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找回密碼
 申請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Login

用FB帳號登入

搜索
1 2 3 4
查看: 5439|回復: 16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12/12~13 2008年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年會暨論文研討會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8-12-8 09:08: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8年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年會暨論文研討會/ J  d+ V1 V# m# @
論文徵稿 Call for paper
創新始終來自需求(Demand Driven Innovation)
1 N0 X! I* ?  p* m! R
—創新的商業化、產業化及社會化/ q( T: O7 b) t, ?$ \4 N' ^
: B% ^! k2 c& b) e- Y
科技管理年會暨研討會為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每年定期舉辦之大型科技管理論文研討會,目的在強化學術研究與實務研究並重的理念,積極推動學術界、產業界、研究機構與政府單位間的合作,進行多項溝通與交流。本次研討會擬徵求各界學術論文,並邀集中外學者專家與實務界之先進,在不同思維觀念並存的架構下,針對「創新始終來自需求(Demand Driven Innovation)—創新的商業化、產業化及社會化」之主題,以多元開放性的方式探討如何走向創新為主要的研討議題。

4 c. L  I! K% j) C7 }, Q8 q1 @5 E既有產業價值鏈必須建構在社會使用的基礎上,起始於社會生活脈絡分析、產業技術預測、技術開發,終於顧客服務的創新價值鏈(或螺旋)。隨著台灣整體的經濟發展,以及高所得而來的高消費能力與產業結構變遷,在走向服務業社會後,企業的思考重點漸漸轉移到消費者身上,以人為主體的思維取代過去以科學研發與技術生產為核心的思維,轉而走向一種以顧客為核心的產業創新系統。研討會子題如下所示:
, A" H' g1 ^: D' I0 r
需求導向的創新
, i; ]- T3 k* U7 k
使用者創新、先導性使用者研究、社會生活脈絡分析、工作脈絡分析、顧客價值創造模式、服務的價值創新、協同創新、創新採用、科技與美學、團隊創意、組織創意文化、學習型組織、知識管理、創新人力資源管理、吸收能耐、綠色科技行銷、高科技行銷、網路行銷與服務、網路互動式創新(Web2.0)、顧客關係管理。3 j$ h/ h: H4 c# G/ D
科技創新的商業化

! M6 h/ H5 n. y
新產品開發、專案管理、產品週期管理、技術策略、研發組織管理、技術研發規劃、技術研發績效評估、創新策略、創新經營模式、流程創新、服務創新、商業創新、開放創新、破壞性技術創新、組織創新、企業創新能耐、供應鍊管理、技術移轉、智慧財產權管理、智慧資本管理、知識型企業經營。
8 n9 N/ ?% a9 H  H3 d. H0 e
科技創新的產業化
3 u% z: s! V) p, N& {, b
創業精神與管理、學術創業、新創事業管理、創業投資管理、投資評估、實質選擇權、資產鑑價、創新育成中心、策略聯盟、企業併購、產業競爭分析、產業發展策略、網際網路與創新科技應用、服務科學管理與工程(SSME)、產業標準與協定。
4 ^3 K, F. `& r; z! `2 @1 ?7 M. n
科技創新的社會化

5 k# f/ a9 W8 W$ D3 L; c6 k7 O& |
創新擴散、社會創新、國家創新系統、創新政策、產業政策、服務創新政策、產學合作、創新前瞻與預測、創新規劃與評估、數位落差、創新與社會、永續科技發展、科技與倫理。. a8 _4 \2 h6 ?4 @7 q7 f
研討會擬於2008121213(星期五、六)假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國際會議廳舉行,由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主辦、政治大學承辦。為使研討會圓滿成功,獲得實質相關理論與實務之研究成果,特向海內外學者、專家和企業家徵求學術論文。
# `% Q( p  `9 c( B8 Q
論文摘要:請包含論文中英名稱、作者、單位職稱、電子郵件、摘要以及關鍵詞。摘要內容應包含研究問題、目的、研究方法與初步發現,文長在三頁以內,關鍵詞以五個字為限。2 m, v* `: F- O& L7 f" H8 O
論文全文:論文摘要經審查通過後,需依本會投稿格式自行完成排版(格式不符予以退件),全文不得超過12頁(含圖片、表格、參考文獻等),超過者需另行付費。
0 i5 a* \- {, K% N投稿方式:論文摘要及全文以 Microsoft Word.doc)格式編輯存檔,採email報名,稿件請寄:lilyc@nccu.edu.tw,主旨請標註:「2008 CSMOT年會暨論文研討會投稿:論文名稱」。

2 z5 E9 A, Z* L! O2 r5 C【重要時程】
: w8 |/ e5 i1 _  i
論文摘要受理截止日20080625(星期三)
論文摘要接受網上公告日20080725(星期五)
論文全文繳交截止日20080915(星期一)
論文全文錄取網上公告日(口頭報告或海報呈現) 20081010(星期五)
參加年會暨論文研討會線上報名截止日20081020(星期一)
2008年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年會暨論文研討會2008121213(星期五、六)
【承辦單位及聯絡方式】8 d% L6 D9 [  U
主辦單位: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 E! L0 y. ^' I/ `/ h
承辦單位: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 m/ `6 k6 A. n  h8 D3 X
活動網址:http://tim.nccu.edu.tw/2008csmot/
9 d' A3 P# @$ x# u! S1 y$ x) _& M
5 U( _8 i. ^& \; D) s  F& H
通訊處:116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
諮詢窗口: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小姐! T. I0 `8 |% E+ m
TEL:(022939-3091分機81019
" j: m+ ], h# o! p0 O  ]FAX
:(022936-3765
8 c" d5 i( w# L. A+ VE-maillilyc@nccu.edu.tw

* ~) H4 f4 Z3 e! n5 |# J/ c9 e1 q. \$ E  y0 Z) {- g7 U
[ 本帖最後由 jiming 於 2008-12-8 09:10 AM 編輯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頂 踩 分享分享
2#
 樓主| 發表於 2008-12-8 14:14:36 | 只看該作者

