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找回密碼
 申請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Login

用FB帳號登入

搜索
1 2 3 4
查看: 3891|回復: 3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創新研發] 少數的技術狂熱者引發技術革新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6-10-3 09:44: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德州儀器的技術“狂人” 4 _5 E( K* J) `3 N" }0 w
/ x# E3 o6 ]) f7 ?
技術產業先鋒通過孕育創意文化奇跡般東山再起。少數的技術狂熱者引發技術革新。
' o- S3 E+ c8 R" E8 M% X  z5 E9 _% m( N, B# H' T
方進顯赫的職位令人矚目:首席科學家兼 DSP 業務拓展經理。不過您從這個職銜上可無法真正瞭解他在日常工作中的主要任務所在:他總是在尋找並鼓勵各種技術狂熱者與夢想家竭盡所能。
& }# ]) d8 B; q8 ^7 ^- q9 q- ^! x6 X! A8 I
他像獵人一樣耐心而堅定地在德州儀器(TI)工程師以及全球學術界人士、發明家與小型企業員工中搜尋他的目標。方進說:“我在這些公司�要找的人就是眼界開闊、勇於開拓市場的樂觀主義者。”
: Y+ v- i2 V3 D0 I3 b7 \9 i. t. S5 a0 M6 d& w. D
例如,他於 2 月邀請以色列企業家 Josef Segman 在 TI 年度開發商大會上向工程師展示其發明。Segman 發明的設備與《星際迷航》中麥考伊醫生的三度儀 (tricorder) 發明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只要將該設備指向病人,就能顯示病人的生命體征。儘管這個設備還遠未達到 23 世紀的標準,但是各位 TI 高層還是願意擠進達拉斯一家酒店的房間來看個究竟,雖然設備測出的血壓與其他數值有所偏差,但這項技術的發展方向還是非常正確的。 : ^3 Y# q* N) W2 N2 h/ U" W

. S4 ~5 K8 u9 ^" r方進對 Segman 說:“雖然我親眼目睹了你的工作,但我對你的發明還是無法完全信服。” - Y- w+ m) h  M1 P6 f/ k
/ e% H' ~6 X/ ~# k
方進是一群自稱技術狂人的 TI 工程師的領頭人。儘管這個組織一直以非正式的、無固定形式的方式存在,但通過與公司以外的同仁建立合作關係,同為資深技術人員的他們反而擁有足夠的自由來充分發揮好奇心以進行創造。
  B. [% ~& c. S' r+ n
8 f# ^4 |& T1 g5 P" ?方進解釋說:“在完全混沌與完全秩序之間,TI 約 95% 的員工都屬於完全秩序型,我因他們而感謝上帝,正是他們每天的工作讓我們贏得金錢。而我則屬於完全混沌的類型,我指的是創新的完全混沌。公司認識到這兩種類型人才的差異,並鼓勵二者共同發展。”
( C" _6 C& [/ m, n$ o
( m: ^6 n) i/ E. e( B技術狂者的精神在於優先探尋好的創意,然後再考慮如何將好創意負諸實踐。這一精神多年來一直支持著 TI 的發展,為公司帶來一些最熱門的技術,並在很大程度上詮釋了公司目前所取得的成功。
9 c! ]. R% p; b8 |' [% ?0 E
; b& m! s0 i5 ~$ o* T$ hTI 的主要產品是晶片,但不是英代爾生產的那種作為電腦核心部件的數位微處理器,而是其他類型的晶片,主要是將類比信號轉變為數位信號的類比與 DSP 晶片。這兩種晶片對任何電子設備都至關重要。無論是打開 Apple iPod、諾基亞手機、戴爾膝上型電腦還是三星高清電視,您都會看到 TI 晶片的徽標。 ) P  S- [. f7 |* U: {* u, X4 Y
7 e- T; \( v. R& O. K' K* [) y
TI 在產品上明確標識公司名稱,以便於公眾認知,這一點主要體現在其擁有悠久歷史的手持計算器產品系列上。不過更多的 TI 創新技術都集成在標注了其他公司品牌的電子設備中。 8 a! k. C, Q5 u" y4 F3 V& Z

