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找回密碼
 申請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Login

用FB帳號登入

搜索
1 2 3 4
查看: 79081|回復: 77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問題求助] 如何創造開發與研發商機根留台灣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7-1-31 17:52: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會來這個網站的大大通常都接觸或碰觸過電子產業,版主與所有精英大大,請問你們要一輩子都呆在某公司的旗下當研發人員嗎?真的沒有方法可以讓你的口袋更飽嗎?! C) e$ h, a8 y/ I/ H9 @
  x1 J. j& u- i- O. H) ^, j. E
可否請有經驗沒經驗的大大將自己遇到的問題鋪出來不管是針對什麼問題都可以廣泛討論% }7 w5 q: A2 b- O
0 U. Q+ z4 A' g9 e* U* g
我的觀念科技就是解決或服務更廣大的"人"
5 B: x) O: E9 d. H5 d" w' G
. w. ?2 \3 Q2 I1 X2 p/ ~科技創新來自於大家源源不斷的思考與突破
# C2 q. H5 @- d) r& S  o/ u, ]
; M: b  s/ C5 K- Y有研發與創新才是科技最重要的環節3 Y/ }/ R( z$ D& \1 B0 n8 L0 k7 M2 x
$ S7 u3 ^" b( x) c$ A4 y
有市場才會有商機,有商機才會有大家^^6 i* {: N1 a  q4 C' l
0 y2 g4 _- `& E/ G% F0 B2 p9 w
請各位大大腦力激盪一下把自己的理想化公司發表出來3Q
/ Z3 j/ A+ F& j- ~+ e1 t
* ?9 Q. T- ]/ D2 Z8 I9 B; ^我們可以藉由這個網站開創新的商機^^請大家說出來拜託拜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頂2 踩 分享分享
2#
發表於 2007-2-1 20:30:58 | 只看該作者
研發與創新的確是科技最重要的環節
% E) y$ U0 _* H3 L! K# G8 B想要有市場基本上要瞭解"人"對科技的需求在那邊~
! Q' p- J) ~! n, s! ^, w, X大公司講求研發團隊和效率4 `9 s4 y) h# U% a0 V6 `9 d
小公司如何能從小蝦米變成大鯨魚呢?' P' I# S( `1 x$ b
專利的確是一種強力的保護傘
6 o  s/ N' x( B' x+ ^! @/ t有效的專利更能為新的發明帶來不少的利潤和商機7 l2 r' K' v% w9 |5 S4 H
大家有空不妨多想想新的創意也不錯

評分

參與人數 1 +5 收起 理由
bosscck + 5 我很贊同!

查看全部評分

3#
 樓主| 發表於 2007-2-2 12:56:10 | 只看該作者

各位請我們大家共同創造Chip123論壇整合能力共同創造未來,藉此拋磚引玉邀集有志之士

請各位大大轉頻道至Chip123科技論壇 » 綜合討論區(System Forum) » 研發專案討論區0 H; K, x+ D7 V, Z

6 Z& u' _( L2 H就您所知提出討論^^3Q,整合科技是很重要的環節,沒有人是萬能的,但是整合現今技術卻是最重要的環節,別再想了那個人就是您,有您的參與chip123論壇將會獲得更多.
4#
發表於 2007-2-2 13:47:53 | 只看該作者
研發人員如果覺的有好的idea,先自已成立公司,把prototype做出來。
: i8 t7 t6 ?8 |6 m. g如果金額不大,可以直接向政府申請補助,之後再把公司賣給其他大公司。( h0 Q6 @" ~- _+ q* }
這樣會比一輩子都呆在某公司的旗下當研發人員比意思多了。
5#
 樓主| 發表於 2007-2-2 18:13:4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hiwu 於 2007-2-2 13:47 發表9 R& \5 O6 C, X; G& h! m7 `/ G; G
研發人員如果覺的有好的idea,先自已成立公司,把prototype做出來。
% }3 i* o4 N. K$ J% A1 C1 }/ N% ^1 U如果金額不大,可以直接向政府申請補助,之後再把公司賣給其他大公司。
3 d6 R- o7 J* g' b+ F/ y5 o0 M這樣會比一輩子都呆在某公司的旗下當研發人員比意思多了。
6 J- b* J5 y' ]* Q8 c

