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標題: 臺灣需要的是創新﹖還是模仿﹖ [打印本頁]

作者: jiming    時間: 2007-11-8 08:43 AM
標題: 臺灣需要的是創新﹖還是模仿﹖
杜宇﹕臺灣需要的是創新﹖還是模仿﹖DWNEWS.COM-- 2007年10月26日5:8:54(京港臺時間) --多維新聞網  7 r" v/ E. {" p/ |' x+ G) G5 C) i
http://www5.chinesenewsnet.com/MainNews/Opinion/2007_10_25_17_8_54_761.html
3 b/ x+ s5 m. l: o( C
3 }( u2 j& _  L4 }" v4 m, O$ w來稿q臺灣綜藝節目有陣子很盛行模仿秀﹐剛開始觀眾對此類表演感到些許的驚艷與贊嘆﹐但是看多了這類的表演後﹐觀眾漸漸失去新鮮感﹐收視率大幅滑落﹐很快就被其他型態的節目所取代﹐畢竟模仿的再怎樣唯妙唯肖與本尊相較永遠有落差﹐也難以取代本尊的地位﹐唯有勇敢走出他人的影子﹐培養出自己特有的風格﹐才有可能在舞臺上發光發熱的一天﹐成為另一顆巨星﹐該道理同樣適用在企業競爭與科技的研發上。最近“海洋深層水”所引發的爭論﹐讓我們清楚看到政府主管機關在強調海洋深層水龐大商機與未來願景﹐所引述的資料﹐絕大部分系出自日本試驗的結果﹐臺灣自己針對本身海域所做的調查與評估(包括﹕水質、水溫、營養鹽、污染等)、海域整體規劃、多元利用與相關管理法規等等均相當欠缺﹐透露出政府對海洋深層水這麼重大的新興產業所做的評估與決策﹐明顯太過匆促﹐也難怪會引來這麼多質疑與批評的聲浪。(chinesenewsnet.com)$ f( a( q! n% p7 I! t6 G6 k

