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找回密碼
 申請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Login

用FB帳號登入

搜索
1 2 3 4
查看: 23105|回復: 1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創新研發] 交大IEEE Fellow再添三人 全校共20位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7-11-20 14:59: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央社記者黃彥瑜新竹市十九日電)
6 v# ]6 |. o; t4 R0 S/ E# phttp://www.pac.nctu.edu.tw/Report/report_more.php?id=126678 I- `4 Y  J8 a! g, C

1 K/ ?7 ~2 [, ~+ ~3 Q4 _. h
在電機資訊領域中備受推崇的「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公佈2008年榮獲IEEE Fellow(會士)的最新名單,國立交通大學電機學院共有三位教授榮獲新IEEE Fellow,分別為電機學院院長謝漢萍、教授柯明道與王啟旭。目前,交大已有二十位IEEE Fellow。7 Q6 K9 h" e* u
) H$ G% H0 [& I
交大校長吳重雨表示,交通大學教授中的IEEEFellow原本已有十七位,這次新增了三位,全校共二十位,為國內擁有IEEE Fellow最多的大學。也打破歷年來交大一次榮登IEEE Fellow最多的人數。
# w4 S2 _; f2 e5 U, `$ f$ d
, ]' N; r7 f" I& f" X$ I9 `/ }吳重雨說,IEEE Fellow是這個組織的最高榮譽頭銜,評審過程的嚴謹與複雜眾所皆知。這次的喜訊不但證明了教授們的研發能力與專業論文獲得了IEEE的肯定,也同時達到了世界級的標準。為此,交通大學不但與有榮焉,也期許交大在電機資訊領域中邁向世界前十大的夢想,應是指日可待的。
7 W7 H4 @: p  S. x5 K
8 x+ m3 v" |# {交大表示,新當選IEEE Fellow的謝漢萍,畢業於美國卡內基美倫大學電機工程博士,任教於交通大學有十五年之久。在平面顯示器與光電領域上對台灣產業與學界有卓越的貢獻,也是台灣第一位同時擁有SID(國際資訊顯示學會)、OSA(美國光學學會OpticalSociety of America)及IEEE Fellow等頭銜。
' D! a2 ~0 w7 }1 d. S) w/ b8 I# M' s
, h4 @, w1 A3 V7 N王啟旭任教於交大電控系,畢業於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電機工程博士。在人因與智慧型電控系統(IEEESystem, Man and Cybernetics)上的研究得到矚目,除了當選為IEEE Fellow之外,多年來也是IEEE的常務理事(Board of Governors)。7 Y5 _" S& k: d, v0 y

2 s4 H- E3 W8 {6 t- \* I  V' E柯明道從事積體電路與系統之可靠度設計十多年,累計發表國際專業技術論文超過三百多篇,所研發的技術成果頗受國內外學術界與產業界的重視與肯定。2003年曾獲十大傑出青年的殊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頂15 踩 分享分享
2#
發表於 2007-11-22 17:22:14 | 只看該作者

中國科大徐善駕教授當選IEEE Fellow 大陸僅4人

DWNEWS.COM-- 2007年11月21日4:11:0(京港臺時間) --多維新聞網  
: A2 G/ e, A3 T' f$ |, y+ l' Chttp://www5.chinesenewsnet.com/M ... _2007_1083938.shtml
& V, C6 u: Q3 }& V# E. n" N
7 W* k+ I; \# N2 ?3 `7 j- [* F' V% f  中新網合肥11月21日電 (楊保國 吳蘭)美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經過嚴格評審﹐于近日公布了其2008年新當選的Fellow﹐中國科大徐善駕教授因在介質導波結構研究領域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和所做出的卓越貢獻而光榮當選。
% u0 A$ b8 T7 e! E8 q1 B$ U8 n  H
  t; a3 ]+ {2 ^: E/ q+ y- w  據悉﹐IEEE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跨國學術組織﹐擁有來自160個國家和地區約40萬會員和39個專業分學會﹐領導著信號和信息處理、電力、電子、計算機、通信、控制、遙感、生物醫學、智能交通和太空等技術領域的最新發展方向﹐是這些領域科技創新的源頭。其各專業分學會的出版物是國際上最具權威性的學術刊物﹐是各國電子電氣領域科學家和學者發表最新研究成果的首選。而IEEE Fellow是IEEE授予其會員的最高榮譽﹐中國大陸地區2008年新當選的IEEE Fellow僅4人。
6 `5 w- o  P3 k+ k' U( i
" e/ |+ d% V+ O: ?  徐善駕教授1965年畢業于中國科技大學﹐留校工作至今。他長期從事微波、毫米波和光波理論和技術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主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防科工委基金、國家科技部基金項目和各部委科研任務﹐取得了國內外同行公認的創造性研究成果。他在我國東方紅3號通信衛星賦形天線及饋電網絡的研制﹐雷達散射截面及預警飛機的電磁兼容特性的分析﹐一點多址通信全向天線的研制和基于多傳感器的高精度定位與跟蹤系統﹐以及被美國《科學》雜志評為2003年世界十大科技突破之一的左手介質的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有重要理論和實用價值的研究成果﹐先後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國防科工委光華科技一等獎﹐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二、三等獎﹐安徽省自然科學二等獎等。2001年被授予全國模范教師稱號。
3#
 樓主| 發表於 2007-11-28 15:08:40 | 只看該作者

成大鄭芳田教授與詹寶珠教授 雙雙榮獲國際IEEE會士


! e+ h$ ^- n  D+ ?( F( Q, \0 l7 j
/ B; g: }+ O; n2 ]0 }7 e(20071128 13:56:57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再添喜訊!在國際電機資訊領域中備受尊崇的「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所公布的年度IEEE Fellow(會士)最新名單中,成大製造工程研究所特聘教授鄭芳田及電機工程學系教授詹寶珠雙雙榮獲IEEE Fellow(會士)頭銜。由於該項榮譽為全球電機電子相關學者及從業人士最高榮譽,各校電機資訊學院評鑑及邁向國際一流大學,均將此會士人數列入指標,獲獎消息傳來,全校師生倍感振奮。5 S- R. F0 K8 ~* L; L