) s' t( x# n" L3 K( `大大可否請您提供比較明確的資料3Q
6#
發表於 2007-2-4 19:16:14 | 只看該作者
:+ j4 C1 e0 c* i  k3 R1 V( ]
       大公司確實有財力 做一些很深入研究
" a. j* H5 X) m8 k& C; k       及很花錢的開發活動3 E% C1 Z) i9 V2 g
       小公司則彈性十足
: q3 r; T( ~# b; {. d  s/ k ( C: \, B" a% m9 F9 d& j6 `0 Q
       我覺得有能力的研發人員應該盡量與大小公司合作. ^; J8 E9 u. ]
        像西門子被有達併構後 才發覺很多技術開發是西門子與其他' _' Z- B+ y4 \) k
        大大小小公司合作
  K# I7 k5 ^  T% H# O * l6 \. n! ]' M
       只是老闆的誠信問題就很重要
( P# M2 b6 C8 H, e; z: r        江河可容百川老闆在哪裡!!??. @: `+ U: e& i; p1 Z
, Q/ t1 G2 f( |/ w
      我覺得這是老闆與研發人員都可快速致富
, c- d, {4 X) l$ s      的最快方法!?
& Y' p6 E1 o8 P, C) o4 _6 Z+ h. | / t% ], Y9 H$ q; \6 m) n; h
       而這一群人& i; j3 u7 b2 ^: ~
    生活在台灣這一個圈圈中
5 K9 N3 B: H4 H, [; V' z            創新與研發就在台灣
' E- Q( {) y; p7 t; N0 m- w 3 U4 g2 ~1 ?( `  V. ?3 p
       政府要如何做
8 N5 B0 }* L# l5 \# V3 _( t# f4 y, g            培養這一群部落格& y4 z- |; {# O
            加入 養成門檻降低: ?* E. b8 N1 l! C$ a5 J# c1 e
            及維護產業秩序# ]$ m7 a' w0 s2 \0 b* n$ e
            不被剝削 的法治環境最重要!!!!!!!!!!!!!!!!!!!
7#
發表於 2007-2-5 09:04:29 | 只看該作者
請參考"經濟部技術處SBIR計畫"。可以拿到初期的研發費用。
2 U( @7 T" L8 M$ p$ F! N. fhttp://www.sbir.org.tw/
- s- \/ ~2 N# j/ _  {
0 X& e1 P2 w; M; T& f3 {' DSBIR計畫簡介" p0 g0 c" u( G3 v0 p& d1 b
SBIR計畫就是「鼓勵中小企業開發新技術推動計畫(Small Business Innovation Research)」,它是經濟部為鼓勵國內中小企業加強創新技術或產品的研發,依據「經濟部促進企業開發產業技術辦法」所訂定的計畫,期望能以此協助國內中小企業創新研發,加速提升中小企業之產業競爭力,以迎接面臨之挑戰。
/ ^% q$ J" Z3 `- y, Y( b6 a3 }9 M) C- I- r1 J
SBIR計畫成立背景3 {1 O- Y, I( Z5 t
「經濟及合作開發組織」(OECD)於民國八十五年發表「知識經濟報告」, 確認知識的創新產出與運用已成為國家競爭力及經濟成長的主要驅動力後,經濟部鑒於佔我國製造業總家數約佔97.25%之中小企業普遍面臨缺乏技術的困境,於是積極思考行動方案。0 M9 z- C, D- F6 [! j' A, j8 z
6 p, i+ z1 L9 H& ?( R7 j$ `$ _
而民國八十六年四月立法院科技及資訊委員會亦通過決議:參考美國SBIR計畫模式,規劃推動鼓勵國內中小企業創新研發之機制,次年四月該委員會另又通過決議:業界科專預算每年須成長10%,並以中小企業為優先補助對象。) Y8 m) d5 f3 i( c
7 n, t5 U6 V* n$ c, I7 r2 o
由於我國民間產業以中小企業為主幹,因此規劃以類似美國SBIR(小企業創新研究)計畫之做法,以鼓勵我國中小企業進行產業技術與產品之創新研究,加速產業升級提升國際競爭力,於是推動執行「鼓勵中小企業開發新技術推動計畫」,鼓勵中小企業進行產業技術與產品之創新研究,擴大民間研發的投入,並於八十八年二月起開始受理中小企業申請本項補助計畫。
& j- t8 ?$ B, X. A4 K. U* S* W) V3 h$ U- N
SBIR計畫未來之期許與展望( [8 F( l* ~: P  U9 [) M
因應我國產業未來發展,本計畫向以鼓勵中小企業從事技術、產品等研發與創新來強化競爭力為主要方向,計畫執行以來,廠商申請踴躍,結案廠商數量日益增加,計畫運作愈趨順暢,為進一步加強管理廠商計畫與彰顯推動本計畫之成果,將特加強下列三項工作方向:
" ^% {( [! I& a& g8 q7 q9 Q% B5 c2 |8 f3 h5 l
未來將進一步加強本計畫輔導廠商之品質與廠商提案之品質,特別是協助中小企業創新研發、全球佈局與國際化經營,積極發揮計畫成效。 2 `# z9 E) t: x! u$ L* Z5 B% M
在既有之計畫審議、管考程序運作下,將視需要進行必要之管理制度調整,以靈活計畫運作機制。 " A  `/ ?2 [2 R+ W9 j
除持續密切與經濟部中小企業創新育成協調中心聯繫、合作外,並與各地區工商聯誼會等組織建立合作關係,未來並希望加強與創投等業建立聯繫機制,以進一步培育國內新興中小企業。 8 `# O8 `' G% g- c7 r! f
本計畫執行以來,不論其定位、知名度與對產業之貢獻,已受中小企業相當之肯定,而本計畫相關工作人員亦將秉持靈活,彈性與效率原則,適時調整計畫定位與方向,以切合產業環境之變遷,協助中小企業迎接加入WTO等環境變化之挑戰,積極發揮本計畫之成效。
8#
發表於 2007-2-5 09:52:18 | 只看該作者
經濟部技術處SBIR計畫
0 ^7 M: Q) V2 q1 Y) U( D我公司也有申請過
9 m$ ~  t9 [$ K但是這個申請研發所謂"創新技術"的門檻可是不能說不高的呢
, S$ W4 B& ~9 p若是先前其他公司有申請過類似的技術
" x. I9 m5 |5 T1 v3 ^4 U想再申請到經費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9#
發表於 2007-2-5 16:25:35 | 只看該作者
經濟部提供的計劃還真不少, 只是沒有一項是全額補助的
( d# v3 r* }0 g7 `" z% dreview時除了idea外, 還有很多其他項目, 如經營團隊, 研發技術...  Y# A0 l/ i" d! C1 V) z
2 A9 u$ Z( W% c
申請一定有門檻的, 能申請的經費百分比也是未知的 (一般都不高啦), 所自己也要有一定基礎才行啊
10#
發表於 2007-2-5 17:34:17 | 只看該作者