- b  R3 j  K/ c8 Y$ x2 ]5 D然而從此次海洋深層水所引發的爭議﹐卻也突顯出近年來臺灣農政機關在推動相關政策時﹐習慣直接沿用外國所研發出來的成果諸如﹕農產品產銷履歷、休耕補貼、休耕地種植生質能源作物等等﹐幾乎看不到自己的影子﹐特別是攸關產業生存發展所需的關鍵技術﹐過去多仰賴各試驗研究機關辛苦研發並以無償方式提供給國內農民使用﹐讓臺灣農業尚能維持技術優勢。近年來為鼓勵研究人員積極創新﹐政府特別修法給予相當優厚的獎勵金﹐在重量不重質的情況下﹐許多研究人員開始走巧門﹐以進入障礙低的項目為重點(非過去以農民需求為主要考量)﹐所研發產品其原始構想多來自國外辛苦研發的成果﹐諸如﹕魚鱗膠原蛋白、酒帛掃丑N自牡蠣殼萃取“珍珠層勝�”、海洋深層水的開發利用等等﹐幾乎都是日本的翻版﹐非臺灣研究人員所獨創﹐以魚鱗膠原蛋白為例﹐早在1980年代後期日本企業即已成功自魚鱗身上提煉出膠原蛋白﹐不僅取得專利更將其商品化﹐而臺灣相關試驗機構在事隔20年後﹐才宣稱研發出類似的商品﹐或許在萃取技術上有些許改進﹐但絕對稱不上原創性﹐相信其主管機關行政院農委會官員應知之甚詳﹐但為求績效卻大打迷糊仗﹐讓社會大眾誤以為這些技術都是由我國研究人員所獨創﹐也才有網友在MSN上指出她去年在日本商店即購買到相同產品﹐還大罵日本商人怎麼可以抄襲臺灣所辛苦研發的創新科技﹐讓人哭笑不得的言論。遺憾的是﹐此種炒短線、急功近利的作法似乎得到政府相關單位的默許﹐已經逐漸成為臺灣農業科技研發的主流﹐研究人員爭相投入保養、化妝、保健等產品的研發﹐對于一些基礎性與需扎根的研究工作反乏人問津(國科會亦提出類似的檢討聲浪)﹐這樣的風氣若持續下去﹐勢必嚴重影響到臺灣農業的整體競爭力。(chinesenewsnet.com)' X0 ]- L' w1 u8 L9 a
% N" p! R" T4 ^1 \" T2 i3 \% K
最近學者研究報告即指出臺灣高科技的附加價值大幅滑落﹐原因就在于工業先進國家所發展的高科技產業的技術是本國原創﹐故歐美國家高科技產業附加價值高達40j以上﹐而臺灣發展的高科技產業多是應用先進國家原創制程加工而已﹐最多在原創制程上有所改進﹐因此附加價值長期維持在25j上下﹐臺灣高科技競爭力愈來愈落後﹐政府卻還不自知﹐此正是張忠謀所擔心的臺灣將“失去跟別人比較的機會”。過去臺灣缺乏厚實的技術基礎﹐產業往往只能在引進外來技術與設備上從事有限的創新研發與加值﹐導致面臨產業微利化與高額技術貿易逆差。在政策偏差下﹐臺灣農業過去引以為傲的原創力﹐已逐漸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如高科技產業的發展模式﹐以“制程加工”替代“研發創新”﹐臺灣農業科技難道還要走回頭路嗎﹖
作者: globe0968    時間: 2011-7-26 07:59 AM
標題: 逢甲大學國外姐妹校薦送學生 來台研習「臺灣產業發展與創新」
[attach]13308[/attach]
7 ~2 C/ y- T' f$ L3 N/ v圖說:逢甲大學為國外姐妹校薦送學生,開設豐富、多元的「台灣產業發展與創新」課程,實地體驗不同文化特色。7 J; O6 }( n( }* _4 z3 t6 D" X
! ?7 b0 c: C& p. ^8 b# p
(20110725 14:53:04)逢甲大學7月18日至8月5日首度舉辦「Leadership Lab: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Culture in Taiwan」活動,邀請美國、韓國、澳洲及瑞典等6所姐妹校薦送之10名學生蒞校研習產業發展、中華文化及語言等課程。
作者: globe0968    時間: 2011-7-26 07:59 AM
該活動源自於逢甲大學國際事務處2008年與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密爾瓦基分校簽訂之學生交流協議,逢甲大學每年暑期籌辦產業或文化相關議題課程給該校薦送學生來台研修。今年首次開辦,並擴大邀請其它5所國外締約姐妹校共10名學生與逢甲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士學位學程4名學生共同修習台灣產業發展相關課程。: B& [8 c; E+ G, r# @$ y" y

( C6 V6 O2 ~: D1 R. }6 @: Z三周的研習課程中,除「台灣產業發展與創新」學分課程外,還包括華語及中華文化課程、小組專題討論和文化旅行及企業參訪活動。7月21日特別安排該校最注重文創產業發展的行銷學系主任簡士超為同學主講「台灣文化創意產業」,課程中闡釋什麼是文化創意產業之外,還著重在東西文化差異的分析和東方美學的體驗與了解,尤其簡主任向外籍同學介紹「Wabi Sabi」,一種強調質樸但深遠的生活方式,摒除矯飾、回歸純真,就能找到澄靜與優雅,這樣自然、極簡的方式,只要有心追尋俯拾即是,隨處可得。當天也特別邀請年輕的文創設計師黃聖凱(邵司)現場展演茶道和三弦琴,讓外籍同學實地品嚐台灣鹿谷出產的好茶,同時細細感受一下東方文化中極富禪意的茶道,融入舒緩沈靜的古樂,就是一劑最好的心靈藥方。
3 W# D1 ~4 M2 n; k- U+ }) q& z3 i7 O7 {' ?
訊息來源:逢甲大學




歡迎光臨 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http://chip12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