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找回密碼
 申請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Login

用FB帳號登入

搜索
1 2 3 4
查看: 3342|回復: 7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市場探討] MIC 2007第三季桌上型電腦產量、產值同步成長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7-11-7 16:29: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台灣2007年第三季桌上型電腦產量、產值同步成長。產量較去年同期成長17%,出貨規模達1200餘萬台,產值則為3,419百萬美元,年成長率達35.4%。預估至2008年,桌上型電腦的出貨量將達4,824萬台,成長率為6.9%。
/ |( |1 L$ y3 ^$ s8 ~) ]4 R. K8 r, w
  資策會MIC表示,雖然桌上型電腦市場受到筆記型電腦的取代效應影響,但對於品牌廠商的影響相對較小,而多數的台灣廠商是為品牌廠商代工生產,所以連帶受到的衝擊也小,出貨依然暢旺。同時在Intel、AMD等CPU廠商持續調降多核心產品價格,帶動桌上型電腦市場出現雙核心機種低於二萬元的入門價格,有效刺激第三季的返校需求及產品換機熱潮。+ f' Z4 j2 \8 G6 b# ^
- E+ g' e7 I3 k$ \6 @4 @: n5 J6 {
  2007年第四季屬於桌上型電腦產業的出貨旺季,品牌大廠除將推出外型更輕薄美觀的All in One系統機種或迷你型電腦,在產品應用部分也將強化影音多媒體的產品訴求以刺激市場買氣。但各類型的低價電腦也將在第四季時陸續上市,將會侵蝕桌上型電腦的傳統選購需求,伴隨著筆記型電腦取代效應,預期第四季整體表現相對保守持平,出貨規模預估達1,220萬台,整體產值為3,769百萬美元。- {+ M$ w6 q% d7 S6 C5 E
# V$ H+ ~3 w9 {

( l' `- x/ c7 j* S! c7 a( J( t0 r

" A, O3 }$ C9 u( [' q% H. e; s7 B零組件缺貨衝擊 筆記型電腦出貨供不應求

0 Z0 e6 W! `3 H1 i0 y, {
( g+ B) |6 G6 u  J4 w# f  受到全球零組件缺貨的衝擊,筆記型電腦出貨呈現供不應求之狀況,致使各廠商紛提高出貨預估,希望能取得較適當的出貨數量,預期在Panasonic電池芯供應廠產能完全回復之前,全球筆記型電腦的出貨將受制於電池缺貨,並造成每月將近120至150萬台的供需缺口,致使第四季出貨成長出現趨緩,成長幅度約為1.6%,與去年同期相較則仍維持27.1%的成長幅度。預估2008年出貨為11,000萬台,年成長率將達25.2%。
5 W3 E% o% Y! z  S* d6 ?( E" k6 c" C9 I3 T
  資策會MIC表示,觀察第三季廠商出貨狀況,雖然受到部分零組件缺貨影響,但因終端市場需求旺盛,帶動第三季大中華區筆記型電腦廠商出貨規模達2,484萬台,相較去年成長幅度達到47.4%。檢視各區域市場出貨表現,歐洲市場因有返校需求的驅動,相對消費性機種銷售比重提高,而亞太地區之商用與消費性機種數量也都有顯著的成長,相較於北美,因受到次級房貸影響總體經濟,北美出貨比重則有降低的情形,但與去年同期相較仍呈現成長態勢。  D# j& t4 q. K4 C3 J/ B/ X

+ D' E) M7 I( i4 w3 N- c/ g  2007年第三季大中華區筆記型電腦產值規模約為13,150百萬美元,而在產品平均單價持續下跌的情形下,導致產值的成長幅度低於產量的成長幅度,產值年成長率達34.7%,較2006年呈現顯著的成長。資策會MIC表示,雖然產品平均單價受到面板、硬碟、機殼與電池芯等零組件缺貨的影響,但是在部分零組件產能與產品良率已逐漸改善回復,以及電池反應全球原物料價格上漲不如預期的情形下,導致第三季產品平均單價持續下跌。
, q* E+ s5 }: H
+ s* ~/ |, W& \( @4 W8 a' \4 f3 G0 G; E. y
旺季需求效應未如往昔 主機板出貨成長動能稍減
4 j( K# N6 T; Y8 b