! J6 b! x2 _+ @+ S9 T甫獲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的鄭芳田教授,謙稱若無實驗室中每個成員的鼎力支持,絕無機會被選為IEEE Fellow。此外,他除感謝太太全心付出讓他可以無後顧之憂地投入教學與研究工作。也感謝成大製造所自動化實驗室所有學生與助理們勤奮地研究與工作。
1 t1 |9 k& V* ^! Z
7 Y4 O9 R; \: K6 S4 X6 \ 另一位得主電機工程學系特聘教授詹寶珠,她將自己能得獎歸功於系上同仁的共同努力。她表示,能獲選為美國IEEE學會會士,對個人學術研究而言是一種肯定。她感謝系上同仁的提攜與支持以及過去實驗室同學的努力與家人的支持,此乃獲得會士的主要動力。她也自我期許將更加努力,希望和系上每一個成員為成大邁向國際一流大學付出心力,並共同再創另一高峰。
7 i9 Q' F/ @$ [. v( s
0 X8 d/ G4 |: Y7 F 鄭芳田教授於民國65年以第1名之成績畢業於成大電機系後,進入中山科學研究院電子研究所服務,並獲選以在職進修之方式獲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碩士與博士;民國83年晉升計畫室主任暨簡聘技監研究員。民國84年轉任成大製造工程研究所副教授,爾後曾任成大製造所教授兼所長。現任成大特聘教授、國科會工程處自動化學門召集人、中華民國自動化科技學會第六屆秘書長、及即將成立之成大E化製造研究中心主任等職。
2 Z4 i* ]% g8 X# E, n$ ?& ]
- F, F& {9 L: j8 x 他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活動,曾擔任IEEE機器人與自動化學會中華民國分會會長、IEEE機器人與自動化期刊副編輯、IEEE/ASME機電整合期刊客座編輯,與多個IEEE國際會議之議程主席、財務主席、最佳論文獎評審團主席等職,且曾榮獲1999年IEEE機器人與自動化國際會議之最佳自動化論文獎。
  r! o9 I; _$ q) f9 c6 t# W) l! j$ q( q  y+ g) z: E- }
 鄭芳田教授之專長研究為E化製造、半導體生產自動化、虛擬量測、以及智慧型製造系統等。多年來均秉持著研發「符合產業界需求」之技術的理念來從事學術研發工作,不斷地藉由產學合作的方式來瞭解產業界的需求並提供解決方案。研發傑出的事蹟主要呈現在產學合作上。在過去九年間,連續主持四個國科會大產學合作研究計畫,並完成十項技術移轉。其中有四項技術授權予具有指標性之世界大廠-奇美電子公司、台積電公司、及矽品精密公司等,實際提升我國半導體產業及面板顯示器產業之製造效能與競爭力。0 G8 q! O; m' \6 p6 L3 p. w
6 G- f- E: S) X" ?
 此外,鄭芳田教授在產學合作成果表現亦亮眼,分別榮獲4次龍騰論文獎、3次國科會技術移轉個案獎勵、教育部91年度自動化領域之「大學校院教師產學合作獎」、成大第一屆(93年)「產學合作成果特優教師獎」、國科會95年度「傑出產學合作獎」(為95年度全國唯一獲獎者)、及國科會95年度新「傑出研究獎」。
& A9 w" c  H, h6 x
; G& i* H  C5 a6 x1 r' B5 c鄭芳田教授目前正積極進行一項大產學合作計畫「虛擬量測自動化架構與管理系統研發」。該計畫之主要目的為研發與建置虛擬量測自動化架構及虛擬量測管理系統,以便能進行虛擬量測之全廠導入。虛擬量測技術能即時監控產品品質、儘早發現產品異常、降低產品製程時間、及實現逐片檢測模式之先進製程控制等,對於台灣製造廠之競爭力將可大為提升。
5 S# |5 t* P, q+ U+ U0 S, e5 `2 E0 c3 C4 `2 F
電機系特聘教授詹寶珠,專研電路與系統(Circuits and Systems)領域,在「應用於生物醫學影像分析之類神經網路模式」方面有傑出貢獻。詹寶珠特聘教授於民國七十六年赴美國德州理工大學就讀,四年後獲得電機博士後直接至成大服務至今,目前擔任電機系工廠主任,同時兼任成功大學數位生活科技研究中心主任。詹寶珠教授已發表期刊論文六十篇及會議論文九十餘篇,指導十三位博士及四十餘位碩士順利畢業,其中已有學生擔任科技大學系主任。" c! e! K4 T! [* z

1 Y: |* w% v2 z0 I7 P 詹寶珠教授研究成果優異,九十四年起獲成功大學特聘教授榮銜。2007 - 2008年獲選為IEEE傑出講座,2007 - 2009年獲選為IEEE國際電路與系統學術會監事(Board of Governor),由IEEE支付旅費下,受邀分赴香港、新加坡、夏威夷、美國等各國名校演講。同時獲選2007 - 2008年IEEE電路與系統學會之生活科學系統與應用技術委員會之執行祕書,並將於2008 - 2009年接任該委員會主席,此一職務更彰顯其於生活科學研究之學術領導地位。此外,詹寶珠教授亦執行許多產學計畫,致力於居家數位相關研究,及協助成大優質生活體驗屋之建置。
4#
 樓主| 發表於 2007-11-29 15:46:15 | 只看該作者

台大賀吳家麟、汪重光、李百祺三位教授榮膺2008IEEE Fellow

總計台大電資學院IEEE Fellow人數達21位
4 |, }$ F. Z& W9 a4 Ohttp://host.cc.ntu.edu.tw/sec/sc ... num=899&sn=7581" ]& d0 U! B  M3 c4 F* m
--------------------------------------------------------------------------------4 {" `9 J) F4 `9 r" Y# ~

; l4 E' Z* b( ?; M4 [8 OIEEE美國總會於11月18日完成公元2008年Fellow的評選工作,本校電資學院計有吳家麟、汪重光、李百祺三位教授獲得該項殊榮。電資學院表示:全院原有18位Fellow,這次新增了3位,IEEE Fellow人數已達21位,持續領先國內各大學。" X* {7 v* j' |+ `
* g  R/ b1 E6 F& Y+ f8 v( _6 R
任教於本校資訊工程學系及資訊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的吳家麟教授為國內產學合作及多媒體領域的先驅者之一,其研究成果不但曾獲多媒體領域最權威國際會議 ACM Multimedia 最佳論文獎的肯定,更曾被多項世界暢銷軟體所採用。此次吳教授以其對影像視訊之分析與壓縮及數位浮水印與智財權保護相關資訊技術之貢獻獲選為 IEEE 院士,實屬遲來的榮譽。
  u! H2 `) E9 G5 \
) g/ x4 K6 L# A8 Q. ]  c汪重光教授任教於本校電機系及電子所,以其多年來對通訊積體電路設計領域的卓越貢獻,以及在推廣專業上展現傑出的領導能力獲得肯定。
/ Y/ s4 W. r; `* q- g) e
5 }3 U2 j$ [+ f6 Y' t+ w8 i$ y李百祺教授目前擔任生醫電子與資訊學研究所所長,過去十多年來致力於生醫超音波影像技術之研究,多項成果不僅開創出新的研究方向,亦促成多項與國內外產業界之合作研究,實際對臨床診斷做出貢獻。李教授在台灣所帶領之研究團隊,已成為全世界此領域之主要團隊之一,論文發表量亦在全球名列前茅。李教授亦發表多項專利,部分成果並成為現今業界最先進系統平台之關鍵技術。其中一項專利並成為此領域中被引用次數最多的專利之一。* k6 o8 M0 y- E& |

7 m; a; H) T: }% x% }IEEE每年評選Fellow一次,每次獲獎人數不得超過會員總數之千分之一,評選過程極為嚴謹,獲選人數極少,在世界各國著名大學間競爭極為激烈。本校電資學院已連續九年每年均有教師獲獎,與美國一流大學相較,亦不惶多讓。
5#
 樓主| 發表於 2007-11-29 15:47:20 | 只看該作者

