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找回密碼
 申請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Login

用FB帳號登入

搜索
1 2 3 4
查看: 3026|回復: 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市場探討] 太空中心與車輛中心技術能量整合 厚植台灣車輛電子產品實力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7-9-29 10:21: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星夜中,人造衛星在太空裡環繞地球不停運轉,沒有了大氣層的保護,向陽時溫度可高達數百度,背陽時瞬間進入零下數百度,要如何確保衛星可以精準的運作不失常,是設計與製造衛星時的首要任務;而在地面上高速移動且同樣具有高溫、高濕、振動、電磁等環境的車輛電子儀器,亦須維持高可靠度的表現,才能保護人身的生命安全。
( N) a7 H  ]1 i( ]; y3 u# F( z  [, J: Y
負責太空計畫的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與精研於車輛零組件、研發測試及認證的車輛研究測試中心,不謀而合都在電子儀器的可靠度與品保技術上持續努力,近年來雙方更合作多項衛星關鍵性零組件之環境可靠度驗證,如衛星陀螺儀、電子零組件高可靠度研發專案等,成果相當豐碩。 ( {! U, Z9 \& M, j8 q4 M, w% `! Q

& o8 x  \' C! W- V( S6 p因此,國家太空中心爲了持續擴大合作技術能量,提升國內衛星零組件之產品品質,以及在組裝、整合測試、品質保證等技術發展共同相互支援,建立國內自主衛星關鍵零組件驗證能力,於9月28日與車輛研究測試中心共同簽署合作協議書,俾利共同合作,促進我國相關衛星產業品質提升;同時也可以把在衛星零組件的嚴苛要求下所累積的設計經驗,運用於國內車用電子之發展,相信定能促使產品可靠度技術與品質之提升。
! Q3 f2 v/ a4 p$ r0 D; p6 n# ^" h+ Q( B( o' z. e: ?1 s
簽約儀式於9月28日在鹿港彰濱工業區車輛中心舉行,由國家實驗研究院王永和副院長與車輛中心黃隆洲總經理共同簽署,國內航太、車輛界產學研專家學者皆出席觀禮。
* y0 z& _: h; X4 x
/ g  B9 w* Q" @# c+ W/ ~# [王副院長致詞時表示,合作將藉由太空級零組件的品質技術帶動國內車用電子產業升級,擴大服務國內廠商,提升電子零件的品保水準;並經由建立認證機制挑戰太空級產品品質,協助國內自製電子產品進入我國自製人造衛星供應鏈。 ; m! j: `- F) x9 T% a4 x& c
) g- q8 V3 C. c( h, u0 D9 v
黃總經理也說明,目前全球車輛電子技術主要發展國家,以美國、日本及德國為技術領先國,未來台灣電子廠商如果要切入車用電子市場,高品質及高可靠度的確保將是一大挑戰,廠商要克服的將包含溫度、濕度、耐震、電磁防護..等等挑戰,使產品生命週期內達成高品質、高可靠度的標準要求,而與太空中心的合作,將有效提升台灣產品的設計與製造能力,使台灣成為車輛電子的領導者。 . M8 E7 A8 f2 e" f. o" @, V

) d0 V2 h  L' h王副院長與黃總經理均強調,合作的終極目標,則是在打入具有高門檻性、高經濟性、高附加價值的國際高價電子元件航太產品市場,為台灣產業開創全新的藍海市場。
( ^# B5 y1 A( _, l+ y# I6 k4 H5 Z4 H% {* ]. w0 s' c9 R1 G9 |
合作協議簽署後隨即進行「高可靠度電子產品環境技術研討會」,本研討會有多位專家、學者及學生參加;討論議題為環境可靠度系列,包含「環境來源效應與可靠度」、「動態環境設計與分析」、「環境量測與規格轉換」「環境應力篩選」、以及「環境試驗程序與設備」等議題,由國內外航太與車輛電子等領域之專家與教授主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頂 踩 分享分享
2#
發表於 2007-10-1 16:43:01 | 只看該作者

車輛研究測試中心可移轉技術摘要一

參展單位: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 z. u: m$ \6 M+ Q9 e- Q  @/ p  p( k2 U2 B2 L7 p$ C
技術╱專利名稱  先進安全警示系統-1   0 r' \7 p2 t0 J- D- t  z
技術說明  本先進安全警示系統整合車道偏離及前方防撞警示兩大功能,主要係利用影像感測器偵測前方道路標線與車輛,判斷車輛是否不經意偏離車道,或距離前方車輛過近,以適時發出警示訊號提醒駕駛者。   , l4 a2 z) \9 f; |6 C  }! n% p
7 I% @. I8 t1 d3 J
技術成熟度  □ 量產 □ 試量產 ■ 雛型 □ 實驗室階段 □ 概念 □ 其他( )   
! b- K$ I1 x/ F歸屬技術領域  □ 通訊與光電 ■ 機械與航太 □ 材料與化工 □ 生技與醫藥 □ 永續發展 □ 其他:( )   
6 W! z4 @0 t3 E& n# p
9 ^% L/ p6 g6 L9 @3 Z6 P' A技術規格  쁹可辨識大部分類型之車道線及車輛쁹前方車輛最遠偵測距離50公尺以下쁹適用車速120 km/h以下,彎道半徑250 m以上쁹具備車速、煞車及方向燈訊號之系統自動啟閉功能쁹DSP嵌入式硬體平台,處理速度20 frame/s以上  3 V1 d0 L5 D3 X8 ], o0 ^