經濟部通過26項中小企業開發新技術推動計畫

政府研發輔導計畫總是會有些門檻(總不可能來者有份,凡申請者都不拒吧!?)。比較容易申請到的可能就是以下這項計畫吧!?1 Z/ y* {( s" K1 Z

  B  k) V% p% b: u  L7 v, B+ S經濟部通過26項中小企業開發新技術推動計畫 (發佈日期)2007/01/19 ' m1 U! o: Q# S3 c0 s
http://doit.moea.gov.tw/news/newscontent.asp?ListID=0770&TypeID=4&CountID=79&IdxID=2* Z+ Q! \5 T( w; C) I% y

( O% x0 x8 h, y' N經濟部技術處「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SBIR)通過偉訓科技、竹懋科技、巨鷗科技、祿泰、陸聯精密、彰城工業、垂直電子、至笙企業、徠通科技、光騰光電、鑫笙能源、嘉晶電子、唯創光電/聯邦工程/富嘉樂/財團法人台灣營建研究院、澤利企業/典雅實業廠/升志實業、百資科技、程祺互動、成紘企業、銳而新科技、兆酆機械、華錦光電、鼎晨科技、財宏科技/艾群科技/威寶電信、冠亞智財、分眾傳媒、音象網路、舒和實業等26項中小企業所提創新研發計畫,帶動受補助中小企業廠商同時投入8千9百餘萬元研發經費,以進行新世代技術創新研究,對國內包括電子、資訊、機械、民生化工、生技製藥、創新服務等領域之中小企業研發能力,產生顯著之提昇效果。; q+ H- C7 l/ s! e6 O
, h5 \0 y( s& ~$ Z+ r7 U
經濟部期藉由SBIR計畫執行來協助國內中小企業知識佈局並帶動中小企業創新研發活動,形成推波助瀾的正面效果,更透過研發成果建立完成產業體系,促進台灣未來經濟發展。本次通過的計畫中比較具有代表性者如下:
+ L/ ^  d: h, B3 g! C1 [& n' W7 ]
偉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提出之「液晶電視高效能串聯諧振電源供應器之研製」計畫,採用前級功因修正電路,串接後級雙組輸出之LLC(電感電感電容)型串聯諧振架構,分析雙組輸出的穩壓設計,利用變壓器圈比關係與回授比例,解決傳統單壓重載電壓不穩定的問題,減少系統空壓時的功率消耗,具有技術創新及液晶電視上應用的價值。
8 c3 w1 C1 e% T2 E, E# Z; H$ t9 k5 R& ^
巨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提出之「建置貨運業運輸資源規劃管理整合系統研究開發計畫」,採行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以服務導向為設計方式並以XML作為資料傳輸的基本格式來做Web GIS,並以行動設備(Mobile Device)來取代傳統的車載設備,並蒐集影像、聲音等決策參考,整合GIS、GPS與Mobile system為國內首創T-ERP之開發,具有創新性。 ' {9 w) o* V' j) A- F' u
; ^$ D' r+ Y$ k4 H- h; [; G) R
陸聯精密股份有限公司所提出之「熔融紡絲計量泵開發計畫」,本案擬開發低流量高均勻度的紡絲泵,運用機械設計及精密製造技術,切入高品質、高可靠度之計量泵巿場,大幅提高產品之附加價值,具有經濟效益。* O) R/ R" G& B% m6 @- @
9 q9 a! b* \  ?3 L; z* L
嘉晶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所提出之「磊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開發計畫」,主要擬利用磊晶矽薄膜(Epitaxial Silicon Thin-Film,EpiSiTF)技術,在低成本矽基板上研發製程技術,開發磊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將可大幅降低高品質矽原料之使用,舒緩矽原料(Silicon Feedstock)缺料之衝擊,同時建構太陽能產業主流之結晶矽(Crystalline Silicon, c-Si)技術相容的低成本技術平台,將有助於台灣太陽能產業之蓬勃發展,具有經濟效益。. R1 h$ F0 L$ E0 I
9 r( c+ E. v4 w8 r" ~
經濟部技術處指出,SBIR計畫自88年2月份開始推動,截至95年12月月底為止,國內中小企業共提出了3,349件研究計畫申請補助。目前已陸續通過1,978件創新研究計畫,政府補助金額累計已達42.2億元,並帶動中小企業再投入研究經費約達87.8億元。技術處表示,透過這些創新研究,中小企業將投入直接研究人力達2萬人以上,未來所帶動研究人才的培育、研發能力的累積,對提高我國中小企業技術水準、提昇我國產業之競爭力、及傳統產業之轉型升級,將有極大之助益,同時對我國致力成為產業研發中心的目標,更邁出重要的一步。
11#
發表於 2007-2-5 20:07:36 | 只看該作者
hiwu跟chip123大大還真熱心, 幫大家補充好多資料...) W' M& t7 ]( S9 A. o6 a; a1 C
其實我本來就有想要申請sbir計劃了, bosscck大大有看到的話也可以考慮一下, 你那個案子本身應該沒問題吧, 週邊的再搭配一下就行了, 另外如果是以usi名義申請的話可能會被退件哦, 因為usi太大了...
12#
 樓主| 發表於 2007-2-13 20:50:16 | 只看該作者
今天才看到這麼多大大給我這麼多的寶貴意見,真是不好意思~.~"
' ?6 d, i! c, `& }' ~6 R最近我跑了很多家的廠商也聯絡了很多人,包含育成中心也是, ~$ }9 B$ A- k3 V+ z" |7 x
暈暈暈真的很難搞定唷
13#
發表於 2008-3-9 23:17:35 | 只看該作者
雲林綠世代逆風前進行腳團前進四湖. L' @' h) B0 X
中央通訊社 - Taiwan
2 P, W# a' W1 z' ?4 P  p) o! C- x* N黃長和表示,十幾年前,大家一窩蜂前往大陸投資設廠,整個產業外移,他也曾經萌生前進大陸的念頭,但是幾經思索,決定根留台灣,為台灣這塊土地貢獻一份心力。 他認為,只要能夠繼續創新研發、成本控制得宜,就有很大的機會可以繼續生存下去,在經過幾年的努力經營後, ...
14#
發表於 2008-7-15 07:47:04 | 只看該作者
飽覽中衛報告 盡收產業精華 第1~5期中衛報告 產業轉型升級平台 / g/ n4 J/ d* ^: ]3 r  J

