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找回密碼
 申請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Login

用FB帳號登入

搜索
1 2 3 4
查看: 4468|回復: 16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台商進軍中國大陸汽車電子市場九大發展策略?哪三種是你公司覺得最可行的啊?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9-3-20 08:03: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底下有詳文分析...
  M: [+ k+ T. N1 E" d
9 n# J  P5 A: b, i6 [0 D1 a- i' \4 G
遊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隱藏內容請回復
多選投票: ( 最多可選 3 項 ), 共有 7 人參與投票
您所在的用戶組沒有投票權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頂 踩 分享分享
2#
發表於 2009-3-20 16:46:52 | 只看該作者
汽車電子視為下一世代第三星產業
1 a% n  |) p4 X" R7 R0 e  r: ~台灣一定要走出去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發表於 2009-4-11 22:53:30 | 只看該作者

車載平台正式啟動,搭起兩岸產業新橋樑

(20090411 10:43:14) 為落實政府搭橋民間上橋的想法,透過該平台讓兩岸產學研進行更多元化的交流,經濟部「搭橋計畫—兩岸車載資通訊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將於4月13日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與4月14日於南港展覽館擴大舉辦,經濟部技術處認為中國大陸發展汽車工業自主已久,台灣資通訊產業技術精良,兩岸確實有合作空間,盼藉由兩岸車載資通訊領域高層交流,能促進產業進一步合作與發展。
; A* J! c3 m7 [: S2 R) d3 R
& ~  U9 b1 ?. c本次會議共邀請到超過80多位的大陸產學研代表,分別來自北京、上海、長春、福建、廈門等地,現場也有中華電信、宇碩、微捷、寶錄、景翊及資策會/工研院等單位共同展示國內多元化的車載資通訊產品,希望能藉此向大陸專業人士展現台灣廠商及法人活潑且多樣的產品與服務。- E8 E# {* C! B! P9 G  H0 N" ~
3 \* X& e7 D: W" Z* F
4月13日有參與中國汽車發展極深的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董揚常務副會長,以他在汽車產業界的豐富經驗於大會分享「大陸智慧車輛市場現況及未來展望」、對中國電信改革發展新形勢有深入見解的中國電信研究院首席專家楊澤民院長分享「大陸無線寬帶及其在智慧城市應用現況及未來展望」、研華科技陳贊鴻技術長、中華電信李炎松副總經理等兩岸專家與產業代表對車用資通訊技術、應用服務等議題進行演說。4月14日下午開闢兩個論壇主題—兩岸智慧行車產業合作平台之建立與下世代車載資通訊科技之合作,提供兩岸發展車載資通訊有興趣的產學研代表進行討論。5 _" ^/ h& C# H7 ?2 D$ M. M3 L

$ G) B( p2 n$ I7 i* V, X% ^近年來台灣政府極積推動與汽車結合之相關通訊應用,近期將在經濟部下成立車載資通訊推動辦公室,整合國內相關推動資源,協調跨部會意見,並以打入全球汽車供應鏈為目標。世界銀行(World Bank)今年3月中旬預估,中國2009年經濟成長為6.5%,並指出中國經濟基本面堅實穩固,足可抵抗全球經濟風暴,因此,看準大陸龐大內需市場,政府更積極推動兩岸互動交流。9 K. N# G( H, w1 K' ?( |
- @6 Y* |9 ~4 F0 ]. O7 d4 i. {
此次盛會,兩岸除安排交流拜訪活動外,將會在4/14閉幕式時就兩天密集討論會議進行總結報告,並期許此次搭橋能為兩岸創造更多實質合作的交流機會、共創商機。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發表於 2009-4-13 15:50:46 | 只看該作者

