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找回密碼
 申請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Login

用FB帳號登入

搜索
1 2 3 4
查看: 6233|回復: 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好康相報] 6/7 台灣生醫電子工程協會醫師與工程師對話交流研討會系列暨開幕式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8-5-28 08:28: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台灣生醫電子工程協會預計將舉辦-醫師與工程師對話交流研討會系列,邀請各科傑出醫師分享其研究經驗與工程師腦力激盪,提供相互交流之平台,共同打造台灣生醫產業。第一場forum將由吳重雨理事長主講『生醫電子大未來』,分享吳校長近年來研究心得以及對生醫產業界之看法,歡迎對生醫產業有興趣之產官學界人士,踴躍參與指導。
# B3 @+ `0 }+ F  k  C+ K* ]  v0 ]. }
台灣生醫電子工程協會醫師與工程師對話交流研討會系列暨開幕式 3 I) L5 i6 U' p- b8 a
活動時間:中華民國97年6月7日上午8時45分入場
: h& J5 C. K4 l) d! `活動地點:國立交通大學浩然圖書館一樓國際會議廳A廳 4 G) o3 r! M, M% P8 E
台灣生醫電子工程協會網址:http://www.twemba.org.tw/# x& O" N+ P' |/ N2 B  K# p
活動議程:08:45~09:15     會員報到0 V( |, ?3 h1 J* ]7 a) A, R9 R  Z
                  09:15~09:35     開幕儀式 ---第一屆理事長 吳重雨 致詞
" U5 l8 b# m5 {" G  e9 j8 ^                  09:35~09:55     來賓致詞* v6 I6 H. M& q# L2 j7 T/ F( g4 k
                  10:05~ 10:50    『生醫電子大未來』主講人—吳重雨理事長8 h  @5 V: ~6 P  x
                  11:00~11:45     Q&A時間, z0 }+ M6 y& [, n
                  11:45~          午餐3 A- Q! x! `$ h2 d% Z6 e- c
      ******************************************************************************************: t4 Q1 B9 O$ G& e  v  ^  T6 ~
             第一屆理事長 吳重雨 (交通大學校長)
  l3 T- m. g, T2 y. H/ L7 {             常務理事:邱羅火 (復興創投董事長)  C9 d! ?, t7 `, B0 [
             常務理事:鍾祥鳳  (加捷科技公司董事長)
  {$ ]$ g8 W+ ]3 G$ \             理事:何彥毅 (英商渣打銀行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醫師)
' V- c' S% @0 S5 M             理事:劉文泰( Professor o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u1 ?  S6 k$ B) r0 y
             理事:鄭宏志 (台北榮總神經修復科主任醫師)+ ?( F; Q9 g  N4 j4 ]
             理事:李祖德 (漢鼎醫電生技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
; |+ h. [8 i3 s5 I" f  C$ j( B             理事:魏慶隆 (國家晶片系統設計中心主任): q4 ]  g5 @- i4 d" n& H
             理事:駱錦明 (台灣工業銀行董事長)) H" O4 N. @) H
             常務監事:洪萬隆 (義守大學講座教授)2 P  O5 Z6 g  ~% H
             監事:王文杰 (交通大學科法所所長)
! q( ^/ s: D/ r4 m             監事:洪傳岳 (台北醫學大學副校長)
$ b! v9 B9 O; ~$ \' C1 }! l  t' s0 j4 t& u  |3 ]4 g
生醫電子工程協會成立 提供跨領域對話
2 N! C% S& [2 k! s, ~2 L1 H(中央社記者黃彥瑜新竹市2008年 4月17日電)6 s, ]- T1 L0 c