2 |. x& d# I  D, e5 A4 T【台北訊】中衛報告由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發行,創刊於96年7月,定位為產業轉型升級的平台,並扮演專業諮詢及輔導服務的角色,內容涵蓋特定主題、經管技術與第一手的調查或研究報告,每季發行乙期。9 j2 ]3 r; `# [9 C  X1 n
歡迎有興趣之各界人士,來電申請寄送,電話2751-3468分機8696吳先生,或至中衛中心網站(www.csd.org.tw)下載。9 f9 u0 A( R9 _# Y& p! J/ d: j

& Z& m5 t6 _5 {" X: n2 iA、第一期中衛報告封面主題:豐田精實風" d) [# _/ j% ?2 J1 k3 N
0 _! W, W3 h; S0 B; y/ W4 G0 r
在中衛報告首期創刊中,特以豐田生產系統的「精實風」為主題,期能闡明「精實是簡單哲學,但博大精深」,商請「改變世界的機器」作者之一的Jim Womack,為台灣企業運用豐田生產系統提出運用的諍言。& j' ]0 D, x" N1 T: i
) w4 c5 n+ }& J) S' I
另有美國John Shook(學習觀察一書作者)與日本原田武彥(曾任國瑞公司總經理,現為日本中央發條公司社長)等人,撰述其實務經驗;大野義男所述之「回歸生產現場活動的原點」,由現場之觀點說明QC、TPS與PM的活動。0 j+ ~: E8 l% E- c8 q

  K$ N) C. p2 t2 n; g: dB、第二期中衛報告封面主題:持續改善 不止於至善* c8 K. {# T3 a8 K
7 f" s2 m$ W& p3 S! W9 I1 j+ k6 Q
團結圈活動是企業基礎改善活動。最早是日本石川馨教授在1962年於日本電信電公司開始推動,並以現場基層人員為骨幹組成團隊,集合團隊智慧,以系統化及有步驟的方式進行品質提升與改善。
5 p, ~. `! w2 H- w. P$ `. }% z, y8 Q
本期編輯製作「團結圈20週年之追求改善,但不止於至善」主題故事,邀請Mtchell R. White撰寫「從QCC活動到六標準差」、古郡陽一闡述「傳承團結圈再塑新動能」、狩野紀昭說明「品質改善來自日常生活的提升」與中衛中心董事長謝明達撰寫「全國團結圈活動20年」等篇。
/ n" A2 }! h3 N$ }$ Z0 ~
/ U# [6 M6 S: a8 OC、第三期中衛報告封面主題:協同優勢 研發鏈結
; T. Y* K3 r2 a4 h4 N8 Z; i
5 j, V8 o: A0 X) Z" y2 y1 ?企業產品設計,除需要好的創意加以觸發引領外,更要有好的團隊與合宜的研發管理流程。因為「好創意,更要好管理」。* U& V  y8 m6 d/ ^- b1 X

" z1 j7 ^# l: i) O, b本期中衛報告特以「協同優勢研發鏈結」為主題,加以彙編協同設計的諸多概念、案例專題與推動方法論。) g* }* t  K9 X