12/12科管年會登場 吳思華獲頒科技管理獎


" V; d" z5 P  w. }

3 }  j; k& y" d2 R' R* ~# l! H1 ?, d7 u' y- h8 f

/ i' s! R# U+ r5 }. Q8 `# M6 H' P0 D: f0 ~# @, @. l
【商學院訊】2008年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年會暨論文研討會將於12月12、13日在政治大學商學院舉行,邀請國內外學界先進及產業界專家菁英將齊聚一堂,進行論文發表、專題演講、實務研討等交流活動。校長吳思華亦將獲頒本屆科技管理獎之個人獎章。 : f- n6 O) ]& F! E3 M( X$ @
一年一度的科管年會可說是科管界一大盛事,每年由國內各科管院所輪流主辦,今年輪由政大科技管理研究所承辦,主題訂為「創新始終來自需求-創新的商業化、產業化、社會化」。
* w- E0 P2 f& s" @
, g1 P# j! b1 @( t2 m+ Q7 _! B: X: }本次大會主講學者Wim Vanhaverbeke,正是近期「開放式創新」領域裡知名著作“Open Innovation-Researching a new paradigm”作者之一,另兩位作者為Henry Chesbrough及Joel West。此外,第二天專題演講,也跨海請到北京華聯集團執行副總裁Anthony Yuan Tsai分享需求導向創新的成功要件。
5 m/ M6 |( t) E  _! M4 u5 w
: g8 e  D% D5 _4 L4 k除了產官學重量級人物參與,本屆年會還有不同以往的兩大特色,第一是以深入討論的「產業個案座談」取代之前的企業參訪,第二是「Living lab與服務創新」的專題研討。政大科管所所長吳豐祥表示,今年年會選擇以深入的「產業個案座談」取代以往的大會慣例「企業參訪」。另一方面,歐洲Living lab以用戶為中心實驗創新的作法,也慢慢為國內重視,在我們摸索服務或系統創新如何測試的同時,Living lab的實施與未來值得關注。
* L4 V* \/ b) F% v6 a! w1 Z; O' r* z; P  Z
華碩電腦總經理沈振來亦將於12日晚宴中演講「Eee PC之品牌與創新思維」,將帶領各位更進一步瞭解Eee PC如何誕生並颳起筆電的另一陣旋風。會議流程及相關資訊請參考2008科管年會官方網站http://tim.nccu.edu.tw/2008csmot/或電洽政大科管所黃小姐(02-2939-3091轉81019)。
3#
 樓主| 發表於 2008-12-8 14:16:25 | 只看該作者
2008年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年會暨論文研討會 第一天
/ I! s, e2 Y" R  J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十二月十二日(星期五)
; ?, N0 \6 L6 R. H; D6 g  R) F  u! V
地點: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
時間
活動
09:00. @/ R! a( \$ p3 z
| ' T2 \; P" C; F* \. R1 q$ n
9:30
報到5 j/ \3 Q7 _+ W. j4 F  b
國際會議廳
09:30: i2 [* _& j; o* Y+ {% _' q$ J# v
|
8 T. \$ Q5 I- [, I8 o10:0
開幕典禮
! N) `& @7 [4 _+ ~* u7 @$ E
10:00
% s: E4 v9 T! s3 j, y|5 S, e: |) g, r$ W9 \7 {
10:50
大會專題演講 5 U) x: F% V' t  b$ U4 {& r
"How to Manage Open Innovation Successfully?"
8 R' G9 _; Z  Z- Q
講者:
Wim Vanhaverbeke (Hasselt University)
10:50
5 O9 k9 R9 ~+ J3 |. G& D|
/ ~, @; U" Z0 ?4 u/ g11:50
科技管理學會頒獎暨會員大會 * W  x' s! t  I* r  b) c: V; J
講者: 魏哲和理事長╱羅達賢秘書長
12:00
! V% C9 L7 f" ?/ K& z  w9 A|1 h4 ~2 y( }# f7 i
13:00
午餐
) F7 j6 m) M$ a" P
13:00
# u" Z* x8 n  b5 Y% }$ || + A5 J4 ~+ }; j
15:00
論文發表(A)
; {; C3 P% q4 Z9 a* t1 d, X; O; }% O* `  H! Q* i
創新使用者的
+ h3 f  t& n9 m4 G: G需求分析

( a$ h7 E3 @/ Y( r  [
% a4 @& M. R# m260201教室 . N5 q. a- V& K; Z2 r* {
論文發表(B)) R8 f6 D* G' K% L& T8 J2 g

& E& c" Z% P3 S# ~創意與
5 d6 G/ c2 y3 R) C- N創新能力9 ?  w, f0 q# A! c% z+ t
. H; d6 i, _( m- S2 ~/ r$ t; e8 R) j
260202教室
- P# v; ~% R7 O5 i8 u! Z1 a
碩博士論文獎
/ s% x7 p9 U8 K) n* K# l( s優勝論文發表

/ J' q$ ^0 Z5 g: O( l/ w- Z  ^$ v8 U% [/ I# g4 o
260210教室9 o3 N6 z' v& x/ q- ~! O" q2 Y, E

* O5 |( E$ @8 K. l, j/ t/ a3 q
Open Innovation Seminar4 X& z0 K$ ?* s6 \) J+ A

0 _% g7 [. I0 O1 _; f4 [寶來科技廳
$ U" G1 V+ ]1 J- N+ m# K4 [- N: R8 ^: Q. k
主持人:
  }' m; f3 T) a. x$ E3 V蕭瑞麟副教授! i* d0 `, v" C0 i" Q
(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2 M, ^; B% s5 w# ?; E6 n3 `/ |4 d0 c/ S% W) D+ N2 C
與談人:
% l' N5 d( j# o; S6 _& `4 C8 m; L
Wim Vanhaverbeke
5 P% `4 |6 |! _" u3 }: n(Hasselt University)

) d. `9 q9 R% g# \
) M) G/ ^2 F4 j- E3 p; V
Yaichi Aoshima8 H, C6 k! H* c: N4 O9 ]
(Hitotsubashi University)
「產業個案座談」
1 X: n; `, X8 Q( r2 E
7 N- g1 o* M$ j) m& [$ T元大講堂3 L5 ?$ ~, D$ B- p4 Q/ O' _, |

