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找回密碼
 申請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Login

用FB帳號登入

搜索
1 2 3 4
查看: 8221|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iPhone上市 概念股發燒 觸控式消費性電子時代來臨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7-6-25 09:46: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投資情報周刊》周經霈
3 b) {3 d7 i+ S/ G* s; [3 _2 z& b& o9 C. c$ C  r6 f1 ^
蘋果 (Apple) 公司年度大戲碼 iPhone 將於 6 月 29 日正式上市推出。這部集行動電話、媒體播放器和無線上網於一體的設備,將根據不同配置以 499 美元和 599 美元的兩種零售價格發售。+ m  C  {2 ?4 E$ |/ C

: S( t! x! F$ O& V) r' CiPhone 未來市佔率 11%
" q0 b2 e0 `3 j/ F5 O4 p; z3 x
. E2 C( ?( k: w, e2 lIPhone上市將又有利於延續台股中,已經延燒多日的蘋果 iPhone 概念股,包括,鴻海 (2317) 集團、可成 (2474)、健鼎 (3044)、恩得利 (1333)、致伸 (2336)、晶技 (3042)、乾坤 (2452)、群創 (3481) 業績及股價的多頭題材。; V% J' {6 {, V7 S6 M" e
1 `# n0 ]+ K. u0 G
國內 iPhone 概念股,除了負責組裝的鴻海、富士康集團之外,還包括有相機鏡頭大立光 (3008),模組揚信、致伸,電路板的健鼎、欣興 (3037)、連接器廠恩得利、機殼可成、鴻準 (2354),記憶體威剛 (3260)、創見 (2451),被動元件晶技、乾坤等。/ h; _, Y4 K: E, K; e" x" y

" U+ s% W. @" o- z以 iPhone 未來市佔 11% 來看,包括可成、大立光、恩得利、良維 (6290) 等將有一成以上的營收來自供應該產品;iPhone 也將佔正崴 (2392)、健鼎、欣興、乾坤、晶技、致伸等公司營收 5% 以上。可成確定接獲蘋果 iPhone 鋁鎂機殼訂單;至於低價位機殼股仕欽 (6232) 生產的觸控面板,也因 iPhone 採用觸控式螢幕,觸控功能成為 3C 產業另一當紅趨勢。' L' G$ z; P0 Y0 G# M% R- _
4 m/ _- V. X( A/ W6 y
全球觸控面板出貨今年將達 5500 萬片,在 iPhone 加持下,至2010 年將可成長至 9500 萬片,預估今年該產品市場產值將達 26.9 億美元,明年成長至 28.5 億美元,後年達到 29.7 億美元。國內製造觸控面板廠商包括勝華 (2384)、仕欽皆可同步受惠。' {& p1 ]  B& v" J4 T

- p0 A, S& y5 |& z7 n/ h點燃觸控面板的戰火) V0 A6 J' u1 K/ L/ \
) ^0 o4 A$ i* \8 K8 J
在iPhone 的帶動下,消費性電子採觸控式接觸的時代來臨!3 P0 y/ w3 Z, Q1 \9 U

- Z8 `  X& a$ u. v* m6 W" W# I4 m由於蘋果公司的 iPhone 及微軟擬推出的「新類型平面電腦產品」將點燃觸控面板的戰火,預估 2010 年出貨量可達 9500 萬片,吸引鴻海、仁寶 (2324)、統一 (1216)、奇美電 (3009) 和中環 (2323) 等大集團提前卡位千億元商機。4 V" y9 q) J- a4 o) f% ^5 v) ?
* @( H8 d- O$ c; g0 i3 M
來勢洶洶的鴻海,由於主要客戶蘋果電腦大量採用電容式觸控面板的產品,據傳鴻海旗下的消費性電子事業部及群創光電內部,均有一組觸控面板專才,而鴻海成立的觸控面板研發小組,並挖角時緯科技的高博士等人,搶攻此一市場。
. y7 n7 S- v' z# f5 O
' B$ q  S6 D5 B: ^. n" Z在 3i (Wii、Wimax、iPhone)炒熱消費性電子的熱潮下,由 Apple 的 iPOD 及 iPhone 所帶領的電容式觸控面板,成為國內電子大廠兵家必爭的最當紅電子產品,除了鴻海已積極成軍外,科技大廠的仁寶及統一合資時緯科技、奇美的奇菱科技、中環與日商合資的富晶通也在此一市場有所著墨。
! V) C* g+ P% |* H; j3 i  `# J3 |4 l3 @9 `/ j
電阻式及電容式的觸控面板以往掌握在美日大廠手中,因部份專利權即將屆臨到期,而美 TYCO 旗下的 ELO 傳出有意將低階市場釋出,日本大廠日本寫真等公司有意增加供應商以擴大市場佔有率,國內大廠嚴陣以待。4 p  [9 V! D' }% \