IC「奧斯卡」 ISSCC台灣13論文獲選

2007/11/28  【聯合晚報╱記者姜穎╱台北報導】
' Q. Q& ^9 e1 c& x% x& K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99645
1 g$ Y# S+ V* w$ ^) P4 p8 s: @' L
4 X* ]- K4 j, V9 ^& q
台大占7篇全球之冠 ! Y) |6 k2 V" G% r6 R; E
3 l5 K8 l9 `0 {! Q
號稱IC領域「奧斯卡」的ISSCC國際固態線路研討會,明年2月將於美國舊金山舉行。台灣學術界延續去年氣勢,2008年共有13篇論文獲選,其中台灣大學就囊括7篇,台大感謝台灣積體電路公司、聯發科技等企業的贊助支援。 6 @( t# z4 Z& J; Q- @# O

: I3 e+ t$ E+ v6 r台大電機系汪重光教授指出,國際半導體重要組織自1953年起,主辦每年一屆的ISSCC國際固態線路研討會,為全球先進固態電路領域研發趨勢的重要指標,更被IC領域視為技術發表的最高殿堂,研討會的內容往往是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方向與趨勢。
- J$ b. V' M8 N0 L1 M
8 n( i( _4 o/ i; i! s5 q即將舉行的2008年ISSCC,台灣學術、工業界獲選論文數量雖有減少,但仍有台大7篇、交通大學3篇、中正大學1篇、聯發科技2篇,共計13篇論文獲選。汪重光表示,依據ISSCC的統計,台灣大學在全球工業界與學術單位中排名第6,並於2005年開始至今,已連續四年蟬聯全球學術界之冠。
- g" r/ |" n# B  Z* E# c$ f/ ^, e$ r8 ]2 p
台積、聯發科奧援 + ]/ r1 _" f; J% G7 {1 G9 V

; P7 U1 ^# m' g9 Z台大校長李嗣涔致詞時表示,台灣大學的好表現和工業界的強力支持有關,例如聯發科贊助成立台大-聯發無線通信實驗室,以台積電與台大合作的國際研究計畫。今年台大7篇論文中,就有5篇出自台大-聯發無線通信實驗室,並皆使用台積電所提供的先進90奈米製程。
. i  A( J0 H8 |% N# E! x7 C4 @
此外,台灣本次獲選論文研究領域涵蓋類比及射頻電路、資料轉換器、低功率數位電路、記憶體、無線及有線通訊等,顯示台灣相關技術領域的發展實力已與世界同步。
6#
發表於 2007-11-30 14:28:43 | 只看該作者

中正大學晶片中心研發無線偵毒獲肯定

2007-11-29 20:39╱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縣二十九日電     1 i5 s5 S4 R$ c( K

) G( W( l/ M" [0 R) H# l
國立中正大學電機系教授王進賢、資工系教授陳添福,最近研發一款適用於手機及無線產品的低功耗、高性能即時病毒偵測處理器,這項研究成果將於2008年二月發表在國際固態電子電路會議ISSCC的最優技術論文。
' V5 @4 H' o: U; U( X- Y8 n. l0 d4 k+ R. _" Y9 t" n1 ~* c- ?- B
中正大學表示,手機及無線產品也會中毒,而手機當機有可能是電腦病毒作祟,王進賢、陳添福兩位教授研發的即時病毒偵測處理器,核心技術包含一個具全世界最低能量消耗指標的資料比對用記憶體。
& A8 W' q& u: ^0 m" Z/ q9 A3 p  S3 z* `) U0 K% m( u
為了提升行動裝置的病毒偵測能力,王進賢、陳添福研發的病毒偵測處理器技術,讓原本無線行動裝置能夠處理的病毒,從一千至三千隻病毒數,大幅提升為三萬隻,同時降低百分之四十八的電力消耗,以及減少百分之四十的晶片設計成本,讓手機及無線產品可發揮即時偵測病毒的能力,並降低耗電量及延長使用時間。8 P/ J  v* R! g0 ^! k7 x- F
) t9 b5 y8 }' b" A9 h9 ?% z& n8 U
使用這個新研發的處理器,將為未來的無線通訊產品(如手機),在提供更長的操作與待機時間條件下,增添更多的資訊安全保障。
! F/ W5 [- ~- g2 _' j; j# l! D/ g. S0 T* m% h9 e
中正大學晶片系統研究中心(System on a chip;SOC)在王進賢、郭峻因、葉經緯等教授的帶領下,晶片系統電路設計的研究論文,已連續四年獲得ISSCC認可,在國內學術界僅次於擁有龐大研究資源的台大與交大。" N$ I% L( ~9 V2 k9 h% Q$ r0 s
6 ?$ W& B7 l/ m7 C4 E" w5 H4 t
其中,電機系主任王進賢在超低功耗SoC電路設計技術,也連續四年共七篇論文獲得ISSCC認可,研究成績更為難得。
7#
發表於 2007-12-5 13:53:26 | 只看該作者

IEEE標準協會授予 James W. Moore“國際大獎”

表彰他對國際軟體工程標準發展做出的貢獻# l6 ]8 y8 i- T% ~3 P8 G1 r
9 w% Y9 I5 A. `. u
美國商業資訊2007年12月3日新澤西州PISCATAWAY消息— —由於在制定IEEE電腦協會軟體及系統工程標準(S2ESC)和ISO/IEC支持的國際軟體工程標準上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James W. Moore獲得了IEEE標準協會2007年度國際大獎。此獎項每年頒發一次,專門授予在實現IEEE標準協會國際目標上做出了非凡貢獻的個人。/ d* p( z& p* f$ S) t
5 R$ U7 G& n. L( a) ~
Moore是一位有著35年軟體工程經驗的資深人士,曾在IBM和MITRE Corporation工作,也是IEEE的會員。從2001年起Moore先生一直積極為IEEE的軟體及系統工程標準化而努力,充當了IEEE電腦協會與國際標準組織ISO/IEC JTC1/SC7之間的聯絡員,並擔任了IEEE軟體及系統工程標準委員會執委會委員。* |+ M0 q1 f" ]) o5 h
. C2 j% x. n' j; }! x8 c& _7 M
Moore表示:“很高興獲得此大獎,很多人一直為實現建立國際軟體工程標準這個共同目標而奮鬥,我只是代表他們接受大獎。”% c' L8 c3 F- j/ |
, o" F: o; {. G, j! W6 A& V
Moore稱:“在這個領域有一個問題是軟體工程標準的全球徵集和IEEE標準徵集,雖然這些標準大多數都類似,但無法真正相容,都是獨立編制有時完全不同,給市場造成混淆。在過去7年�,我們已經努力完全約12個專案,有一個組織接受其他組織的標準的,也有兩個組織接受同一個標準的。”  a3 I. l' t: I: f4 n' ~, p, E% V