! u9 d7 k! M0 n) T  f& O) z0 f& KD、第四期中衛報告
/ w) D# ?6 W( q* x3 W! Z
* E$ r2 o% m) s" ~, W; k封面主題 風格經營與體驗管理  R+ i  o8 i& H

* b: ?4 {! [1 D# E企業經營成功的關鍵要素,在於生活設計的概念展開,讓消費者提早參與產品或服務的設計過程,不僅重視品質的維持,進而創造消費者的感質體驗,從而衍生深刻的記憶,跳脫價格競爭,是謂體驗管理。2 ^( a' s! v, c0 L- N

- P& r$ v( {4 \) t" W為此,中衛報告第四期以「風格經營與體驗管理」為主題,期能闡明「營造企業特色、型塑價值與生活感動,提昇消費動感」。
$ D9 f5 T8 |( {
2 l+ O& J9 u9 o; h" }1 v# B6 R1 rE、第五期中衛報告
4 \2 J& X3 g7 m
; V# y: K3 E2 V2 i2 \封面主題-從A到A+的TPM大躍進* a# `# C& H% m5 H0 u% g1 r
' V3 Y! j2 i' ^- [
中衛發展中心為協助台灣產業進行「企業體質紮根活動」,於1994年率先從JIPM引進TPM 管理活動;經過多年的推展,已建立了一套符合台灣本土的TPM推動策略與作法,協助企業導入推行TPM活動。
; I) D- A* j2 d+ p" \. Y( H& d
7 s. ^0 V2 C& A* m3 |0 d/ q. ~第五期中衛報告以「慶祝TPM活動在台推動15週年」為主題,加以撰述TPM活動15年的過往記事,期以回首經歷,開創新局。
15#
發表於 2008-7-16 08:16:23 | 只看該作者

塑造環境 建立本土化模式 國際合作 中衛引入TPM管理技術與手法 促進產業升級

【台北訊】TPM活動為全球認同的企業體質提升活動,該活動由日本設備維護協會 (JIPM)於1971年開始提倡推廣,迄今已有50餘個國家、上千家企業推動相關活動,每年全世界均有100家以上的企業,申請挑戰TPM優秀賞。9 W2 `) m" t& E$ R* `3 P+ m
台灣從中華映管公司於1993年獲得日本TPM優秀賞開始,TPM在台灣已正式進入第15個年頭。這段期間,台灣已有逾100家企業推行導入TPM活動,並有持續成長趨勢,表示有眾多台灣企業藉由TPM獲得實質效益,正持續發酵中。台灣TPM活動的推展,最重要的推手就是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
9 ^% x% x" C! i* D5 u8 a% N8 }$ w, X' v# v* t- o( A- ~) q7 O& V
中衛發展中心技術總監黃肇義表示,中衛成立之初,即以引入國外有效之管理技術與手法,進而促進國內產業升級,樹立國際優良形象,進而增進對外競爭力,為其主要的任務目標;因此,於199年起,與日本JIPM共同簽訂合作備忘錄,將其多年來推動TPM的活動經驗與技術,有系統引進國內。再者,為有效推展TPM活動,規劃三項推動策略與做法:* h- M# A4 {- U3 v
1 W, K; W/ X, V2 g% Z6 o- }& C
一、塑造TPM環境
; R. R$ {8 I- D: H) \- h" V5 Y, N
0 V1 G" c4 F8 B# U為讓國內更多企業瞭解TPM活動,進而能有更多企業推展TPM,並從中獲得效益。中衛規劃一系列能營造TPM推展環境的做法,其中可分為「推動基礎建立」與「活性化推動」兩種方式。/ m, [' W) _9 i4 n* n* t" B) P

# ~1 K3 h) d2 w: `, `) A推動基礎建立,主要是編製TPM活動簡介與不同產業推動手冊,讓更多企業瞭解TPM,另從日本引進相關TPM技術書籍,供企業推動TPM活動時有依據;活性化推動方面,則是藉由舉辦「中華民國TPM月活動」,進行一連串推動研討、經驗分享與辦理TPM產業交流觀摩活動,形成TPM推展風氣。7 @# P% U. z# q* e- I! m

( `! E& h$ K; }: y" O二、建立本土化模式
6 M: \5 H4 R- u( b$ |( m
3 ?# h5 J3 M; W7 s) [/ F9 H) R& I中衛從引入TPM活動迄今,便致力於建立適合台灣各類型產業之推動輔導模式,故從1994年開始,藉由與JIPM日籍顧問之技術交流與學習,以及參酌國內企業界之需求,逐步建立汽機車產業、鋼鐵、橡膠、造紙與食品產業等的本土TPM 推動模式,並成功地利用這些模式,輔導國內將近100家的企業導入TPM活動,進而協助近30家的國內企業獲得日本TPM賞的殊榮。
# Q" b: R: @  v
' {/ K: h7 N- @- ?( c! m$ k三、國外策略合作# e/ E! L6 R: d, \6 b