3 O2 U! F- n* |* K8 l  2007年第三季的主機板出貨量為傳統旺季效應,成長力道不如預期,僅較去年同期成長約1%,達4千餘萬片。展望2008年,筆記型電腦替代效應仍將持續發酵並削弱桌上型電腦的成長動力,但隨著微軟推出較穩定的Vista SP1之後,可望減低消費者對Vista的觀望態度而出現較明顯的換機潮,預估2008年出貨量約163.5百萬片,成長率約為5.6%。
7 u/ x5 Z- W, C$ f/ I  y$ K
2 Y- A0 R; v" t5 a- F. d% M  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張文森表示,成長不如預期是受到筆記型電腦取代桌上型電腦效應、關鍵零組件供給需求失衡、部份國際品牌大廠調整新舊產品組合等因素的影響,而部份發展較快速的新興市場,甚至出現消費者所購買的第一台電腦就是筆記型電腦的現象。因此預期第四季的筆記型電腦替代效應仍將持續發酵,而在市場需求小幅下降,國際電腦品牌大廠及主機板廠商對第四季出貨轉趨保守的影響下,預估季成長率將微幅下降。
* a9 R( G- c( l( w' s- r
- F# M; l  G0 Z! a0 @" m; F  在產值部份,雖然多家主機板廠商規劃推出搭載新晶片組的產品,但新晶片組為中低階定位,部份高階產品的銷售量並未如預期,而且在新興市場為主要成長動力來源的情況下,仍以945GC等級的產品較受終端消費者青睞。隨著部份主機板廠商採取較積極的定價策略,雖然第三季有新產品上市,還是無法提升產品平均單價,仍持續滑落至49.3美元。  C: X6 v7 l; g7 \. ^
6 u* B6 p$ |1 D
* o6 C: P- i, S$ ^" A! E" _
伺服器產業第三季呈現穩定成長+ _+ O. R. n3 R6 J) L
節能、多核心、虛擬化  三大因素驅動市場成長
- G: k3 m% Q6 i: o, U2 i1 S  @

: v# [$ S9 h. Z9 o1 s! W& ]  根據資策會MIC的統計,台灣伺服器全系統、準系統與主機板之出貨量已達186.1萬台,較第二季成長4%,與2006年同期相較成長8.4%;產值總計已達820.4百萬美元,較第二季成長3.6%,與2006年同期相較成長6%。預估2007年第四季台灣伺服器全系統、準系統與主機板之出貨量總計將達189.5萬台,仍然呈現成長趨勢。( ?! U6 }* ^2 y/ q

, }/ m( E' g1 ^- V7 Z  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童啟晟表示,未來伺服器市場成長動力,除來自處理器大廠持續推動多核心(Multi-core) 技術與軟體虛擬化(Virtualization)技術,以提昇伺服器技術供給能量外,更有賴品牌伺服器廠商滿足企業用戶特定需求的服務,如針對需要大量資料處理、儲存與資安維護的網路資料中心(IDC) 的需求服務。預期台灣為HP、IBM品牌廠商代工的業者,將因網路資料中心市場商機的發酵而受益,而多核心、虛擬化技術與節約能源等議題,也將成為2008年驅動市場快速成長的主因。
' B/ m. h- V! F+ Y& l& T
- ?1 J+ ?& B1 ~+ z& b! L4 g' b  2007年第三季台灣伺服器產業,全系統及準系統之出貨數量,較前一季成長4.4%,達74.9萬台,與2006年同期相較成長8.9%;預估第四季的出貨規模仍可望向上穩定成長,約較第三季成長2.8%。在產值方面,品牌廠商為了擴大市場佔有率相繼推出新產品,並因應主要伺服器處理器的降價,伺服器系統產品的平均銷售單價,2007年第二季下降4.4美元,2007年第三季伺服器系統產值與2006年同期相較成長8%,較2007年第二季成長3.8%,達602.4百萬美元。
% u' v! B3 c: r, I
- F3 \4 w1 j1 V, M% L& D  2007年主機板出貨數量較前一季成長3.7%,達111.2萬片,與2006年同期相較,成長幅度為8.0%;預估第四季的出貨規模將較第三季成長1.2%,達112.5萬片。主機板產品產值達218百萬美元,但因零件降價競爭與市場需求朝向低價化,使得平均銷售單價向下滑落1.1美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頂 踩 分享分享
2#
發表於 2007-11-15 14:27:43 | 只看該作者

