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樓主 |
發表於 2008-6-6 00:54:13
|
只看該作者
推動上下游整合 1 R* x, o$ p6 I
( X: v/ R( a3 q, y# V6 ?2 x& t
但兩者所不同的是,半導體產業是政府透過政策所主導,但面板產業則是廠商自己透過技轉或是與工研院合作開發而來,在本土自行發展,包括組裝廠、系統廠、品牌廠等,上下游廠商的結合更為緊密。截至去年為止,台灣本土TFT-LCD相關廠商超過九十家,總產值達新台幣一.七兆元,貢獻台灣GDP超過一三%。 8 Z1 ?! f4 X; r4 M5 {
u- W# z4 A# w; d8 g/ X" R) q以友達及奇美為例,在上游的零組件方面,除了彩色濾光片之外,包括驅動IC、冷陰極管、偏光板、背光模組及LED模組,都已有相關布局。在組裝部分,友達有佳世達支援,奇美則與全球最大組裝代工廠冠捷進行策略聯盟。品牌部分,奇美將原來負責品牌業務的新視代公司,改組成為品牌事業群,將品牌名稱統一為「Chimei」,而友達則是透過「BenQ」的品牌,深耕市場。另一家面板大廠華映,在大同執行副總林郭文豔全面掌握主導權之後,也開始加速上下游布局的腳步。
4 o D6 T0 t0 f6 @8 `) b1 k3 h
5 @' J3 O! S2 g% B' y「液晶電視產業即將全面朝IT化發展,」謝勤益指出,這些面板廠過去都玩過電腦產業,非常知道如何進行流程與成本控管。而相對於筆記型電腦,液晶電視的結構較簡單,對廠商來說,要比的就是管理效率的問題,「由於面板有景氣循環的宿命,誰能把成本斜率變得更陡,誰就贏了。」 0 o3 Y3 L' X0 F7 ], [* h3 E2 c
1 v5 O2 i# d/ ]; T6 v V
然而,不同於組裝代工業,面板廠之間雖然同樣有著價格壓力,但五家廠商在市場策略上,已經開始出現差異化思維。例如友達持續往擴大產能之路前進,瀚宇彩晶鎖定中小尺寸應用,群創則扮演好調節鴻海產能的角色。「奇美與華映會怎麼走,很值得關注,」市調機構IDC研究經理徐美雯指出,從策略上看,奇美應該會往產能規模的方向移動,但自二○○六年開始,奇美與全球前三大面板三星電子、樂金顯示公司及友達的差距明顯拉大,因此在追趕上有點辛苦。而華映的部分,由於過去公司內部的人事爭議,整個策略相對保守,競爭上也較顯吃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