結合產業能量 建構兩岸車載資通訊平台

(20090413 14:35:36)為配合經濟部提出兩岸策略合作的「搭橋計畫」,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及財團法人車輛研發測試中心在經濟部技術處的指導下,4月13日「兩岸車載資通訊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首日開幕式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經濟部次長黃重球特別蒞臨致詞,此行大陸交流團來台與會人數超過80人,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擔任總團長,帶領包括北京、上海、長春、福建、廈門等大陸產業界代表、民間機構、頂尖研究機構代表來台;台灣與會人士超過300人,為期一天半的交流會議,雙方將就市場探討、技術合作、產品開發、標準檢測等面向進行交流,企盼共同推動兩岸合作發展「車載資通訊」產業。. E8 B9 `+ ~8 X' _  L: L

0 t- K. `/ M  k! S) h7 W' Y2 A經濟部次長黃重球致詞時指出,不景氣中全球汽車產業一片低迷,但中國大陸汽車市場仍維持其成長速度,預估今(2009)年新車生產量仍可達650到750萬台,被公認是美國、歐洲之外,另一個不可忽視的新興汽車消費市場。中國大陸擁有龐大的內需市場,而台灣資通訊產業技術精良,經濟部近年來極積推動結合汽車之相關通訊應用,包括,PND (Portable Navigation Device,可攜式導航產品)、NB、PC、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行動上網裝置),市占率已世界第一,主導Mobile Data Centric產品。2007年台灣的GPS產值為新台幣1,770.5億元,其中PND占有70%以上市場,PND在當年全球出貨量超過2,900萬台,預計至2012年時出貨量將可達到8千萬台,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 22.5%;台灣投入汽車電子、交通控制、車載營運、後端系統等研發已展現豐碩成果,並已成為車載重要供應國。黃次長表示,兩岸各有擅長領域,未來在車載資通訊領域的合作將可互惠互補。" J- ^$ \/ O& ~9 T( z8 L( d  \( @9 y

0 p# X1 o4 `$ M資策會執行長柯志昇代表主辦單位致歡迎詞時表示,非常榮幸邀請到對岸中國來的產、官、學、研貴賓,相信經過這幾天不論是研討會或是參訪行程的安排,兩岸雙方在車載資通訊領域的先進,都能有初步且廣泛性的交流,更盼望能藉由此次交流,為兩岸搭起未來共同合作的橋樑。柯執行長進一步表示,在經濟部技術處的指導之下,為協助台灣廠商積極投入此領域發展,資策會配合執行「車載資通訊辦公室」各項政策,期以真正推動台灣車載資通訊產業發展,此辦公室首要的工作將是促成兩岸交流及合作平台的建立,期盼在不景氣的時代,透過兩岸雙方的合作機制,在互惠互補的基礎下開創策略聯盟,以雙方共同研發、共構產業鏈為目標,進而共同開拓全球市場。( c6 P4 `1 A6 e+ T5 N. V
* h4 e- j# w5 w; {2 Q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則特別說明,汽車工業在大陸屬於火車頭產業,2008年大陸汽車製造業為全球第三大,也是全球第二大汽車市場,在龐大的汽車需求與製造能力下,大陸積極發展汽車整車產業,並建立汽車自主工業。董揚常務副會長介紹此次來台灣參加本次活動的重要領導人物時,指出長春為大陸主要汽車城,汽車產業帶來的產值佔其總產值的70%;上海未來將以新能源汽車為發展重點,並將在明年「上海世博會」展示零排放汽車的平台,希望能與台灣合作開發新能源汽車;福建因與台灣地緣近、人文親,希望能藉台灣發展汽車電子的長項共同發展;廈門是客車主要生產地,也希望能與台灣合作發展公交車(公共汽車);此行,來團人數最多的北京團代表則當場表達希望積極與台灣企業交流的強烈意願。董揚常務副會長於致詞時特別指出,此次交流,係為兩岸結合大陸的汽車市場與台灣資通訊兩大產業的開端,相信未來一定能為兩岸帶來新的商機。
6 W9 f: M( W0 ]' E- J) I2 b/ f. F- j" c1 Y: L3 F! h7 j5 e
未來,在行政院科技顧問組指導下,資策會協助經濟部成立的「車載資通訊推動辦公室」,將規劃車載政策方向,透過各部會協調、推動相關基礎環境之建置與驗證平台,整合資通訊產業、車輛與交通運輸服務,推動國內產業並國際共構產業鏈,並扮演啟動兩岸車載資通訊廠商交流之火車頭,共同推動,將此次交流會議所產生朝向建立兩岸車載資通訊之共識,具體落實共同拓展全球市場。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於 2009-4-14 17:43:38 | 只看該作者