2007年前三季我國IC產業回顧與展望

工研院IEK ITIS計畫產業分析師 彭茂榮1 i! A9 Z! z5 c- q

" F. x8 _8 e: e2 l4 P5 n! |1 T1 I一、2007年前三季營運成果檢視
; j8 D! P$ E  l. c5 W+ g4 O/ z2 z7 H9 x4 c, B9 B; H
根據工研院 IEK ITIS計畫統計,2007年前三季台灣IC總體產業產值(含設計、製造、封裝、測試)為新台幣10,788億元,較2006年前三季成長6.8%。其中設計業產值為新台幣2,940億元,較2006年前三季成長27.4%;製造業為新台幣5,463億元,較2006年前三季衰退1.2%;封裝業為新台幣1,640億元,較2006年前三季成長4.3%;測試業為新台幣745億元,較2006年前三季成長8.1%。以下就IC設計、製造、封裝、測試業營運表現分別說明。
! e) Q% q, b6 }- C9 O- t, Z# X
& L/ F  g; ^) x1. 設計業  ^, @- N0 C( W  I
設計業部分,2007上半年雖然為電腦及消費性電子產品之傳統淡季,但07Q2淡季不淡,各產品線營收仍較前季成長。觀察07Q3影響國內IC設計業產值的主要因素,由於上一季PC市場已提前顯現淡季不淡,因此PC各產品線營收成長仍與前季相比表現持平。其他如受惠於全球新興市場對多媒體功能手機之強勁需求,手機晶片營收表現較去年同期倍增;高解析度電視晶片則因對國際一線大廠客戶出貨續增、全球需求驟增,營收更是去年同期的三倍。消費性晶片方面,因無殺手級新產品出現,營收陷入低迷。至於記憶體設計業者,在光碟機、繪圖卡用記憶體等利基型記憶體價格持穩,以及手持裝置用(如手機、PDA…)所需之記憶體出貨增加下,廠商營運表現尚可。通訊與類比晶片則是07Q3表現最搶眼的二個族群,由於新產品持續推出與順利量產,使得通訊與類比晶片設計公司業績較去年同期增加三四成。
- x+ [8 |" [! G  }* J
$ J# W2 m! E8 }0 J2. 製造業* K' {6 n. _& l  D: a# T0 l+ b
晶圓代工方面,2007年第一季表現不佳,但2007年第二季顯現提前復甦的跡象,較第一季成長13.2%,產值達到新台幣1,035億元。2007年第三季台灣IC製造業進入傳統旺季,在晶圓代工業的強勢帶動下,產值較上季呈現大幅成長的態勢。整體而言較上季(2007年第二季)成長16.8%,而較去年同期(2006年第三季)則下滑4.7%。其中晶圓代工產業延續第二季產值上揚的情況,第三季較第二季成長19.3%,較去年同期(2006年第三季)則成長7.7%,產值達到新台幣1,235億元。展望第四季,隨著晶圓代工客戶提前下單,以及美國次級房貸衝擊下,客戶的觀望態度,使晶圓代工產業將呈現持平的表現。台灣晶圓代工產業第四季雖會延續第三季的成長走勢,但幅度減緩,預估將較2007年第三季成長5.3%。2 S/ z1 x3 x/ M1 z" s

( b. A( s. {* R0 l* r! Z就DRAM而言,2007年上半年受到PC產業傳統淡季的影響,加上DRAM產能供過於求,導致ASP大幅下滑。使得台灣IC製造業自有產品(主要為DRAM)產值較2007年第一季下滑29.4%,較去年同期(2006年第二季)則下滑了11.4%。而第三季DRAM產能仍供過於求,ASP持續下滑。但在12吋晶圓廠產能及製程技術微縮使得產出量大增的情況下,台灣IC製造業自有產品(主要為DRAM)產值較2007年第二季成長12.8%,但較去年同期(2006年第三季)則下滑了20.3%。台灣DRAM業者在12吋廠產能及良率不斷提升,以及製程技術進一步微縮的推進下,DRAM產出顆粒持續增加;展望第四季,由於國際記憶體大廠如南韓的Samsung及Hynix將持續因應年底NAND Flash市場需求的回溫,以及較佳的ASP,而將DRAM產能回撥用以增加NAND Flash,或增加繪圖用DRAM等產出,使得DRAM產能的供需將可回復到較佳的狀況。9 m: U) K& d3 u5 F8 r1 e" v( a$ E

2 B4 ?: C) e+ x+ f! r! h  ]% Z, B3. 封裝、測試業% P: m9 U, v1 ]# i+ \

2 t  K; r$ K( V. F) h在IC封裝業的部分,2007年第一季產值雖然呈現衰退6.5%,但2007年第二季整體營收較上季呈現微幅成長的態勢。2007年第三季對台灣封裝產業來說是傳統接單旺季,整體營收較上季成長19.2%。展望第四季在新客戶及訂單增加的情況下,配合封裝廠商的產能利用率及平均接單價格(ASP)都呈現趨穩的態勢,供需情勢穩定,產能及營收仍將呈現擴增的情況。
! L6 p. T) q% O' G/ {在IC測試業的部分,2007年第一季產值雖然小幅衰退2.1%,但2007年第二季成長6.5%。2007年第三季測試業的表現受到DRAM客戶獲利表現不佳,以及製程轉換的影響,產值成長幅度反倒不如封裝業,僅較2007年第二季成長10.2%。展望第四季,除了DRAM測試產能之外,NAND Flash的需求也受惠於國際大廠的持續釋單而增加,帶動NAND Flash的測試需求及整體測試市場。而國際整合元件製造廠委外代工的比重也持續增加,都將推升測試產值的提升。9 N5 p/ c" A; l/ T  T  M. e
/ b# c+ G- O7 ]( z
二、展望2007年第四季及2007年$ j0 \% e$ x; B4 H5 h

