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找回密碼
 申請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Login

用FB帳號登入

搜索
1 2 3 4
查看: 4869|回復: 6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正確飲食遠離癌症 「癌護膳食指導手冊」贈閱給有需要的讀者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7-6-23 07:47: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資料提供: 凱格蘭 2007/6/22
: f3 [1 R5 E) U) N) x2 I8 g' F4 m( Q: i) v  Q$ U

0 H/ T2 |+ e6 L$ \8 P0 l% P6 O歲的楊先生因為長期抽菸、喝酒,家人長久規勸下、也改不了這個惡習。當他發現身體極度不適,到醫院檢查才發現已經是肺癌末期,經過了痛苦的化療,最後還是回天乏術,造成全家人的傷痛。 8 t6 x1 s0 ^0 Y- |4 X- A7 {

  M% w! u) r* h+ z在台灣,癌症居十大死因之冠,每十個人中就有二人罹患癌症的機率。初期的癌細胞不易被察覺,需要經過醫院精密儀器的檢驗,而每當身體覺得不適時,往往都已是癌症中、末期,治療上相對不容易,所以像楊先生這種案例在台灣隨時可見。; `3 `0 P2 u: h7 B

5 W, [( S& y( V8 V7 \$ _雖然癌症和遺傳、體質、環境因素息息相關,但在這些外在、本身基因不可改變下,我們仍可以選擇改善平常所吃的食物。根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研究指出:罹患癌症的機會大小,取決於人體吃下去的食物,只要我們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即可減少癌症的發生機率。3 q: v! k6 D/ P9 g$ r1 j

, |& b  ~5 O0 x9 S" b1 ?0 a$ C中華民國生福生命關懷協會特別編著「抗癌心靈加油站-癌護膳食指導手冊」,手冊中收錄了許多健康飲食的資訊,除了提供正確的飲食觀念,並分析探討癌症形成的原因與癌症治療飲食的建議,包含癌症患者應該注意的飲食習慣、養生抗癌藥膳等,只要正確的飲食習慣就可以遠離癌症。索取專線:0800-305-305。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頂 踩 分享分享
2#
 樓主| 發表於 2007-9-21 08:12:52 | 只看該作者

戒菸班使用吸入劑 創下九成二戒菸成功率

一向致力幫助癮君子戒菸的尼古清,因發現司機的抽菸率超過七成,為找出成功戒菸模式,因此特別為其規劃「成功戒菸保證班」,邀請台安醫院戒菸團隊,主動前進企業,幫助台灣大車隊司機戒菸,透過戒菸班配合吸入劑藥物使用,結果一群平均28.6年的菸齡且平均一天抽22支菸的老菸槍司機,竟有高達九成二的司機都戒菸成功,創下驚人的戒菸成功率。) Q* @/ ^2 t. ^

/ I7 Q; L- c$ Y1 D! ~# A/ M台安醫院吳憲林醫師表示,這是第一次戒菸班團隊到企業內開戒菸班。台灣大車隊共計25位司機報名參加,其中23人戒菸成功,創下最近幾年來單一梯次最多人戒菸的紀錄。吳憲林醫師進一步表示,臺安醫院以前戒菸班上課後,一年後仍然不吸菸的比率約四成左右。這次能創下這樣高的戒菸成功率,主要有四個關鍵原因:第一是課程針對戒菸者的需要而設計,第二是加入吸入劑藥物的協助,第三是同一行業團隊的經驗分享與共識凝聚,第四則是提供個人化的專業諮詢。& U0 \9 ?: ]! ^1 Q