兩岸車載資通訊交流首部曲圓滿落幕,四輪計算機夢想正式起飛

由經濟部指導,資策會、工研院、車輛測試中心等單位共同執行之「搭橋計畫-兩岸車載資通訊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於今(14)日傍晚在南港展覽館圓滿閉幕,在兩天的密集交流後,雙方於閉幕式中宣讀3項重要的合作意向,正式開啟兩岸車載資通訊產業交流序幕,與會產學研代表皆殷切期盼兩岸有更實質的合作計畫,透過產業合作與技術互補共構兩岸車載資通訊產業平台,並預告今年6月將在大陸進一步就兩岸實質產業合作細節進行對接會議
, `; Y* N8 H" N* y1 f4 Z
5 u0 @' R) J5 O; e       本次會議共邀集兩岸產官學研超過450位專家及200個單位代表參加,與會專家指出,未來應朝向以發展汽車與資通訊之軟體整合為核心技術,再以台灣資通訊(ICT)產業的成功經驗再加上智慧控制的觀念,達成車載資通訊所需的4C功能整合(Car, Communication, Computer, Control),以創新應用服務取得世界市場的領先地位,與大陸汽車工業互補。另大陸代表團團長董揚表示,本次會議已成功擘劃兩岸合作遠景,未來可望兩岸共同制定車載資通訊的標準,進軍全球。兩岸與會專家更希望能從產品供應、技術合作、進而共同推動汽車電子與車載資通訊介接標準按部就班的發展,營造互利共贏的合作模式。
& U( P3 n5 S8 E- A8 C" ~. p1 {" j. x6 d5 L
         今(14)日閉幕式中,共宣佈3項重要成果: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表於 2009-4-14 17:43:48 | 只看該作者
(一)兩岸共推無線寬頻網絡城市:資策會執行長柯志昇、吉林長春市光電信息行業協會會長呂凝及電電公會鄭富雄副理事長共同達成1項合作意向聲明,未來台灣產業將積極協助長春等城市推動無線寬頻網絡建設,及開啟汽車電子與車載資通訊應用產業經貿等相關領域之合作關係。此舉象徵兩岸在車載資通訊領域上,有了突破性的發展。         
, i: ?* j6 U$ }6 r: W4 X! i
% V! q: [& r3 F' o9 @(二)開創兩岸產業實質合作:台灣怡利電子公司與長春市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達成合作意向書簽定,透過本交流平台為兩岸車載資通訊實質合作首開先例。怡利電子副董事長陳錫堯表示,怡利電子為台灣車用電子主導廠商之一,與吉林大學將共同進行新型汽車電子產品的開發與生產,初期先以智慧化胎壓檢測器為第一個合作項目。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院長管欣亦指出,吉林大學擁有國家級汽車動態模擬實驗室,擁有一流的研發人才,讓兩岸產學合作能發揮最大效益。資策會副執行長王瑋則認為,此合作協議跨出兩岸技術合作第一步後,未來必能逐步擴大面向,促成更多兩岸產學實例。         
* X5 ]+ B% b: ~5 {# X) T
- ^0 y. P2 v7 v8 x' Z% z(三)建立兩岸車載資通訊交流平台:本次兩岸高層交流座談會中,雙方在技術盤點討論後共同認為兩岸能以嵌入式系統、車內通訊網路系統及Telematics技術為基礎,達到技術與產品供應鏈緊密的結合與建立長期合作伙伴關係,並於會後達成本次大會兩岸主協辦單位合作意向書,以實現兩岸四輪計算機的夢想,共同引領智慧行車全球新風潮。         6 y% s! ]$ L  V: s! q
8 O. _6 E. {* h. ?. X, l) X
依據IDC的預估,2010年全球車載市場(包括硬體、軟體、內容整合、服務提供等)規模將達420億美元,年成長率超過20%。展望世界經濟及個別產業發展,車載資通訊產業目前已吸引全球目光。台灣近年來積極推動汽車相關之資通訊應用,經濟部將成立「車載資通訊推動辦公室」,整合產學研資源,以推動產業進入全球汽車產業供應鏈為目標,鼓勵業界投入下世代車載資通訊技術之研發與參與國際合作,共同推動車載資通訊應用及產業發展。不畏全球金融風暴的衝擊,大陸經濟及其汽車市場仍快速成長,若兩岸能在車載資通訊領域發揮互補優勢、充份合作,相信未來必能在全球車載資通訊應用及產業發展中,取得絕佳的競爭優勢,共同進軍全球市場。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於 2009-4-17 15:58:55 | 只看該作者

