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开始的时候设计了一个12位的DA,使用的技术是电流舵技术,经过仿真,感觉还可以
/ T2 D2 i; ?1 ?3 y; d% A( w后来
& V* \# U( H* I- M7 A老板说把指标提高 尝试作14bit的DAC6 k, U' \4 J p% Y% r$ \ H
用原来的分段电流舵技术来作 感觉难度加大 首先 为了使其各种误差减小 这样的话导致单位电流源面积增大 版图面积也随着增大
% h/ D1 ?7 V; @- [ E后来看网上有许多英文中说用自校准+ S+ a. `1 W" ?: A5 v
我看了下
2 L# V/ `4 f8 L好像分为一下几种:
$ e5 Q r! y& s% W4 Y, C* g" r8 q1 版图匹配 使用诸如Q的平方walk等 来进行intrinsic dac
/ z: {6 Y- e! ?9 n2 模拟技术来校准 通过替代电流源或者刷新栅极电压来实现" H& l/ W# X7 U6 T
3 数字校准技术 使用ADC或者电流比较器以及存储单元来实现误差保持 输出再调整的过程
8 U% A. A) x# [7 S) k4 a! r- G0 M; m7 H( E9 I4 `' l$ _% J
感觉整体设计难度也蛮大的 国内的资料比较少 不知道各位大大们有没有设计经验 传达下 上面几种哪种稍微好做呢
. Z, ?0 a; y: O. H9 b% A. j, {还有就是 因为这些误差都是随机误差或者梯度误差 以及温度影响下的 那么在前仿真的时候貌似体现不出来校准的作用呀
3 w) g, A! F1 E1 H我自己是按照数字校准的思路来的 感觉比较难 量很大
2 s/ }2 R# i: b$ z" h( G" f谢谢各位提出您宝贵的意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