/ E  D, _8 C/ m5 \展望07Q4台灣整體IC產業產值可達新台幣4,223億元,較07Q3成長6.2%。其中設計業產值為新台幣1,178億元,較07Q3成長4.7%;製造業為新台幣2,055億元,較07Q3成長4.8%;封裝業為新台幣700億元,較07Q3成長12.9%;測試業為新台幣290億元,較07Q3成長7.4%。綜合以上,預估2007年台灣整體IC產業產值可達新台幣15,011億元,較2006年成長7.7%,成長率優於全球的2.3%。
3#
發表於 2007-11-15 14:28:26 | 只看該作者

2007年前三季我國通訊設備產業回顧與展望

工研院IEK ITIS計畫產業分析師 林玉如. r  K  `& d# {' A7 O5 ?

, c$ K3 Z# Y! ~  Z1 S2 o一、台灣總體通訊設備產業產值於第三季止跌回穩
, P) t" q" F" c& I$ \; ?. k0 e/ q$ K) J- p' v
在主力產品行動電話影響下,2007上半年我國通訊設備產業首度出現衰退。根據工研院IEK ITIS計畫的調查,2007年第三季行動電話雖仍較2006年同期衰退,但影響幅度已經逐漸縮小,也使得總體產業產值第三季停止衰退,但成長仍相當有限。總計我國通訊設備產業在前三季總產值為新台幣4,920億元。雖然第三季已經回復正成長,但由於上半年的衰退,造成前三季累計產值相較於2006年同期仍衰退3.5%。4 l' @" V- g2 x& h. m; ]
5 K% b$ \6 Y- ]
由兩大次產業的發展來看,無線通訊設備產值集中於兩大主力產品-手機與GPS,其中手機在2007年受到國際大廠Motorola訂單減少影響,出貨大幅衰退,第三季該影響仍在,但情況已經較為好轉;而第二大的GPS產業則在全球PND市場持續發燒的帶動下成長表現依然強勁,也彌補了行動電話對整體產業所造成的衝擊。累計2007前三季整體無線通訊產值為新台幣3,337億元,較2006年同期衰退10.1%,相較於上半年衰退的情況(-13.7%)已有縮小。4 ?2 v2 n/ p' N3 @9 Y' O

" k" \% P  `  b/ z7 K. C/ L有線寬頻網路設備的表現則較為平穩,全球對於寬頻上網服務的推廣,帶動接取產品包括xDSL CPE、Cable CPE及交換設備Ethernet LAN Switch等市場的穩定需求,累計2007前三季產值為新台幣1,583億元,相較於2006年同期成長14.0%。% h( W) U$ h: J( c+ w

9 F( k- K; G# j0 ?* x二、重點產品發展狀況! M! |% G4 ~% J. K

6 k# `0 x& w) u" E0 Q" K+ N, ]我國通訊設備產品中,以產值來看,最重要的二大主力產品為行動電話及衛星定位產品(GPS),這兩項產品在2007前三季的表現分析如下:
7 |2 I( f; {4 _. J/ Q. u8 N
  \' F& O: t0 s& U$ }! F0 j在行動電話方面,台灣行動電話產業上半年受到國際大廠Motorola下單減少的影響下而大幅衰退,第三季開始雖仍受到影響,但幅度已經減輕。第三季台灣行動電話產業成長動力來自於Sony Ericsson與印度電信業者的訂單,對台灣行動電話產業下半年出貨有明顯助益。此外,宏達電Touch系列手機在首款銷售成功的帶領下,後續將推出數款機種,並開始進入歐美等主要市場,預估對台灣智慧型手機銷售量提升有所助益。總計2007年前三季我國行動電話產業產值達到新台幣1,441億元 (相較於2006年同期衰退38.5%),總產量為6,646萬支。2 t0 T+ t3 N+ ]5 W1 g: \/ R