. _" \" Q* c$ M! Y成功關鍵一:課程針對戒菸者心理歷程與身體狀況設計  d* h; w. @, |% g8 }
吳憲林醫師指出,戒菸班的課程設計影響它的成功率甚大。戒菸過程中有許多難關,無法控制的想吸菸、戒菸時的疲倦與煩心、壓力處理與體重增加都是很大的挑戰。吸菸早已成為習慣,如果不吸菸,當想吸菸的情況出現時,或別人請吸菸時都是全新的學習。1 s- O* G2 x7 |( k; Y0 r
5 P' i, V( y, X2 ]) N
課程的安排,是依照戒菸的心理歷程來設計,從強化戒菸動機,情緒喚醒與下定決心,遇到的困難問題處理,認知調整到預防復發。對於身體的狀況也是同樣重視,吸菸的害處,戒斷症狀,體重控制,健康飲食與運動,無不是討論的重點。上課時總是從經驗探討開始走到重新認知,目的是要讓他們深刻體會與重新認識這些困難,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也知道自己正在成功的路上,自然會勇往直前。
6 {  o% A/ R6 i$ W8 F- e  H3 C; y& }3 W. s* z6 ^* B
成功關鍵二: 戒菸班加入吸入劑藥物 幫助克服戒菸的不適症狀
: m- s8 x4 ]6 f, }9 @在戒菸初期,因體內尼古丁濃度下降,很容易出現脾氣暴躁、疲倦、坐立不安、心情煩悶等症狀。這次在戒菸班中嬌生公司提供司機們使用尼古清吸入劑,不但能夠滿足他們對尼古丁的渴求,幫助克服戒菸初期的不適症狀;同時,也因為吸入劑的設計,能讓戒菸者藉由模擬吸菸的動作,滿足戒菸時口慾手慾的需求,因此司機都認為對戒菸的幫助很大。4 q: @) T- p  b2 H& P2 x- a  x

; T, y( ?) J; O* v參加戒菸班的司機李先生表示,以前戒菸從來沒有超過二十四小時,總會因耐不住菸癮而破功,這次用了尼古清之後,很順利的渡過前三天。另一位司機陳先生也表示,之前戒菸很容易發怒或看什麼都不順心、不順眼,用了吸入劑後,戒菸的不舒服感明顯減少,他還表示,妻子看到他用吸入劑的管子,還笑說那是他的大奶嘴,有吸就不會哭鬧發脾氣。  @/ Z- q, `( `" `

. U& t) ?2 K. T成功關鍵三:團體的經驗分享與共識凝聚
+ g. h0 v& B' \6 ~2 c( _2 k吳憲林醫師指出,這些司機屬於同一個公司,有相似的經驗,因此容易產生向心力。每次課程的出席率,都超過九成,也因為這樣的團隊力量,讓司機們將成功戒菸不僅視為個人的願望,更是團隊的共同目標。在戒菸過程,司機們有共同的經驗與困難,彼此互相分享與學習讓戒菸更有意義。他們彼此提醒,避免出現在排班點等抽菸場合,減少想抽菸的機會,也會透過每天主動打電話互相關心,彼此監督勉勵。" L! F* G4 z' t- v

3 E, D5 c' I4 M1 M對吸菸者來說,成功戒菸者的分享,會比專家講的道理還要容易引起共鳴,所以這次的戒菸班特別邀請過去幾位吸菸者到場,與大家分享戒菸心得,其中也包括台灣大車隊的林村田董事長。他也特地分享自己從過去菸量一天高達兩包,到現在已幾十年不吸菸的歷程及戒菸後的好處,更加深司機們一定要成功戒菸的念頭。5 }6 d7 Y) s) G

4 S/ F+ }# m' b2 {4 y1 M( |. b成功關鍵四:提供個人化的專業諮詢
/ P3 D  f5 R( i1 `# B吳憲林醫師表示,戒菸班除了上課之外,也在課程後依據司機的個別狀況輔導,幫助他們克服各種困難。尼古清也很貼心的提供0800古阿姨專線服務,讓司機可以在遇到問題時,隨時尋求協助。
) G4 o, n+ B5 g! N. g4 @' o: ]& P  t  i% B+ R: S/ Q+ F8 _
透過23位成功經驗 讓民眾了解只要有合適的方法,成功戒菸並不難
4 W+ }0 L6 {% X- R, Z& m這次戒菸成功的23位司機,其中有一位是菸量一日高達80支菸的司機,也有為了督促自己一定要成功,因此全程有女兒陪伴上課的司機,還有一位是過去常答應老婆要戒菸卻從來沒成功的司機,因此特地在8月8日父親節上課那一天,偷偷寫了張卡片送給老婆,表示這次一定要成功,當作是結婚三十幾年來送給老婆最好的結婚禮物。23位的戒菸故事,既真切又溫馨,司機們表示,自從體會戒後的好處後,現在也都會主動與乘客分享戒菸後心情,希望可以呼籲更多人加入戒菸的行列。
3#
發表於 2007-10-22 21:04:23 | 只看該作者