5 r0 Z9 l2 n6 V  J1 V+ N中衛中心多年來持續與日本JIPM合作,除不斷引進新的TPM技術與管理概念外,更辦理海外TPM觀摩交流活動,推動高階互訪,建立雙方長期合作之機制。台灣TPM在中衛有計畫推展下,在產業界形成一股熱潮,培育一群經驗豐富的推動人才,故於207年正式授權中衛成為日本海外TPM獎審查機構,這代表著台灣TPM活動之推展,受國際之肯定。
1 o. }1 |7 s' L: t) z0 F9 w% s& `- x, d1 o
黃肇義指出,中衛中心除持續推動TPM活動外,將朝向發展適合台灣本土化TPM活動 (中小企業TPM、綠色能源TPM)、3T管理技術整合 (TPM、TPS與TPM),期望建構全面性的體質提升輔導架構,協助企業創造世界級競爭力。再者,藉由中衛扮演的「TPM海外審查機構」平台,將台灣TPM推動經驗與特色向海外擴散,將TPM管理技術推向國際舞台。
16#
發表於 2008-7-21 09:42:24 | 只看該作者

TPM15週年慶祝大會暨TPM亞洲論壇 精進台灣企業競爭優勢

中衛中心在成為第一批國際認可的TPM(全面生產管理)合格外審單位後,7/18日首次邀請印度、韓國與日本等審查機構共同舉辦【TPM15週年慶暨亞洲論壇】,期台灣企業精進TPM領域的知識與能力,並建構更牢不可破的競爭優勢。# f8 G" k' x% G6 T3 X8 U' \
$ N1 J) l2 {( T( j0 o% H
近年來,有3T之稱的改善方法,在全球產業界掀起一陣熱潮。3T即為TPM(全面生產管理)、TPS(豐田生產方式)、TQM(全面品質管理)的管理方法,3T(TPM、TPS、TQM) 廣為流傳的原因在於業界能以具體的觀念,有效的流程來闡述現場的缺失與改善的對策。藉由觀念的啟發,及各種分析手法與驗證系統,達到客觀的評判依據,與實質的改善效益。4 ?  V8 g+ R! ^# u5 X
8 y: H( F! v+ |* \& \' a
長久以來致力於3T輔導改善的中衛發展中心,至今已累積多年的輔導案例,這些管理方法且已運用在國內的多項產業中,包括車輛及零組件產業、醫療照護產業、自行車產業、電子資訊產業等。
8 n! r, M  W: T. z2 p   ! p3 i/ G' z( ^9 A0 _8 n
TPM活動已受到國內企業界的普遍重視,至今年為止已有橫跨半導體、石化、鋼鐵、汽機車、電機、橡膠、電子資訊、紙業與食品等逾100家企業推行導入TPM活動,其中共57家企業獲日本TPM賞肯定,論壇現場亦有業者展示其研發產品。
+ E, [: c# m$ X2 b& z$ b
" Y$ `+ K( _$ K$ [中衛發展中心蘇錦夥總經理表示,中衛發展中心的成立宗旨在推動產業體系合作關係,從垂直整合關係到協同合作展開,更隨著時代脈動,陸續引進輔導技術與各項管理知識,期盼在全球化競爭的關鍵時刻,與產業共同成長。
9 t1 T: B+ T; T% N; R2 G6 q' g3 y1 D7 o0 I8 t. W
15年前,中衛中心有感於TPM活動為「提升企業體質,建構企業長久競爭力」之利器,因此在民國83年起,便有計畫的與日本設備維護協會JIPM洽談合作,其後更與JIPM簽訂「合作備忘錄」,正式將TPM活動與管理制度引進至國內產業。自此,中衛中心便持續不斷的從國外引入新的技術與管理概念;更從民國89年起,每年五月間舉辦「中華民國TPM月」活動,進行一系列的TPM交流活動與技術研討會,同時將JIPM發展成熟的TPM相關叢書陸續翻譯在台出版。這種種作為的目的,就是為了能營造台灣企業體質提升的優質環境,爲台灣企業奠定穩健的基礎與根基。
% g1 y2 W/ |/ k& X& {2 f
: e2 c: p' `# w  s, {蘇錦夥說,從前年起,中衛中心於TPM月的系列活動中,舉辦了第一次的「TPM國際研討會」,邀請日本TPM專家,藉由技術與經驗之分享,拓展國內廠商在推動TPM活動時的視野與觀念。今年,爲紀念TPM推動15週年這個重要的里程碑,中衛特別辦理台灣第一次的TPM亞洲論壇,邀請日本、韓國、印度等TPM審查機構分享該國TPM的推動概況、特別的作法及成果。此外,中衛也特別邀請國內曾獲得TPM優秀賞的全興工業及獲得TPM特別賞的日本東陶公司進行案例發表,相信藉由這些優秀企業的成功經驗,有助於提升國內產業界推動TPM活動的觀念、方法與技術。 & a1 W8 H; p; j& ~2 L

