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找回密碼
 申請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Login

用FB帳號登入

搜索
1 2 3 4
查看: 2406|回復: 3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創新管理] 中國創新指數續升 潛力第一!台灣創新指數打底 哪些最高?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8-3-4 08:18: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中国创新指数研究报告
: v1 X' n4 R8 ^+ V3 v( \% P8 P( Z, {4 O" D2 P
2月29日,中国创新指数学术研讨会(2007)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楼会议室举行。会上发布了中国创新指数研究报告(2007)包括2001-2007中国31省市区创新指数和2003-2007中国制造业产业创新指数,以及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金砖国家创新指数的国际比较。, \$ d2 [% e" ]: F

6 u* y% q% g- E' e4 r2 |: A& J2007年省市区创新综合指数表明,沪、京、苏、粤的第一梯队仍然保持强势区域的领先发展水平。津、鲁、浙、辽、鄂、陕、川、闽的第2梯队构成了我国创新能力的优势区域,其他19省市区为弱势创新区域的第3梯队。
$ n3 n; J6 {& }5 d% s. X2 x$ N
! Q- I" C& Z2 [: }# ^数据显示,2001-2007年我国区域创新指数7年变化总体体现出一种持续提升趋势, 3个区域创新梯队通过7年的发展后区分更加明显,强势4省市平均提升幅度最大,4省市间差距明显缩小,上海追赶趋势明显,江苏超过广东居第3位;优势8省区平均提升幅度接近强势省区,远高于弱势省区。分省区来看,创新能力提升幅度最大的是江苏、浙江和山东,综合指数提升都超过25百分点,上海、天津、广东、四川、湖北的提升幅度超过或接近20百分点,其它省市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提升幅度多集中在10至20点之间。因子分析揭示,创新网络组织能力是推动创新能力建设的主要途径,自主创新产出能力梯度差距突出。; q# X# c; z+ T# T0 G, w

: I) ]. J" V( s" v2 |) w据了解,中国创新指数研究报告是中国人民大学面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咨询性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直接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及学术研究服务。研究项目总负责人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创新指数研究负责人为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赵彦云教授,课题组成员由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劳动人事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的专家学者组成。  % C' g9 d  t) J: ~. T3 t. A  w4 s
9 S9 G' P" f/ i) P! A- l% n
7 o9 a) T, T) [3 Y( [+ g. P% O
图3 2001年和2007年区域创新能力位势变化1 ]4 P& @6 J) k# J/ l
8 Q( [% Z& N, s( V; p

! N/ }6 V3 c7 P! `2 ]4 H图4 2007年金砖国家创新要素指数比较
單選投票, 共有 1 人參與投票 查看投票參與人
0.00% (0)
0.00% (0)
50.00% (1)
0.00% (0)
50.00% (1)
0.00% (0)
0.00% (0)
0.00% (0)
您所在的用戶組沒有投票權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頂 踩 分享分享
4#
發表於 2008-3-4 09:05:17 | 只看該作者
韓中技術差距減少到3.8年
0 }+ V4 \" f, {0 y5 t7 ?2 g9 D3 D/ T東亞日報 - South Korea0 W  v- r' V. o

+ {: s  s* z3 g- Q如今,國內企業和中國企業的技術差距減少了3.8年,中國緊追著韓國而迅速發展。 ) f5 f+ x% ~' m9 m% K

7 [3 o6 L+ B* ]. [3 d5 C. g* W' ~0 K2日,產業研究院(KIET)表示,去年11月以汽車、電子、造船、半導體等10多個核心產業的608家各部門國內主要企業為對象進行過問卷調查,發現國內的企業分析韓國與中國的技術差距為3.8年水準。 諸多國內企業評價的這種技術差距,2002年為4.7年,2004年為4年,隨著時間的流逝差距也隨之減少。 : }3 `. {, m! _* u

# q" B/ w0 \# a6 l6 W: a+ u在各個行業中,電子產業的技術差距最低,為3.4年;鋼鐵和纖維產業的技術差距最高,分別為4.1年。 2004年調查中,韓國方面領先4.4年的整體技術差距最高的汽車產業,在這次調查中低於平均值為3.6年。表明汽車產業在中國發展最為迅速。 6 J& s3 x# P3 I4 {( _/ m: ^

8 _+ h! c+ x3 v( `) w另一方面,諸多國內的企業評價道,國內製造業的技術水準僅僅止於世界最高水準的81.3%。 對資訊通訊產業的評價相對較高,為世界最高水準的83.3,但還是低於2004年的問卷調查(84.1%)0.8%。+ N1 {5 q; j9 i5 z9 m7 e
$ g) a) l" ~, o/ I
[ 本帖最後由 jiming 於 2008-3-4 09:06 AM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發表於 2008-3-4 08:21:59 | 只看該作者

優秀的跨國公司用於創新的投入是總收入的10%!而我們的企業卻不到3%?