/ V& A' H2 |0 q& K% [國立交通大學今天舉辦「台灣生醫電子工程協會」成立大會。交大校長吳重雨表示,這個協會是建立平台,集合工程、生醫界、科技法律及創投等各界專業人士,不定期舉辦論壇,提供未來生醫電子跨領域研究的對話空間,進而激盪新的火花,為台灣下一個兆元產業奠下良好基礎。
) P6 |. B+ t- ?9 H7 Z9 Z+ ]3 s, g, `; T( C. d3 ]
台灣生醫電子工程協會經吳重雨發起,並由柯明道、方偉騏、許炳堅、梁治國、魏慶隆、許鉦宗、何彥毅、林俐如等多位學界及醫界籌備委員努力下,為結合生物、生命科學、醫學、法律、管理與科技工程等各方面專業人才,共創交流平台,以共同研究開發生醫電子工程科學、技術及應用,並加強國際間產業科技交流,以促進台灣生醫電子產業的發展。. w, M: i$ Q* h- \! D

& o6 z! Y# g, W/ y8 [' j; h吳重雨表示,「今天是跨領域結合的第一步,也是好的開始」,他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先進人才加入團隊,為新興的研究與產業貢獻,改善未來人類的生活品質。8 o3 S  n2 j" U6 ^. `
7 l7 j9 A9 B$ U
衛生署技監許須美表示,去年台灣大於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占所有人口百分之十點二,在世界衛生組織的規定中,已屬於人口老化社會;四十四年後,因少子化因素,比例將會提升至百分之三十六點九,因此未來專屬於個人醫療與老人醫療的產業勢必要有突破的發展,而法規也需配合產業一起進步;目前政府已有「卓越臨床實驗中心」,未來「台灣生醫電子工程協會」可使用這些實驗中心進行臨床實驗。
( Q! O: M9 ?  ~4 g& S& }! A( [2 ?5 J
0 U6 b$ p2 m! I. {' {+ m( j交大智慧型仿生系統研究中心榮譽主任劉文泰認為,生醫產業一共分為三個類別,包括生醫製藥、生醫元件與診斷儀器。但台灣發展生醫製藥有很大的侷限,包括缺乏關鍵的基因技術,以及台灣的人口與族裔數量都少,無法與國外獨占市場的大藥廠相抗衡。反觀生醫元件與診斷儀器,都會用到大量的電子元件與電子技術,這正是台灣的強項,只要把握這兩樣產業,就能快速切入在2020年佔有兩兆美元的市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頂 踩 分享分享
2#
發表於 2008-7-14 16:49:58 | 只看該作者
無線電子眼 助盲人重見光明
" s& f, b# @2 B+ J% @' Z, ?% ]6 R, A〔編譯魏國金、記者黃以敬綜合報導〕0 c+ [& ^$ @+ w* d: s4 e

3 b9 ]! Q+ l2 x, L/ P4 ]德國科學家發明無線仿生眼(bionic eyeball),也稱為生物電子眼,讓因視網膜受損或病變而失明的盲人得以重見光明。
; w& P4 m' C7 T  \- X5 ^; |: o' l! G6 Z; u
德國耗費十二年才研究成功
3 m2 c% Q. a: l* K4 ~( ^" \5 @5 J' D. p+ ^3 n% |0 ^- v
這項耗費十二年才研發成功的創新器材,關鍵在於一套獨特的視覺系統,它是一種可完全植入的「視覺義肢」。研發單位德國杜伊斯堡的「夫朗和斐微電路與系統研究院」(IMS)指出,仿生眼能越過受損的視網膜運作。他們也因為這項成就,將獲頒今年度的約瑟夫.馮.夫朗和斐獎。
; `! a. e& p1 h% e
5 ]1 W$ A1 d% ?  D8 Y/ \5 hIMS研究院越裔科學家趙學謙(譯音)說︰「在眼盲多年後,患者能夠看到光點或幾何圖形,端賴神經細胞是如何受刺激。」全球約有三千萬人因為視網膜疾病而成為盲人。2 D* S" i: g) x( `
* |  N  Y4 i  C
事實上,為協助盲人重見光明,美、德、英、台及日本等各國都積極致力於生物電子眼及視網膜的研發,各國研發設計原理,都是藉由外界拍攝影像畫面,傳送到眼球表面裝設的電子感應晶片,再傳輸到眼球內部的視覺神經系統及大腦皮質層形成畫面。# x2 V5 j% m. [/ n