芭樂心葉有助預防糖尿病與攝護腺癌

(20071022 17:04:39台中訊)芭樂葉茶﹝汁﹞於民間使用久遠,是坊間用於降血脂,降血壓,消渴,消傷腫,殺寄生蟲,婦女尿道消毒等等的驗方。經五年來之努力,弘光科技大學醫護學院與民生學院之研究團隊在彰化縣社頭農會蕭芳遠總幹事協力與合作下,由謝秋蘭與喬長誠教授主持研究之團隊發現芭樂心葉萃取物確具多項之保健功效,其中最主要的發現為抗醣化與抑制攝護腺癌細胞之成長效果。實質上芭樂心葉與傳統所使用的芭樂葉有很大的差別。一般飲用中草藥,大家最關心的是所飲用的保健草藥究竟安全不安全?謝教授等首先進行安全試驗,以高達2克/每公斤體重的劑量餵食老鼠進行急毒試驗,結果證明芭樂心葉萃取物是絕對安全的,並且發現被試驗的老鼠血清中肝指數及血脂均有下降之趨勢。芭樂心葉原料是由彰化縣社頭農會負責製備,只取芭樂最嫩的心葉新芽,經一連串特殊之揉捻、乾燥加工製程製得。
- ]" H3 o8 F: g; g2 y2 b& t+ }4 l2 ^4 x8 ]7 m, u
經五年的努力研究,終於發現一系列令人振奮的研究成果,在細胞試驗中證明芭樂心葉萃取物確具良好的抑制醣化效果。根據各國文獻報告,自體內的醣化反應是許多心血管疾症,糖尿病併發症,腎臟病變以及神經疾症的先軀病變。謝教授等在芭樂心葉萃取物方面的研發成果已分別於2005及2007年發表於國際著名雜誌如驗方藥理雜誌(Journal of Ethnopharmocology),國際頂尖之美國化學學會中「農業與食品化學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Food Chemistry) 」等。另外,最新一期的農業與食品化學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Food Chemistry)發表之報告中,謝教授等更證明了芭樂心葉可以有效的抑制高醣誘導的內皮細胞損傷。本次報告中,將這種高醣誘導有關細胞生化學中的訊息傳遞路徑如何受到損壞的機制以及芭樂心葉萃取物如何發揮了保護的功能,也做了詳盡的研究。若進一步於人體實驗驗證後,將可造福偌大的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症族群,減少其併發症的發生。1 N+ A+ A- }' |8 Z9 ~
7 i2 V9 M0 R5 B, a# j7 Y
此外,研究團隊並與「臺北醫學大學泌尿科」陳冠州博士合作研究,發現芭樂心葉萃取物對惡性攝護腺癌細胞之毒殺作用遠勝於對良性攝護腺腫大細胞,而其原理主要是活化了Bax、Caspase 3等凋亡路徑因子所致(此一成果也已發表在“營養癌症─國際雜誌 (Nutrition & Cancer –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在人體試驗也發現了芭樂心葉萃取物可以減緩並縮小腫大的攝護腺,服用芭樂心葉萃取物後半年內,其臨床指標PSA也不再上升。該研究團隊並指出已建立芭樂心葉萃取物之活性指標成分,主要歸因於其中富含多酚化合物以及特有的胜肽多醣體 (peptidoglycan)。
- y! |6 H% l9 A* Y) L  s: I! T5 o  ~1 F6 Y# U7 m& n7 X