0 I) J5 b; l$ _& e* G/ m) C當紅電子零元件產品
, W, B7 V2 q2 z3 c+ {% }" o
& n, f+ ~$ v/ B& ]/ T- b7 x8 c: ?台灣觸控面板廠商在電容式觸控面板技術已耕耘相當長的時間,並有申請相關的專利,如宇宙光電、勝華等等。在電容式觸控面板技術專利陸續到期情況下,對於台灣廠商機會就明顯地多。  i3 Y  D! D# ?3 n' V) x8 J
) j! f! V/ v; t" @
觸控面板主要為感應器(觸控面板)、控制器及軟體所結成,感應器則由電阻式、電容式、紅外線式及超音波式為主,目前消費性電子重心由單點式的電阻式製程,轉至多點式的電容式製程,去除以往產品刮損及破裂的危險,而大廠蘋果及微軟未來採用電容性的比重大幅提高。
  h  H4 z) [% `7 B3 \$ e* b7 s) c- Y! O0 ^- x$ p% Q( u
據了解,觸控面板近期成為當紅電子零元件產品,國內 ITO 導電玻璃四強則以中小尺寸面板龍頭廠勝華科技、胡定華主導的冠華(8077)科技,正隆集團的正太科技及錸德科技(2349)為主,四家公司成為國內觸控面板主要零元件─ ITO 導電玻璃的主要廠商,近期積極由電阻式導電產品大幅跨向第二代電容式高階產品,搶攻觸控面板市場。
$ I2 E; Z. F4 u' E: o% O* g& d8 ~. O. |5 O2 ^+ ]0 x4 C
至於仕欽 (6232)、義隆電 (2458) 及蒙恬 (5211) 為打進觸控面板市場,進行策略性聯盟,以搶得先機。仕欽與美商 TYCO 旗下 Elo 代工組裝觸控面板,義隆電及蒙恬則整合觸控面板中的控制 IC 及軟體系統,以優勢的競爭方式,搶佔華人的觸控面板市場後段製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頂 踩 分享分享
2#
發表於 2009-4-21 18:43:42 | 只看該作者
NB/PC產業新藍海
多點觸控戰國時代 掌握良率掌握勝利0 f6 U% e; y4 d4 U' a
觸控面板問世以來,雖然擺脫鍵盤的直覺式操控技術以酷炫姿態深深吸引著消費者,但由於高成本與技術限制,仍尚未能躋身消費電子產品的主流配備。然而根據拓墣產業研究所最新分析,向來以鴨子划水之姿默默發展的觸控面板產業,在iPhoneWindows 7相繼發表後,已產生兩項巨大的變化。首先,「多點觸控」技術的重要性已不容置疑,應用面可望從手機等可攜式行動裝置延伸至數位家電、NBPC等消費電子產品。其次,各項觸控新技術百花齊放,儼然已進入「觸控面板戰國時代」,向來穩坐市站率霸主寶座的電阻式觸控產品,開始感受到電容式產品的威脅,其中能支援多點觸控功能的「投射電容式觸控技術」,被各國視為切入NB/PC觸控面板市場的籌碼,未來也有機會成為可攜式行動產品觸控面板技術的主流之一。此外拓墣也指出,要在這場觸控技術大戰勝出,提升左右價格成本的製程良率將是重要關鍵。
. j4 H" L- k+ S5 E1 r* }. {投射電容式觸控  發展潛力看俏
  ~. z" b& T: o9 |9 \拓墣產業研究所柏德葳研究員表示,常見的觸控技術計有電阻式、電容式、音波式、紅外線式與電磁式等五種,過去全球觸控面板市場約有90%採用電阻式技術,且大多僅支援單點觸控功能。然而隨著iPhoneWindows 7陸續亮相,只要用手指就能夠進行翻頁、控制視窗縮放、圖片旋轉等功能的「多點觸控Multi-Touch」技術一夕爆紅,連帶地讓支援多點觸控功能的投射電容式(Projected Capacitive Type)觸控產品身價隨之水漲船高,開始侵蝕電阻式產品的市佔率。其他能夠支援多點觸控的光學式、Wacom電磁式、N-trigNextWindows等多樣化觸控技術也紛紛加入戰局,一派百家爭鳴的蓬勃景象。