《IT時代週刊》出品人兼總編輯曹健致詞
, G1 M* p  o' C
5 s+ ~" ?2 X0 q! n4 h5 ]過去的一年,是《IT時代週刊》和傳媒領袖網取得豐碩成果的一年。《IT時代週刊》發行量持續上升,影響力繼續擴大,廣告收入創歷史的新高,突破2500萬元。在其他平面媒體普遍下滑的情況下,《IT時代週刊》一枝獨秀,就像風雪中的寒梅,傲然屹立。成立僅兩年的傳媒領袖網,點擊量與日俱增,在傳媒領域和跨國公司之間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5 w, x& O$ L2 x' B2 Z4 P- n( l6 X4 F- Z' C1 h* h
我們取得的每一個進步都和在座朋友們的支持和幫助分不開。是你們的創新理念和對事業的孜孜追求,讓我們心潮澎湃,欲罷不能。你們對社會的卓越奉獻是《IT時代週刊》和傳媒領袖網全體員工勇往直前的永恆動力!朋友們,我們正處在一個創新的年代。像人類的任何一段歷史一樣,我們也擁有自己的時代英雄。他們的所思所想,永遠都在引領著更多的人前進。今天的峰會,就是這樣一場時代先鋒人物的思想盛宴,各位在此即將聽到的,正是他們有關創新的真知灼見。
; f) |: m) g- k' q
9 F; Q8 v0 [3 R2 o3 K0 j, \/ s( D我不會忘記,在上海,盛大總裁唐駿先生在公園裡與我的深談,他把多年對公司治理的心得與我分享,給我很大的啟發﹔我也不會忘記,微軟中國董事長張亞勤先生對創新的獨到見解,他的勤奮和刻苦是我的榜樣,一年發表幾十篇世界頂級的學術論文,這種超人的毅力奠定了他今天超人的聲望,同時也給我內心深深的震撼﹔我也不會忘記,諾基亞全球副總裁鄧元先生把銷售做到極致的浪漫情懷,在他手裡,手機是人生的音符,中國的山山水水是他的琴盤,他彈奏的,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英雄交響樂》。他所創下的市場佔有率,讓諾基亞在中國的舞台上巍然屹立,高山仰止。我和他多次見面暢談,每次回來後心情都久久不能平靜﹔我也不會忘記, AMD全球高級副總裁、科學家郭可尊女士,她,不顯山不露水,言語輕輕,行事低調。但,正是她,把AMD的中國市場做得風生水起,她用創新的理念和創新的產品為中國的信息產業發展提供了另一種選擇和全新的思維方式,我和她見面次數雖然不多,但,她舉手投足間流露出的大家風範讓我敬仰﹔我也不會忘記,分眾創始人江南春先生,僅用一個液晶顯示屏就征服了華爾街的資本巨鱷,想別人不敢想,做別人不敢做,正是江南春先生的膽識和過人之處。那次在上海,我們倆相約在一家小酒店裡,他給我展示了一幅未來精準廣告的生態環境,讓我醍醐灌頂,豁然開朗。 5 I2 H" J1 W; @
- S  q0 ^/ I# m+ j
我剛剛從美國回來,漫步在矽谷的長廊裡,一家家世界知名的企業──惠普、Intel、AMD、Google、蘋果、SUN、思科等,它們的牌子就在我的眼前晃動。我在想,它們到底有什麼魔力能夠讓自己為世人所敬仰?而我們泱泱大國卻很少有如此多的企業群聞名世界? ! ~( k0 b9 r/ n( K5 Z2 e

+ F/ Y% I8 e2 v9 i5 P! L2 V是創新!
7 B* J+ L6 R: E2 Y$ [* _: g
, ~+ v' a  }/ Q7 ]/ g  G; w眾所周知,發達國家用於創新的投入是GDP的3%,而我們國家還不到1%﹔優秀的跨國公司用於創新的投入是總收入的10%,而我們的企業卻不到3%。 % k8 R3 l1 _  ~  i
; m( M& f$ s9 N, y$ t
所以,今天我們講創新尤其重要,對我們的國家,對我們的民族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於 2008-3-4 08:19:51 | 只看該作者
07中國創新指數續升 潛力第一 2008-3-3  
0 f. @' m0 n% w' `4 Z
+ G7 ^; O; g$ A1 z* ?& w【綜合新華社北京3日電 大公網訊】中國人民大學日前發布的2007年中國創新指數研究報告顯示,2001年至2007年,中國內地31個省區市的創新指數總體呈持續上升趨勢。, R. ^- M% l7 Z% v3 ?2 Q% A; c

' V3 U& |+ B" u/ c2 S5 Q據創新指數研究主要負責人、人大統計學院趙彥雲教授介紹,從2007年的創新綜合指數來看,滬、京、蘇、粵的第一梯隊仍然保持強勢區域的領先發展水平,津、魯、浙、遼、鄂、陝、川、閩的第二梯隊構成了創新能力的優勢區域,其他19個省區市為弱勢創新區域的第三梯隊。. u& o# `3 _) e2 I/ ~4 @  V
6 @9 L/ c* w0 c+ @* J7 T
在第一梯隊中,上海以微弱優勢超越北京居第一位。趙教授認為,這主要得益於上海在攻關、技術方面差距的縮小和價值等實現方面的優勢保持。
) G( M  p* S) y3 e/ A
5 v1 C: Q' j3 ^  }3 d, g& ?) n  b他說,創新指數較高的省區市多是經濟基礎較好、創新資源集中的地區,或處於改革開放的前沿,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如東部沿海的大部分省區市都在前10位﹔或集中了特色的創新資源,特別是高校和研究機構有一定實力,如四川和陝西。西部地區普遍處於落後狀態,創新能力有待有選擇的提升。) W' k, p) [7 c' E! n, u2 P: O