, C, G+ H, O% S& V% t作為擁有 26 年豐富經驗的資深管理者,TI 首席執行官理查. 譚普頓表示:“我們能與全球最大的公司合作,也能與最小的公司共同努力。”正如德克薩斯人所說,只要說到做到,就不算吹牛皮。TI 悄然之間已成為僅次於英代爾與三星的全球第三大半導體公司,年銷售額高達 133.9 億美元,淨收入達 23 億美元。在總額 300 億美元的全球類比晶片市場中,TI 佔據 12% 的份額。
) _7 [# B5 j" J" G! ^" x% m5 o. j' T
8 n6 Q- ~5 m: C過去四年中,TI 的年收入增幅均超過半導體產業的平均值。自 2003 年以來,TI 的股票價格從每股不足 15 美元竄升至目前的約 30 美元。成功的關鍵之一在於技術狂者的工作方式。
- H& Y" G& e+ w+ S$ |
! a% v" f# T! Z: R創意之海 3 f% `$ q1 L) L8 W
# U$ b* G8 J4 [
技術狂人隊伍並沒有正式的成員名單。方進在 TI 工作了 32 年(他自己不是很確定),他非常欣賞那些積極探索瘋狂想法的同事,並稱他們為技術狂人。他說:“TI 中技術狂人的實際人數應該多於公開宣稱自己是技術狂人的人數。”到底有多少呢?“應該不到 100 人吧。” 4 W: S3 U1 ^- S9 K$ Y
0 U0 D9 T7 ~( S2 N1 }; |
技術狂人們最接近於定期活動的機制,就是在譚普頓號召下每週舉行的“創意之海”會議了。(他鼓勵工程師說:“世界上有著龐大的創意之海,我希望你們能撒下大網,並有所收穫。”)TI 的許多人儘管並不公開宣稱自己是技術狂人,但也非常認同這種自主創新的意識。 6 B$ H+ ]; }. L
$ R/ ~( ^( ^4 q& v
據 TI 院士兼副總裁 Dennis Buss 回憶,曾經在幾年前有一次一組工程師開會研究了一個可能出現的趨勢,即他們意識到新一代移動電話將能夠用來接收數位電視、拍攝數碼照片、運行 3D 遊戲,而且還將從事許多其他消耗電池電量的任務。因此,TI 工程師在 2003 年為自己制定了一項工作目標,即設計出一種電源管理晶片,將功耗降低 1,000 倍,而這一任務的截止期限為 2004 年底。
- s! H4 d. n% h0 D7 N$ ]! ^+ c9 O  k( R
Buss 回憶說:“參加會議的既沒有市場行銷人員,也沒有從事商業運作的人員。將近兩年的時間,他們都在早上七點開會。日本的員工放棄了週五晚上的休息。印度與尼斯的員工積極提交資料。這並非是指派給某個人的工作。我們都是利用個人時間加入到這一行列中的。”
% U: y2 F" m, Z, D. u0 ?: P$ K
. d- `3 R% r' d- t5 P/ H! o- v他們在最終時限 5 小時前實現了目標,發明了 SmartReflex 技術,TI 目前在移動電話市場的成功一定程度上歸功於該技術的推出。Buss 指出,TI 隨時都有一批這樣的臨時工作組從事幕後工作。 $ h0 p( I6 g! Q5 L
; h4 F: `' u+ P0 n* r
Buss 所說的正是技術狂人經驗的第一條:只有當工程師面對困難的挑戰迎難而上,而不是聽命於市場行銷部門的指揮,才能切實帶來好的技術。 8 U$ U0 f+ y8 N6 h
) I/ J3 u7 _: S3 W0 c5 `
TI 創建於大蕭條時期得州不景氣的採油時代,如今已發展成為在全球擁有 35,000 名員工的跨國公司,全球首創電晶體無線電技術正是在 TI 誕生的。TI 工程師 Jack St. Clair Kilby 開發出了業界首塊積體電路並因此獲得諾貝爾獎。Kilby 的另一項重要發明是手持計算器,數百萬人在通過高中數學考試時都要用到這項發明。 7 m% J' F) x, \2 O$ x  t
0 T0 \1 J! p4 X8 n( f
不過,在上世紀 80 年代,TI 似乎丟掉了對創新的重視。隨著數位晶片市場的爆炸性發展,TI受到競爭對手的迎頭追趕,首先是來自英代爾的挑戰。此外,TI 在國防、PC、記憶體晶片等領域的業務也問題重重,舉步維艱,自認為老大的態度也讓公司吃了不少苦頭。 5 o, P' Z" A- `( `7 U* p7 q/ P  `