兩岸智慧行車產業合作平台之建立座談

為期二天的議程,第一天(13日)特別安排雙方分別就車載資通訊產業發展及未來趨勢進行分享。第二天(14日)議程重點,則安排產官學研各界代表,分別就「兩岸智慧行車產業合作平台之建立」及「下世代車載資通訊科技之合作」進行討論。 + U0 h* @$ S, C% H( T
5 M9 w* C# z  _3 c& m
第一場「兩岸智慧行車產業合作平台之建立」座談會,針對運用兩岸汽電檢測環境與能量,提升車載資通訊產業合作之效能及結合兩岸產學研單位能量,共同研議下世代車載資通訊之產業標準。   P3 p! P5 p7 T" C
* V0 u/ c- c$ Y/ a
第二場「下世代車載資通訊科技之合作」座談會,兩岸對於聯手進行新世代車載資通訊設備(OBE、RSE)的開發,合作建置車載資通訊應用服務試行專區,成為全球下世代車載資通訊系統、應用服務的 Total Solution Provider都表達高度興趣。二場座談會與會貴賓發言摘要如下: 6 F' U) u9 g9 L( B" W
0 T( E4 R; e( O; }
主題:兩岸智慧行車產業合作平台之建立
2 g, l0 x7 A. O  l0 {
5 x/ T5 }, \' y( J+ R長春經濟集團主任李駿: - P1 C# l" X$ D9 O! O7 g

8 V7 R. I5 Y" Q" V6 l一汽在2005年是中國第一個突破年產百萬輛的企業,我們規畫在2015年生產300萬輛車,其中合資品牌、自主品牌各占150萬輛。針對今天的議題我有四項對兩岸合作的建議:一、與整車設計相結合;二是標準化平台制定;三是合作編制、開發與認證;四是車載實用性需依據不同的區域性使用,建立聯盟體制。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
 樓主| 發表於 2009-4-17 15:59:22 | 只看該作者
華創車電總經理劉一震: / z3 n$ u  p, D6 i/ z7 X7 Z% H! q+ {