& s" }* v+ e, \; W圖說:彰化縣社頭農會契作農民摘採芭樂最嫩的心葉新芽情形。
4#
發表於 2008-5-31 10:57:29 | 只看該作者

2008年《康健雜誌》全民癌症 IQ大調查

# U( U% ~' y- M, x1 n3 N) r
為了解民眾有沒有足夠的癌症IQ,《康健雜誌》設計13道題目,對全省1千多位民眾作電話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平均的癌症IQ在普通班等級,表現不錯。整體來說,學歷愈高、年齡愈低,答對的機率愈高。但仍有6題的正確回答率不到八成,甚至低到四成。而在預防的觀念上,容易讓民眾陷入迷思,回答錯誤機率較高,前六大回答錯誤率最高的選項,分析如下:
& `. L2 }5 U, X) A
& a/ M+ y, e( Q+ V& h迷思一:「大部分會得癌症的人,都是因為有癌症的家族病史?」; L. x  k7 Q  ]$ h+ P
癌症家族病史是否提會高自身罹癌機率,是民眾最焦慮的問題。在這次調查中,每100人中有高達60人(59.6%)信以為真,觀念錯誤。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謝瑞坤說,真正看到癌症病人有家族病史的,不多,多數病人還是沒有家族史。如果家族中只有1人得癌症,不用過度焦慮;但如有兩、三個人都有癌症,尤其是同一個癌症,可能要懷疑有家族關係。另外,如果家族中有好幾人得大腸直腸癌、乳癌、攝護腺癌這幾類比較相關的癌症,也要懷疑可能有家族病史。
4 I* G& M0 W1 t, W+ ^1 [" R
8 z( u$ z7 T0 G; i' n% ~基隆長庚醫院癌症中心主任王正旭感嘆,民眾的預防觀念很不夠,需要加強。他在門診中常見很多第一次罹癌的人,不解地問:「我們家沒有人得癌症,為什麼我會得?」總以為如果家裡之前都沒有人得癌症,自己應該就很安全。另外有一類型的人是擔心「家裡有好幾人得癌症,下一個會不會是他?」惶惶度日,卻又不知怎麼作適當篩檢或防範癌症,調整生活。' Z4 u* W! y) y- [, \
& Z; c; C" k2 o
迷思二:「吃維他命等營養補充品,可以預防癌症?」( t# v. P9 q5 p
將近4成的人誤以為可藉由維他命等營養品,來預防癌症。有趣的是,男性受訪者比女性更容易犯這樣的迷思,或可透露出男人對健康某種程度抱持「速效」的心理。
9 h- C7 |/ ~+ ?' L% M
9 Q) `6 r! T1 ?5 y. {謝瑞坤指出,已有好幾篇研究發現,手術後的肺癌病人吃維他命A,反而容易復發。事實上,目前並沒有任何實證醫學顯示吃維他命等營養補充品可防癌,近年來更陸續有研究指出,長期服用抗氧化維他命或營養補充品,不但不能幫助人預防癌症或心血管疾病,甚至可能有害健康。均衡飲食才是有效的方法,就算要吃維他命,也應把它當作補充營養不足,不要有可防癌的想法。
. L5 l5 q* v  ?9 A8 T& _7 O; o/ u! n7 b: L4 o
迷思三:「會不會得癌症由基因決定,不管你怎麼小心,都不可能改變?」$ r3 [) f2 z  S- I/ A
每100人中就有30人(30.4%)抱持這種宿命論,尤其年紀愈大,愈容易這麼認為。在縣市分析上,基隆市的人特別宿命,回答正確的比例只有45%,是唯一沒有過半的縣市。
, H+ @8 L  s  T4 W$ d/ G! U5 e; w+ C0 R4 ~
王正旭醫師臨床觀察,會有宿命論想法的人,不少是生活習慣不良的人,常會以類似「我認識某某,他抽菸多少年了,還不是沒得癌症?」等托辭,自我麻醉、自我安慰。戒除不良的生活習慣,有助於降低罹癌風險。例如,戒菸5年後,引發跟抽菸相關的癌症的風險,跟沒有抽菸的人差不多。2 K  @6 p$ Y! F+ B0 x! W
  B1 c- o6 p) m, k/ a2 b9 y1 c
謝瑞坤也強調,癌症的發生除了先天的基因外,還有後天接觸致癌物質。即使有某個跟癌症相關的基因,避開已知的致癌物質,也有可能終其一生不會得到這個癌症。
; M) X' S$ B/ A' |- ]: B8 y$ e0 y8 }# U& r