4 W6 ?/ [' W7 b% i" m/ y0 M台灣TPM活動在中衛中心有計畫的推展之下,在產業界形成一股推動熱潮,國內企業除藉由該活動提升其本身之企業體質外,更利用申請挑戰日本JIPM之TPM優秀賞的方式,來確認其競爭能力。而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經由中衛中心協助下,獲得日本TPM賞之肯定。這正表示中衛中心在TPM活動推展、輔導能量與技術深度上,都已達到一定的水準,也因此中衛中心在去年獲得JIPM審核遴選成為全球性的海外審查機構。這不僅是對中衛中心的肯定,同時也代表著台灣企業在TPM的活動上已具備成為國際標竿的實力。
. M9 A' m; y( {3 ~! u: n# E! P' {: V, ~: ?' J+ @" q- {+ ^6 k
蘇錦夥強調,在邁入第15年的這個時刻,中衛除了回顧這些年來所走過的道路以外,也期許中衛能一本初衷、持續爲協助國內企業創新發展而努力,讓台灣在TPM的國際舞台繼續發光發熱。
17#
發表於 2008-7-22 07:53:58 | 只看該作者

首次申請工業局輔導計畫即獲鼓勵 響應根留台灣 傳統產業升級轉型展新機

【台北訊】長豐是典型的紡織產業,經營穩紮穩打,以往從未尋求政府單位協助與輔導。首次申請主導性新產品開發輔導計畫的「初體驗」─工業局的輔導措施對產業很有幫助,尤其現階段景氣低迷,政府的輔導資源會有很大激勵作用。
" L) t) p9 P  Z+ T% w" ]8 \; P7 B0 r  W# P
長豐董事長陳進丁說,紡織產業曾為台灣帶來全球矚目的經濟奇蹟,但在大陸、東南亞等新興國家崛起、加入WTO、紡織配額取消後,產業版圖激烈重整,業者飽受衝擊,必須轉型發展高科技及產業用紡織品,這是長豐既定的策略方向。
& c* O/ m7 e$ Z( I4 L: s! f
( A+ ~9 g6 A- j7 y& {9 r長豐以前沒有申請政府補助計畫,在2004年開始轉型後獲知工業局訂有多項產業升級輔導計畫,才想到申請計畫資源。由於產業經營環境大幅轉變,產業界都很拼,工業局的輔導計畫能真正符合需求,相關人員確實幫忙,尤其工業局紡織科主管人員對產業鏈結構、技術演變、市場趨勢及輔導計畫都深入掌握,可以給業界很多幫助。
' J2 k; U0 \% W" u2 [* G+ _- e. ]
) B9 O3 x# {2 X* y: F$ J第一次申請就獲得工業局、主導性計畫專案辦公室輔導協助,長豐可以全力配合政府「根留台灣」政策。老牌紡織染整廠卻充滿新機,長豐展現傳統產業升級轉型的活力。& }- \$ x& H2 m7 X" ?
6 Z7 R! y0 v0 N3 N% Q  P6 P# l, `
工業局紡織科長洪輝嵩表示,長豐是台灣紡織染整業界知名老廠,在染紗、針織業界享有盛名,至今仍為美國五大休閒服飾品牌、日本商社供應商,技術一直走在產業前端。該公司近年全力轉型,發展成功無塵擦拭布、捲狀無塵擦拭布、液晶配向布等產業用紡織品,並獲面板廠商採用,成為紡織廠商升級的典型成功案例。經濟部現正推出產業用紡織品倍增、機能性紡織品聯盟發展、時尚台灣發展等三個千億計畫,協助紡織產業再升級。
18#
發表於 2008-7-22 07:54:29 | 只看該作者

運用技術優勢切入高科技材料 長豐可望創造第二次高度成長曲線

【台北訊】在台灣紡織染整業界提起長豐,就是色紗染整的技術代名詞。早期的染整工程如有疑難雜症,很多都是商請長豐協助解決,因而建立優良信譽,長豐並不因而自滿,運用既有技術優勢成功切入高科技材料領域,可望再創造第二次高度成長曲線。' x; B8 X  g" R
4 X9 f+ T9 c6 L+ v2 E5 @0 d
長豐創立初期是我國紡織產業的染整好夥伴,自十餘年前經營成本日益高漲、產業大量外移時期,開始向外投資。長豐在1992年獲經濟部投審會審核通過,赴大陸廣東順德設廠,將原有棉紗染色設備移往大陸,並擴大設備規模增加數倍產量,供應美國五大品牌純棉線衫用色紗,每年染整加工的棉紗數量達2,500萬磅。
( B; |4 \: p- Y) X9 y
7 Z, z; ~2 s; i% s5 k2 A% Z大陸投資設廠成功後,將長豐將台灣廠燒毛絲光等設備移往大陸廠區,另增設多套燒毛絲光紗生產設備,成為日本丸紅、中川、伊藤忠、郡是、三星製襪等多家大型商社與香港、大陸針織廠高級燒毛絲光色紗供應商,成為世界最大燒毛絲光棉色紗生產工廠。
: m( {" l8 G7 @7 _, f# v) R1 _8 @7 J+ e! c$ `' H( [; v
1997年後因日本、歐洲、中國市場急需高級服裝的雙絲光針織布,再增購日、德、義的全電腦自動提花針織機,從圖案設計、針織布織造、布匹燒毛、連續式絲光機、整理定型、防縮處理等設備,建立一貫作業生產系統,生產絲光針織布及成衣,獲歐美日等全球各大品牌指定採購。$ X# @; a& m3 N: n4 @' E8 l2 M