/ b% f/ y/ c5 `3 Z  v* @& z主持人:, w; ]& t& Y, I$ g5 O
陳鴻基 " u; B2 N9 D- A  x: q  C4 }
(國立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暨商學研究所教授)
& F" a2 h  j* X- _, {5 z討論個案:
- p2 R& }% R. f. c7 j' P美梭科技
# _6 M, C7 J) H8 S0 U& J
, p/ D1 n5 V+ @
The One Laptop Per Child Project at Quanta Computer* z% |: I) X& z* B! k
(廣達電腦)/ r2 x0 G3 m4 Q  X

! L5 @) G9 o; U6 I  Y- ]勝華科技
# R4 @5 Q5 t4 d6 P7 I/ }0 J$ a( Y9 k
從工作者脈絡探索創新契機1 z# y0 |8 C) Q) q) `8 O
(台灣大車隊): Y2 t5 q' I$ K& B# ]' j1 i

+ {! ]4 m: l& J  k. l5 N& k- n" r
: l) V# Y( A4 R- {
15:00
' R0 c* m& Z4 G1 ^| + u/ n7 D0 ^/ J  m2 |$ ]( [6 f9 e
15:20
交誼茶敘
9 a* u% x$ H$ y0 Y
15:205 N% }2 R* y5 v2 p  u
| ) k7 N8 T- `+ h+ U. B
17:20
論文發表(C), Y' Z  L2 t  m; Q) _
* L$ t; \- V& g
創新商業化-7 C9 L- G3 b' q8 A- |
創新機制
1 t9 h# S! U( [* A

# T/ Y, ~% H& j; G7 B260201教室
論文發表(D): Y& x4 l; J# H. F: q7 T; E
% Q$ f) a8 q6 s  A5 g; u
創新商業化-+ K. \' H+ G2 g+ P
組織創新績效
6 A6 \/ y' _" R5 w0 `/ N2 Q6 r3 O9 ]/ u4 @% N( ], A+ }% B; T
260202教室
! r6 G) v. u8 y" @; \+ m
論文發表(E)
9 j% n4 @2 h0 W/ c  t8 }, t( Z  I3 U1 D, |& r& q( k
創新產業化-+ S$ O: D) @5 D2 `, x
創新的市場價值; f2 X" X' G: R' h

$ b7 ~# |  G6 k; {, p
260210教室7 M8 \0 j; T2 `+ M5 M; g( ]4 X
, u: B7 o# y0 [. r! r+ Z1 j
Living lab
! O- ]& Y- I- l) S7 Y, y) [服務創新Workshop

. y9 d" j1 I* m6 @/ m; S/ ]4 O
1 u0 i; A" M/ r* O" S
寶來科技廳, S8 A4 _- k; U6 r
主持人:
! p9 @* r6 }- k/ A$ e9 P溫肇東主任
3 f: B" H. Y( n; i& Z' x5 M& K(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暨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
% }- k7 s3 l1 p( q2 o' M$ f' @% D1 f" [- A" z; p
與談人:
( }, S0 l9 B' g1 g& B2 I3 `楊仁達  Q/ C9 P: M; a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所長). R9 u, W+ |& G7 J
- l( @  S4 f: H4 R& k# l+ L
張光正
$ S! J: M6 a# S  v" H* M4 J(商業發展研究院院長)3 l; X, t8 a% k( J
' F+ ~) e# l& C6 u  U9 j
李克勤
- E% [4 C  L2 `" ?% g8 E6 D, X(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資深顧問)
# p& t; U% e5 N: N- u$ Y1 x6 r" Q
蘇錦夥$ U# {" g9 W: ~2 g; \
(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總經理)
18:00, G! s4 b# B. f, s: r8 A( n$ N
|
9 b! [- G. _9 f5 j6 q9 v. i' z20:30
晚宴! W) \- d# H6 R# `
年度最佳論文講頒獎
% `, U7 y$ Z$ q! R. ?$ u3 X演講:「EeePC之品牌與創新思維」沈振來(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W1 p+ K3 i5 P5 D$ p/ w
地點:台北深坑假日大飯店(台北縣深坑鄉北深路三段265號)

0 Y2 e4 s2 V2 \5 ?) R
' ~; b3 T: |0 y9 l/ b[ 本帖最後由 jiming 於 2008-12-8 02:20 PM 編輯 ]
4#
 樓主| 發表於 2008-12-8 14:19:54 | 只看該作者
2008年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年會暨論文研討會 第二天  ^5 Z7 {" e; N! V; @' b+ k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十二月十三日(星期六)
時間
活動
08:40 - }3 U  e' {* _! q' o( v* Z
| ' w/ d( u: w" A& P
09:00
報到1 O' z% @) R: K% }: N* H
逸仙樓050101教室1 G3 j3 v* p5 Z/ P* }4 F$ h5 P

* y) \; r& x2 l; N# P7 G
08:30~09:00 % K# [9 W- r" V1 L, u" I8 ~
報到
: N3 n1 Y+ p: }# K  j3 _7 [, q" O- t' ^4 E: ]1 h3 i
09:00~09:15 1 P" C+ E* l" J; U, y5 T( R4 F
開幕致詞6 S7 [. U' a! M( ]- S: f, j

' b, t" p0 ~! C  g8 {
09:15~10:15
; c& k, R$ `  r% Z& r
第一場論文發表-
$ o$ L' v( Q% W& k0 {& N9 Z% j( @科技創新/環境塑造
' U1 G5 y* f  p3 Z# |
' Z7 B5 T8 f  s8 q
10:15~10:30
$ U% |8 L* t) e+ A
茶敘
4 a  n2 F2 [" y
/ n9 `; u4 O7 w; N. \, i10:30~11:30
2 h$ `3 o. q; }2 G1 M4 S第二場論文發表-
( _. N" _3 I9 R+ ?科技創新案例
7 ~. B  n6 c, m& g4 j
6 Y- o9 c9 {6 B4 k
11:30~12:20
, g/ ^1 [: K, s4 f9 D
綜合討論' z* t6 s: s$ L% v
: a7 Q. g% N9 _, q
12:20~12:30
7 I- g. d! b3 a* X+ `' }
簽署合作協議
09:00
3 I1 {- M- \/ t. I| . m* F) o0 g) n
10:40
論文發表(F)
( M$ [" f' ]& b  S0 s2 R) J! T6 N2 C/ y" T
創新產業化-
4 k9 Y0 F  X* d3 g# O  J" z產業技術評估$ ~6 Y: g; O$ |& ]