迷思四: 「得同一種癌的人,需要接受的治療方法都一樣?」2 \- `2 p  z# v" n& t3 H1 [, c3 P
在這次調查中,民眾對癌症治療也有不少誤解。其中最容易犯的迷思是誤以為得同一種癌症的人,需要接受的治療方法都一樣,每100人中有24人(24.3%)如此認為。- [0 v# X& I  {! M
' o( W% u2 [' |* c
這種錯誤認知不免造成醫生困擾。王正旭不時會碰到類似情形,例如,癌症病人會問:「某某人開刀,我為什麼不用?」因為病人擔心他跟別人的治療不同,會影響結果。有的病人即使經過醫療團隊評估手術不是最適合他的治療,還是一味堅持,而可能延誤自己或造成後續的醫療問題。* V, m* I7 K: P: m+ T+ v
9 R9 P/ c, X9 @6 ^9 G$ ~! _( ^
迷思五: 「得了癌症,都會大量掉頭髮?」
2 y7 a2 q9 z, `0 r# [. P約有兩成一的受訪者誤以為癌症都會大量掉髮。謝瑞坤強調,大部分癌症病人不會大量掉髮,除非接受藥物化學治療,或作腦部局部放射治療才會。而且化療結束後,頭髮就會開始再長。「我還沒有看過不長的,」謝瑞坤說。' C6 R! Y8 _# _% ~3 n
" r( v" ]- u: n7 V3 A: m
王正旭也指出,雖然抗癌化療藥物中會引起大量掉髮的並不多。不過,還是有很多病人擔心掉髮而對化療心生疑懼,尤其是女病人,這樣的擔心其實多餘。王正旭提醒,因治療造成的掉髮,通常半年後會長回來。 8 j" M! n$ `5 t9 I' }
9 e1 I* d6 J) `5 I+ s$ |. O
迷思六: 「有癌症最好不要開刀,因為手術會造成癌細胞擴散?」
( b! z% r5 s8 ^' F- U
有將近兩成一的受訪者相信這種說法。王正旭釐清,基本上癌細胞的擴散很少是因切片、手術造成,而是在還沒有接受診斷、治療前,癌細胞就已擴散。或也許開刀後體力受影響,或突然改變生活方式,例如突然吃素、營養不足,造成抵抗力下降,而讓癌細胞長得更明顯。
0 B) E5 z2 H! d$ ~3 Y1 Y+ u: K8 k( I: _
另外,針對民眾可能擔心切片檢查會讓癌細胞擴散,謝瑞坤提醒,這個機率雖然有,但不大,不值得讓病人就此放棄正確診斷、因此得到適切治療的機會,因為,病人從作切片得到的資訊、能得到的好處,遠比擴散的機會來得大。& @1 m: z2 u" e' ^6 ^/ `
7 W8 J+ {, E. k, o. H
九成人希望自己罹癌,會被告知
1 b, z. W4 d, J5 A" ~. ~, z* x如果有一天你得了癌症,你希望醫生告訴你這個消息嗎?如果有一天你的親人或所愛的人得癌症,你希望醫生告訴他嗎?
8 f! k1 ?1 c4 w7 Q
. y$ ?' g: x8 t( @  S% W9 ^$ ?《康健》對全省一千多位民眾的電話調查中,每100人中有92人(92.3%)說,當自己罹癌時,希望醫生明白告知病情;但如果罹癌的是他的親人或所愛的人,每100人中只有64人(64%)希望醫生告訴當事人。(表三)兩者之間的落差,看在專業醫師眼裡,雖認為比起以前約只有3成的人希望醫生誠實告訴病人、不隱瞞病情的態度,進步許多,但不免提醒,當病人愈清楚了解實情,可愈配合醫療。處處提防,不見得對當事人有益。
5#
發表於 2008-7-15 08:21:46 | 只看該作者
英研究:吸菸可提升記憶力與專注力% U0 D0 `2 k* `7 ?& ~6 V/ ?, P
聯合新聞網 - 9小時前2 }1 Z/ c9 @7 a  D
4 d0 J8 ^2 \7 P6 L$ ?& \# M4 x3 i" p
科學家指出,吸菸有助於提升記憶力與專注力,這項發現可望幫助製造出尼古丁藥丸,治療阿茲海默症。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專家正在研發模仿菸草有效成份的藥物,可刺激大腦,又不會引發心臟病、癌症、中風或上癮。 實驗室實驗發現,尼古丁可提升動物的智力與記憶力。 ...
6#
發表於 2008-8-8 07:32:09 | 只看該作者