$ o1 Y4 \4 g+ c% x' c) w+ D; k整車設計開發為台灣的新興產業,華創車電結合了原來裕隆的研發團隊,與電子產業的業者,共同合資發展智慧整車以及汽車電子的技術中心,希望藉由結合整體汽車產業界之力量,與資訊電子業界共同推動「IA計畫」,進行整車研發及各項創新車用電子模組之研發。目前為止我們的整車已經發展出來,預計今年年底可以正式推出。未來第三、四代的車載軟、硬體延續與應用方面,如何搭配電子產業發展的技術,是重要的課題之一。 ( i, K! v$ |1 n  b( \- N  _
: |6 ^3 z: \( v$ t+ E
怡利電子副總經理蘇志榮:
( a! I1 S& b; v3 ]+ D
- _, m* p3 y0 m在車載資通方面,怡利主要是發展汽車多媒體自動通訊、IA &通訊及汽車電子等產業,並成為汽車電子的重要領導廠商之一。2000年進入中國市場後,我們也陸續面臨許多合資廠的挑戰。未來怡利將本著汽車電子研發技術專長,除維持汽車大廠的供應鏈體系外,將全力開發相關產業,逐步實現怡利電子「汽車電子大中華第一大」的願景。 . [2 t0 f4 S% U' a
/ {! y* l& V& ^0 h
北企控股集團副總經理郭新民:
& [. \1 ~3 A4 G9 a3 q' ~" b
8 ^$ z" E" T  e) b1 R' z% K9 O# j: Q目前我們已成立汽用車事業部,並在北京設立了研究總院,網羅眾多海內外人才,積極推進兩岸交流合作與產品開發工作:第一,在自主品牌研發上,我們規畫在2015年要做到銷售150萬輛,預計在北京、湖南株洲等生產基地完成,我們已有六款車型進入研究階段;第二,希望兩岸交流更加密切,能夠有資產上的合作的投資關係,共同尋找機會,取得突破。
" V( k/ E  m' A, {
  i( R: h" s& R4 h* i! p7 z福建省汽車工業集團董事長廉小強:
& B& y. R& J& _, n0 k. h
2 v2 I% N) a+ ~+ ]& O. Q) s對福建汽車而言,我們沒有「搭橋」的問題,反而是改造和提升的問題。我們在兩岸合作上早已先行先馳,13年來我們和東南汽車的合作已有很多成果和經驗,我們也很願意為台灣和大陸的企業建立更深的聯繫,建立如虎添翼,兩岸雙贏的局面。目前我們在車載資通訊的項目全部都是台資企業配套的,整個體系規模、產業基礎、技術力量雖然無法和大企業相比,但是我們的優勢在於地域接近和語言相通。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發表於 2009-4-17 15:59:34 | 只看該作者
鴻海集團汽車發展委員會執行長馬文雄:
$ H5 \8 O2 M& Y6 h
" e) f0 c- j* v$ ]- U1 T" F鴻海集團汽車發展委員會的發展優勢在於我們擁有強大的3C 產業,希望利用3C產業在零部件的開發實力轉而提供給汽車零部件的開發平台,也希望藉助這個平台,拓展兩岸零部件的研發。日前鴻海已投資中國大陸第三大汽車集團─東風汽車衛星工廠,雖然初期規模雖小,但在汽車領域佈局已漸有展獲,希望在未來能有更多的合作機會。
7 _; b  O7 v- |7 t- B$ ^* [; L1 {
8 X  P) U' Y, e7 i/ S. h( h中華電信研究所所長梁隆星:
# r7 n( r# [0 S" ]' K1 \
& y5 o8 d$ Q1 @中華電信研究所隸屬於中華電信,主要從事與世界同步的電信先進科技研究,建立通信與資訊技術總體研發架構,力保技術領先之競爭優勢。我們也有一個團隊專門在研究車載資通訊,在檢測與偵測方面,我比較期許未來兩岸能有合作的機會,讓比較先進前瞻的技術,可以在中國大陸落實,迎接競爭市場之挑戰。
8 H/ M6 Y7 _& d! {, c4 R- H+ B/ o! p5 s# w2 U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 7 y  L+ D) ]* {9 n/ O1 j
4 T" y$ T, {% _
兩岸應如何聯手建置車載資通訊合作平台,拓展全球下世代智慧行車產業市場商機?總結上述的論點有:一是在汽車的設計階段進行合作;其次是在標準方面,在產品技術開發上,結合兩岸產學研單位之能量,共同研議下世代車載資通訊之產業標準、並能夠進行認證的互認;再者是自主品牌的合作,與善用兩岸汽電檢測環境與能量,提升車載資通訊產業合作之效能。 + R( M. {% w. I3 t6 g/ V