/ |( j7 |; H' E
260201教室
論文發表(G)
* G) D  D9 J( B- l/ @
7 {3 c5 l; F7 q& U創新社會化-$ R( Y! a/ w, d% |( x  j5 t  V
創新擴散0 E6 e1 b; J3 v4 p) H& f
與產業發展
& J6 Z# j: S3 S7 s! O! D* @' K" z" d! V$ a5 `$ I
260202教室
論文發表(H)
! Z: a$ ]# K) [8 G2 e1 W- B4 u  n. N8 W% x
創新社會化-
% y, S* Y+ ~( ?服務創新" J. W( b0 o/ Y% ^: _) j9 _. F
與社會影響
8 A6 S, E7 b  t- T$ l! ~' M8 }
! s( q. V! y; P! ^/ I% @/ b
260210教室0 \9 t+ f" X$ x& J
服務前瞻與創新論壇4 y8 H- ^7 g6 H* V  g, V! G
「服務前瞻與創新」5 i+ t; z# d' E# c. ~+ q

% G& Z, f& ]* c# [' J) B$ P: A
逸仙樓050201教室
. g  S+ |3 B. O' r$ s$ R
6 ^; x, ~) y& d3 W. \  z主持人:
! @/ Z: @/ t3 j2 s- Y許士軍
+ w3 F5 D& i) X(元智大學講座教授)+ ]9 q( d. g& U3 L$ A  O
% B* ]0 f/ t5 V# d+ H1 b
與談人:
! _! O) T) V- r: c8 c% ]苑守慈
) {7 }1 D0 D: e- \8 T' H(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教授)  A$ n! O( B: f( [
% u5 q0 X7 i3 A
嚴秀茹1 C6 M; x. A; [( k
(國立清華大學服務科學研究所教授)
6 B/ K* i6 W1 A. Y) B
4 q* s9 b2 }8 Y' c4 t陳怡之7 d0 d$ q/ U# [. w& b; f/ v
(元智大學服務與科技管理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企業管理學系主任)
: h* s) ~  Z* Y; I) X/ t! n5 ~, R7 [
王鉑波; [, X% b4 w0 |1 s/ D
(經濟部商業司司長)8 }! m  u5 Y* V% ^5 E% H

. M5 }# [! B/ T9 f; M8 G/ m# r/ x9 \黃國忠5 Z, x) j0 w' r( S8 M% n. B
(王品集團總監)
10:40
* s% g) |2 Z% h8 \% L  N' N|
: A+ ^9 S& l; K: l" h0 i11:00
休息2 a: t% x( r2 M& F3 O
11:00
7 g0 ^3 t8 ~$ w: T4 r. ?" @|   g$ b. H2 P4 S
12:00
 大會專題演講(國際會議廳)
% H" n) h. e0 w5 ?; h
 "Conditions for Success Demand Driven Innovation”
& n% ?* S$ p- i4 W) p
 講者:Anthony Yuan Tsai1 y8 z1 n) t# k- F
 北京華聯集團執行副總裁 零售創新中心執行長 
12:009 s3 x. |& q" M( Y8 s- B( i7 O/ K
|
, b. `; _1 j, K4 S4 s12:30
 綜合座談(國際會議廳)
6 W, b9 w) Y" w* ~; j

$ h- T  n% V  k; C  `9 t- ` 主持人:. {' L' M2 D# J8 u) `$ h, g
 吳豐祥 (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所長)  ~/ E( a: Q; N& u5 s8 J
# _$ q/ |$ x6 o# a/ W
 與談人:
) C, g% {! \; Y4 F% b9 j, ~* K/ R 吳思華 (國立政治大學校長)
2 J% C) v/ z2 p4 F0 W 柯志昇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執行長)
# H7 |7 K. c* G4 I 許士軍 (元智大學講座教授)
12:30
賦歸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十二月十二∼十三日(星期五、六)
+ V. ]1 X6 `$ M/ ^場外展示
活動
地點
錄取論文發表 ─ 書面海報展示- C6 L5 r( h& e2 p
科管百大書籍展示
2 s% g* D# B7 k5 @- Z. V* ^科技管理學刊展示
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 Y0 b! t6 h# ^' ?: n7 w
1F、2F
  c! t; E1 I, Q7 G
*本大會保留修改議程之權利(更新日期2008/11/21

6 h0 j5 A+ `9 S: M5 ~- f: {8 e! i# X5 U3 x9 K
[ 本帖最後由 jiming 於 2008-12-8 02:21 PM 編輯 ]
5#
 樓主| 發表於 2008-12-8 14:30:28 | 只看該作者

「2008 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年會暨論文研討會」論文全文審查結果-口頭發表