4 J  Y, M+ D7 F6 x0 U4 ?2 s+ rMoore認為:“對我來說,此獎的真正價值在於認可了這種工作的重要性。”
4 M( y, a1 A# `3 h! {" L
. k$ {3 y; X; O" m曾經獲得過IEEE標準協會國際大獎的包括Ben C. Johnson、Roger B. Marks、Denis L. Dufournet、Carl R. Stevenson、Michael R. Murphy、Ronald C. Petersen和Wallace S. Read。7 M/ [4 F* E& w% q( X
6 Y( i$ d% U: g, Y
Moore最新完成的有關軟體工程標準的書是《The Road Map to Software Engineering: A Standards-Based Guide》(軟體工程路線圖:標準指南),在2006年由John Wiley & Sons出版發行。他也是IEEE電腦協會主管委員會的成員和專業事務委員會主席。他是IEEE電腦協會《軟體工程知識體系指南》的執行主編和《軟體工程百科全書》新修訂版編輯委員會成員。他也被IEEE電腦協會認為是Golden Core的創始人之一。IEEE還推選他為“第三千禧獎”(Third Millennium Award)的候選人。$ B& q4 T/ I# f- f' |' T0 {6 M, a- m
/ Q4 K; w3 ~- g. x( N
關於IEEE標準協會3 _% p& L, ?9 U( m
7 I' L5 @5 t0 t' \
IEEE標準協會是一個全球認可的標準制定機構,通過開放形式將行業的不同部門聯合到一起制定普遍認可的標準。基於當前科技的一致觀點,這些標準為行業設定了規格和程式。IEEE電腦協會已經制定了超過870項在用標準,另外正在制定超過400項標準。想瞭解更多有關IEEE電腦協會的資訊,請訪問 http://standards.ieee.org/% i" `! c) r" C6 n
6 e, y3 f# Z0 v, _$ W  T9 ~
關於IEEE+ i+ e1 s% i- j1 B% @& C
$ e8 Z" l/ g  i% t3 _. |
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是全球最大的專業技術協會,在全球160個國家擁有超過37萬個成員。該組織在很多領域,從航太系統、電腦、電訊到生物醫學工程、電力和消費電子都是主要的權威機構。IEEE專注於技術的發展,出版的電子電氣工程及電腦科學方面的著作占全球總數的30%,已經制定了近900項行業在用標準。每年該組織舉辦或合作舉辦超過450次國際性技術會議。想瞭解更多有關IEEE的資訊,請訪問 http://www.ieee.org
8#
發表於 2008-1-10 07:17:50 | 只看該作者

與諾貝爾得主共榮李財德獲宏博研究獎

與諾貝爾得主共榮李財德獲宏博研究獎
8 _) ^  e* F9 k% t6 P8 `# Z; w中央通訊社 - 2007年12月26日4 z% k6 b; b) R# o0 Z. h9 t
  T# S& I* c' c% ^
中研院表示,李德財為中研院資訊科學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研究專長為演算法設計分析、計算幾何學、 數位圖書館以及網際網路解題環境等,曾在1992年榮獲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Fellow,IEEE)、1997 年榮獲美國計算機學會會士(Fellow,ACM)、2001年獲得潘文淵研究 ...
9#
 樓主| 發表於 2008-1-10 09:08:32 | 只看該作者

教授腦袋裡挖金礦 7年賺近2億

本篇文章摘自: 商業周刊第 1051 期
# `  H: f8 T& @" @7 D作者:王茜穎
- {$ v3 e# {2 B, r" b( ?- s$ u* t- F* Z! l
科技業的專利生命週期太短,未來交大要往新創公司發展,圖為交大學生繼無名小站、痞客邦後,創立的「推推王」。
  x3 u  ~( e; n4 {' x
4 }$ K. a# r+ o9 l/ {  ?; V- M在美國行之有年的技術轉移模式,培養出如Google等幫學校賺進可觀權利金的金雞母,正在起步的台灣,智權產出第一的交通大學可以提供哪些參考?& Q( m* B' d" j5 a2 i

8 P, b, _* J! O* t. l台灣沒有一所大學不在哭窮。現在大學必須自籌二○%至二五%的經費,但遇上景氣不好,募款不易,學校究竟要上哪找錢?
+ k/ P- m3 C9 A9 p, p7 Q6 v" u  H7 c9 ^1 P
二○○七年十二月初公布的教育部高等教育評鑑中,交通大學在國立大學「智權產出成果與應用效益」項目中拿下全國第一。自二○○一年成立智權中心,七年來,交大累計的智權權利金收益達一億八千六百萬元。其中「無名小站」的授權金達三千萬元,居個案最高;機械系教授洪錫源的「3C產品前瞻技術」,亦獲得二千五百萬元權利金。 : N' I) R' ?. Y$ v7 z2 f5 B' x# p) k- I

6 u: ^9 A' L& }- T這條新財源,其實是找出大學教授腦袋裡的金礦,行銷出去。 ( `) h+ j6 O2 U7 k7 R& |+ Q: V# V

+ {& w; p0 R+ U2 o1 T0 u祭出八成高回饋金 鼓勵教授花時間投入研發 5 W" F# I" Z1 P1 G  V

7 m2 U  W4 z' j3 ?/ ^& q' S這個做法在美國已經行之有年,一九七○年代美國史丹佛大學就成立了技轉中心,養出的金雞母之一,就是有名的Google,它的模式後來成為美國大學技轉中心的原型,但台灣能否套用美國模式?從交大的例子,可以參考什麼?
/ m& b; s& J5 `4 f6 C  }" u' b" K1 k, G0 G
最初就參與校內技轉制度建立的交大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劉尚志曾建議校方,台灣才剛起步,風氣尚未形成,最好能提供教授較高的技轉誘因,否則教授都很忙,一開始就仿照國外的低誘因,沒有人要花時間在這上面。「如同生火,火種開始起來,你一不小心就會吹熄。」前研發長林一平如此比喻。因此,交大明訂創作人有八○%的回饋。
  e; n* B2 p% S6 K3 J+ |3 E3 M& V( I
交大的高回饋不只是全國第一,劉尚志說可能還是全球第一,因為相較之下,史丹佛大學的教授,扣除行政費用後,還只能拿回三分之一,其餘則回饋給學校,進行再投資、成立獎學金等。
9 `7 s: G- A8 s4 l4 [+ y6 V6 w2 B+ F! c* J9 S
要給高回饋並不難,不只交大,清大技轉中心的回饋大約在五到七成之間,目前也打算參考交大的模式,朝更高的回饋做檢討。但一位熟悉國內大學技轉運作的教授指出,拉高回饋來吸引教授投入,存在著隱憂,「這就像年金加碼,但對制度並沒有好處。」他認為給創作者高於五成的回饋率並不合理,因為根據科技基本法,學校必須回饋二○%給出資的國科會,在這個前提下,若分配過高比率給教授,學校會缺乏足夠的收益可以長期投入在建立一個專業的團隊,長久下來並不利於大學智權中心的發展。 (未完) - S( ?# p) ?+ G

* X8 m. S4 b0 \  r  m* A<詳細內文請看紙本雜誌>
10#
發表於 2008-1-17 15:16:08 | 只看該作者

功臣之一 交大教授林尚佑 專研光子晶體

記者李青霖╱新竹市報導 6 C) b4 g  }' s! g" p
http://www.pac.nctu.edu.tw/Report/report_more.php?id=13185
" f8 B7 H8 f# d/ ?2 p: `8 m7 ?: P  @6 y
參與研發出史上最暗物質的林尚佑(見圖,取材自交大光電工程系網站),台大畢業後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專長光子晶體研究,目前是新竹交通大學光電工程系講座教授兼美國壬色列理工學院講座教授。
1 {/ W0 ^$ J5 z2 n. ]& w  W. t
  `! S+ X9 \2 [) Y" S交大光電工程系主任黃中垚說,林尚佑目前人在美國,他原本任職美國國家實驗室,做奈米材料,後來受聘為美國壬色列理工學院講座教授,交大三年前開始,與美國壬色列理工學院合作,合聘林尚佑為講座教授,每年寒、暑假到交大,做專題演講,並帶學生做研究。今年是第四年。
11#
發表於 2008-1-17 15:17:22 | 只看該作者