9 J9 D# R$ D3 w3 ?9 o" ~+ D4 ?趙彥雲結合研究數據說,從中國內地31個省區市創新指數的7年變化來看,總體體現出持續的上升趨勢,更多的省區市逐漸從落後的位置向較高的創新指數水平提升。這一提升過程體現了很強的秩序性,即省區市間的相對位置改變不大,而且這種改變多在相鄰水平非常接近的省區市間微弱波動。波動較大的省區市多是創新水平有明顯提升的省區市,如江蘇、浙江、天津、山東、四川等省區市。
" b6 g0 w- b% M/ G# E. p5 i, ?- P6 Z3 k0 C
整體來看,3個梯隊通過7年的發展後區分更加明顯,上海、北京等強勢四省區市平均提升幅度最大,它們之間差距明顯縮小,上海追趕趨勢明顯,2007年已躍居第一。天津、山東等優勢八省區市平均提升幅度接近強勢省區市,但遠高於弱勢省區市。分省區市來看,創新能力提升幅度最大的是江蘇、山東和浙江。* H' ?& M  i+ ?. J# d% c$ q

9 ]+ J8 I& Q4 E中國創新指數研究報告還顯示,中國是「金磚國家」創新能力潛力發展最大的國家,創新資源能力已進入世界先進水平。
8 c* Q- P7 ]) C% G- f
; h6 E4 M5 _0 }0 p9 [5 U' F3 B! b趙彥雲教授說,國際上的各種研究把發展較快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和南非習慣上稱為「金磚國家」,因為這幾個國家正在經歷發展最快的上升階段。& T2 o1 _* h; r' ^3 a

& A2 b/ G( s% s# b* D據他介紹,在國際創新指數的綜合指數比較中,中國排在世界55個主要國家和地區的第26位,創新能力處於中上游。在「金磚國家」中,中國列「金磚國家」創新指數第一。6 x5 C/ |' N* v: E6 ^+ U
% C5 a) q) M  m0 ^
趙彥雲結合研究報告分析認為,中國是「金磚國家」創新能力潛力發展最大的國家,創新資源能力已經進入世界先進水平,創新攻關能力也相對較有優勢,持續發展能力較強,在創新技術實現方面也有一定的競爭力,但創新價值實現還有較大差距。- ?8 a9 h3 `0 l* Z: z( d$ {; F

' a, D6 R; d! ?. I/ a/ i: A他說,「金磚國家」的創新支持能力相對發達國家明顯不足,創新網絡能力出現一個較大的斷層,創新秩序和創新環境需要加強。
% i+ u* w1 ^4 y5 g$ o
, G4 I: t3 M' ?「中國、印度、俄羅斯這樣的大國,創新力量比較分散,缺乏市場能力的聯係互動,創新在國內很難實現合作分工的協調發展。如果要在國際競爭中立足,這是最關鍵的一點,因為網絡的建立需要創新文化積澱以及相關設施和制度的配合。」
; ^: Z! T8 O  H' D. c# E1 z9 z4 y/ i1 ?9 J
趙彥雲認為,中國的創新能力建設目標可以分四個階段逐步實施。第一階段追趕英國,實現創新攻關能力的突破。第二階段追趕德國,實現創新意識、創新環境及長效機制的突破。第三階段追趕日本,實現技術創新上的飛躍和技術創新經營的新高度。第四階段追趕美國,轉化創新能力對國際競爭力的直接作用。
' t  y# P; s3 B- h. n. N; ~8 _/ H2 }* t. Z5 _2 W" H0 A4 d9 ~, R/ m& i0 C6 T, }
中國創新指數研究報告是人民大學面向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咨詢性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課題組成員由學校的統計、經濟、財政金融等多個學院的專家學者組成。
4 Z2 y% X. L: F1 C
' F: k6 W5 ]9 L7 l3 Q中國創新指數包含創新資源、攻關能力、技術實現、價值實現、人才實現、輻射能力、持續創新和網絡能力8個創新要素方面,下設39個具體指標,提取自主創新產出能力和創新網絡組織活動能力兩個因子,共同構成綜合指數、創新因子、要素指數和創新指標等多個層面的創新研究公共標準信息平台。
9 E; h; t6 _4 B) N/ a8 ?  _6 J
0 B8 o1 x" T+ F9 j6 U! A5 B. W0 b此次發布的中國創新指數研究報告包括2001年至2007年中國內地31個省區市創新指數和2003至2007年中國製造業產業創新指數,以及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等「金磚國家」創新指數的國際比較。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首頁|手機版|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新契機國際商機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GMT+8, 2024-11-1 01:39 PM , Processed in 0.15900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