/ c, @- ^4 l: [3 @7 b另一方面,GPS產業在全球個人導航產品(PND;Portable Navigation Device)帶動下,成長力道仍然強勁。全球PND前三大品牌之ㄧ的Mio為我國廠商神達之自有品牌,該公司在2007上半年併購歐洲PND品牌廠商Navman後,效益於第三季開始浮現,且該公司在中國大陸市場表現良好,本年度成長對整體產業產值有相當大的挹注。此外,PND除了平均單價逐漸下滑有利市場擴展之外,廠商亦開始朝歐美以外GPS普及率較低之區域市場發展,如中國大陸。總計我國2007年前三季 GPS產值達1,130億新台幣,較2006年同期成長69.2%。
! o' x1 n& i. ?; y& F! E" c
+ v9 s7 G+ H! m0 S8 K( }三、展望2007全年發展
" t2 Q+ a* b" @) z9 D0 M
, j; g% m7 _  }  O; ~, z! R6 s, w展望2007年,過去擔任成長主力的無線通訊設備,在行動電話衰退而僅GPS一枝獨秀的情況下,對整體產業的影響劇烈,儘管寬頻網路設備雖仍保持成長,但其對於總產業產值的比重僅佔三成,支撐力道有限。工研院IEK ITIS計畫預估2007年我國通訊設備產業產值可達新台幣7,229億元,相較於2006年之成長率僅3.3%。
4#
 樓主| 發表於 2008-11-21 10:38:44 | 只看該作者
MIC 2009 全球資通訊產業發展趨勢系列研討會
8 o& D/ Y: `0 Z- \6 H1 K; F
2009NBNetbook為主要成長動能

. l1 L' Z. g+ s
Netbook搶灘推動台灣品牌前進國際市場
+ F+ f- b8 x+ h# x% m! f

& M. J- t& W7 L資策會MIC預估2009年全球整體PC市場仍然維持正成長,整體出貨規模約可達到三億台,其中全球筆記型電腦市場出貨將首度超過桌上型電腦,而平價迷你筆記型電腦將會有倍數的成長。預期美系品牌廠商仍然會穩居全球PC市場前三名,台系品牌廠商則趁著平價迷你筆記型電腦之勢,市佔率及品牌的成長態勢都將會有不錯的表現。
5 x6 u% [7 y8 R; W. n; |# t# ~
' N7 S3 X, \( m8 d1 F; k2008年初全球對PC市場的樂觀預估,在一陣金融海嘯的狂襲之後被澆熄。預估2009年全球PC出貨規模約為3億台,與2008年預估出貨規模2.7億台相較,年成長率為7.1%,其中以筆記型電腦(NB)及迷你筆記型電腦(Netbook)的成長空間最大,而桌上型電腦則預估為4.3%的年負成長率。; G3 |" ~# u6 b3 |  e- ~' b: y
1 y# F8 l0 X" X4 P8 r4 _# j
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魏傳虔表示,筆記型電腦在2009年仍可望有二位數的成長,主要的成長動能還是以新興市場為主,商用市場受到景氣影響趨向成長持平,消費市場將成為成長與否的關鍵。全球筆記型電腦產業群強環伺,2009年的外在整體環境考驗又較2008年更為嚴峻,業者對於研發投資、通路管理、存貨控管等營運管理措施需要更加的謹慎評估,同時要更為深刻的瞭解具市場潛力之產品發展及技術趨勢。
( ?& P! q& M* }( f
) \' `6 r* Q% T0 d0 }
$ v8 _" [8 Q) a0 E& m' K
2009桌上型電腦產業面臨三大困境
" ?* W$ `. A. a  v( x( V* T
利潤率下滑、恐被NB取代、出貨量衰退

( ^: J! |9 |# U( O: @; l% q$ e. {2 |. o6 n- F2 M/ r$ w% X
2009年桌上型電腦產業將同時面臨「利潤率持續下滑、與筆記型電腦效能差距縮小、景氣不振出貨將呈現衰退」等三大困境。桌上型電腦產業在2008年初時仍有成長,第二季受到全球景氣下滑及金融海嘯影響開始下滑,而2009年又將面臨經濟大幅衰退所導致的出貨量下滑,對於以銷售數量支撐微利化的桌上型電腦與主機板產業來說,挑戰將更為艱難。$ s7 ?% h3 s- z  j

9 a# G  ~/ r; {* x長期以來,PC產業利潤就集中在上游的軟體及關鍵零組件業者,系統廠商的利潤率率本來就比較低,所以市場集中度雖然提升,但是利潤率卻沒有提升,而桌上型電腦產業的利潤率又較筆記型電腦產業更低,而且還面臨被筆記型電腦取代使出貨成長及利潤下滑的壓力。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張文森表示,2009年對主機板與桌上型電腦產業而言,是個極具艱困挑戰的年度,受到金融海嘯、技術創新與產品策略改變等因素的影響,主機板產業的品牌與代工分家態勢將更加明確,且迷你桌上型電腦(Nettop)等低價產品也會愈來愈受到市場的重視,產業為了要因應大環境所帶來危機,可預見2009年將出現產業與產品的質變,可謂是危機中的轉機。
7 m3 R1 T( X5 E: `  r# Z1 M, U! G- @" m2 ~; w
2008CPU大廠在桌上型電腦與筆記型電腦之間的產品策略已逐漸改變,以往桌上型電腦效能領先筆記型電腦效能的幅度已經逐漸縮小,而且在商用市場縮減預算及消費市場漸趨保守的雙重影響下,不但市場受到限制,而且又面臨筆記型電腦的取代威脅,迫使主機板與桌上型電腦產業不斷變化。資策會MIC表示,隨著迷你桌上型電腦(Nettop)或迷你筆記型電腦等低價電腦的盛行,愈來愈多功能應用支援精簡型電腦且性能愈來愈佳之際,桌上型電腦的效能優勢即可能逐漸消失。
1 o! e8 h' e7 D& f' T* ^3 c) I% R# u* z! E, L
! v! ?6 ~6 K$ U' v) }% C. P
/ O5 p6 s9 n) V3 k) `6 f. ]
2009NB + Netbook年成長18.8%