$ p  ?5 N  f& k# b, p6 x% c* e# p& w看好多點觸控商機,許多傳統觸控面板模組廠與TFT面板產業相關業者,包括TFT面板廠與彩色濾光片廠也相繼投入電容式觸控面板技術開發,並將於近期推出中大尺寸電容式觸控面板,以搶攻2009下半年即將發動的觸控Netbook及觸控NB市場商機。另一方面,為了不讓多點觸控功能僅侷限在AppleWindows 7的相關產品,尚未支援觸控功能的作業系統如LinuxWindows XP,在搭配觸控解決方案供應商所開發的觸控軟體介面下,也可達到觸控甚至多點觸控功能。
4 l4 z  X& w0 u/ R不過,投射電容式觸控面板技術較一般電阻式觸控產品複雜,且良率不易提升,即使業者可使用原有設備生產,其良率仍是左右價格成本的重要因素,因此業者要在市場有一番作為,必須先解決良率問題。
1 |2 u0 m( w( h% v投射電容式觸控產品價格競爭力仍有提升空間
* j* m$ |3 l7 ?/ x# Q
PC (17)
NB (14.1)
Netbook (10.1)
電阻式 (4or 5)
) M- ~9 I$ s6 L2 C& ]4 W3 W4 `
19~24美元
16~21美元
15~18美元
電容式 (投射式)+ |. [6 A8 C7 m' Q
40~55美元
30~45美元
20~25美元
音波式+ X. D) Y" s) m
60~120美元
N/A
N/A
紅外線式( \9 C% v* K8 Z7 t
100~150美元
N/A
N/A
電磁式- M8 N& U- ]6 I6 f& U) F
115~165美元
90~130美元
N/A
Source:拓墣產業研究所,2009/4
% ~% X5 N; h; c; B! S6 i成本與使用習慣  擴展市場關鍵1 Q; w7 q: Q" F  @2 s5 K7 k% A* t+ f: d
然而,面對市場競爭嚴峻的NetBookNB甚至是All-in-One PC,若搭配觸控面板,其費用將佔PC之總成本(BOM Cost3%~7%不等(視面板尺寸而異),從過去銷售經驗來看,產品價格成本與消費者使用習慣仍是擴展中大尺寸觸控面板市場的最關鍵因素,柏德葳表示,觸控面板若能壓低到PC總成本的3%以下,將有助於觸控面板在PC市場滲透率的大幅提升。
1 e1 _7 e4 i2 Q& P整體而言,觸控技術與人機介面科技仍不斷朝向更精準與更人性化設計邁進,由於觸控技術日趨多元化,業者若能針對各種不同應用領域和環境,搭配最佳、最適合的觸控技術與新材質,人機合一的最佳境界方能指日可待。/ V! Z8 I8 O1 q" ?8 |4 g0 Y
降低成本為觸控螢幕普及化關鍵因素
* j7 e/ T4 T$ h
桌上型電腦
一般筆記型電腦
NetBook小筆電
面板尺寸
3 F; V7 s; h0 y  d5 o7 O! R! d7 S, p
18.5
14.1
10.1
電阻式觸控面板模組(4線或5線)
, {/ q0 c# s. w) h! N
20~25美元
16~21美元
15~18美元
Total PC BOM Cost5 X2 k) h0 Q+ `1 D3 m  V3 F
369美元
600美元
345美元
Touch Panel/Total PC BOM Cost (%)7 R) |" ~" ^; D! B0 s4 u& F
5%~7%
3%~4%
4%~5%
Source:拓墣產業研究所,2009/4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首頁|手機版|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新契機國際商機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GMT+8, 2024-6-17 07:57 AM , Processed in 0.13351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