避免有害物質 少踫顏色鮮艷的水壺

(20080806 12:13:21台北) 您知道嗎? 全球去年售出一億五千多萬噸的瓶裝水,其背後所投入的原物料約需消耗一千八百萬桶原油! 幸好,因為環保、省錢、方便,有越來越多的人都已經開始自備水壺。然而市面上的水壺五花八門,暨先前報導美國知名隨身水壺品牌被檢測出含有雙酚A (BPA) 之後,您是否已經知道該如何選購一款安全又適用的水壺呢?
$ x2 }( ^9 [, E1 x
) }6 ?" m2 s) D4 t; t; U: c以塑膠材質編號7中的聚碳酸酯 (Polycarbonate, PC) 為例,是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水壺材質之一,耐熱度雖高達攝氏一百廿度,但部分劣質產品會釋放出雙酚A。1 X% p9 R, v6 W9 y7 [" P
. A' R/ [- K& y! h: ]
許多國外研究指出,即使產品測出雙酚A釋出量低於美國FDA或歐盟的安全標準,長期曝露仍可能造成青春期早熟、肥胖、糖尿病、學習記憶受損、癌症等,是一種環境荷爾蒙。環境荷爾蒙所帶來的影響,並非即時可看出,有時要到第二代或第三代才會出現,正因為它具有「延宕長期效應」,所以也被視為跨世代之「毒」。# ~8 b! ]4 E: h3 P) n
+ D" A7 |2 V! ]* p! b# ?
在塑膠食品/飲料容器方面,有效減少雙酚A的最好辦法是避免選用色澤過於鮮豔、並選擇有清楚標示材質編號的產品。塑膠材質編號1、2、4、5號是較不含雙酚A的塑膠製品。此外,市場上目前也已出現 ”無BPA (BPA-free)” 的新塑膠材質,消費者選購時可挑選此類產品,替您的健康把關。
* x1 p. p, u5 S8 [9 X
; t3 j+ N% B+ L7 x2 O為避免雙酚A及其他有害物質, 以下為德國萊因化學實驗室章啟鵬博士提供一些降低水壺使用風險的方法:- N3 ?# Y* v( e
第一次使用前,先用小蘇打粉加溫水清洗,因雙酚A會在第一次使用時釋出較多:
( _$ m2 s) U3 ?9 v" J─建議水壺只用於裝冷開水,; h; [4 _( Z' i- Y3 ~. h" w8 _
─避免水壺直接曝曬在陽光下, 0 Z1 E1 m, T$ M# c
─避免用刷子清洗,易留下刮痕,造成塑膠成份溶出,( \& Q) R* R: f! @9 s
─如有刮傷、霧面或變形時,應避免使用,
5 J. N# I$ R0 G; z! L% {時尚健康的水壺文化已興起,在享受樂活生活的同時,也別忘了正確的水壺使用方式,遠離有毒物質。
  f. y: S. @9 i9 v" t$ a/ W! N2 F1 A; C+ ?( Z1 e
雙酚A 小檔案 : # e: v+ D0 F+ s% G2 v4 E) ~
─雙酚A 為一種有機化工原料,材質特色是質料很輕,主用於生產PC塑膠。如同1980年前的鉛,雙酚 A被廣泛地使用,許多塑膠產品及隱形眼鏡、電子產品、腳踏車安全帽等都含有雙酚A。7 l0 d0 ^" E: U: O: K: p
─雙酚A真正引起人們關注的是其於食品及飲料容器的應用,如PC製嬰兒奶瓶、水壺、可微波的食品容器,以及金屬食品罐頭 (雙酚A是環氧樹脂內附膜成分之一,用以防止食物腐敗)。這些容器可能因加熱、酸鹼、酒精、微波處理或強力洗潔劑,導致雙酚A釋出或增加,而隨著食物或飲料進入人體。5 j+ w+ A3 t. T2 R" }
/ D& e8 `, }* Z1 p. p
台灣德國萊因集團簡介
. Y4 v7 @0 f2 Y/ w18世紀末期,蒸氣鍋爐與動力機器的發明帶動了歐洲工業革命。但鍋爐爆炸的意外也隨之而來。1872年,德國成立了鍋爐監督協會,也就是德國萊因 (TUV Rheinland) 的前身,開始對蒸氣鍋爐與壓力容器進行定期監測,因此大幅減少意外事故。隨著德國萊因集團的成立及發展,在1962年正式成為德國官方授權的獨立驗證單位。德國萊因集團已發展成一個國際性的獨立第三方驗證單位,在全球有超過三百個服務據點,遍佈五大洲。德國萊因向以嚴謹高品質的測試驗證服務著稱,並以公正獨立的角度提供各項專業評估服務。
. }$ q0 N! J3 [2 h! F; G  ]8 M. v1 r$ L3 v5 h9 g  b/ s+ P
德國萊因集團於1986年在台灣成立分公司提供在地服務。深耕台灣二十年後,台灣德國萊因的規模已從原先兩名德國籍工程師擴展成為今日逾三百五十人的專業團隊,服務據點包含台北、南港、台中於高雄。台灣德國萊因隸屬於德國萊因集團,為全球獨立測試驗證與評估服務的領導者。全球有超過上萬名員工在300 個服務據點協助我們客戶。在台灣,我們共有化學、電器、機械、人體工學及通訊等 11 間合格實驗室,提供各種獨立公正的測試及驗證服務。
7#
發表於 2010-1-7 17:14:55 | 只看該作者