創新始終來自需求(Demand Driven Innovation)—創新的商業化、產業化及社會化 ; u1 M1 p! j* I. q
子題:需求導向的創新
6 J  t1 i6 {4 J) g1 S7 f$ S: u7 K0 Q% D8 W; x  L
編號 論文題目 作者
9 C( b2 h1 n" ^( t+ s8 w5 J029 技術能力、產品特徵與顧客價值關係之研究-以全球自行車為例 洪秀婉、陳昇宏、王安邦、楊孝康
4 S& u. U8 }. o8 [$ c099 人力資源實務與組織創新績效關係之研究 溫金豐、吳淑鈴、盧業雯
( i& ]* U) W% R% M109 來自關懷的創新—以優樂筆為例 廖啟旭
7 O4 I; x/ C+ d$ {$ n0 X* @120 台灣廟宇的創新行銷對消費者影響之探討─以大甲鎮瀾宮為例  翁承民、陳冠宏、陳緯正、周志達、 鍾美齡、張德淵
4 H: q; T% \# y9 t" w142 前瞻使用者與製造商技術創新關係之探索-以網路通訊儀器廠商為例 洪昆裕、李後暾、楊清淼
0 I% @! _+ b9 L3 h218 開放式創新在生物科技產業之應用—以太景生物科技公司為例 林建江、張倪綸
$ ]5 E- J5 ~+ w9 ^! r+ P236 探索跨情境疆界之調適性合作與知識轉移—以IC 新產品驗證專案為例 李慶芳、蔡敦浩、陳信吉$ U' d5 P( f! e" x3 V( c) |
257 知識結構對科技採納之影響:以半導體製程為例 王彥程、李慶芳、侯勝宗
0 ]7 P: N/ c$ O3 X1 b7 M281 運用資料探勘技術分析顧客需求:以遊戲產業為例 王瑞德、林柏棋、簡琬真* G8 a3 z, t0 y8 `# T1 o8 l
288 市場動態性、技術創新與績效關係之研究︰動態能力觀點 侯嘉政、何文華: q: G" z7 _- l3 L$ y8 O, C* n% p& k5 H
301 Design Innovation: Combining Process and Product Innovation by Design Ming-Chang Wu$ w& z) o% Y9 I' a
305 發展結合服務體驗理念與核心資源要素的可行作法:創意生活產業案例的啟發 郭建良、陳旺聖
+ g# Y& j, Y7 W- A$ s6 X0 A312 守門活動的價值創造機制之研究:以實境競賽節目為例 溫肇東、羅育如、陳意文
6#
 樓主| 發表於 2008-12-8 14:32:14 | 只看該作者
子題:科技創新的商業化
4 P3 ]5 \% u& L- \' C編號 論文題目 作者/ j& O: l6 G0 H3 B; z& T3 {
050 以服務創新模式探討統一超商之創新機制 邱文宏、陳坤成、林欣怡、王哲夫、張碧如$ |% h5 m* a& S- r; X! i
052 新產品開發過程中行銷與研發的互動及高階管理者的支持對新產品市場績效之影響 王來旺、匡乃彭
5 }' l* I+ H" ~3 D* o084 創新資本的價格效果:技術領先與策略性競爭之調節效果 黃瓊誼、吳學良( H/ l% z* b* l/ f" O$ u; \4 z* w
092 創新產品的資源拼湊與價值創造機制:資源基礎觀點 陳意文、吳思華) l6 R" L" }3 t5 e
185 影響消費者採購創新產品關鍵因素探討–以3.5G 無線網卡為例 劉向權、陳啟斌! c# m$ a5 G8 `" c8 E# C) T
200 數位音樂營運模式探討 陳怡之、謝碧鳳、游文頡
1 F$ n+ W  H/ q6 y+ H( g# Z222 台灣多國籍企業海外研發與創新績效議題之研究 謝艾芸、劉佳玲' k( @6 F& l! D: g& t0 F2 \" \* ?1 d- @
227 技術創新能力、研發投入與國際化活動對創新績效的影響-以綠色創新技術為中介變數 洪琬婷、劉佳玲
7 ~. d" u! \2 Q+ x7 m+ R231 從配適觀點探討知識創造對經營績效之影響 方世杰、汪昭芬
$ h2 T6 j0 |: {" Q' [7 I241 衝突與創新能力的關係:以創業事業團隊為例 陳明惠、徐嘉玟
) V; H" H1 A' l7 K) N243 知識品質衡量模型之建構-以知識管理系統為例 洪昆裕、楊清淼) r( h, R. H& o, B# `7 T8 P
250 科技創新組合型態—以無線奈米生醫研發團隊為例 林良陽、歐素華: N# G* ]; u! Z) r# R
292 The relevance of R&D innovation and Brand Value Yulan Magnolia Hsing、Pei-Ting Kao/ R3 C  k9 _4 A0 D5 a5 x- Q0 G
297 多元工作實務對於科技使用與創新結果影響之研究-以台灣大車隊為例 陳則文、侯勝宗5 M& ?3 A$ m0 p2 e5 f* O: n
329 從資源基礎觀點探討資訊科技創新應用與創新績效關係模式研究-商業智慧系統導入之實證 翁頌舜、蕭佩怡
7#
 樓主| 發表於 2008-12-8 14:33:59 | 只看該作者
子題:科技創新的產業化! c# q) l* o# h/ J" C$ ?- _) e
% M4 f/ x" U$ `; o/ L8 q* r
編號 論文題目 作者
' z) `9 S1 @3 W& E: `001 Appraising Intangible Assets from the Viewpoint of Value Drivers 林亭汝、袁建中、沈永祺' Z. d1 z* M/ W3 p$ e. b: V, D0 D/ H
027 論遊戲產業的創新管理 李世暉
3 L9 G( p  u/ o! Y" s+ I075 產業聚落、社會資本與組織創新能力:以IC 設計業為例 張元杰、紀慧如、邱文宏4 a. i1 I# M& f  U* [' V: f
144 競爭策略下生技化學產業新產品宣告效果之實證研究 晏以明、戴錦周
! K6 O# Z$ N9 K, r. M! x& j& H+ R9 d2 z, S157 製造業轉型為服務導向企業之研究:以服務科學的觀點 陸大榮、萬鍾汶、林玉惠
% |# \0 s8 t8 }171 台灣線上音樂產業發展動態之研究 曾雅彩、汪維揚、屠益民5 x. Y/ h0 h( r& j, |
178 台灣服務業中誰在進行什麼樣的創新? 許牧彥、林茂雄
% K0 K9 u1 H4 b282 廠商間競爭張力的衡量:台灣大型面板產業實證分析 陳翊軒、侯勝宗、陳維隆0 A" c9 h. {$ l6 S" E- o8 j4 q
285 以專利分析探討台灣TFT-LCD 設備之發展策略 傅承偉、張淵傑、賴文祥
8 f% j; R: W" w' L" ~+ @341 掌握價值活動重組契機-後進廠商的邊陲進入策略 李仁芳、高鴻翔
8#
 樓主| 發表於 2008-12-8 14:35:48 | 只看該作者
子題:科技創新的社會化% U! {: W* x4 \& B! u) q$ Q
編號 論文題目 作者( A+ R) Q; U) y# V, R
062 為台灣企業建構之新管理方式繭居工作管理  張盛華、陳怡靜、韓文軒、陳冠穎、林詩涵、周佳惠
3 S9 R- q4 k) p+ ]$ E$ Z121 台灣企業永續報告書評比機制建置之研究 敖家綱、胡憲倫
; ?) b0 u" g* s123 半導體產業跨入22nm 之可行性和影響分析 郭啟賢、何建德、梁馨文