7 d7 P9 R: g8 z3 y. V/ u8 d$ [2 J目前正與美國合作研究的交通大學校長吳重雨指出, 美台合作的人工視網膜,勝在藉由有線傳輸,眼球上晶片有六十四格(8X8)感應區,視覺訊息傳送的穩定性高、畫面靈敏度較高,解析度可達六十四畫素,在盲人面前,用手掌比個數字,就可辨識,也可辨識出人臉。- U) S5 M7 N3 R% u
3 d0 p! Z1 l& k, ?& x% `
以可塑性材料取代金屬線圈* L; e, k* o2 x5 Q, P

; S# |: W. `7 \( P+ G" q6 V$ P0 y德國最新的研發則優在無線感應晶片較小,僅二十五格(5x5)感應區又不需金屬線傳導,可減少眼部負擔,且德國運用新研發的可塑性材料取代傳統金屬線圈,製做感應晶片,更符合眼球弧度因而附著力更強;但因感受到的視覺訊息可能較少,畫面可能較模糊,而無線傳輸的穩定性也會較不穩定,而且透過電波傳送訊息,對於滿佈水分的眼球會否造成影響?還需更深入研究。( f, Y, z6 L& L8 D$ Q$ u
1 N' S: ]+ ^: {1 e
目前美台研發及德國的研究都已進入人體試驗,也都已有許多成功個案。4 i. T, R* V$ _4 a* w, m1 R+ T; s
* R$ x' X0 ]/ ]! v
台灣將研發太陽能電子眼
  F! I/ W. f6 N8 C5 D3 P9 i% I! h4 Q! M. `( s
事實上,台灣目前正著手研究更新一代的人工視網膜,運用更先進的「太陽能光線」作為電源及視覺訊息傳輸的方式,這項研究最近已發表在「科學發展」國際期刊,將可超越金屬線傳輸及德國的無線電波傳輸,進一步利用「光線」傳輸視覺訊息,目標希望影像畫素能提高到兩百五十畫素。
1 i4 T  L6 E% d6 a: J- I% \# ^% l, \0 I! z: \+ [  e9 r* K9 I: j
吳重雨指出,未來希望能夠將眼球感受到的外界光線轉化為電能,無須輸入電源就能啟動眼球的感應晶片系統,並希望電子儀器拍攝的外界畫面,也都能直接透過光線傳送到眼球視覺神經及腦部形成畫面,讓人工視網膜也能更接近正常眼球功能,直接透過「光感應」讓盲人真正重見光明。
( R. b8 V% u. @. w) ^7 y0 H  
! s& d+ E- q& _9 v8 q報導日期:2008-06-17
: ]  l1 h; z1 N2 f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A10/生活
3#
發表於 2008-7-14 16:50:43 | 只看該作者
交大研發ROLA 老人跌倒速通報0 {  L; U+ M9 o& Q; [2 }  M+ c
【陳愛珠╱竹市報導】
6 N% J7 O+ D9 B) S) j1 }8 ~9 H$ z; w
  交大電機與控制工程系教授宋開泰實驗室研發出一台居家看護機器人,可以偵測到獨居老人跌倒,並及時以視訊或網路通知家屬,命名為RoLA(Robot of Living Aid) ,希望能為高齡化社會帶來更多便利。 * |; G, r& A6 T- k, p
, z0 L' D/ k5 u+ y; H3 C. x8 u
  宋開泰表示,台灣人口結構逐漸高齡化,未來將會有許多獨居老人,或家中老人獨處情況。老年人缺乏照料時,萬一不慎發生緊急情況,例如不慎跌倒時,外界不易及時得知,極易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
4 \5 m( y+ y4 R" a" }' c6 {
7 }6 u. I2 `! P1 D" R  宋開泰師生 打造看護機器人
% [  p3 B" l$ g$ d4 i9 P) b# Q; `  K3 _  T7 ^7 ]
  為了協助高齡社會帶來獨居老人生活照料問題,宋開泰師生設計了家用機器人系統,希望藉此幫助老年人。碩士研究生陳弘哲、王兆戊、賴裕宏負責各項功能實現、硬體相關部份;黃富聖、林振暘、陳俊瑋及林志昇負責機器人系統設計與整合,師生合作從無到有,打造R oLA居家看護機器人。
* r& p/ S& \5 N6 ~  @" @& q+ Q8 s' L* r/ h  g9 O2 C
  模擬實況 1米8長人天天摔 2 \  o5 G* w5 Z. E4 R

