後持續保有超過15%成長率,混合動力車持續扮演銷量支撐主力,約佔電動車總銷量之67.1%。日本、中國大陸及美國蟬聯電動乘用車單國銷量前三,且中國大陸銷量首度超越美國。後追者逐漸侵蝕最大品牌Toyota市場市佔,Nissan超越Honda位居第二位。在此全球積極降低碳排放量趨勢下,具零碳排放特性之純電動車款將持續增加,並於銷量佔比中逐漸顯現重要性。
我國2018年汽車整車產業表現上,雖有汽車汰舊換新貨物稅補助政策鼓勵換車、國產暢銷車型改款、2019年六期環保法規上路帶動預期購買心理等利多,但隨進口車強勢車款導入、進口車市占持續升高、出口表現下滑影響,工研院IEKConsulting預估全年產量較2017年小幅下滑7.3%。
2018年台灣國產電動車於配備升級售價調降策略帶動下刺激產量表現,雖於國產車型原廠策略調整影響下,產量有所下滑,但總銷量仍具備約7千輛規模。我國電動車產業鏈自上游材料端至下游服務端均有廠商投入,法人聯盟累積多樣化產品與技術能量,亦有多家廠商成功打入國際電動車品牌供應鏈。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謝騄璘建議,隨全球電動車銷量持續升溫,我國具備混合動力車型及純電動車型組裝經驗,可結合本土優質汽車零組件供應鏈及維修體系,持續強化產品設計及設計變更能力,提早佈局特色車型生產、維修保養、組裝及關鍵零組件及次系統開發技術及實戰經驗。
2018年全球電動機車銷量將達99.8萬輛,市場以亞洲為主戰場,占比超過80%。預估2018至2020年複合成長率為12.1%,全球電動機車銷量將達135.5萬輛,產值將突破33億美元
根據工研院IEKConsulting報告,2018年電動機車全球銷量已達99.8萬輛,市場占比以亞洲地區80.2%最高,歐洲地區16.4%居次、美洲地區3.1%,其他則占0.3%,預估2018至2020年年複合成長率為12.1%,全球電動機車總銷量(不含低速電動機車及自行車)將達到135.5萬台,產值將突破33億美元。
圖1:全球電動機車銷量預測 / 資料來源:工研院IEK Consulting(2018/11)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曾郁茜觀察表示,台灣電動機車因汰換補助使車價接近傳統機車,市場漸有移轉效果、並排擠傳統機車銷量,國內傳統機車業者思考轉型投入電動機車市場。此外,隨政府購車補助政策、車廠推出新車種及友善環境建置下,工研院預估2018年銷量將有機會達8.2萬輛,與2017年相比成長2.3倍,並將於2019年突破總體機車銷量之10%,樂觀可能將近13%~15%,產值年成長47.2%。
值得注意的是,電動機車最大市場中國大陸逐漸擺脫「價低品劣」之刻板印象,重視產品品質、品牌建立及售後服務;新創部分則多朝智慧化相關功能發展,且逐漸強化人、車、社群三方互動。曾郁茜建議,可觀察中國大陸電動機車產業有新創崛起、電池共享系統、換電式電動機車、線上及O2O通路等四大發展現象。
展望未來,隨所得增加及生活水平提升,車載資通訊逐漸為電動機車廠所重視,導入智慧化與數位化於電動機車中,並跳脫行動載具下之單純通勤用途,透過數據收集衍伸多元化商業模式應用。未來電動機車獲利模式將走向以使用者為中心(User-Centric)的商品及服務,製造商亦漸成跨足市場上中下游整合者。在經濟水準提升及產業轉型下,預期電動機車未來十十年最重要的商業模式將更重視使用者中心、痛點經濟、會員經濟、生態系、共享經濟、終生價值(Lifetime value)。