) z7 Y) h% C% b0 P; e不過,到上世紀 90 年代初,技術領域開始向更小型化的設備發展,如膝上型電腦、手機、可擕式音樂播放器等。這些設備需要類比與數位信號處理晶片,而 TI 正是這領域的技術先驅。
4 Y" ^" [' U6 T( d& f2 ^' c5 n4 B9 l7 y( |
TI 負責高性能模擬業務部的高級副總裁 Art George 說:“在數位化革命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有趣的一幕。隨著數位技術的發展,人們認為模擬技術將逐漸退出舞臺,但事實恰好相反。” + ^8 y0 i/ x8 _7 o

) i+ s0 ]3 X( e! r在當時 TI 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傑�•約肯斯的領導下,公司開始重獲新生。1996 年,約肯斯在訪問德國時因心臟病發作辭世。此後,湯姆•安吉伯接任,他裁掉了不適應時代發展的 PC與國防等業務部門,決定集中精力發展 DSP。如今,DSP 技術已占到 TI 全部收入的 40%,也是 TI 技術狂人精英專案的首選。 * i# F  ?, i1 N$ z, u& w

' E: }7 L; @: q: O$ g; ]& l上世紀 70 年代,方進開始圍繞一種創意進行工作,該創意最終實現了會說話的學習輔助工具 Speak & Spell。方進說:“我暗中開始進行 Speak & Spell 的設計工作,這不是一項正式計畫,我們這樣做了 6 到 8 個月後,才告訴管理層這一計畫的存在。他們說:‘好吧,看來我們不能槍斃這個計畫了。完成它還需要投入多少?’”
+ f# }0 R2 u- i8 S) f0 r/ q3 ?! S8 h1 g) A  h5 n) B
Speak & Spell 結果大受歡迎,不過更重要的是,其採用的是 TI 首款 DSP 晶片。起初,將聲波等類比信號轉變為計算設備能理解或傳輸的數位信號只不過是一種有趣的工程設計問題。隨著手機及其它可擕式設備的發展,這一技術已帶來了巨大的商機。
. S0 J5 L1 m2 s9 n' r$ B% `4 d0 d4 h2 K; \0 {1 ]5 M) ?  Z
與客戶溝通 + g& d# K, v8 p: b

, c' i# u1 Z) u' T( L% U1 m2 O在不景氣的歲月�,TI 犯了大公司的壞毛病--總是忽視小客戶。如今,技術狂人以及與他們有著相同想法的同事經常出差會見小公司的企業家,因為他們相信今天的奇怪主意很可能成為明天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巨大產業,這一點已從他們過去親身經歷的 Speak & Spell產品開發與推廣中得到證實。   Q  ~7 B% \8 [; h3 B* U3 d1 c
2 J; p& e# _, i" |- s! H
類比晶片產品部負責人 George 說:“車庫�面的 4 個客戶很可能成為今後的蘋果或索尼,甚或是下一個戴爾。” . X8 a% n6 a/ ~# v4 K7 `
, A2 h( X* m) F! Z5 x2 K/ r& w
Craig Malloy 和 Michael Kenoyer 合夥創辦麗視高清通訊有限公司 (LifeSize Communications) 時,只有兩名員工,其實也就是他們自己。他們的創意就是要將視頻會議帶入高清技術時代。10 年前,Malloy 創辦另一家公司時曾找過 TI,可 TI 幾乎沒給他任何機會,所以他當時轉而選擇了菲利浦並與其合作開發處理器。
! Y& x8 Q+ |2 R8 u0 L% R2 r( Y2 n' Q; F' H; W1 H
Malloy 說:“而現在,TI 卻派 8 至 10 名工作人員花費三、四個小時和我們交談,瞭解我們需要什麼。”
' g! ]) r6 l2 \. G# V; {/ Z6 f. J- Z+ U6 H- F, G8 R) v
這次雙方密切合作,共同推出了價值 8,000 至 12,000 美元的 LifeSize Room 系統,其能夠通過網際網路連接實現高清視頻和 CD 音質。該系統採用 5 顆 TI DSP 晶片、70 個其他 TI 元件以及 TI 競爭對手提供的定制矽晶片。麗視高清表示,目前該系統的銷量已達到 1,000 套,最近一款系統出售給了一家挑選演員的仲介機構,從而使位於紐約和洛杉磯的演員能通過電話會議跨洲試演角色。 # T6 H1 {. \7 k0 c/ k
: V" g* X8 Q5 R2 F1 R8 v! B$ j
TI 還與另一家小型客戶斯靈媒體 (Sling Media) 合作推出了本年度最熱門的新型產品之一 Sling Box。該產品使用戶能將家庭電視與錄影機上的視頻通過網際網路轉移到全球任何位置的膝上型電腦或手機上。斯靈媒體的合夥創始人 Bhupen Shah 指出,當公司只有四名員工時,TI 就開始與其開展合作。 3 `" D" s8 |  `4 }+ u3 w! T$ i. N