- L* l, D: p5 A" \  為了模擬老人家不慎跌倒狀況,身高180公分的陳弘哲一次次不厭其煩的練習「跌倒」,因為個子高,跌倒再爬起來還真是辛苦。他說,老人家跌倒是不小心的,他卻是刻意跌倒,險些造成腿傷,幸好研發成果順利出爐。雖然開發過程很辛苦,但想要因身高是團隊中最高,可以發揮「跌倒姿態產生的加速度訊號最大」功能,順利測試機器人看護反應,覺得很欣慰。
2 ~% f4 i. o7 q
7 I: u  o$ u/ J/ K5 S8 K: J4 L  感測+3G影像 及時通知救援 / P  s5 R3 u) u7 B' y6 j
3 H4 {5 f6 o) |& m
  宋開泰指出,RoLA不僅是一具自主移動的機器人,同時結合網路、影像視訊傳送,可以方便與家人或遠方親友聯絡。RoLA主要特點可以透過散布在環境中的感測器節點,以及配戴在老人身上的姿態感測模組,讓機器人即時偵測老人家狀況,並主動巡航至老人身邊,追蹤人臉,再以3G簡訊及無線網路傳送即時影像,通知家人及醫師,讓受傷的老人及時獲得救援。
* _5 o3 t. N$ a% a: [3 L; G  L
5 N5 {9 J' I. W+ Q  實驗室成員目前繼續進行第二代RoLA研究,希望未來RoLA可以擁有更多照護與家庭保全功能,協助老人在室內行走,防止老年人跌倒。  9 l  p" X4 M, e+ N: _) |5 i
  
2 w& E5 }  y8 H' A報導日期:2008-07-14 9 q+ e* H0 Q4 K5 D- j. @
新聞來源:中國時報  桃竹苗新聞/C2版
4#
 樓主| 發表於 2008-8-1 10:56:28 | 只看該作者

醫百科技 獲首屆生醫星光大道「先鋒獎」


5 u7 v: Q; S* c5 y: [. o生醫科技聯盟總召集人賴岳宏(右)將首屆生醫星光大道「先鋒獎」,授予醫百科技董事長黃大可(中)。
4 y$ I2 T1 Q( R5 ~3 Z' x7 u3 T$ @( K: h; m4 [: H
【台北訊】生技醫療科技聯盟主辦的台灣首屆「生技醫療星光大道」,日前在台北馬偕醫院舉行;醫百科技公司以「牙科臨床技術評估及考核導引系統」獲得「先鋒獎」。
/ M3 y) f8 {; E2 v1 ?/ e" X  [# w% Z. @8 X" y1 Z
生醫科技聯盟集合馬偕、陽明、清華、南港生技、生技中心等育成中心,在中小企業處指導下發起並執行評選活動。透過創業諮詢專家,評選新創醫療器材廠商的技術商品化、經營與行銷、財務評估、研究發展能力等項目,為六家新創生技廠商免費做企業健診,提升優良生物科技廠商的研發能力與知識領域整合,加速技術實業化及營運能力的步調。
& X# q8 x4 P' D& R* p, x1 B2 ^8 ]. e* U! p* d2 X( a, r" S9 k
醫百科技公司研發的「牙科臨床技術評估及考核導引系統」,為牙醫學生教學及牙科臨床訓練的評分設備。董事長黃大可表示,先進國家牙醫師執照考試已將術科操作列為考核必要科目,而國內執照考試仍停留在考筆試不考術科的階段,為提升牙科醫療技術,該系統將推展至國內、外牙醫院校及醫學中心,做為臨床教學及考試的訓練設備。
) ^. t9 q  `2 p: S' u- D( n7 T" p+ I  q( `* ~$ S% n4 j9 Y4 G( i; A
生醫科技聯盟表示,為鼓勵台灣境內中小生技企業產業發展,塑造良好投資環境,凡登記於中華民國境內的生物科技公司皆具有資格申請參賽,參賽廠商將獲得免費專家健診,並提供實務性的輔導建議內容,以便日後廠商事業營運策略的執行。優勝廠商可獲得優質獎座乙枚,並可持續性接受生醫科技聯盟創業輔導,有機會推薦予國內外知名創投公司。
5#
發表於 2008-8-30 11:32:48 | 只看該作者
台灣工程與生醫專家訪UCSD' k7 b6 }9 }+ |: q  ^
世界日報 - 2008年8月28日/ d4 E. P! O1 F) F+ G( q