在電動機車銷售的面向,除了B2C銷售外,發展共享將改變消費者使用習慣,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曾郁茜建議,業者必須重新定義機車消費者特性及需求,交通網絡建置亦必須以取代或補足現有交通工具為目標。此外,共享經濟亦將可能導致製造商B2C之終端銷售量降低,應由製造商與營運商扮演主要角色,並以營運商帶動上游產業鏈轉型及獲利。
在國際電動機車產業發展上,預期未來上、下游供應鏈角色將可能發生洗牌並帶動產業新變革,新進參與者及創新合作模式大量進入市場,使關鍵零組件新技術及多元獲利模式得以發展。
預測台灣汽車零組件市場2018年景氣持穩,帶動內需市場與汽車零組件外銷成長,汽車零組件產值將較2017年成長3.1%,達新台幣2,061.9億元,未來汽車整車與零組件將朝向大量生產與客製化服務發展
根據工研院IEKConsulting報告,2017年台灣汽車零組件產值新台幣2,000億元,主要生產品項以其他汽車零組件占41.5%,達新台幣830.0億元,比例最高;其次依序是汽車車燈與零組件占18.0%,約新台幣360億元;汽車傳動系統與懸吊系統及其零組件12.0%,約新台幣240億元等。
圖2:台灣汽車零組件生產品項與占比 / 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工研院IEK Consulting整理(2018/11)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資深分析師蕭瑞聖表示,台灣汽車零組件產業供應鏈完整,多屬於中小型企業,汽車零組件產業具有少量多樣、彈性製造的優勢。近年來,廠商不斷投入研發與提升生產技術,已具備國際競爭能力與進入國際車廠供應鏈。
由於國產零組件市場變化,受到國內整車零組件需求與外銷市場影響,國內整車零組件需求一方面受到整車銷售量影響、另一方面亦與國產化率相關;台灣汽車零組件多屬於機械加工與塑膠射出成型件,且較高比例以售後市場為主,近年來雖然整車內銷市場震盪起伏,但汽車零組件在累積競爭實力後,每年外銷金額持續擴大。領導廠商藉由海外投資或設廠、網路佈建、行銷據點、廠商技術合作、合資等方式,進入國際車廠原廠委託製造供應體系,布局全球市場,無論是售後服務或原廠委託製造,都累積相當實績,因應全球市場趨緩、產能過剩、各個區域國家相互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環境下,汽車零組件產業所面臨的衝擊遠大於汽車整車廠。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資深分析師蕭瑞聖觀察指出,汽車零組件將朝向模組化、智慧化、電動化與輕量化發展。因應新興國家汽車低價化、小型車、多功能車輛需求,與先進國家汽車零組件高值化、新能源與電動車輛等多樣化需求,台灣汽車零組件廠商宜朝模組化或系統功能發展,建構智慧製造技術,提升產品附加價值與建立國際分工,才能維持產業競爭優勢與企業獲利。
回顧2018年,美國啟動全球貿易戰,引發汽車產業市場變動,美國亦是全球汽車重要市場,汽車整車與零組件難以避免受到波及。蕭瑞聖建議,領導廠商須思考自中國大陸移出生產的板塊變化,預期未來數年汽車產業供應鏈將重新洗牌。此外,全球主要都會區汽車共享經濟逐漸成型,汽車整車與零組件將朝向大量生產與客製化服務發展,智慧製造將扮演重要角色。
展望未來,因應美國高關稅保護與美國製造政策,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有助於台灣汽車零組件廠商分散外銷市場與規避貿易風險,將開拓東協國家等新興市場商機,因應全球汽車零組件技術趨勢與區域市場發展。
