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找回密碼
 申請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Login

用FB帳號登入

搜索
1 2 3 4
樓主: mailrapid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觸控式面板,為什麼用電阻跟電容區分兩種技術?

  [複製鏈接]
41#
發表於 2008-8-26 13:24:10 | 只看該作者
我以前有寫過它的 FW .....* f! p4 M$ [7 y  f0 ?3 l& B' o

3 \* s6 m  `% c# m$ ?- L; A感謝大大分享. ...
42#
發表於 2008-9-17 11:31:46 | 只看該作者

觸控面板 已成為另一個紅海市場

【桃園訊】觸控面板自去年起市場需求轉熱,一直是被看好的高成長性行業,業界推估,今年全球市場總值可成長至18 億美元,比去年增加5成。不過,市場變幻莫測,今年市況不如去年,躋身為大廠供應鏈的少數業者是例外,多數廠商在競爭增加下,觸控面板已成為另一個紅海市場。
" @# f( E( U, ^2 D) f2 x* L
% W* m& ]# ^* {" N. d; fiPhone大賣,帶動週邊零件與加工廠業績紅不讓,但除了少數讓蘋果染紅的幸運兒之外,多數面對的情況是 :競爭者增加、價格卻直線下滑的困境。尤其在年中,許多業者表示,訂單能見度僅二個月,單月業績較去年高峰期衰退逾五成者更不在少數。反映在興櫃市場行情,一度攀上百元的個股,股價腰斬再腰斬不令人意外。 8 p1 Q, i5 ?" N1 j; s, A9 Y
3 f$ p" @: r- X# d
去年業界都有大幅度擴產,今年大陸新增的觸控面板廠更是多不勝數,在需求降溫時,殺價競爭更是白熱化;大廠受此影響特別明顯,至於走利基市場、不以手機為主力的中小型業者,反而能夠持盈保泰,受到的衝擊相對較小。
( g$ g7 P4 ]. Q! l9 n) ]' c- U, {# S; Z7 V+ K
現在,市場無不把希望寄託於北京奧運後,市場需求熱潮重新被點燃,年底的聖誕採購潮能否帶起新一波商機,也被高度期特。此期間,材料及設備商是最大受惠者,新進企業增加,供料更為緊俏,設備交機也出現遞延現象。

評分

參與人數 1感謝 +2 Chipcoin +2 收起 理由
jayfei + 2 + 2

查看全部評分

43#
發表於 2008-9-17 16:10:40 | 只看該作者
我的工作是跟這方面有接觸的 " e3 H) B  ]$ \8 k. C! @) g8 U
但我還不太知道為什麼要分成這二種,而且有什麼差別也不太知+ @& Y3 B$ N8 g5 y( U% }5 |. W* B
謝謝分享 參考
44#
發表於 2008-9-17 16:59:32 | 只看該作者
正好在找相關資料,
  L  s  z! C- W, Z! e* h) P2 P真的是謝謝大大分享.
45#
發表於 2008-9-24 23:48:19 | 只看該作者
謝謝提供技術支援~~~! O5 X' W! h( x; @7 M9 @1 J" V
相信很多人對這部份也是存有很多疑慮~~
, H* l; H5 i. \6 ?+ {; ^3 W謝謝你~
46#
發表於 2008-10-3 07:36:27 | 只看該作者

iPhone鼓動觸控面板旋風 群聚效應帶動台廠商機

隨著蘋果iPhone及宏達電Touch的市場肉搏戰,一度沈潛的小尺寸觸控面板又重新躍上舞台,鼓動觸控面板產業旋風。台灣在這波浪潮中,面對國際強大競爭態勢,但由於產業群聚優勢,榮景值得期待。9 F! L0 p, [6 z1 k! s$ ^

1 l3 b1 B/ o  D觸控面板源自1970年代美國的軍事用途,自80年代後轉移至民間發展,逐漸融入民生電子產品,如銀行自動提款機、車站自動售票機、商店POS系統、智慧型手機、車用觸控面板等不同領域,2007年iPhone、iPod Touch的問世,宣告觸控面板風雲再起。觸控面板應用技術種類眾多,可分為電阻式、電容式、表面音波式、紅外線式等。依據拓墣產業研究所資料顥示,電阻式觸控面板是目前的主流,市場規模約佔整體觸控面板市場59%;電容式次之,約佔22%;其餘市佔率相對較小。
2 W9 x' w8 [: u5 K) O) X0 k# c6 E4 S7 Z; {! T8 C0 j2 i0 v# X) j
電阻式觸控面板只能單點觸控,透光率及耐久度較差,但具備低單價、厚度薄等優勢,成為中小尺寸消費性電子產品應用主軸,特別是通訊類產品,市場規模亦最大。電容式、表面音波式、紅外線式等技術,由美國廠商ELO與3M主導,用量較大的電容式觸控面板,具有耐久性較佳(防塵、防刮)及多點辨識功能,可輕易進行畫面放大或拖曳等指令,操控更加直覺與人性化,但價格成本較高。由於iPhone推波助瀾,加上3M相關電容式觸控面板技術專利即將到期,可望帶動更多廠商投入電容式觸控市場。表面音波式、紅外線式觸控面板,主要應用於大尺寸面板,如自動售票機、POS、醫療儀器等。$ b0 X8 c4 z+ Q# Z9 n8 \$ d+ o