1 m: z4 b5 e% K- e, F) t參訪團八位專家除吳重雨外,還有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副研發長陳良基、交大電子工程學系教授周景揚、柯明道、交大電機與控制工程學系系主任邱俊誠、台灣生醫電子工程協會執行長何彥毅、工業技術研究院醫療器材科技中心副主任李國賓、陽明大學醫學工程研究院教授楊順聰。
6#
 樓主| 發表於 2008-11-3 18:14:46 | 只看該作者

陽明育成31日發表生醫科技成果

/ n% F$ ~3 @, s1 e3 W3 _
「生醫科技聯盟」簽約,生技中心夏尚樸博士(右起)、陽明育成中心主任鄭誠功、校長吳妍華、馬偕育成中心主任陳持平、北科大育成中心主任方旭偉、南港生技育成中心經理劉韋博、清大育成中心經理賴岳宏等共同參與。- j# A/ [# I1 E3 T" s
) E0 |8 K1 k5 O! _2 ]9 w$ S. L
【台北訊】國立陽明大學10月31日舉辦「生醫科技成果發表」,展示卓越的研發成果及進駐廠商研發的創新商品。並與清大、北科大、馬偕、生技中心、南港生技等育成中心舉辦「生醫科技聯盟」簽約。) ^0 ?- U  J+ J+ n2 o& _" \

) e0 s- e  X) q1 i  W陽明大學育成中心主任鄭誠功表示,今年的創新生醫科技展除展現豐沛成果,更邀請清華大學、台北科技大學、馬偕紀念醫院、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及南港生技育成中心等學術研究單位,於生物及醫學領域相當傑出的技術成果共同參與盛會,活用群聚力量展現不一樣的生物醫療科技新概念。
' n4 {% h" c4 i# H# J8 A
1 _* Q; ~1 Q1 w0 l# V. A# \6 i, [育成中心經理鄭美鈴說,專題演講邀請尼克美製藥中國區總經理姒亭佑主講「企業進入中國醫藥市場面臨的挑戰與風險管理」、晴佳集團總經理鄭致文主講「中國醫藥市場的銷售通路及商業業態變化趨勢」、亞太醫聯醫療器械總經理林嘉宏主講「醫療器材業務與行銷策略」、工研院生醫所廖俊仁博士主講「兩相關節軟硬骨修復技術技轉經驗分享」、鄭誠功教授主講「深入又熱又擠的兩岸醫療器材市場」等,並有生醫科技展及實驗室的開放參觀。
7#
發表於 2009-3-20 14:58:41 | 只看該作者