9 X3 n0 U; W3 A, G7 G. x
輕巧美觀、娛樂影音、綠色科技為發展重心
0 H) R' i" y, O8 r' }. v/ t" K: f

1 m1 R% O. q8 s5 J1 \預估2009年全球筆記型電腦(NB)出貨規、環保模約為1.38億台,與預期2008年可達到的1.24億台相較,年成長率為11.3%2009年全球低價筆記型電腦(Netbook)的出貨規模為2,264萬台,與預期2008年將達到1,121萬台相較,年成長率為102%,預估2009年全球筆記型電腦(NB)與低價筆記型電腦(Netbook)的整體出貨規模年成長率將達到18.8%,為全球PC市場主要的成長動能。
; U+ N/ K0 J. t$ ]
2 c% [$ ]9 h& W) |9 L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黃怡瑄表示,全球NB產業即將邁入成熟期,面對2009年景氣衰退、市場逐漸飽和、產品價格戰激烈等挑戰因素,NB產業將更快的邁入成熟期,雖然Netbook的出貨量可望呈現倍數式成長,但處於發展初期的Netbook,拉抬整體產業成長的力道仍然有限。& u5 K' c0 e, S
$ J+ m( Q* ^9 Q( v  X4 I' v7 b
2009NBNetbook產品設計差距將逐漸靠攏,產品界線又將再顯現模糊化,隨著消費市場的需求導向,NBNetbook的輕便性、影音功能及價格將會成為消費市場的主要選購條件,符合個人化需求風潮、輕巧美觀及強大的娛樂影音功能成為未來NB產品的發展重心。( C$ v: F2 l" z" F# ?; r
資策會MIC評估未來NB的規格發展趨勢,2009Netbook的螢幕尺寸將以10吋為發展主流;HDMI仍然穩座消費市場,但Display Port在成本優勢下的發展實力也不容忽視;為滿足消費者對的16:9影音的需求,16:9顯示幕將成為要角;同時在Green IT的環保訴求下,LED BLM的省電、不含汞的環保特性將為需求持續加溫。
5#
 樓主| 發表於 2009-7-29 10:11:16 | 只看該作者
迷你筆記型電腦將以11.6吋為發展重心
4 c" g3 x( X! W* f
2009年全球PC市場表現狀況,受惠於部分區域市場終端市場需求回升,加上品牌廠商與通路商為下半年之傳統旺季預作準備,逐漸拉升出貨訂單。消費端仍受到總體環境陰霾的影響,個人消費意願仍然趨於保守,預期在產品選購部分,將以迷你筆記型電腦與新款Intel CULV產品組合為主要考量。
# l$ \. u% N8 A% a$ @1 Y) w4 z1 D( W
2009年上半年,主流筆記型電腦受到LED驅動ICODD光學讀取頭等關鍵零組件缺貨,以及CULV Platform NB新產品技術障礙的影響,整體出貨表現受到壓抑。預估下半年,雖然主要品牌大廠都規劃要推出搭載CULV Platform的筆記型電腦,但是相關產品的效能與部分生產技術障礙仍未完全獲得改善,且預期在Panel玻璃基板、ODD光學讀取頭及HDD等零組件持續缺貨的影響下,終端市場反應將影響下半年相關產品的出貨量。
! U$ V' a4 h- v6 ]8 @
# T1 [) W, X1 _% V! w3 }. J2009年下半年,全球迷你筆記型電腦與電信業搭售比例預期將攀升至10%15%,部分品牌廠商將推動一波產品策略轉換,迷你筆記型電腦的尺寸重心將以11.6吋為主,相對增加11.6吋產品的比重。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資深產業分析師魏傳虔表示,上半年10.4吋以下的迷你筆記型電腦的平均銷售單價,因競爭激烈而持續滑落,10吋迷你筆記型電腦的售價跌至300美元至450美元之間,同時受到終端通路銷售稍見疲軟的影響,廠商的利潤空間被壓縮。2009年上半年因北美與中國電信業者投入迷你筆記型電腦搭售方案,以及三星在迷你筆記型電腦與歐洲電信業者搭售標案上的斬獲,大幅提升迷你筆記型電腦的出貨量。
% W# a8 }2 `& I3 k$ O4 ]' ~4 F: i, P桌上型電腦在2009年下半年,預期在中國大陸暑促成果的帶動市場,以及第三季新CPU與晶片組、第四季Windows 7的相繼上市,可望為市場帶來正面的成長動能,預估第三季整體出貨規模將達到1,203萬台。但目前西歐市場需求仍屬於停滯狀態,關鍵零組件ODDHDD缺貨、商用市場仍未見復甦跡象等負面因素,預期將影響第三季的出貨表現。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魏傳虔表示,2009年第二季桌上型電腦出貨規模受到暑促備貨及第一季品牌廠商以降低庫存為目標的影響,第二季衰退幅度小於往年季節效應,同時受惠於國際品牌大廠提升委台生產比重,促使台灣桌上型電腦產業的全球市占率仍然持續提升。
8 m+ ]. m" A4 o6 W' t( U
, e7 d, i$ F7 ?  |2009年下半年的主機板產業,預期在中國市場需求及新興市場通路業者營運資金取得困難度降低的帶動下,第三季出貨成長將超過11%,但關鍵零組件供應持續緊繃,目前仍未見到紓解跡象,將會成為下半年的出貨隱憂。雖然部分主機板市場需求,在第二季時較第一季回穩,但仍是以中國與亞太市場為主要需求地區,西歐與北美市場的市場需求力道仍不見湧現,故整體出貨狀況較2008年大幅衰退,第二季整體出貨量達到3,208萬片。
; w: ^/ n9 |- K2 x' T
6 z! D( r# y: }& H/ ]2009年第二季台灣伺服器產業,全系統與準系統之出貨數量與2008年同期相較成長-7.7%,較2009年第一季成長1.1%,達71.44萬台。而「虛擬化技術」、「資料中心」與「雲端運算」,為經濟逆境下伺服器產業發展的正向動力。「精簡適用」與「節能平價」的伺服器主機板產品成為經濟低迷的主流,大廠不約而同的以「節能」與「高效」作為伺服器產品的新賣點。: I4 a" V9 C4 I7 z4 l8 k3 Q3 M4 `
& ?+ V" r4 `: a- C5 s( m1 D# d
[ 本帖最後由 heavy91 於 2009-7-29 10:26 AM 編輯 ]
6#
 樓主| 發表於 2009-7-29 10:34:21 | 只看該作者
暑促備貨-品牌大廠委台代工比重提升; P" o6 A6 b& P5 n
台灣2009年第三季桌上型電腦出貨,由於Windows 7宣稱要在10月下旬上市,七月出貨機種將面臨新舊交替的困境,品牌廠商對於舊機種的拉貨動作也將趨緩,預期至八月才會有另一波積極的取貨動作。全球桌上型電腦出貨區域市場,仍以中國大陸為最主要的成長動力,亞太其他國家居次,北美呈現回穩的狀況,西歐、中東歐與南美洲的需求依然疲弱,全球出貨重心將明顯出現朝中國大陸集中的現象。$ J6 Q5 H3 h& F* J4 a2 g, D$ }
/ V! z9 S" `" s& f/ p