1 n( A+ a* Z; J5 e技術╱專利特性  利用攝像元件作為道路影像之輸入,藉由影像辨識處理解析前方車道線與車輛,即時計算出車輛偏移程度與前車距離,以提供適時警示,避免意外事故發生。以影像處理器與安全警示控制器為主要產品。  
' ?% \6 V& N# M7 [8 `" P* u; n5 i, {
技術競爭力分析  國內自行研發成本低廉,技術移轉便利  
0 f& F8 e2 C% @技術應用範圍  先進車輛安全系統  
+ K% n' D1 j# D4 q4 o3 Q適用產業  汽車產業、大眾運輸業  2 y0 J- H/ L% O' e& L' `! _+ i
應用市場潛力  其為適用性高、裝設簡便之先進車輛安全性配備,可與車廠或售服業者配合進行量產,普及於各類車型,市場規模大。
3#
發表於 2007-10-1 16:44:57 | 只看該作者

車輛研究測試中心可移轉技術摘要二

技術╱專利名稱 先進安全警示系統-28 `. p5 b4 w* t, i# J$ v
8 ?; W' V% e8 ]% Y
技術說明  本車道維持系統係利用影像感測器偵測前方道路標線,判斷車輛是否不經意偏離車道,除可預先給予警示外,更結合車輛電子輔助轉向系統,主動提供駕駛者轉向輔助力,使其易於將車輛維持於車道線內。( H. U+ L! G5 v' S% }& ~9 Y, Z
技術成熟度 □ 量產 □ 試量產 ■ 雛型 □ 實驗室階段 □概念 □ 其他( )
+ g2 @( R$ Z; b" A$ Y' y歸屬技術領域 □ 通訊與光電 ■ 機械與航太 □ 材料與化工 □ 生技與醫藥
3 ~) t' X1 s1 ]/ E/ |□ 永續發展 □ 其他:( )
" d4 ~& i+ q" F. f8 ~7 ~* h/ c4 H- k/ o& L; K( k! G. C8 L7 z
技術規格 ; O3 Q3 _; w1 X' a# b
●具備偏移警示及主動轉向力輔助$ U0 s* N+ B+ ^% J
●適用各類型車道線之道路,道路半徑250公尺以上
! }1 }/ h# r& R●適用車速範圍 60~120 km/h以內,側向加速度 0.2 G以下
5 @0 w- v) Z- d3 D1 B8 o2 z●具備車速、煞車及方向燈訊號之系統自動啟閉功能- _/ f* B5 d; b* g, f8 X& @7 b
技術╱專利特性3 [& S! e+ C* N) z. c; L  a! z
以影像檢知車輛偏移狀況,並主動控制電子轉向馬達,輔助駕駛者將車輛維持於車道線內,可有效避免因車輛不當偏離所造成之意外事故發生。以影像處理器及車道維持控制器為主要產品。
' \0 d8 J/ P: z技術競爭力分析* Z: i4 h/ L1 U" x6 h
國內自行研發成本低廉,技術移轉便利& r" ~# H, G) ~8 G: n! {. e+ R) P1 s

; Q' z7 a) q: W% L技術應用範圍
) B: H: t& P0 \* ~0 g( r先進車輛安全系統+ s! l: B, i, n: r& x5 _
適用產業" N! n4 A) G  K
汽車產業、大眾運輸業( z, X# F* O% Y4 U  U. {
應用市場潛力
, w- D* ~, `9 V% ^" r車道維持系統為主動式安全輔助系統之一,可主動預防車輛偏移所造成事故發生,有效提高行車安全性,是現今世界各大車廠的技術發展重點,目前市場上已有少量商品,相信未來普及率會更高,前景優厚。
4#
發表於 2007-10-1 16:47:01 | 只看該作者