( ~+ L$ a9 \+ K, {179 互補或替代?:台灣大學校院學術與產業研發能力的關聯及影響因素之研究 陳碧俞、許牧彥、陳宥杉7 X' T+ a; ]  T, l- y; o+ m2 v
196 從科技及權力變遷角度再探網絡社會發展-由Web2.0 崛起談起 胡凱焜、王秉鈞
* L, X. D' g: B9 Q: f3 M! b) K208 廠商屬性與創新行為之研究以台灣製造業為例 李沛錞、蘇信寧
* I! `4 `  H0 s& z) w311 當創新融入制度:強力設計與創新擴散 陳蕙芬、朱彩馨
9#
 樓主| 發表於 2008-12-8 14:39:06 | 只看該作者
「2008 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年會暨論文研討會」論文全文審查結果-海報發表
) r3 F2 Y; T; I, F8 z- t+ I* {創新始終來自需求(Demand Driven Innovation)—創新的商業化、產業化及社會化# o7 ^7 n9 _& V0 k
子題:需求導向的創新2 t  O+ s2 X4 F2 f! l+ R$ P
2 ~! j6 m3 g6 V$ x5 |( J
編號 論文題目 作者0 M+ Y2 ~% x! S: K0 Y! o+ G/ \
061 以顧客角度探討大量客製化(Mass Customization)之需求現況 湯士堅、陳淑君
5 n* a8 D' N% U126 體驗價值、顧客滿意對於行為意向之影響—以達人部落格瀏覽者為例 孫儷芳、周家弘
% T, v2 v5 e1 T219 基於專案情境觀點之知識發掘與再利用研究 吳怡瑾、林書偉、吳哲穎
$ C6 L/ a6 B. G. `1 p# ^245 Collaboration-enabled Technology Commercialization in the High-tech Firm:Knowledge Creation and the Systemic erspective
4 A. M4 s1 ^( u4 \3 R3 a0 Y       Yichen Lin、YiChuan Wang、ChiJen Thay、Chunting Lai7 W/ f5 t2 j- r% w1 e) S
273 從2G、3G 行動電話用戶之行為意圖探討對未來WiMAX 行動服務採用影響研究 李浩揚、陳偉慶
10#
 樓主| 發表於 2008-12-8 14:39:55 | 只看該作者
子題:科技創新的商業化' ~# q; a1 p- a* f/ _
編號 論文題目 作者
$ O6 ^. q5 j/ R: C/ N' e. ^
8 q- ^8 P  g3 R" n7 U/ f, T008 Gaining Economic Value of Open Process Innovation Sheng-shyr Cheng
% a7 p' W2 \* {8 x! P: R3 G4 j& ?! V192 台灣高科技產業員工工作態度與創造力關係之研究-以逆境商數為干擾變項 李元墩、池福灶、何昆展、鄭淵竹、王姿云
7 P/ D* Z& x/ o7 u% z! G4 K7 E8 V233 台灣IC 設計領導廠商內部企業創業現象與模式 蘇惟宏、溫肇東% j7 f* Q$ z8 d4 [1 {8 R
235 集團多角化公司與資訊揭露對研發外部性效果影響之實證研究 歐陽豪、張理誠( ^( k; W  g! T7 `. Q6 v2 x+ Q$ F
263 影響消費者採用手機上之行動電視加值服務成功關鍵性因素之研究 王繼立、江憲坤7 ^. W% A. D$ x! B, z( k
289 轉換型領導與授權對組織創新的影響:透過部屬成熟度與目標清晰程度 吳玲玲、黃偉倫、許欽嘉! Z% w+ |' j  W& \  j
345 利用專利分析探討SoC 的發展趨勢 吳森威、凃郁芳
11#
 樓主| 發表於 2008-12-8 14:40:36 | 只看該作者
子題:科技創新的產業化
# o1 r+ ^( F, [) U; {編號 論文題目 作者* X! p# {5 {- J3 {, @- m
0 o1 I! n3 N1 s3 b8 r
098 新創事業成長策略:機會-資源-組織的共演 張元杰、陳旻男! q7 t, p5 V/ `  ]5 z! U6 H
135 以網絡分析觀點探討亞洲國家專利技術融合軌跡 林殿琪
: n2 ~0 f1 J+ V5 b7 {136 運用模糊理論建立品牌權益衡量方法─以液晶電視產業為例 莊宗南、林懿貞、黃莉雅
, e; Y) n1 g+ V2 e" e" a% }( |286 運用互動式文字探勘為基礎的價值擴充模型挖掘光儲存產業競爭優勢 廖庸盛、吳崑瑛、林木花
2 _" X) A+ K3 C# F367 將「製造導向競爭」導為「知識導向競爭」:模式建構與台灣地區製造業實證研究 譚大純、莊依瑄、許子華、蔡佳睿
12#
 樓主| 發表於 2008-12-8 14:41:24 | 只看該作者
子題:科技創新的社會化
9 B& Y) Z0 |" q6 j! ^2 H編號 論文題目 作者
* r% e7 j7 {" h. N
" n/ a7 V4 ], u  @044 探討次世代太陽能電池之發展 彭雅妮、曾芳美
$ R) D2 M7 M$ w& m- U% k0 Y086 台灣企業躍進式創新績效之影響因素:以企業研發觀點 張元杰、鄧莉玲1 g% R7 J, x5 ^# M. X
206 科技政策研究新觀點-以網絡理論探討技術領域動態 蘇信寧、李沛錞
13#
發表於 2008-12-11 17:29:58 | 只看該作者
科技管理年會12日於政大展開 以創新始終來自於需求為題 進行產業個案座談及Living Lab實務分享2 J+ u) |  S- J. @* _, N" c
; ^* P) Q# Q. u+ Z" B& U
「2008年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年會暨論文研討會」將於12月12日及13日於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舉行,主題聚焦於「創新始終來自需求(Demand Driven Innovation)」。該活動為科管界的一大盛事,每年由國內各科管院所輪流主辦,國內外各大專院所學術研究先進及產業界專家菁英齊聚一堂,將進行論文發表、專題演講、實務研討等交流活動。政大校長吳思華同時也獲得本屆科技管理獎的個人獎章。
& z% A% j7 A: v! {1 Y8 S  h! X- \' F( e# M. \' z: x3 n
今年承辦單位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表示,此次大會主講學者Wim Vanhaverbeke,正是近期「開放式創新」領域裡知名著作「Open Innovation-Researching a new paradigm」作者之一,另兩位作者為Henry Chesbrough及Joel West。此外,第二天專題演講,也跨海請到北京華聯集團執行副總裁Anthony Yuan Tsai,由其在P&G 26年的實務經驗,分享需求導向創新的成功要件。而除了產官學重量級人物參與,本屆年會還有不同以往的兩大特色,第一是以深入討論的「產業個案座談」取代之前的企業參訪,第二是「Living Lab與服務創新」的專題研討。  m4 p) i1 ^8 O  r9 B6 x