今年50歲 交大將表揚50位傑出校友

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
% C' J0 Z$ Y9 j1 o0 K; hhttp://www.pac.nctu.edu.tw/Report/report_more.php?id=13182  j, h- r; r- [1 M: r

5 e" [2 W. t% ]9 I1 u6 f% y交通大學今年將歡慶在台建校50周年慶,交大校長吳重雨昨(16)日表示,交大校友半世紀以來,不論在全球高科技、學術界及文化界等產業,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因此,今年4月12日的校慶日,將以「台灣50影響50」為主軸,頒發「NCTU頂天立地」獎座,給50名產業界有影響力及貢獻的交大校友。) J# ^& d. j- a
在科技產業要點名交大校友,還真是難以一口氣數完,舉凡:宏�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台積電副董事長曾繁城、前聯電董事長曹興誠、矽統董事長宣明智、建邦創投董事長胡定華、勝華董事長黃顯雄、友達副董陳炫彬、凌陽董事長黃洲杰、群聯董事長潘建成、合勤董事長朱順一、友訊董事長高次軒、思源董事長呂茂田等等。
; _* ?; C# M) y0 Z
1 J6 d- f0 J! u2 H就連金融投資領域的宋學仁,才過世的名導演楊德昌,及滾石唱片的段鐘潭,生醫工程領域的楊育民等等,都是交大在各產業界知名的校友。
( g, Y4 P' ]1 _4 ~2 U: z0 W0 x/ a$ S4 d" ]* f: v5 r, w0 u
吳重雨舉新竹科學園區為例指出,竹科自1980年成立以來,90年進入電子產業飛躍成長的年代,當時交大就有將近七成的畢業生進入竹科工作,成為帶動竹科成長快速起飛的先導部隊,也代表台灣跨入世界高科技產業的領域。
5 u8 D$ G( I3 g# J0 ~# I  2 l! c2 N, x9 j
報導日期:2008-01-17
$ B8 g$ @5 W1 I- Q: P8 c5 q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D7版/科技產業
12#
發表於 2008-1-17 15:21:04 | 只看該作者

醫療品質大躍進 交大「工程」、「醫學」整合大突破

交通大學2008邁向生醫工程領域新願景 暨 「台灣50影響50」校慶活動 2 d" o" x. Y+ D7 w$ i( U+ u: u9 H
http://www.pac.nctu.edu.tw/News/news_more.php?id=33
8 D* V4 m# E+ p! u. o
5 P% \# E- \9 n& t  x" I
$ W( \; c/ O3 d4 x- n) h  e 交通大學、奇美醫院簽訂合作備忘錄。左起:李源德教授、吳重雨校長、邱仲慶院長、王志中副院長   
' i% [) Q* \8 l4 e  ?
& O8 G* |1 j- _  K" H! u4 C交通大學在台建校五十年 產業界傑出校友造就全球化的影響力: a  i! c9 i( E/ D8 J/ I+ H

" @! N; |' X( M今年四月適逢交通大學在台建校五十週年,半世紀以來,交大校友無論在全球高科技產業、學術界、文化界等各產業都佔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以新竹科學園區為例,自1980年成立後,90年進入電子產業飛躍成長的年代,當時交大有將近七成的畢業生進入竹科工作,成為帶動竹科成長快速起飛的先導部隊,也代表台灣跨入世界高科技產業的領域。吳重雨校長表示,交通大學從五十年前的20位研究生一棟大樓,直至現在已培養出五萬多名半導體、光電產業與高科技產業的優秀校友,許多人認為美國有矽谷是因為有史丹佛大學,而交大之於新竹科學園區,所扮演的領先的角色也決不遺餘力。8 K/ h2 Q. s1 q2 f3 t* V( M# g) [
- l" K4 b1 S2 c4 C, o4 D
為了彰顯新竹交大五十年來各屆校友在全球通訊、電子、IT產業、半導體、IC設計、網際網路、光電、金融、生醫工程、電影文化等各『產業界』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並區隔與大陸其他四所交大之不同,交大特別規劃舉辦『台灣50、影響50』校慶主題活動。去年底先由各學院、校友會或個人推薦『產業界』具有舉足輕重影響力的校友代表,今年一月十一日經由校內行政會議主管票投產生一百位代表,最後透過與第三公正單位邀集決審委員召開決審會議,票選出產業界最具有影響力的50位交大校友。決審委員陣容堅強,包含吳重雨校長、交大榮譽博士李遠哲院士、寶來金融集團白文正董事長、光寶集團宋恭源董事長、聯強國際苗豐強董事長、遠東集團徐旭東董事長、聯發科技公司蔡明介董事長及社會公正人士高希均教授、工研院林信義董事長、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暨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等。預定於四月校慶前選拔出產業界最具有影響力與貢獻的五十位交大校友。2 J, U1 R4 E$ z; i: v

" a# D% Y9 R1 i9 e! {『台灣50、影響50』活動,除了彰顯交大在台灣半世紀以來讓人刮目相看的貢獻外,更希望能夠再次凝聚校友向心力,期望將來更能搭起兩岸、矽谷高科技界的平台,以校友的全球化腳步,協助學校一起向國際發聲並發揮更大的貢獻及全球影響力,那麼交大五十年呈現的成果,同時也是交大邁向未來銳不可擋的基礎。: S8 ]! O2 V& Q2 ~* x; Y/ G4 n
" [* c) C, Q& G  w) H' N
畫龍點睛 交通大學禮聘前台大醫院院長李源德擔任講座教授指導生醫工程發展9 _/ v: V, l: E1 @* `& z* n