1 ^4 T( l5 y& I1 K+ e5 N8 g7 p3 r全球觸控面板生產地區主要為日本,其次是台灣、韓國。依據日本富士總研Fuji Chimera資料顯示,全球觸控面板廠商市佔率排名前四分別是日本寫真印刷、介面光電、日本ALPS 、洋華光電;台灣廠商介面光電與洋華光電合計約有30%的市佔率。台灣廠商自2000年積極投入,除前兩大之外,還包括金仁寶轉投資時緯科技,友達關係企業達虹,奇美電關係企業奇菱及群創、勝華等,形成台灣觸控面板業的戰國時期。

評分

參與人數 1感謝 +2 Chipcoin +2 收起 理由
jayfei + 2 + 2

查看全部評分

47#
發表於 2008-10-9 17:44:23 | 只看該作者
實用的資料,快來看~~~
& d( j. b3 R* G0 _感謝分享~~~~~~~~~~~~
48#
發表於 2008-12-11 13:35:01 | 只看該作者
這個產品是未來的方像,還人要早點了解的好 , L3 N9 U" e8 s3 m" ~* a
要不然等產品成熟時,在來接觸就太慢了
49#
發表於 2009-3-18 10:33:26 | 只看該作者
這問題我之前有問過人
$ E$ h3 Y$ x3 w: t5 ^( L7 ~
$ B  J4 Y. ~$ s4 Q& r& N但還不是很清楚
3 i, i5 U" [$ D+ d) T8 C" L. Y8 X- i0 a4 i
下載來看看.
50#
發表於 2009-3-22 14:59:26 | 只看該作者
我也很想知道,我只知道一些皮毛,希望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識,謝謝
51#
發表於 2009-3-22 17:45:35 | 只看該作者
感謝版主分享,資料有助於後續工作,再次感謝!!
52#
發表於 2009-3-23 09:25:1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 的帖子

先謝謝分享,' H9 c  i% R$ J1 R' M
正需要這樣的知識,工作上有可能用得到,3 \. o; R( w, Y6 ^2 A0 g
希望能下載成功喔
53#
發表於 2009-3-29 21:22:32 | 只看該作者

電容式觸控面板是否需搭配特定的控制IC才能發揮功能?

電阻式面板似乎控制IC的設計不是問題  但電容式尤其是多點MULTI TOUCH
+ N; ^) d9 _% b0 k% f似乎有很高的難度  請問到底問題在哪裡呢?  另外觸控面板是否須與驅動IC配對使用?  其原因何在呢?   謝謝指導
54#
發表於 2009-4-2 23:27:17 | 只看該作者
受益良多
6 E. [7 B; ]; Y最近也想過這問題,謝謝您提供這份資料
55#
發表於 2009-4-5 20:12:17 | 只看該作者

Thanks for your Information sharing

最近需要用到這種資料,剛好符合我所需,感謝大大的分享阿,希望對我有幫助.謝謝
56#
發表於 2009-4-5 21:30:22 | 只看該作者

Thanks for your sharing

電容式觸控面板 need more firmware support than 電阻式.
57#
發表於 2009-4-6 00:13:07 | 只看該作者
我也想看看觸控面版是什麼東東, 能不能用在自己的產品上, 感謝啦!
58#
發表於 2009-4-17 10:10:01 | 只看該作者
我也很想知道~另感覺電阻式應比較不會受干擾才對,為何大知愛用電容式??
59#
發表於 2009-4-17 18:03:19 | 只看該作者
多謝大大提供,謝謝!!
7 k$ w+ m4 A& S, h, Y1 T現在Touch Interface 很紅!!. J+ O+ k9 A' O2 R
感恩唷
60#
發表於 2009-4-17 19:17:54 | 只看該作者
觸控面板....8 F- i4 t2 s6 ]/ x, v
這部分也研究好久了.. i9 E8 F8 Z" ~

# R) G! e2 J, y. b+ p% Q3 G( N+ ?4 R想來拜讀一下.  多謝分享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首頁|手機版|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新契機國際商機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GMT+8, 2024-6-17 12:32 PM , Processed in 0.14201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