# c" ?6 x/ ~" k" y鑑於知識密集時代廠房設備並非企業的靈魂,政大科管所吳豐祥所長表示,今年年會選擇以深入的「產業個案座談」取代以往的大會慣例「企業參訪」。另一方面,歐洲Living Lab以用戶為中心實驗創新的作法,也慢慢為國內重視,在摸索服務或系統創新如何測試的同時,Living Lab的實施與未來值得關注。此外,華碩電腦總經理沈振來也將於12日晚宴中進行「Eee PC之品牌與創新思維」演說,分享Eee PC如何誕生以及創造筆電新旋風的經過。
14#
 樓主| 發表於 2008-12-22 09:42:00 | 只看該作者
趨勢觀察》科管創新貼近消費者
7 t/ k" P. s1 V# [1 R5 X: Y聯合新聞網 - Taiwan& E: K1 ~+ N7 H5 @2 c5 b( _( u: t

' N; C& A7 d& v創新的概念,已從「技術驅動創新」轉向「需求導向創新(Demand Driven Innovation)」,而台灣的科管產學界面對新趨勢,該如何找到因應策略,尋找創新泉源呢? 日前,在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舉辦、政治大學科管所承辦的「2008年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年會暨論文研討會」 ...
6 c# M( U# E9 p7 B( B- e$ W* I* e9 p* ^
15#
發表於 2009-1-16 07:47:36 | 只看該作者

政大校長吳思華 首位學者獲頒科管獎章


) _5 L$ e4 L3 ^會後吳思華校長與中華民國科管學會人員、得獎者一同合影。
) h8 Y: P% z+ E# P0 [" N+ X- Q$ E3 w
(20090115 09:15:09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校長吳思華於1994年創立政大科技管理研究所,積極推動科管教育,並提出創新價值鏈的新思維,傑出的貢獻與優異績效深獲肯定,獲頒中華民國科管學會最高個人榮譽獎項「科技管理獎」,以表揚其積極推展台灣科管之學術研究與實務應用,成為該學會創會以來首位個人獎的學界獲獎人。+ R0 k/ `2 e$ t- f
) n' P# }' |& h0 B/ T
積極推動科管教育 卓越成就奠定學界領導地位7 z) ~: L' i5 j
( q0 k& A& S% j& _9 r: l3 n% p* e
一年一度的科管年會是科管界的一大盛事,由國內各校科管院所輪流主辦,今年正好由政大科管所承辦,能在這個場合獲得此個人最高榮譽獎項,吳思華感到非常感動與感謝。" P. ~( [. H  e
4 a$ O) b4 B8 O( u
「創新」是吳思華畢生最重要的理念,已內化為個人特質的一部分,在學術、行政及服務上,皆能看見他積極展現創新精神的一面。吳思華強調,要鼓勵多元、想像未來,才能大幅創新,打造百花齊放的理想創新社會。因此,他多年來致力於推動科技管理教育、科技管理學術研究及創新研究工作,以創新為核心精神,為台灣政府與研究機構培養出許多科技管理人才,所確立之「創意、創新、創業」的創新價值鏈,已成為科管教育的核心議題。在吳思華的積極推動下,科技管理已成為台灣的顯學,在國內科技管理教育及創新研究上具有深遠的影響力,卓越的表現曾獲選為第一屆科技管理學會院士,今年度更首創學者獲頒「科技管理獎」。& i( ~8 c- {! w3 x0 }: L

  k' r4 L& {0 K0 z; l吳思華表示,從創辦科管所開始,與其他學者共同從事科管領域的研究工作,這段過程令人難忘,也願意分享他的三個探索心得。「科技管理,就是探索所有的未知」他強調,科技管理是一個全新的領域,自己也是從不懂開始學習,保持著無窮的好奇心,盡可能地去發掘未知的研究範圍與課題,並勇於去實踐,這是相當愉快的一件事。# R5 W/ i( r8 y9 ~+ Y1 S8 v9 o) [4 V& w

9 h3 k! @) d" ?$ n) E; Y同時,科技管理主要在探討如何有效地管理智識創造、流通與加值應用的過程,這些知識可以運用在每一個組織上,尤其是提升大學這個知識型組織的效率。吳思華以個人在校服務的經驗為例,他表示,當在推動每一個行政工作時,都會發現科技管理中的知識與經驗,無論是知識管理、知識商業化或創造力,都和現在學校的所有工作有很高的互動及緊密的結合,在他從事學校行政工作的過程中,提供相當大的助益。' S5 L( t- q. s* E7 r" R/ ]