* i" c2 X) I% E1 A好奇、開明的工程師積極在全球尋找創新點,進而推動公司總部的創新,我們可以將這種有效迴圈視為一種非常有效的機會發現體系。斯靈與麗視高清業務專業從事的娛樂與通信交匯區,正是 TI 重點發展的領域。保健則是另一重要領域。技術狂人方進個人高度重視的一個項目就是加州大學杜漢尼眼科研究所 (Doheny Eye Institute) 開發的、能幫助盲人恢復一定視力的視網膜植入技術。(TI 晶片目前還用於正在芝加哥進行測試的假肢原型產品中。)
( ]9 e1 X* `" @0 j0 T" S% \" l# b# _1 t8 q0 _
TI 充分意識到:重視小型合作夥伴;與小型客戶、科研機構、學術研究人員合作等都是非常有意義的。成功的創意一旦得到採納將快速發展為大型產業。小的就是美的,這個邏輯在保健行業尤其突出,該領域的新興公司很快就會被大型公司所看重並吸納。
) [; n) M, l9 T( M1 |+ L, v
  X6 C# ~& U; g  PTI 負責全球戰略市場行銷的副總裁 Doug Rasor 指出:“考慮到 FDA 的工作程式以及產品從開發、檢驗、報批、再檢驗到最終批准所需的時間,大公司往往採用收購小公司的形式來獲得新產品。我們不能在收購小公司後才提出:‘既然我們想做你們的朋友,你們能不能重新設計這部分系統?’”
2 L& ~5 K1 T: l( Y! N5 {
7 ^5 Y# \* j3 yHIC . [" a( U2 n4 L8 e6 {& j2 r

! f) u5 }4 C5 {8 l; G0 z當然,TI 必須平衡公司在小客戶和銷售代表所謂的重要大客戶 (HIC)間的利益。全球四分之三的筆記本電腦均採用 TI 的電源管理與硬碟控制器晶片。十大數碼相機製造商中就有七家是 TI 客戶。TI 開發的數位光學處理 (DLP) 晶片不僅是數百萬台高清電視的核心元件,同時也是 99% 新型數字影院放影機的核心組件。 . P  ?0 [- Q9 W9 a. p0 }

1 O0 ^7 {: z9 {  x與所有依靠創新發展壯大的公司一樣,TI 面臨的問題是下一項創新技術是什麼?TI 非常希望產品能在單個晶片上集成手機的所有功能,並對其經調節可適用于任何視頻應用的新型達芬奇DSP 晶片、複雜的矽晶片系統、軟體以及開發工具系統寄予厚望。
7 O+ S5 f+ G, ^% ]. }1 ]
; u2 D$ d: g! S: P5 q首席執行官譚普頓認為達芬奇的前途光明。他說:“我深信,視頻技術將在未來發揮重要作用,我們當然不希望到明年第三季度再臨時抱佛腳,到時候亡羊補牢都來不及了。現在的環境與我們 1985 年開展 DSP 業務時差不多,我們絕不能固步自封,而要前瞻性地預見到今後產品的發展趨勢。” - m/ w0 V( |5 N4 Q8 b

4 i# b) b: }2 C2 }9 _- K% VTI 會有丟掉技術狂人工作方式的風險,以前就發生過這種情況。不過方進似乎並不太擔心。他指出,TI 當前的發展態勢還看不出公司馬上要出麻煩的跡象。 - R: |: q+ @5 o! c$ `! U4 L