  X# ~* z  v) g+ b7 R交通大學自民國47年博愛校區電子研究所創校至今,已有半個世紀的歷史,在歷經五十年的淬鍊之後,在電機、資訊等工程領域已有相當傑出的成績,2007年上海交大針對世界大學工程領域排名,交大更榮膺全球第49名、台灣第一,但是吳重雨校長認為交大欲躋身世界頂尖大學之林,不應以此為限,應善用本身的優勢並積極開拓資源,拓展研究領域整合,將交大原本擅長的電機、資訊工程等領域結合生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進行跨領域整合;這項計畫獲得宏�創辦人之一、同時也是思源基金會董事長的黃少華大力支持,黃少華董事長表示,過去在宏�時曾經拜訪過李院長討論台大醫療系統以及流程如何資訊化的議題,因此在科技與醫學的整合面,雙方都達一定的共識與想法;這次很高興能有機會為交大朝向生醫工程領域發展盡一份心力。
7 v3 ?0 z0 `% W4 y  ?5 C" v1 Q+ m+ y# G0 |
思源基金會的大力支持,感動了前台大醫院院長李源德博士首肯擔任交大講座教授一職,以其既有的醫界專精認知、豐沛人脈,再加上以實際的行動、跨領域的整合,帶領交大朝向醫學工程研究領域發展,建立具有高瞻遠矚的「醫療產業智庫」,並期望將科技與醫學加以完美結合,創造有競爭力又實用的醫療產品,為台灣的經濟發展找到新的活力,也期盼為全體人類帶來更大的福祉。吳重雨校長表示,工程與醫學結合的議題,在本世紀已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與產業發展課題,也是新世界的趨勢,交通大學未來朝向生醫工程發展的首要課題,將朝向用以治療目前醫學無法醫治的神經損傷與疾病。李源德教授表示,未來要努力從實驗室到病床(From bench to bedside)的團隊整合,著重長程生涯技術的養成,也要以人才間技術發展(Interpersonal skill development),解決多重行業困境。李源德教授擔任交大講座教授後,將積極參與規劃交大MD-PhD(Doctor of Medicine醫學博士)學程的計畫,另外,也將用心在多樣專業團隊的養成,同時將發展創新、經濟效益、高品質的實用產品。交大希望可以藉重李教授在生物醫學領域的專長與宏觀,以及其高效率的領導力,結合交大在電機、資訊工程領域的領先優勢結合,朝向醫療照護服務、診療儀器設備、生物技術及製藥產業,共同為人類的醫療品質奉獻心力。
0 G: ~2 m. ~$ B1 V) ?% t
, A6 I  U5 u3 v4 `) K繼往開來 交大智慧型仿生裝置研究中心,生醫工程的先鋒部隊
/ o0 {( S  ?! }% }/ Y+ \4 }: E- I
交大去年九月成立的『智慧型仿生裝置研究中心』(Intelligent Prosthesis Research Center) 積極延攬各界優秀研發人才,已規劃成立MEMS lab(微機電系統實驗室)、生醫電子元件實驗室、加速測試實驗室、神經訊號量測實驗室與動物中心;而目前正在著手進行的『仿生系統平台技術』,未來與工研院、台大醫院、奇美醫院、台北榮總、長庚醫院、成大、陽明、北醫、中國醫學大學、台積電、聯電、奇美醫院等研發、產業、醫學等各界會有密切的合作關係,台積電及聯電也會提供免費的晶片製作。交大未來將朝向1.人工視網膜;2.腦深層刺激手術;3.脊髓損傷;4.神經認知等醫學應用面前進,希望可以改善黃斑老化、色素性視網膜炎、帕金森氏、癲癇、癱瘓、及神經損傷患者的生理狀況,提高患者生活品質
( [( K3 k0 Y! B$ @* l
# Q3 h9 m3 I# T# H3 L; N本日交通大學也正式與財團法人奇美醫院簽署合作備忘錄,由邱仲慶院長與吳重雨校長代表雙方簽約,未來交大與奇美醫院將針對生醫電子工程相關的研究項目發展長期合作關係,奇美醫院邱仲慶院長表示,交大未來所朝向的生醫目標,剛好與奇美醫院一直以來深耕的領域可以相互結合,未來可以期待雙方的合作會使電子科技帶入臨床醫療與居家照護領域,以期改善整體醫療環境品質,嘉惠更多國人;目前交大也已經與成大合作,由成大提供動物model作為實驗之用。吳重雨表示,智慧型仿生裝置研究中心將會研發出本土第一個可以植入人體的電子元件。
13#
 樓主| 發表於 2008-12-1 09:22:43 | 只看該作者

義大編解碼研究再突破 受到國際矚目

圖說:義守大學電機資訊學院博士班學生施沛渝、蘇文谷近期內發表「長度89二次剩餘碼的代碼解碼」論文,刊載於國際知名期刊EEE
+ y9 Q( \5 B! u) X/ `) P$ w; {7 Q  w6 C: q' ~# B
(20081128 17:25:03高縣)義守大學電機資訊學院博士班學生施沛渝、蘇文谷所進行的編解碼研究再突破,以理論分析的方式取代了原本所需的大量電腦驗證,預期可運用在通訊傳輸設備上,可讓訊息傳輸更為正確!兩人發表的「長度89二次剩餘碼的代數解碼」論文極具原創性及延展性,受到國際矚目,被知名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以「長篇論文(Regular Paper)」的方式刊載,展現了義守大學電機資訊學院傲人的研究能量。
$ o' j( ]  ]3 \, K! p$ X
0 S+ K, X; A" G; M8 T義守大學電機資訊學院張肇健所帶領的團隊在編解碼研究上世界馳名,其研究成果持續在國際期刊中發表,更是獲得國際學者的讚賞。張肇健在編解碼研究的成果吸引了國內許多學生前往學習,原就讀於東吳數學碩士班的施沛渝、蘇文谷也在畢業後慕名而來,進入義守大學資工所博士班就讀。施沛渝表示,目前編解碼在美、日受到相當重視,但國內研究者較少,而張肇健是箇中喬楚,因此她來到義守大學向張肇健學習,希望能在領域中有所突破。
" m8 H/ F, a' W6 t0 y; Q
5 ~) F) X- ]! L+ v- ^; i$ S蘇文谷表示,編解碼的技術可讓訊息在傳訊過程中,即便受到了干擾,也可以完整地還原。因此,編解碼技術已被許多的無線通訊設備與多媒體裝置廣泛地運用。他更表示,刊載該論文的期刊自1953年創刊55年以來,作者以台灣名義發表的長篇論文共40篇,其中作者群全為台灣作者的論文更是僅有16篇,而義守大學編解碼團隊發表的論文就佔了2篇。/ }9 |+ ^% h5 W: V7 u0 Y; u
& N* w# X0 E2 }: {( ?5 Q- N
施沛渝進一步地表示,她來到義守大學深刻體會到這裡師資的優異與研究風氣的鼎盛,打破了她原本心目中私立大學比不上國立大學的刻板印象。她更表示,其實許多私立大學學生所發表的論文數量與質量,遠遠超過國立大學,因此只要好好努力學習,成就是指日可待的。這次在研究上的突破就讓她很有成就感,也很高興自己過去做了正確的選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申請會員

x
14#
 樓主| 發表於 2008-12-4 12:47:28 | 只看該作者

創新科學研究 國際學術地位崇隆 成大李清庭院長 榮獲IEEE會士


4 Y. f, N9 e- b- k8 E. {圖說:成功大學電資學院院長李清庭% e- G2 O- t1 C! N  q6 x* j' i7 ^; g
(20081204 09:31:16台南)對於氮化鎵光電與電子元件有卓越成就與貢獻的國立成功大學電資學院院長(成大特聘教授、任教於電機工程學系)李清庭,以亮麗的研究成就榮獲2009年度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頒發會士(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 Fellow)頭銜,成為2009年國際電機電子領域中最耀眼的學者之一。由於IEEE Fellow是屬於全球電機電子相關學者及從業人士最高榮譽,亦列為各校電機資訊學院評鑑及邁向國際一流大學重要指標,因此,李清庭院長獲得IEEE Fellow桂冠加持,除彰顯李清庭院長在國際上的崇高學術地位,亦大幅提升成大電資學院在世界的能見度。
- T9 A! A0 n2 r; Q; E
# c: d% \/ q4 I9 v在2003年被延攬回母校成功大學出任第一任電資學院院長,固然李清庭院長從科學家的角色初次涉入行政體系,但他一本成大人勤奮精神與精益求精的治學態度,很快地把龐雜行政工作做得跟他的研究一樣出色,令人刮目相看。他除為電資學院立下典章制度、打下堅實雄厚基礎,亦積極創造優質的教學、研究及學習環境,讓電資學院的學術研究成果揚名國際,在國際上佔有重要一席之地。此外,他在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 (IEEE)台北分會各項重要職務時,大力推動會務工作及倡導技術升級,成效卓著。值得一提,繁瑣的行政工作並沒影響他對科學研究的執著與專注,依然交出亮麗的研究成果。" Z, m) E; m  h' [, f+ ?