' t( A6 i5 x" ?8 e4 e: P, P此外,我想到中國人聯合開發自主品牌的問題,雖然我們無法和合資品牌相亢衡,但是我們在車載資通訊後裝系統端的人性化、舒適性、娛樂性方面,可能會更容易突破。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
 樓主| 發表於 2009-4-17 16:04:55 | 只看該作者

兩岸車載資通訊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

「2009兩岸車載資通訊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日前圓滿閉幕,順利開啟第一波兩岸車載資通訊產業交流活動。 8 A7 k7 B; K0 ^# u7 D' [- G7 d. s

8 s# _" C8 B$ g& B) P& u7 d' O  S兩天的會議雙方代表達成具體共識如下:
4 B7 T3 w: R% i% H/ p/ w/ |, F2 H  _
(一)兩岸首次由官方支持,有組織有結構的進行雙方產業及技術交流活動,成功開啟兩岸產業合作橋樑。
) {5 U+ S; B% o& }- K5 N# X2 B( F(二)建立兩岸第一個有系統的車載資通訊產業與技術合作交流平台,有效促進兩岸車載資通訊產業發展。 - l, v( {! f# @. D
(三)交流會議中簽署兩項合作意向書,正式啟動兩岸產業界未來交流與合作契機。   P1 \# l  f. v1 H8 O* @5 u6 @+ M
5 h4 o: }* {/ P0 L" q, p6 K
此次兩岸交流會議最重要成果是由雙方於閉幕式中,由資策會執行長柯志昇、吉林長春市光電信息行業協會會長呂凝及電電公會副理事長鄭富雄共同簽署合作意向書。象徵兩岸在車載資通訊領域上,正式有突破性的發展。
/ q+ i) @  F9 V7 m. U% O4 u9 l; _2 t9 E4 O
此意向書重點為雙方將秉持互通互利共同發展原則,為兩岸及長春市推動無線寬頻網絡,及開啟汽車電子與車載資通訊應用產業經貿等相關領域的合作關係。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
 樓主| 發表於 2009-4-17 16:05:18 | 只看該作者
此外,在此合作關係下,台灣怡利電子公司與長春市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在資策會副執行長王瑋、電電公會總幹事陳文義、長春市信息產業局局長呂凝、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主任李駿等人共同見證下,正式簽署「友好合作協議書」,展開第一項兩岸車載資通訊之實質合作。 1 N# [# S" J7 Y: q7 C& N. \

" ?7 Z& _, W3 h# f怡利電子副總經理蘇志榮表示,怡利電子為台灣車用電子主導廠商之一,與吉林大學將共同進行新型汽車電子產品的開發生產,初期將以胎壓檢測器智能化為第一個合作項目。 8 x, |, |7 Z+ f$ H0 G6 h, u4 l

9 b6 Y# b' e" t% ]/ r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院長管欣指出,吉林大學擁有國家級汽車動態模擬實驗室,擁有一流的人才,讓產學合作發揮最大效益。 8 S! h# D: v' \5 _5 _- R+ L