& ^1 U8 [; N8 F! k方進與他的技術狂人同事們還在快樂地探索下一個瘋狂的創意。他說:“讓我激動的創意就是我們現在還未發現的創意。”
7 Q! E0 H& ?$ _
# i& Y# [9 ]% V, y/ O) d3 r作者:Peter Lewis 《財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頂 踩 分享分享
2#
發表於 2008-1-24 08:07:13 | 只看該作者

給技術焦慮者及狂熱者的建議

很多新技術來不及發展到穩定階段就遭到淘汰,不如掌握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本質性學問,讓你事半功倍。倘若因為對技術的焦慮,而迫使自己不斷地追求每一項新的事物,那麼不僅疲於奔命,更殘酷的是,其實追求的事物,也許根本一點都不重要。
$ N" w* Y7 O$ w8 P. a; i, H  n' E
# k, F+ L+ d. H4 T4 ~電腦技術在一般人的概念裡,是一種變化極為快速的東西。就拿處理器來說,沒多久前才推出雙核心的版本,四核心隨即問世。' g2 v- `6 B3 J0 y

3 ?6 |: ~$ v6 ^對於保守不喜變化的人來說,電腦真的是一個叫人望之卻步的領域。事實上,不僅對一般人來說是如此,對許多資訊產業的從業人員而言,又未嘗不是這麼想的。尤其資訊產業是個名詞快速推陳出新的產業,就拿網路來說,一下子是Web 2.0、一下子又是UGC(User Generate Content)、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s),想要追趕時代潮流的每個浪頭,光是在心中想想,就覺得十分吃力。
6 B: h- l: f" X- [, q4 n2 P
& n5 |; m3 V6 N2 k7 a4 }技術飛快進展,一不注意就遭淘汰?5 Y* w8 z) E& A- ?
可是,轉念一想,技術變化如此快速,倘若不能時時勤拭,職場生涯的前途恐怕就要染上些許的塵埃了。將這種「如果不持續關注技術發展,就會被淘汰」的恐懼稱為「新技術焦慮症」,一點也不為過。有些人甚至相信,對新技術焦慮的念頭,是推動自己不斷精進的一大動力。
5 V1 P, N- L& Z+ ]$ U8 {: j, t0 N) @
緊盯每一項新技術的發展,收穫有限- R; _& i% w9 X1 O3 M/ D
其實,任何領域的知識學問多半有一種共通的特性,也就是說,越是變化快速的,越是位在學問領域的外圍或表面;而真正處於核心地位的學問,幾乎都是穩定而長久不變的。) c0 X; P$ ?- l* s7 J+ F
) I- n0 a& S9 [: {/ T$ A& h" P; X
全文 iThome online
3#
發表於 2008-1-28 18:46:08 | 只看該作者
如果一昧追逐各種新技術的浪頭,可能會疲於奔命,但是所謂的通用基礎的能力培養卻又是學校教育以及企業很忽略的部分。因為企業的老闆會認為工程師必定擁有一定的邏輯以及創新能力,但是學校單位又很少對這些基礎的能力進行較深入的課程,如果有也是很冷門的。

評分

參與人數 1Chipcoin +3 收起 理由
chip123 + 3 台灣創新島 如何兼具技術浪頭與創新能力呢�

查看全部評分

4#
發表於 2010-8-25 07:36:11 | 只看該作者
LEXUS打造夢幻超跑LFA 改寫性能進化論
2 [7 m, H# E- m9 g- C% T# B4 Y$ L! TNOWnews - ‎21小時之前‎
: M7 _8 L; s' j; J9 r/ k/ m) D' m* ?" \8 g1 j2 c
由總工程師棚橋晴彥,率領一群對性能有相同狂熱基因的工程師,投入大量時間和心力,經過在富士賽道及紐柏林賽道上無數嚴苛的測試,最後終於在2009年東京車展,LFA由信念而生,以超級跑車的姿態完美呈現在世人面前。 LFA擁有令人驚豔的性能表現,0-100km/h加速僅需3.7 ...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首頁|手機版|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新契機國際商機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GMT+8, 2024-6-8 10:48 PM , Processed in 0.13501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