0 C2 L" {: e% A3 q3 n台灣2009年第二季桌上型電腦出貨量,在四、五、六月時呈現M型現象。四月延續三月的回補動作,部份品牌廠商在五月時,由於庫存超過預設目標,因此減少取貨量,而品牌大廠自六月開始進行旺季備貨,則有助於台灣代工廠第二季出貨量衰退幅度的縮小。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張文森表示,在各品牌大廠中,以委台比重較高的HPAcer的出貨較為積極,因此有助於提升台灣代工廠商的出貨量。
9 f( W7 V4 n2 M" k
. S+ i8 C$ {, [! ]
8 Z* q( T4 L. l8 S4 D) R+ ~7 s; ^All-in-one桌上型電腦是有助於提升台灣代工廠商出貨量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台灣All-in-one桌上型電腦的製造技術仍居於全球領先地位,故預期各品牌大廠在2009年下半年紛紛推出All-in-one桌上型電腦之際,委託代工對象仍然將以台灣代工廠商為主。資策會MIC表示,台灣已經有部份代工廠商的出貨量在6月時,因為品牌大廠準備於暑促期間推出All-in-one桌上型電腦而受益。; ?# |/ L0 U0 G2 F5 a
7 S6 s- Z, C' B/ W) h2 k& l' e