- A3 k% F3 s) l6 M( X, F9 P李清庭院長在氮化鎵光電與電子元件的卓越成就與貢獻是有目共睹的,首先是他對於化合物半導體元件的製程及結構有創新性的研究成果及專利,尤其是在氮化鎵發光二極體及高速電子元件的應用,在氮化鎵發光二極體研發高穩定的歐姆接觸,硫化及氯化處理氮化鎵表面,與無需螢光粉之單石碳佈植,並由此研發成果進而製作高亮度無需螢光粉的白光發光二極體,並進一步將此一專利轉移到產業界量產。且獨立發展設計氣相冷凝系統成長高品質的氧化鋅薄膜及氧化鋅奈米柱,成功製作氧化鋅/氮化鎵異質紫外發光二極體及氧化鋅奈米柱發光二極體,並獲得成功大學一流大學的標竿計畫補助研發前瞻的研究領域。$ V/ H) k3 j. h) E* K

* d6 b) x5 n/ p" x7 j7 Q再者,他更首創利用光電化學技術直接在氮化鋁鎵表面成長氧化層來製作氮化鎵金氧半場效電晶體,此一研發成果的貢獻,猶如在矽元件及積體電路的成功可以直接在矽成長氧化層以製作積體電路的功效,該項研發成果克服化合物半導體製作金氧半場效電晶體的瓶頸,使氮化鎵互補式金氧半電晶體元件及積體電路的發展具有可行性,可望達到數十年來所追逐的目標。
0 O7 o# e6 I6 V
( G4 N$ O- z! D6 K2 P2 q( y除此之外,他也在奈米材料特性之研究、光波導元件及光電電磁場感測器、…等尖端科技之研究均有豐碩的成果,且在國際上獲得極高的評價與肯定。以光電電磁場感測器為例,他以鈮酸鋰優異的電光效應與微型天線積體化,完成電光調制型光電磁場感測系統,此系統可精確的量測電磁波的多項參數,諸如頻率、振幅、能量等等,進而將此系統應用在電磁相容測試、電磁輻射安全測試、天線特性測量、工業安全輸電、雷電防護監測、移動通訊等等,甚至也能用運在電磁場對生物細胞影響的研究上,這是電磁感測技術一項重大突破。1 `2 S* w# w5 w& v4 a# ~
. i) ]) w2 B' C9 x1 L" @. G9 ~0 [: P
李清庭院長專研光電半導體元件、積體光電元件與電路、高速半導體元件與電路、奈米材料與元件、太陽能電池等領域,發表400篇以上的期刊論文及會議論文,研究成果卓著,獲獎無數,除甫獲2009年度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頒發會士(IEEE Fellow),還榮膺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2002)、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1999)、中國材料科學學會材料科學傑出論文獎 (2007)、台灣真空學會真空科技傑出論文獎(2007)、中華民國光學工程學會台灣光電科技研討會傑出論文獎(2006)、台灣電子材料及元件學會國際電子材料及元件會議論文獎 (2006)、成功大學特聘教授 (2004年迄今)、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傑出電機教授獎 (2003)、台灣電子元件協會 傑出服務獎章 (2002)、光電工程學會光學工程獎章 (2002)、台灣真空學會真空科技傑出論文獎 (2001)、台灣電子材料及元件學會國際電子材料及元件會議傑出論文獎(2000)、中國工程師學會論文獎 (1999)、光學及光子研討會論文獎 (1999)等殊榮。5 O! [1 N& o7 r! p1 e
+ t4 v3 U2 z/ \0 y! O2 k% \( ^
李清庭院長,1972年成功大學電機工程系學士畢業、1974年取得成功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碩士學位、1982年獲得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電機研究所博士學位,歷任中央大學光電研究所教授、成功大學第一任電機資訊學院院長、國科會光電學門召集人、台灣電子元件與材料協會理事長、以及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 (IEEE)雷射與光電台北分會財務長、副理事長、理事長等職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申請會員

x
15#
發表於 2008-12-25 14:53:47 | 只看該作者

義守大學校長 傅勝利獲國際殊榮

  義守大學校長傅勝利獲選國際電子電機工程師學會(Institute o f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院士,表彰他對半導體產業的貢獻及工程教育的努力。國際電子及電機工程師學會是全球最大規模科技專業組織,涵蓋150個國家超過36萬5000成員。每年經嚴格評審而產生院士。剛公布的2009新當選院士中,傅勝利憑藉在電子元件、電子封裝、電子製造的傑出貢獻入選。 + l4 x7 F" e1 x
  傅勝利畢業於成大電機研究所博士班,迄今曾在有審查制度的學術期刊與會議發表或共同發表近200篇技術論文。1983獲教育部傑出研究獎、1990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傑出研究獎。2000到2006年協助經濟部工業局設立台灣半導體學院,訓練非工程專業背景的大學畢業生成為積體電路產業中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專業人才;自2003年迄今,已有超過2800位學員完成訓練,其中多人服務於台灣IC半導體產業。
16#
發表於 2009-11-30 11:04:29 | 只看該作者

元智電機系林志民教授 榮膺IEEE Fellow


" }5 H6 E# G% C$ S  T* `  p* H9 y* c% x6 x8 ]4 D
(20091130 10:41:17)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簡稱IEEE)公布 2010年 IEEE Fellow「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評選結果,元智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林志民獲得這項殊榮,以表彰他於模糊系统(Fuzzy System)、類神經網路(Neural Network)和小腦模型控制器(CMAC controller )領域的貢獻,全校師生均同感光榮。
5 [; l5 Z; N1 B* K- g
9 u4 r; L* B3 V0 w# G+ {4 g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nc.)會員超過35萬人,為全世界最大的國際學術組織,每年遴選極少數在國際上享有學術聲望的專家學者為會士(Fellow),評選過程極為嚴謹,在世界各國著名大學間競爭極為激烈。林志民此次獲選為IEEE Fellow,為元智大學創校二十年來,首位由校內培養榮登重要國際學會會士,實屬難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申請會員

x
17#
發表於 2009-11-30 11:04:36 | 只看該作者
林志民的學術研究主要著重於智慧型控制系統的開發及應用,在小腦模型神經網路、類神經網路及模糊控制方面的研究都有創新成果,尤其在小腦模型神經網路的開發及應用,研究成果在國際上居領導地位。
" }1 H. S$ b2 U( o* [9 j
  w! R/ u$ f  R6 S林志民曾多次受邀擔任國際研討會主講,並多次獲邀至各大學演講,積極推廣小腦模型神經網路的應用價值。他運用小腦模型神經網路的應用,開發出乳癌電腦輔助診斷系統、智慧型飛彈導引系統及人型機器人智慧控制系統,應用領域極廣,對於未來在醫學上乳癌的辨識能力以及國防安全與個人生活都有深遠的影響。& ]( t7 B9 D7 x6 \8 u! _# u) g. _

