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鉑波:推動商圈成立 效益驚人
經濟部商業司近幾年來在全省各地陸續推動成立112個形象商圈與品牌商圈,整體年營業額已達到1,000億元規模,效益相當驚人,而其具體好處除能吸引國際觀光客到來外,還包括商圈業者因群聚後團結力量大,彼此共同採購可有效降低營運成本,來減輕大賣場興起後對地方基層商業的衝擊。 # y$ m. i. a3 n/ Z* ]
2 k' X) E$ ` j/ M5 j- S% _其次,商圈成形後,也讓裡面的異業間有相互學習、交流與合作的機會,能進一步壯大經營實力,目前各縣市政府都積極向經濟部提出商圈輔導申請,可看出其需求性相當強大。
, N4 f( f0 V- m1 {/ Y4 `
, \" X8 O) h, H( X+ F) f5 f) T而成立商圈的另一優點,也讓年輕人肯回流鄉下工作,願意回到家鄉奉獻,讓農村地區的老人能有人照顧,除有帶動經濟發展的內涵外,也兼有照顧老弱的社會意義。 / w e' R- s% G" y2 ?* S
/ C1 b$ O) Z7 {5 O
商業司繼在全省持續推動形象商圈、魅力商圈成功後,今年起的重頭戲是要推展品牌商圈,期將商圈的經營提升到另一個層次,為地方商業發展注入活水。 : x5 L5 I2 ~. B! M- P6 |- Z
( Z5 l) f* Z2 I新社地區從94年起在產官學共同投入下,開始進行魅力商圈的改造,短短幾年間讓人看到此地豐富的生命力及商機的蓬勃發展,是相當成功的案例,但業者也應自我警愓,如維持現狀,很快就會為別人所追上,一定要時時創新,創造自我的優勢。
$ s; {8 [- L. B: s V2 q1 s* z
8 X$ J( B8 ]6 ^而歸納其成功的作法不外產品的品項要多元,創造出更有附加價值的產品與令心感動的服務;在品質上則要往上提升,並打造自己店家的經營風格,畢竟只有品味才是別人所無法抄走的。 * o& {- y" B, P5 A# W) z$ t3 n
. G, \# i1 V x2 T" T在人才的銜接上,由於台灣缺乏專門培養商圈經營人才的學校,業界必須靠自我傳承建立人才庫,建議各地陸續成立的商圈發展協會不妨預先儲備人選,並儘量委派其接受政府機關的教育訓練課程,以提升其經營視野與能力;而商業司未來也會將人才養成列為重點發展項目。 6 w. h$ A: |; G N( N. g; @
/ y; \9 y, k. N+ P& B, N+ ^! p% @新社在邁入品牌商圈階段後,依照商業司的規劃,未來將與鄰近的東勢與谷關兩商圈整合進行共同行銷,屆時將可規劃出魅力十足的旅遊套裝行程,如讓消費者早上先到新社觀看花海、薰衣草及品嚐香菇,下午再到谷關泡溫泉與住宿,第二天再到東勢體驗農業生態,並購買高接梨等知名水果與農產品做為回家的伴手禮,一氣呵成,讓地方各商圈能因此串連成面,發揮它最高的相乘效益。 : ^* X# b! o! ^6 x; Q$ V7 x
+ O! S. a( N- W* w而藉由三商圈的相互整合,尚可帶動各家業者前往他商圈考察,促成在當地投資,及彼此經營心得的分享,有助商圈的繁榮及永續經營。
4 t& S. j+ T3 m W, G( P4 P/ n
- @- n& R1 s: F新社、東勢與谷關三大商圈,目前每年的營業額推估約有25億元,經濟部期望藉此這一波品牌商圈資源的導入,及將三大商圈整合在一起行銷,能將三地年營業額再提升到近30億元,為地方商業發展帶來實質的效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