/ f( l# c) ^9 O* ]長豐自2004年起積極轉型,重新設計及採購嶄新系統設備,製造超極細纖維的無塵室用紡織品,06年再增設多項精密設備,結合紡織原料、染色、整理的核心技術,發展面板廠cll段製程液晶配向布,現已成功銷售第三、四、五代面板廠配向布,第六代面板廠配向布研發日前通過主導性新產品開發輔導計畫,預計明年中即可完成。
6 V) c5 [( _: X8 g: ~' [' r
, L; L+ w3 [' N* q# n從不斷投入鉅資購置新設備及建構研發團隊,印證產業升級的決心,堪稱是紡織產業轉型經典案例,成功經驗可供眾多業者參考。
19#
發表於 2008-7-22 07:55:37 | 只看該作者
長豐第六代面板廠液晶配向布 獲工業局主導性新產品開發補助 紡織產業轉型高科技成功典型 % M' a- B0 @9 S9 p3 e5 d; |
% s& u# O; ]5 x  K! w) ?& Y+ K3 S7 J
【台北訊】長豐紡織科技公司,自2004年起陸續開發成功無塵擦拭布及三、四、五代TFT-LCD液晶配向布後,再投入第六代液晶配向布研發,並因而獲經濟部工業局主導性新產品開發輔導計畫核准,取得政府輔導及補助資源。) ?: @0 C) Z( X4 ~: H8 _+ O7 N

- w6 z3 A7 |2 P- _長豐董事長陳進丁指出,長豐在2004年就已訂定升級轉型策略,設定的方向是半導體晶圓廠、TFT-LCD、半導體封裝等電子廠的無塵擦拭布及捲狀無塵擦拭布。為展現發展高科技產品的決心,將公司名稱從長豐染織更改為長豐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0 T% ~- g# F* }4 w4 J; _& M7 |
+ X' z8 f, v4 ~1 m
轉型策略訂好了,但設備、技術卻很難建立,長豐經多方訪談、尋找樣品、原料、成本、製程系統、生產設備、儀器、無塵室建置及超純水系統等研究分析,自行設計全新生產系統,所需設備幾乎全數重新採購,包括每吋42針的高密度針織機、智慧型定型機、超音波分條封邊、超音波橫切封邊、雷射切割封邊、美國製0.1μm-1.0μm微塵測試儀及18m?-CM超純水生產設備等十餘項新設備,CLASS 1的無塵室,更是一大特色,很多廠商看到CLASS 1無塵室都很訝異,但也因而敢將訂單交給長豐,更因此回銷日本大廠。1 `7 K5 d! f  |! Q  @7 f

( L1 D2 s" j5 `/ ~1 g5 N" w經過長期摸索及運用既有核心技術,長豐開發成功超極細纖維的無塵擦拭布及捲狀無塵擦拭布,並獲多家LCD大廠採用。無塵布獲友達、華映採用後,客戶認為亦應投入RubbingCloth(配向布)生產製造。1 n9 d2 O0 W# z( c1 X1 l& o

  _. b5 t. W/ z, q- V" x研發期間與各大廠技術人員密切互動,當時認為長豐擁有深厚紡織科技,原想三個月就可以完成,但做了一年卻還無法成功,最後自行從頭到尾設計機械,經過二年時間才研發成功,現已供應三、四代廠配向布一年時間,五代廠亦已開始出貨。! |8 z( Q8 h6 K1 d3 j4 s( l" T
: T6 c9 z  G" _' {" ?/ V* S5 O
第五代、六代面板廠所需的配向布面積更大,所需技術難度更高,整塊絨布不能有任何瑕疵,也是長豐挑戰的目標。六代廠是現階段主流,使用量最大,六代面板使用PI配向製程,切割成Monitor或TV,如19W-22W及26吋TV,每片可節省30至45美元的成本,因而向工業局提出主導性新產品開發輔導計畫,通過審核取得補助。4 H, g$ ~# ?& r5 Q3 x
7 Y( ?3 J+ A9 \8 ?  e5 P* i- j
陳進丁說,長豐已投入四年時間研發配向布,動用經費逾2億元,因長豐做出無塵布、配向布,促使國外進口產品大幅降價,每年對產業的直接間接貢獻逾10億元。在產品開發過程中,與友達、華映、奇美等LCD大廠技術人員密切互動,由於具備優異研發與製造能力,開發的配向布具備高配向能力、高絨毛保持率、高潔淨度、中價位等品質與競爭優勢,現已建立台灣、日本、韓國、大陸銷售網路。
20#
發表於 2008-7-30 14:36:27 | 只看該作者
升級,不是趕走傳產
) j+ m2 \1 F& C- X! D8 u9 p聯合新聞網 - 2008年7月17日* P4 G3 j6 Q6 Z; h: D& y$ v

6 b) c- i" e- \% C. j「東莞外資逃離、外貿創新低,一點都不意外! 」幾位台商昨天表示,李毓全把這些責任歸因於外資對東莞產業升級政策的誤讀,似乎找錯方向。 東莞各級官員如何正確認識、正確執行東莞產業升級調整的政策,才是問題關鍵。「並不是把傳統產業趕光,就是升級了」。 ...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首頁|手機版|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新契機國際商機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GMT+8, 2024-6-13 01:01 PM , Processed in 0.14201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