. I& d. k' z) f' ^2 w2 s最後,吳思華強調,由於「創意、創新、創業」為科技管理研究的核心議題,因此在這十四年探索的過程中,有機會接觸到各行各業中具備創新精神的人,看到許多嶄新的創意、點子及視野。在這個紛亂的大環境下,可以感受到充滿蓬勃生命力及新契機的台灣,看見未來的希望,這也是讓吳思華感到最為幸福的珍貴體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申請會員

x
16#
發表於 2009-1-16 07:48:39 | 只看該作者

致力落實創新思維 為這塊土地做研究


2 ?" t; ~* w9 h. \中華民國科管學會魏哲和理事長(右)頒發第十屆科技管理獎予政大吳思華校長。
8 g: R! e7 ~" X5 n- n7 X5 v0 G( f2 J' I1 p0 n9 c
研究,是吳思華另一個努力進行的重點;「為這塊土地做研究」,更是他自許的目標,他期望能帶領同儕,共同提升台灣研究水準。其學術上的表現極具聲望,多次獲得國科會研究獎助,並先後獲得政大商學院教學績優獎、學生論文指導獎、管科學會呂鳳章獎章、美國杜蘭大學推廣教育傑出教師、政大教學特優、政大研究優良等獎勵。; U4 h3 o& S% D" t
* ]6 X  ]2 P( V* I/ D/ S: \% j- X
有鑑於創新與創意對科技及國家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吳思華致力於催生跨領域專業研究社群與研究團隊,領導推動國內及國際整合型計畫,帶領創新創造力團隊進行多項大型的研究計畫,企圖為台灣的創新定位,並與全世界接軌。其中,教育部委託撰寫之「創造力教育白皮書」,開啟了教育界對創造力議題之重視。
7 G4 k; @5 Y* o
" ~# [" g$ i; U同時,為使創新與創造力議題能有更深入的系統研究,在吳思華大力推動下,成立政大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成為長期研究推展的基地,針對「教育創新與創造力、知識與產業創新、傳播與媒介創新、商業創新與創業社、會與文化事業創新」等五大領域,透過研究、發展、推廣、交流等運作方式,形成良好跨領域平台,組成能量雄厚之研究團隊,將豐碩的研究成果推向國際化。
! \& Q: n$ E" ~* @/ x( n6 r- t/ M
3 {& S' v" ]9 k7 }在吳思華的理念中,理想的創新,不僅包含著新元素,也要能夠在地化,這是吳思華所一貫堅持的。他指出,過去大眾腦海中的圖像,都是以世界市場做為參考標的,但是要做到原創性創新,就必須要有更多屬於自己的元素,更多的在地關懷與在地連結。唯有結合現有資源與在地特色,才能讓創新永續存在,否則任何創意只是點子,不會長期發展。因此,他也肯定科管學會所扮演的平台角色,結合了台灣關心科技管理的學術界社群及企業,發展更多的機會做進行在地實驗,使這個創新能夠更扎實、更長期地走下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申請會員

x
17#
發表於 2009-1-16 07:49:08 | 只看該作者

培養未來領導 發揮大學知識影響力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有兩股力量在相互拉拔著,影響著大學發展的走向。當所有的經濟活動都以知識為核心,學術資本主義隨之而起,強調知識的產出及轉換能力;在此同時,人文主義也同時興起,大學間開始自我反省,提倡人本精神,重視大學精神的保存與發揚。
, B: k$ j' {: ]9 s( y% U: i6 X: E! u7 z6 Y+ D$ s
為了將「大學價值」與「大學精神」做適當的調和,擅長策略與創新管理的吳思華不斷思索,積極尋求一個平衡點,將創新觀念注入校務工作中,秉持著「人文創新引領科技」的信念,希望發展一個全新的大學模式,結合社區資源,打造一個健康品味的大學城。7 c+ }- e  D. U
- h& F7 t% F+ w. `
政大書院即是一例,吳思華化政大後山的限制為助力,發揚政大強大人文關懷的特色,保留中國傳統書院師徒互動、培養全人、及通識教育的精神,佐以各項創新活動與環境規劃,透過交流、學習,將創造出一個良好的創意發生情境,使政大成活充滿創新活力的校園。9 K; `0 S. @) l" G
: L2 t0 W7 V7 J5 n2 h) Z
同時,吳思華也強調,大學在現今社會中最有價值之處,便是在於運用知識資本服務社區。大學城的目標,便是要充分運用大學豐富的知識資本和人文社群連結創新園區,推動都市再生計畫,以大學來帶動附近居民的發展,這將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在日本、澳洲、瑞典或芬蘭等國家也都嘗試過。在他的藍圖中,政大大學城將結合社區資源,形塑獨特的校園文化和生活體驗,使政大成為社區共享的園地。6 F$ R! ~- V! W5 `- S6 v

6 U4 g$ {# A' w; j$ {. G1 s+ l, `吳思華不僅在學術行政上積極落實創新理念,在教學上也勇於突破,發展出新的教學法,其「旅遊中學習」為科管所創舉,深受學生歡迎。他表示,自己一直在思索,在台灣環境變動如此大的情況下,未來台灣需要的是具備哪些能力的位來領導人呢?循著這個思考脈絡,他以「人文關懷、專業創新、國際視野」為目標,致力為台灣培養博雅專業的優秀人才。
- F: k4 {: t0 o
5 D) n  L% ^& x3 i  e為了因應知識經濟時代,吳思華強調大學的價值與重要性,未來大學的兩大任務就是培育人才與建立完整的知識鏈,讓知識能夠轉換為創新或創業,對整體經濟社會有所貢獻。他指出,唯有知識持續地被創造、分享、流通與加值,對社會或文化產生影響力,才能以有價值的知識來創造競爭力,同時擴及國際化。在這樣的思維下,吳思華期許未來大學能帶動各種不同形式的創新產生,而他,也會持續將創新價值鏈的知識落實於行政上,帶領政大實現成為台灣哈佛的願景。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首頁|手機版|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新契機國際商機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GMT+8, 2024-6-29 07:45 PM , Processed in 0.15952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