" W5 O  O( B" J  [) r; u9 JHPAcerAll-in-one桌上型電腦組裝層級以全系統為主,將帶動全系統產品的出貨比重提升,整體系統的平均單價也將因為硬碟及DRAM模組的漲價而調升價格,準系統則因沒有包含DRAM模組及硬碟,所以準系統的價格變化將不明顯。
$ I  [3 ~2 y- \7 v
7#
 樓主| 發表於 2009-7-29 10:37:30 | 只看該作者
2009年筆記型電腦出貨年成長率2.2%2009年大中華區筆記型電腦出貨將可望達到1.15億台,年成長率為2.2%。預估第三季之筆記型電腦產品平均售價也將受惠於新機種大量出貨,以及相關零組件的缺貨問題,下滑幅度將可望再縮小。
2 v: P3 P5 V4 t8 y
1 z' P3 n" h1 |$ s4 R, _
# _  }: e( N) ]& k
展望2009年下半年,大中華區筆記型電腦產業發展動向,各品牌廠商皆規劃推出搭配CULV Platform NB的機種,但同時也憂慮產品效能是否能被市場接受,或可能排擠10.1吋、及10.2吋的Netbook市場,甚至以行動便利特性取代12.1吋的Netbook產品市場。部分廠商則對於CULV Platform NB機種的長效電池及輕薄行動性,在擴大市場方面甚具信心。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黃怡瑄表示,搭配CULV Platform NB的產品,需回歸思考消費者的真正需求,若能夠在產品效能、輕薄程度與產品訂價之間取得平衡,將可望大幅影響第三季之成長情形。
5 E' s8 k+ O- Z! o2 X7 }5 H
" N) Q: K! C1 j9 E1 u

- f2 ~/ B, K6 b! t. F$ P根據資策會MIC觀察,CULV Platform NB為帶動2009年下半年筆記型電腦產業發展的重要議題之一,有助刺激市場需求,而Windows 7作業系統也可望在第四季帶動出貨量,但是ODD讀取頭、HDD等零組件缺貨問題,將會對下半年出貨造成壓抑。+ L1 C  k; n! Z( H& H
5 j: I2 F9 Q4 ?: G: L0 X' j: _9 s
$ R" O  h- Q5 M$ _0 r% R
2009年第二季大中華區筆記型電腦出貨量達2,731萬台,年成長率為2.8%,筆記型電腦產值達13,301百萬美元,仍呈下滑態勢,年成長率為-2.0%。衰退原因在於筆記型電腦平均售價持續下跌,需求端受到Netbook持續促銷的影響、全球市場需求不明朗、消費者對價格彈性敏感度提昇等因素的影響,致使中低階機種出貨比重大幅提高;供給端則有品牌廠商因應返校需求旺季所進行機種之汰舊換新而影響平均售價。資策會MIC表示,雖然2009年第二季筆記型電腦平均售價持續下滑,但與往年相較下滑幅度已減輕,主因在於部分面板驅動IC及玻璃基板、光學讀取頭與硬碟等零組件缺貨,因而出現漲價壓力。% B  s( G3 ~+ y! ?/ m
8#
 樓主| 發表於 2009-7-29 10:58:00 | 只看該作者
2009年第三季主機板出貨量較前季上揚
7 }8 S4 J6 g# C  \. l資策會MIC預估,2009年第三季主機板出貨表現,預計將可在中國暑促帶動下,獲得出貨成長機會,同時在新興市場通路獲得資金後,主機板訂單也可望增加。成熟市場需求持平,加上多數業者對第四季市場需求的不確定性,促使其將資源集中應用於在第三季,以衝刺更多業績,因此估計第三季出貨量可望較第二季成長11.9%,相較去年同期則衰退一成,整體規模約達3,600萬片。
% N! H9 E& {( d1 D  ]) H  X6 F8 F2 e7 ~
& ?. C/ d& H3 C
觀察產品價格區間,由於中國與亞太市場等新興市場的低價產品出貨量比重增加,60美元以下主機板比重已從85.5%上升至87.1%,使整體ASP下滑至46.6美元,第二季主機板整體產值僅14.95億美元,較第一季衰退3%
* G; G( @" i" c% ]0 b, G9 b: e& v! N. A6 `$ c4 @
1 f, D! {# K4 f0 b) S. _& u
此波金融危機規模龐大,美、英、中等主要經濟大國所提出的各種經濟刺激政策,實際成效至今尚未明確,但整體經濟衰退幅度,短期內已有縮小的現象,再加上部分市場需求較第一季回穩,部份主機板業者第二季營收甚至較第一季有所成長,主機板出貨量季成長率雖仍衰退2.3%,但不若之前所預期般的疲弱,第二季整體出貨量達到3,208萬片。
$ o+ b; G# H/ G, u6 s8 s; ~' d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首頁|手機版|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新契機國際商機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GMT+8, 2024-6-15 12:30 PM , Processed in 0.14051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