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個人覺得Alter跟Xilinx真的有很大的差別. 8 ^: R k! Q" H+ r
3 f0 F( T+ \9 a: T+ S4 L在早個好幾年其實都是4 input LUT, 後來為了加速運算速度在LC (logic cell或者也可以稱為logic element LE)中加入了可以將LC運算結果直接接出入的特別routining用的線路, 一直到這邊其實二家的FPGA應該都沒差太多.8 R6 U2 y+ r/ e+ W( l+ u2 \) r v
" t* `' W1 P l5 S6 W+ u
不過看看最近的Virtex-5跟Stratix-III的架構, 其實真的幾乎不太一樣了. 就以Virtex-5 6-input LUT跟Stratix-III ALM架構就可以筆戰好久了. 有一個最會令人筆戰的問題是, 到底是誰的FPGA的容量比較大? 是Stratix-III的EP2SL340還是Virtex-5的XC5VLX330?
$ F- c8 B. W( T9 E7 X0 L' ^3 L
0 T/ D7 z @, v8 u7 j* ?, S2 ?至於有關你所講的clock tree的問題, 在FPGA內因為IC是預先做好的, 所以clock tree也是預先"長"好的, 在有限的資源下當然不可能預先長了一大堆clock tree, 所以clock tree分為global clock tree跟local clock tree, 階層式的clock tree長法使得FPGA在處理global clock時更有彈性. ; v2 A- A8 h8 u
一般而言, 只要是設計時使用了global clock tree的resource時, 都不會有因為clock而產生的skew問題, 因為logic而產生的clock本來就屬於RTL design問題, 只要是設計上夠嚴謹的話, Quartus-II跟ISE都可以做的很好的. 4 K" h1 v! I4 t
至於這些有限的clock tree有沒有可能因為不同的Application而用爆了....我只能說至少目前為止我在這二家的FPGA都沒遇到過...
# \. N) y: s; ~: }6 ?; ~1 U- B
! r$ @( S" z! a* N3 H. G0 J
+ ^* \7 t+ z, l以上是個人一點點的淺見
5 f, T6 H2 o D" Q* y! w; f R+ }% `$ c S% L! g+ Y
[ 本帖最後由 tommywgt 於 2007-1-18 02:17 PM 編輯 ]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