( Z% t$ y* X3 J5 Y" M3 e$ A8 _資策會副執行長王瑋認為,此合作協議跨出兩岸技術合作第一步後,未來必能逐步擴大面向,促成更多台灣汽車電子廠商與大陸吉林大學、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等單位,進行兩岸產學研共同合作。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
 樓主| 發表於 2009-4-17 16:05:30 | 只看該作者
依據IDC預估,到2010年全球車載市場,包括硬體、軟體、內容整合、服務提供等,規模將達420億美元,年成長率超過20%。展望世界經濟及個別產業發展,車載資通訊產業目前已吸引全球目光。
2 b; F3 e+ a8 B2 `
5 a, u* J! t9 }/ c: P" |經濟部著眼未來市場與商機,在兩岸搭橋計畫下,將車載資通訊(Telematics)列為重要推動項目,由資策會與工研院、車測中心在經濟部技術處指導下,舉辦為期二天「兩岸車載資通訊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
- D* ^2 P0 M& L3 t2 H. F9 j
# J/ k0 `* z: W* R  ^0 }; V大陸受邀貴賓包括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中國汽車工程協會榮譽會長張小虞、北京汽車行業協會安慶衡會長及電信研究院楊澤民院長等80多位大陸專業人士,分別從北京、上海、長春、福建及廈門等地組團前來。 1 U. N" U7 v+ @6 G+ p
. R3 S% O8 S( P1 [$ r" G
台灣方面包括鴻海集團、華創車電、裕隆汽車、中華電信研究所、怡利電子、遠通電收、研勤科技等,均派高階主管參與交流討論,現場同時配合展出國內車載資通訊廠商的產品及法人的研發成果,總計吸引超過400人次參與盛會。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
發表於 2009-5-8 13:38:53 | 只看該作者

中國質優而廉價的工程師,這是中國最大的優勢

葉檀:我們需要新的藍籌股
+ V8 a, x5 ~6 D5 `7 V, p新浪網 - ‎1小時之前‎
/ o1 p8 ]+ w3 c" x# J% n其次,比亞迪成功地利用了中國質優而廉價的工程師,這是中國最大的優勢。《財富》雜志報道稱,比亞迪汽車有5000名汽車工程師和同等數量的電池工程師,全部工程師都通過了公司的培訓項目(淘汰率40%),絕大多數人都生活在深圳總部的15棟有18層高的黃色公寓樓里,他們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
 樓主| 發表於 2009-8-18 07:44:27 | 只看該作者

PRTM研究報告:數家中國汽車供應商有望成為全球主要的產業整合者

(20090817 18:01:50)美國商業資訊2009年8月17日密西根州底特律和中國上海消息——全球性管理顧問公司PRTM(柏亞天)對全球350多家汽車供應商進行研究,以找出汽車供應產業整合的贏家和輸家,研究結果即將公佈。 ; p' P# ?- w* Y
- B* R  B7 {4 [
中國和全球最大的歐洲供應商在PRTM的全球收購者排行榜中得分最高,表明他們很有可能收購因全球汽車產業下滑而陷入困境的其他供應商。例如在中國廣州,目前高度獲利、51%國有控股的廣州汽車工業集團下屬的汽車零組件公司,以及在中國濰坊,國有的柴油發動機製造商濰柴動力有限公司,都登上了PRTM全球十大收購者名單。在廣州,收購汽車組裝商和供應商的併購活動已經十分頻繁。這家位於華南的公司同時也是豐田汽車公司和本田汽車公司在中國的合資夥伴。( T! X/ E, O, W1 E& u
7 ]" N1 S- j! D: N0 j1 A& P
濰柴動力和豐田的關聯(Keiretsu)供應商,如電裝株式會社(Denso Corp.)、豐田紡織株式會社(Toyota Boshoku Corp.)和愛信精機株式會社(Aisin Seiki Co.)等,也進入了十大收購者的榜單,一同入榜的還有采埃孚股份公司(ZF Friedrichshafen AG)、斯凱孚集團(SKF Group)和巴斯夫股份公司(BASF AG)等歐洲的大型全球供應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
 樓主| 發表於 2009-8-18 07:44:40 | 只看該作者
但是,PRTM的汽車工業實務全球主管,同時也是本研究報告的作者Dietmar Ostermann指出:「雖然豐田的系列供應商在我們的研究報告中表現出成為收購者的極大潛力,並且具備整合者的財務實力和能力,但我們認為他們不會忙於參與併購活動。併購有悖於豐田的企業文化,因此我們相信他們將繼續尋求企業的有機成長,或者參與合資經營。」   Q+ E/ X4 |# j; y7 r! r

