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錄自天下雜誌電子報 2008/08/05
1 d/ X3 \# s" q/ o1 i9 j
& |) j4 r9 A- [* \( K; q不景氣保飯碗,跨界求生最重要關鍵~~~~~~~~~~
. I$ K$ l# P2 Q$ y0 A" C
. w0 O V1 R: c2 t0 U現在中高階主管換工作的等待期,從 過 去的三個月以內,拉長到一年。面對職場緊縮,上班族怎麼保住飯碗?怎麼讓自己依然搶手?9 g& u9 o" _5 K2 r4 ]1 F/ J/ o% W
【採訪�� 賴 建宇】5 |) _ ?" b1 _2 P1 J! @
/ q4 V+ G0 a* p0 ~6 k( c
知名人力資源顧問公司經緯智庫的總經理許書揚,他的電腦信箱裡面,這三個月來每天都比以往多了幾十封的信件,寄信人多是各上市櫃企業的中高階層幹部主管。他們的信件開頭除了應有的客套、寒暄之外,最後總不忘附上個人履歷,再加上一句,「有好機會記得通知我一下。」- U, h& h T' M0 w
' G! A J/ r o$ p" K
受到這波不景氣影響,許書揚發覺以往中高階主管轉換職場的賦閒期頂多三個月,如果超 過 三個月,可能就會被認為是能力或品德有問題。「但現在六到十二個月是正常的,」許書揚觀察這個變化讓不少人身段變得更為柔軟,願意接受高階的派遣工作。/ @5 x" w& ^$ C9 A6 e* ]
: L; F0 s& r) L' P7 [3 ?五成七企業將遇缺不補2 o; W5 ^6 n; S
! \1 b; h% |! ?) m. ?+ S專門提供高階財務顧問的眾弘總經理嚴樹人分析,不少人因為薪資水準較高,或不希望職涯中有太長的空白期,這些都是中高階經理人願意接受短期高階派遣工作的原因。
8 z( X9 ^! c% u7 j2 R1 K3 ]9 `2 H' ^$ \, T7 l
這種以專案為基礎的聘雇方式,逐漸被企業與中高階人才接受。企業願意付的薪資大多比上份工作高三成以上,吸引不少人投入。例如企業需要為期半年甚至到一年的專業財務人才,到中國市場建立基本制度,或要推動符合美國沙賓法案的規範等等。" W- ~! g1 V, K& C9 ?
2 G) P4 P: p( ~" C- Q! O d( }除了中高階主管的跳槽機會變少,一般上班族也面臨覓職不易的情形。$ v# @- z9 \4 c6 h+ b% ^
- v; ]" ~; ~! z$ `1 b/ B, M' N這種企業緊縮人力的現象已經在官方統計數字中顯像出來。六月份主計處公布最新的失業情況,因為業務緊縮歇業而造成的失業人數,比去年同月份多了六千人,初次找工作的畢業生失業也比去年同期多了三千人。; T4 e- L3 x6 N* h
; X5 Z( \5 a- }- P「上市櫃公司人力需求這半年來大概掉了五成,」許書揚點出這個險峻的情況,他表示國內企業受到經濟不景氣影響,各種原物料成本紛紛墊高,加上股市又從大選後大幅下跌,在用人上變得保守許多。
% W; \( W' v: s
( l; q. B7 h) H( j! U# J3 c相同的見解也出現在《天下雜誌》一千大企業的調查中,面對這一波停滯性通膨的經濟風暴,在人力調整方面,近一成的企業準備裁員,五六.六%企業遇缺不補。/ f* ~5 w' M9 ~
. j# W4 |( p& z _" G不景氣來臨,遇缺不補、人力合理化、甚至是大規模關廠裁員,都是每一位老闆們心中每天在思考的問題,也讓不少上班族危機意識升高,開始替自己想出路。
3 t/ v/ W s6 u0 w: h2 F& t. y% S7 s3 t0 ^! Z
究竟一般上班族如何在這波不景氣之下尋求自保呢?4 f1 G$ n$ V& \7 [' x: c9 S
' _5 O9 B' x3 r9 E) T
抓住人際網絡
$ ?; V7 L& b" a2 a( `
, Z: p0 {3 T; N, e1 d9 K「不要在意下班後的休閒時間了,趕快把以前的人脈網絡建立起來!」許書揚提出這個具體建議。他表示職場到一定年份之後,大多數人轉換跑道都是靠業內的朋友、客戶或以前的工作伙伴、上司介紹工作,人事需求緊縮的當下更是如此。! A6 C6 T- H7 r2 f( o
5 ~, F+ C. u q- h4 Q但如果因為被資遣才找上人家,總是給人目的性太強的感覺,所以應該趁現在就開始聯絡感情,也可以相互交流職場情報,增進資訊流通。/ C3 J3 b) x1 h) s1 `8 W5 w% `
: }& |; \6 i: N, z Q# ^1 h( A4 n
像一家在美國那斯達克上市的外商台灣區總經理,他能進入該企業服務,就是透 過 以前相當欣賞他工作表現的客戶幫忙牽線。# N- i6 E9 F! v
' r B: O) l) g2 E1 [6 E這時也是趕快重新檢視自己的專長價值的時候。萬寶 華 台灣區總經理劉玿廷鼓勵上班族這時候要多爭取跨部門專案計劃。因為這樣一來具備不易被取代的跨部門經驗,另一方面也能多知道不同部門的想法,會對自己的專業上有極大幫助。
& A! n0 K3 c8 j# `. n& z" G$ Y! ~4 @1 U: S2 {( _9 K8 ?
同時劉玿廷認為現在具備「跨領域」、「跨區域」能力的人在職場上具備較高的價值,「重點是要培養終身雇用力,」他強調。
, w0 R; V- w# P0 Q3 m* S) i# }. M5 t; v& N
以跨領域來說,如不動產可以跟金融結合、醫療跟旅遊,都是可以發展的方向。跨區域指的就是能接受外派,對於不同地區的工作都能上手的能力。4 m H( }5 K: X% o
, ^: ?2 ?% l9 E, F劉玿廷舉法律人才為例,現在企業最需要的就是可以懂兩岸地區法令的人才,這對企業跨國運作有很大幫助。, U) \* d4 i6 e$ ^( n3 E' H
6 G; K3 p& K; N9 O$ j天下雜誌電子報 2008/08/05
7 {0 y" T* `& H. G# a6 K0 X# P: w; A' k
[ 本帖最後由 yj0935 於 2008-8-8 06:24 PM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