4 L/ M3 l# P# u' q  A2 j+ c林志民感恩的表示,獲得這份殊榮,最感謝元智校方提供良好的研究環境,還有一群優秀的研究生,沒有他們的共同努力,不可能有今天的成果;當然還要感謝家人的支持,讓他可以心無旁騖的專心研究與發揮。
18#
發表於 2011-9-20 08:17:32 | 只看該作者
恭賀!義守大學榮譽校長傅勝利博士9月20日榮登4F 囊括中國材料學會會士、國際微電子暨封裝學會、國際電子與電機工程學會、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等四學會會士
  U' P7 e. r3 }+ ?: `+ |  q2 i, z8 [1 u& A  k! I: [
(20110919 16:47:02)義守大學榮譽校長兼講座教授傅勝利博士榮登電機與材料領域4F榜,百餘篇學術論文與多項專利等獲獎無數,產、官、學、研界均獻上恭賀。3 N$ }8 O! Y5 K5 l

/ f# `+ @1 N6 Q6 y  {9 \7 v4 c義守大學榮譽校長兼講座教授傅勝利於20日在台北南港世貿中心中國材料學會年會大會上獲頒中國材料學會會士(FELLOW)證書殊榮。傅勝利博士在電子材料、 製造、與封裝方面均有傑出的研究與表現,先後獲得2003年『國際微電子暨封裝學會』(IMAPS)頒給FELLOW, 2009年『國際電子與電機工程學會』(IEEE) 頒給FELLOW,2010年更榮獲『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頒發院士(FELLOW)榮銜, 加上今年『中國材料學會』所頒的會士(FELLOW),傅勝利博士正是4F(4 FELLOW)。
- G* D9 V: Z; @- R8 `- E
8 r2 ]7 R3 R: S: w( }0 v4 X! k傅勝利博士於成功大學教授、行政主管及義守大學校長任內,除不斷精研於電子科技及學術研究外,更持續與電子產業研發合作,先後創立『國際微電子暨封裝學會台灣分會』(IMAPS-Taiwan) 以及『台灣表面黏著技術協會』 (SMTA-Taiwan)。此外,八月下旬與國際發明家聯盟總會(IFIA)共同主辦「3CII 國際電腦應用發明與文化創新世界盃與競賽」,大會圓滿成功,傅勝利博士更獲得與會二十多餘國代表與IFIA總會讚揚,並頒予IFIA騎士級勳章。3 D& A; n2 `- A  a1 p! @; Q9 n& e* O! W
8 m, Z* O3 @; \$ N7 K& ?
傅勝利博士於八月底甫卸下長達二十一年義守大學校長職務,轉任為榮譽校長及講座教授等職務,繼續協助義守大學建立卓越新里程。
: P! a8 V& N' t: ?# g; j0 d
/ ]: {0 I* Q- V訊息來源:義守大學
19#
發表於 2013-5-23 14:49:44 | 只看該作者
成大鄭芳田教授 在IEEE ICRA 2013奪得兩項大獎 獲頒創新引導生產科技獎及自動化領域最佳論文獎
1 e- a( `+ D2 e7 `
9 _! j) H0 l3 ?4 a; `, C/ |4 a(20130522 14:37:08)成功大學製造資訊與系統研究所講座教授鄭芳田日前赴德國卡爾斯魯厄(Karlsruhe)參加2013年IEEE國際機器人及自動化學術研討會(ICRA 2013),除接受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 機器人與自動化分會(Robotics and Automation Society, RAS)頒發「2013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naba創新引導生產科技獎(2013 IEEE Inaba Technical Award for Innovation Leading to Production)」,也獲得IEEE ICRA 2013自動化領域最佳論文獎,22日載譽返校,受到成大師生熱烈的慶賀。鄭芳田教授及其研究團隊一連在IEEE獲得兩個大獎,肯定了他所研發的全自動虛擬量測 (AVM) 系統對產業發展的卓越貢獻。2 }3 u; m- l5 G9 K5 H
4 f9 v/ M! }' T, B# X+ ^
全自動虛擬量測 (AVM) 系統現已應用在高科技產業,且可大幅降低產品抽測頻率與協助提高產品良率,達到降低整體生產成本之目標。目前工具機產業對該系統也抱持高度興趣,希望能引進該系統應用於工具機產業的生產線。為此,鄭芳田教授率同E化製造研究中心之成員與福裕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中正大學前膽製造系統頂尖研究中心(AIM-HI)、和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PMC)共同合作,參加2012年11月在台中舉辦的台灣國際工具機展(TMTS)及2013年3月在南港展覽館舉辦的台北國際工具機展(TIMTOS),成功進行了「智慧型製造雲」連結遠端工具機(位於彰化伸港之福裕公司工廠內)之全自動虛擬量測(AVM)即時加工精度推估現場實機展示(Live Demo),成果備受業界高度肯定。
, j% {8 i3 v2 _8 w( {
) `) ^4 n3 G/ K3 N4 |; D  g  X鄭芳田教授所率領的研究團隊成員,還包括成大製造所丁顥博士生、高雄第一科大楊浩青教授、文化大學洪敏雄教授,將AVM應用於工具機之研發成果撰寫成論文: “應用於預測工具機加工精度之創新虛擬量測機制(A Novel Virtual Metrology Scheme for Predicting Machining Precision of Machine Tools)”投稿至2013年IEEE國際機器人及自動化學術研討會 (ICRA 2013),並獲得IEEE ICRA 2013自動化領域最佳論文獎。
20#
發表於 2013-5-23 14:49:49 | 只看該作者
IEEE國際機器人及自動化學術研討會 (ICRA 2013)為全球在機器人與自動化領域最重要且學術地位最崇高的國際學術會議。本次大會共有來自63國之2,265篇論文投稿,只有873篇被接受,即接受率僅38.5%。更榮幸地鄭教授研究團隊撰寫的 “應用於預測工具機加工精度之創新虛擬量測機制” 論文,不僅被接受,而且榮獲大會頒發之自動化領域最佳論文獎(ICRA 2013 Best Automation Paper Award)。
$ c8 h. i! F5 L  M" c* u* ^6 X7 D  c3 ~. p3 g
成大鄭芳田教授所研發之全自動虛擬量測 (AVM) 系統,可節省導入虛擬量測至其他同型機台或同一機台之各反應室的時間與人力成本,並維持虛擬量測應有的精度;可自動評估與篩選製程資料和實際量測資料,因而充分滿足全廠自動導入虛擬量測的需求。
0 F$ [, D" C& a0 t0 h" e1 t
; g. a1 e4 ~+ y3 r( x8 O$ E這項全自動虛擬量測 (AVM) 系統,除獲中華民國專利(I 349867)外,亦另獲美國(8,095,484 B2)、日本(第4914457號)、中國大陸(第843932號)以及韓國(10-1098037)等四國之專利權。目前已成功技轉予奇美、茂迪、聯電等大廠實際上線應用。0 J8 [, A2 }" }  o5 |- ^6 J. h
  c8 ]6 w2 U  a" A
訊息來源:成功大學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首頁|手機版|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新契機國際商機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GMT+8, 2024-6-1 02:38 AM , Processed in 0.14601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