車輛研究測試中心可移轉技術摘要三

技術╱專利名稱 停車輔助系統
. x3 y5 f9 ~; z9 f* c技術說明 本停車輔助系統具備倒車入庫及路邊停車兩種模式,主要依據方向盤角度即時計算出倒車行徑軌跡、參考距離及車身延伸三種輔助線,與倒車攝影機所擷取的後方影像疊合,並顯示於車內螢幕上。
7 v* l9 g8 l  m; n6 k* z, b% `% t: t& a% e9 P. k0 Q: Y+ K
技術成熟度□ 量產 □ 試量產 ■ 雛型 □實驗室階段 □概念□ 其他( )1 N$ C: g$ ^+ B; [' @% L0 {
歸屬技術領域
* b& F3 t7 Z- f: L) }□ 通訊與光電 ■ 機械與航太 □ 材料與化工 □ 生技與醫藥3 f5 S! }: @9 K+ A. J( ~
□ 永續發展 □ 其他:( )
7 Q) ?. N0 A/ W# i7 e
% C. _0 o4 @* c/ n0 N4 e技術規格
. M6 y, p8 G. f􀁹 適用於各類車型
1 T0 F* H0 x% e% N8 u: M( P􀁹 具備倒車入庫及路邊停車兩種輔助模式/ t  w8 O. b1 t7 x
􀁹 具備倒車軌跡、車幅延伸與參考距離三種輔助線,誤差10cm以下4 W6 ]( M/ B! ]8 E
􀁹 FPGA/DSP嵌入式硬體平台,處理速度 30 frame/s以上! a% e4 O) p. B" u
' }! t$ g' T3 d+ v" s  Q. S$ M
技術╱專利特性  根據方向盤轉角即時計算倒車軌跡,並與後方影像畫面疊合顯示於車內螢幕上,使駕駛者預知車輛倒車的行走路徑,解決倒/停車時前後左右探視的困擾,大幅提高安全性。以停車輔助系統控制器為主要產品。. }1 U" q& I" I* I& |
4 h0 a2 h. _% U5 j  ]" M
技術競爭力分析2 e" C6 G+ f+ B; F, y  d
國內自行研發成本低廉,技術移轉便利$ f  V5 U) |( r$ E  f( _* T
技術應用範圍 車輛停車輔助系統
) O7 D% v: K  u3 D1 [適用產業 汽車產業、大眾運輸業9 f0 j* G8 v9 Y$ ?, e: ?0 j1 @, ^7 B1 p
應用市場潛力 其為適用性高、裝設簡便之先進車輛安全性配備,可與車廠或售服業者配合進行量產,普及於各類車型,市場規模大。
5#
發表於 2007-10-1 16:47:58 | 只看該作者

車輛研究測試中心可移轉技術摘要四

技術╱專利名稱 指紋辨識晶片車鑰) ^8 @* x* L" u% r
技術說明 本系統結合指紋辨識及NFC功能,用指紋辨識來保護鑰匙,即使遺失也不怕被盜用。晶片功能相容於Mifare card 可以作為金融交易功能。
8 g9 a4 B. q# p, |技術成熟度 □ 量產 □ 試量產 ■ 雛型 □ 實驗室階段 □概念 □ 其他( )8 W2 m- \3 i+ ?# K: Y4 D0 |4 N1 b+ J6 p1 ]
歸屬技術領域' P9 b+ R7 Y* l/ }3 g' Q+ D) P
□ 通訊與光電 ■ 機械與航太 □ 材料與化工 □ 生技與醫藥/ _: d  v' m+ }; S$ B
□ 永續發展 □ 其他:( )$ Y( W0 m) {% s; u! f
! d. i0 s4 E: E
技術規格
, c8 c! F4 v" d, V( n# v3 Z, D􀁹 線型指紋輸入$ I/ R6 H, m! B2 o8 T+ R& X
􀁹 指紋辨識SOC晶片1 Q6 Z4 |6 @8 T1 E4 s$ S% b- P
􀁹 ISO 14443A / Mifare
3 ]  l0 M* u) h􀁹 增刪指紋操作介面
- r  V" E6 X. n5 Q& V2 l7 b8 u4 v$ E( u: k
技術╱專利特性
  y5 {% d7 V7 ^( @# z5 H, O8 [使用指紋辨識SOC可以降低成本及延長電池使用時間,再加上NFC金融消費功能,增加便利性及安全性。車鑰上具增刪指紋介面,方便使用者操作。
2 z4 `, t2 r6 k) P$ s5 M: i技術競爭力分析
5 q* a; a! u: M/ Y1 Q2 N目前無相關產品,使用SOC成本較低  H* ~9 Y! ^: S1 [1 C8 f
) j5 ]& U  R8 W9 m. }( q; S
技術應用範圍
. L- U+ Y$ I2 P* m  U2 N9 B晶片鑰匙
/ w/ ]. x: ]5 n適用產業
7 `: F1 u: z# m: g, e2 X9 b4 [# D汽車產業、大眾運輸業
- D  T7 p! G! P" M3 A4 S
- w  ?5 {, @$ D/ P應用市場潛力
$ {( U2 R2 w1 y2 q. m; W/ g! }/ Z鑰匙可與門禁及金融功能結合,達到一卡多功的效果。將來更可結合電子駕照、電子行照等功能,其完全受到指紋辨識功能的保護,市場規模大不受產業限制。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首頁|手機版|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新契機國際商機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GMT+8, 2024-6-7 04:11 AM , Processed in 0.13001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