你的飲食觀念正確嗎?專家告訴你健康的祕訣!

(20100107 12:08:17)健康是人一生中最大的財富,擁有健康,就等於擁有一生的幸福。健康專家新谷弘實提到,想要身體健康,就要從平常的飲食開始做起,了解正確的飲食方式。 7 e7 {" f' V+ K1 A8 _/ Q2 _
新谷弘實說盡量少吃以炒、炸等方式,使用大量的油來烹調的食物、還有含有大量的脂肪及膽固醇的食品。因為這樣高油、高脂、高膽固醇又不易消化的食物吃進體內,對腸胃會造成極大的負擔。
8 }! I7 l5 v5 [! i1 z' y5 \) v% L
: ~* X9 i1 n. k3 R+ R% W新谷弘實說,飲食習慣可以試著將主食的白米改為糙米或五穀雜糧飯,同時增加植物性食品的攝取量,而動物性產品則盡量選擇魚、貝類;吃飯時,千萬別忘記每一口細嚼30~70次再吞下去;並且盡量避免在睡前四到五小時前,就不要再進食,因為此時的腸胃已經在休息。6 Q2 `) l) }: h, @1 u; k% u

: A  e# R3 }. m  M現年75歲的健康專家新谷弘實,遵行自己獨家的飲食習慣長達多年,也已經有56年不曾生病。新谷將於2010年2月來台與民眾分享更多正確的飲食觀念,打造健康的身體!(http://life.morningstar.com.tw/active/speech/2010active9.html)�
' d! ~2 @& c. A
& A9 W- s7 d& Q/ {* U訊息來源: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首頁|手機版|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新契機國際商機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GMT+8, 2024-6-26 03:53 PM , Processed in 0.14901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