國際神經輔助裝置研討會

國際神經輔助裝置研討會           3 o- ~. S8 D! T( ~
Neuroprosthetic Devices: Today and Tomorrow4 Y) x0 S" Q, _& j
6 _3 I& e5 Z- P% t9 l% M
時間:2009年三月十九日(w4)至2009年三月二十日(w5)  
1 ?* H! C+ {. q/ x8 d地點:國立交通大學交映樓一樓國際會議廳' y$ H; C* K3 y- u3 n+ i' u* i/ F
主辦單位:國立交通大學智慧型仿生系統研究中心  
5 ?( h; T' b; Q: i0 g/ z. w協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生醫電子工程協會  . ~' Z, c0 j5 z5 l) p: u
報名費:一般--4800元/位   學生--1600元/位   : f7 O; a% v. P' \; O. d/ v) x
活動詳細內容請參考活動網站    http://www.bsrc.nctu.edu.tw/ICND/
8#
發表於 2009-3-20 15:01:00 | 只看該作者

2009中國醫學影像學科融合高峰論壇

活動時間 : 2009年4月18-19日(17日報到)
  Y( W! Z2 g' b- j% V活動地點 :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 P# D! C. X( \  R, U# z
2009中國醫學影像學科融合高峰論壇
/ u8 W, T, a$ @: H! [+ p/ f                    為了應對國際醫學影像領域各學科融合發展的新趨勢,深入開展分子影像等前沿技術的研究,進一步加強中國醫學
1 l/ H  L1 L% B- |8 E0 \( t+ j            影像各學科之間的融合與交流,由國藥勵展與《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誌》連袂發起而傾力打造的“2009(首屆)中國
6 ?4 H. P  ?7 j4 T3 x/ ~         醫學影像學科融合高峰論壇”,將於2009年4月18日在亞太地區最大的醫療器械及相關產品服務的行業盛會——) A6 i2 D9 S" S; o( R3 D
            第61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CMEF)期間隆重推出。本屆會議得到了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主任委員郭啟勇教授、
% \5 z( S# z6 T( P6 y3 ~            中華醫學會超聲醫學分會主任委員姜玉新教授、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主任委員田嘉禾教授等三位學科帶頭人的一致
) z0 V! S# B7 E- i            共識和鼎力支援,這是中國醫學影像學術界在繼續推動現有各學科縱深發展的同時,引導、鼓勵和組織學科間交叉融: s" i! j1 N- e* X( U+ D- a5 X5 F
            合,整合資源,重點突破,並首次實現中國醫學影像學融合發展的歷史新跨越!
# ~4 Q& d8 o$ i3 i& D6 e                    放射、超聲與核醫學三大學科的交叉融合是未來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發展的關鍵,也順應了整合大影像學的世界
8 f, ^3 m9 O& \            潮流。本屆高峰論壇以學科融合與發展為宗旨,打造醫學影像學科高品質學術交流最佳平臺為目的,並將三大學科共同
, l% R3 n9 ^8 h3 O* z6 O. [            關注的“肝、膽、胰腺腫瘤”作為本屆高峰論壇的主題,旨在增進學科間相互瞭解的同時,從不同學科的角度針對
7 Q7 J4 i0 x+ t9 v6 C% t            腫瘤影像學進行深入而全面的交流與研討。屆時將以融合為切入點,您可以集中聆聽到數十位名家學者就此專題的
9 Q3 \& K& o" o1 p            跨域之論。 & C1 r, V+ q. D( D# R# Z0 n
               中國醫學影像學科融合高峰論壇為國內醫學影像領域首次舉辦的跨學科學術交流高峰論壇,學科間具有領域2 s. {+ {/ x" J: W' l
            寬闊,優勢明顯,互補性強,開展交叉研究和合作潛力大的特點,通過這個創新學術交流平臺上能夠彼此瞭解,拓展
) m9 i6 b: C/ v. m7 e            思路,互相協作,共同發展,從更宏觀的層面來思考解決方案,將專業優勢轉化為整體的優勢。中國醫學影像學科$ [* f1 W& X" \
         融合高峰論壇將辦成系列會議,每年固定在CMEF春季展會期間舉辦,成為中國醫學影像學與國際接軌提供最佳的學術
1 W* Y+ ~7 }# F' e; e+ n' _& r            交流契機,也為我國醫學影像學的長遠發展創造出新理念。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首頁|手機版|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新契機國際商機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GMT+8, 2024-6-6 01:34 AM , Processed in 0.13151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