0 O6 n5 o& Y1 Q- R9 C% s全球十大收購者榜單上只有一家美國供應商,即PPG工業公司。位於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的PPG是一家為汽車產業提供玻璃和塗料的製造商,同時也涉足其他多個產業領域。PRTM預計,在北美目前的31家大型全球汽車供應商中,有數家極有可能走向破產或被全面收購。今年早些時候,李爾公司(Lear Corp.)、麥特達因公司(Metaldyne Corp.)、偉世通公司(Visteon Corp. )和其他一些公司已經申請了第十一章破產保護。根據PRTM的預測,美國其他的知名汽車供應商,如為通用汽車公司服務的大型輪軸和驅動軸供應商美國輪軸製造公司(American Axle & Manufacturing Holdings, Inc.)等,也有可能步上後塵。' v5 Z% t+ ?2 l: I8 O8 a

3 y$ B  A  |5 M" s6 i0 v有趣的是,在北美地區,名列全球100大供應商的31家供應商,比排名其後的30家面臨更大的倒閉風險。Ostermann認為,「一部分原因是北美的大型全球供應商受到汽車製造商更加嚴格的控制,其中有幾家已經與克萊斯勒和通用汽車綁在一起。」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
 樓主| 發表於 2009-8-18 07:44:59 | 只看該作者
預計破產和整合密度最高的將是底盤(刹車、轉向裝置、輪軸、懸吊等)和電氣/電子(線束、開關、車門系統等)領域。底盤系統一般為資本投資密集型,因此受到銷量下降的影響更大,而電子系統代表著車輛工業的未來,許多供應商正努力為他們各自的汽車系統加上電子功能。事實上,PRTM研究了最近122家供應商加速破產的情況,發現其中相當一部分為底盤系統供應商,如麥特達因、海斯萊默斯國際公司(Hayes Lemmerz International Inc.)、美國康泰公司(Contech)和J.L. French等。; `: m8 ~, |* H* |3 R2 H$ h9 x; h% M

; F( A. _/ b' kOstermann說:「由於底盤供應商的集中度不高,約有120家規模相當的底盤供應商分佈在全球各地,加上這個產業中有實力的潛在買主和疲弱的潛在破產業者都數量眾多,因此底盤系統的併購壓力將是最大的。」. N) b. ~" G. Z( R3 A1 F% x3 \( B1 ~
) U3 W; M# i& i1 X4 ]
該研究由PRTM的一個全球小組於2009年2月至7月進行,涵蓋了北美、歐洲、南美、中國、印度、日本和韓國的357家全球供應商。該研究採用了20多種財務和量化標準進行評量,如現金流和股權結構等。如欲獲取完整的研究報告,或與PRTM的汽車專家預約討論,請透過dbernier@prtm.com或+1 781.434.1206與Danielle Bernier聯絡。5 y4 n/ B& z5 ~! V
* W3 ]& v4 ^' ?: U  k) c9 @( }
關於PRTM(柏亞天)管理顧問公司  }: E# ?7 ^+ ~- {, s

: K- t$ [& I& q* E2 x3 `/ }  Z8 o  v$ ~2 J0 Z自1976年成立以來,PRTM(柏亞天)管理顧問公司一直致力於幫助客戶改變營運方式,從而創造獨有的競爭優勢。柏亞天的管理顧問幫助高層管理者制定並實施創新性的營運策略,幫助客戶實現業績突破。柏亞天在營運策略、供應鏈、產品開發和客戶價值管理領域都是全球領先的的顧問公司。柏亞天在全球擁有18個辦公室,為各個主要產業以及公共服務領域的客戶提供顧問服務。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首頁|手機版|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新契機國際商機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GMT+8, 2024-6-2 09:14 AM , Processed in 0.13901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