2017年全球聯網汽車市場為728.9億美元,預估2025年上看2,192.1億美元,涵蓋車聯網、交通安全、自動駕駛、智慧交通等軟硬體及服務等項目,且亞太地區可望成為增長最快的地區。
城市面臨空汙、擁堵、安全、效率等交通需求,技術創新為城市挑戰電動車、自動駕駛車、智慧運輸系統、最後一哩物流、MaaS服務等選項成為未來之主流應用,車輛與通訊的結合,更是智慧交通之必要項目。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沈怡如觀察,推動市場的主因來自於各國政府對於車輛安全規範的建立以及使用者功能性需求的擴大,例如導航、遠程診斷及資訊娛樂系統,車聯網應用之多元性將改變運輸系統的樣貌,其與智慧交通的聯結更將引發無數商機;而汽車產業與數位科技之結合已然成為趨勢,為了提供更完善的交通行動服務,產業併購、結盟案例數量急增,未來在標準制定、基礎建設與法規推進下,更多落地實現的創新商業模式值得期待。
检测语言 世界语 中文简体 中文繁体 丹麦语 乌克兰语 乌兹别克语 乌尔都语 亚美尼亚语 伊博语 俄语 保加利亚语 信德语 修纳语 僧伽罗语 克罗地亚语 冰岛语 加利西亚语 加泰罗尼亚语 匈牙利语 南非祖鲁语 卡纳达语 卢森堡语 印地语 印尼巽他语 印尼爪哇语 印尼语 古吉拉特语 吉尔吉斯语 哈萨克语 土耳其语 塔吉克语 塞尔维亚语 塞索托语 夏威夷语 威尔士语 孟加拉语 宿务语 尼泊尔语 巴斯克语 布尔语(南非荷兰语) 希伯来语 希腊语 库尔德语 弗里西语 德语 意大利语 意第绪语 拉丁语 拉脱维亚语 挪威语 捷克语 斯洛伐克语 斯洛文尼亚语 斯瓦希里语 旁遮普语 日语 普什图语 格鲁吉亚语 毛利语 法语 波兰语 波斯尼亚语 波斯语 泰卢固语 泰米尔语 泰语 海地克里奥尔语 爱尔兰语 爱沙尼亚语 瑞典语 白俄罗斯语 科萨 科西嘉语 立陶宛语 索马里语 约鲁巴语 缅甸语 罗马尼亚语 老挝语 芬兰语 苏格兰盖尔语 苗语 英语 荷兰语 菲律宾语 萨摩亚语 葡萄牙语 蒙古语 西班牙语 豪萨语 越南语 阿塞拜疆语 阿姆哈拉语 阿尔巴尼亚语 阿拉伯语 韩语 马其顿语 马尔加什语 马拉地语 马拉雅拉姆语 马来语 马耳他语 高棉语 齐切瓦语
世界语 中文简体 中文繁体 丹麦语 乌克兰语 乌兹别克语 乌尔都语 亚美尼亚语 伊博语 俄语 保加利亚语 信德语 修纳语 僧伽罗语 克罗地亚语 冰岛语 加利西亚语 加泰罗尼亚语 匈牙利语 南非祖鲁语 卡纳达语 卢森堡语 印地语 印尼巽他语 印尼爪哇语 印尼语 古吉拉特语 吉尔吉斯语 哈萨克语 土耳其语 塔吉克语 塞尔维亚语 塞索托语 夏威夷语 威尔士语 孟加拉语 宿务语 尼泊尔语 巴斯克语 布尔语(南非荷兰语) 希伯来语 希腊语 库尔德语 弗里西语 德语 意大利语 意第绪语 拉丁语 拉脱维亚语 挪威语 捷克语 斯洛伐克语 斯洛文尼亚语 斯瓦希里语 旁遮普语 日语 普什图语 格鲁吉亚语 毛利语 法语 波兰语 波斯尼亚语 波斯语 泰卢固语 泰米尔语 泰语 海地克里奥尔语 爱尔兰语 爱沙尼亚语 瑞典语 白俄罗斯语 科萨 科西嘉语 立陶宛语 索马里语 约鲁巴语 缅甸语 罗马尼亚语 老挝语 芬兰语 苏格兰盖尔语 苗语 英语 荷兰语 菲律宾语 萨摩亚语 葡萄牙语 蒙古语 西班牙语 豪萨语 越南语 阿塞拜疆语 阿姆哈拉语 阿尔巴尼亚语 阿拉伯语 韩语 马其顿语 马尔加什语 马拉地语 马拉雅拉姆语 马来语 马耳他语 高棉语 齐切瓦语
文本转语音功能仅限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