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在1990年代初期由JPL、Giner公司等開始開發直接甲醇燃料電池(DirectMethanol Fuel Cell,DMFC)作為移動電源和國防裝備一次和二次替代用電池,代表性廠商包括:MTI MicroFuel Cell、Polyfuel…等。其中,MTI公司運用稱為Mobion的Fuel Cell技術,使用高濃度甲醇為燃料,再利用生成水時不需使用幫浦等主動元件,使燃料電池系統不僅可縮減體積、重量、及BOP元件成本,更可提高能量密度;2004年度發表了可使用於Smart-Phone和遊戲機的小型燃料電池試製品,2006年與韓國Samsung合作開發應用於手機之小型燃料電池。而Polyfuel則以開發非氟系碳氫化合物高分子膜為主,該公司宣稱其DMFC碳氫化合物薄膜的耐久性測試已通過5,000小時的大關。 美國認為可攜式燃料電池於消費性電子產品及軍事應用市場將逐漸起飛,尤其在軍用市場方面(例如:Laptop電腦、無線電收音機、夜視鏡、照相機…等戰士裝備),被視為DMFC最有潛力的初期導入市場,將作為小型可攜式燃料電池應用於消費性產品市場之前哨站。目前燃料電池還必須在延長使用時間、及減輕重量上加強;目標為在提供與鋰電池產品相同功能之情況下,使重量減少一半以上,軍人裝備重量應該維持在40英磅以下。 美國主要燃料電池廠商均有參與能源部(DOE)小型燃料電池研究計畫,如表一所示。而DOE設定未來可攜式燃料電池之技術發展目標,請參考表二。
表一 美國DOE可攜式燃料電池計畫及參與廠商一覽
資料來源:「8th Small Fuel Cell」, Knowledge Foundation;工研院IEK
表二 美國DOE於小型燃料電池之技術Roadmap
資料來源:”Hydrogen, Fuel Cells & Infrastructure Technologies”, Annual Review, DOE;工研院IE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