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樓主 |
發表於 2014-10-9 13:40:36
|
只看該作者
蔡昌益進一步表示,「由於穿戴式產品是新興應用,即使通過了法規的基本要求,仍可能存在不可預期的危險。因此建議業者應該跳脫以往思維,從根本下手,不要只是在產品原型完成後才尋求第三方認證單位進行各國法規的符合性測試,取而代之的是,更積極地在產品設計初期即借助於認證單位的專業協助,提早將潛在危險的思維,納入產品設計考量,降低重工的風險,並導入以人為本的人因工程,提升使用者的滿意經驗,才能開發既符合使用者期待又安全的產品。」
: ~5 Q& l J/ h$ `9 M1 c9 Z' D3 y, Q4 h
由於穿戴式裝置運用各種無線科技、行動通訊功能等技術,這也是形成產品差異化的要素之一。然而,各國對其在電磁相容性(EMC)、射頻(RF)、特定吸收率(SAR)…等,皆有嚴格的規範。UL電子科技產業部事業發展協理黃武宗就指出,「目前穿戴式裝置有許多非侵入式的生理感測產品,與人體更為貼近,透過SAR的檢測,可發現曝露在電磁波下的潛在風險,確認產品是在人體吸收無線射頻的安全值之內。」
8 p) V7 v; @% q& H' F6 }2 a) ?' } ]$ e) w
又穿戴式裝置已開始大量應用在健康照護或行動醫療上。醫療屬於高度監管產業,入門障礙高,產品定義不同,所需的評估與標準要求亦會有所不同。針對醫療器材,監管單位要求的是最基本最底線的安全與功效,製造商必須透過仔細的風險分析與評估,降低危害。因此 UL 健康科學部首席工程師Anura Fernando在會中即分享最新防制危害安全工程(Hazard Based Safety Engineering)的觀念,提醒廠商在設計時能事先預防,做好危險來源、傳輸機制與對接收者的影響分析,有效發掘穿戴式裝置的潛在風險。未來,一般穿戴式裝置製造商欲轉型跨足醫療領域,也將更為容易。
. |! p9 k/ }7 i: I2 B- t, H8 |3 k
8 A; k$ t' Q9 m( @9 }根據IDC預期,全球穿戴式裝置將在2018年達到1億1千2百萬台。看重台灣的科技優勢,Wearable Technologies AG已連續兩年在台舉辦亞洲穿戴式技術高峰會議,匯聚全球精英,交流第一手穿戴式市場與技術新知。身為贊助單位之一的UL,今年特別延伸舉辦研討會,頗得業界迴響與好評,其將有助於台灣產業搶得穿戴式產品的商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