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知識工作者 更要合乎人性
許士軍 2007/11/232 Z U, G# \# Q3 U; s0 m+ I0 F+ g
. V9 U4 N8 P; G2 U* C+ [4 n+ O( r■書名:葛洛夫給你的一對一指導─如何管理上司、同事還有你自己 ■作者:安迪.葛洛夫■出版:原富傳媒
$ y8 C! F& U# H# X! N
) M1 Q/ F. w) X1 f9 y, Z如何藉由管理創造組織績效,雖然涉及到「物」的運用和組合,但是真正關鍵應在於組織中成員的通力合作,原因在於:「人」的因素不像「物」的作用是可以事先規畫和掌控的;每個人以及人與人間所產生的作用,高低之間可以自完全負面到極大的正面。多年來人們之所以用「群策群力以竟事功」這句話以形容管理的功能,也就是凸顯人與人間的努力與合作的重要。
2 {) j% ]; ]0 f2 D! ^ Z- A2 O- @ `! H
葛洛夫在本書中所討論的就是有關一個組織成員怎樣有效處理他和他人──包括上司、部屬──間關係的問題。特別的是,葛洛夫不談某種理論或一般的原理、原則或方法,而是針對一個個活生生而現實的問題,給予個別答覆,因此讀者將會發現,他的答案是具體而易懂的。
2 ?7 h7 U! W. r. f# o3 b( Y7 Q# Q0 L. M
譬如像這樣的問題:「身為經理人,對於自己部門裡面所有的工作,是不是都要做得來呢?」又像「我們商業科系的學生,希望日後可以成為高階主管,而且最好是在高科技公司,對於這樣的生涯規劃,我應該如何做好準備呢?」這類問題聽起來,豈不是一般經理人── 包括現在或未來的──藏在內心而十分渴望能夠獲得指引的疑問嗎? 7 X, L. Y4 D5 O# z9 i2 v x% D
. G0 p, M; d; W- l討論在組織中如何與他人相處,必須要置入時代背景的廣泛脈絡中才有意義。在傳統組織中,人和人間的關係與其相處之道是受到高度限制的:這種限制,一方面來自有形的組織層級和職位;譬如說,一個人該做些什麼事,和那些人往來,該聽誰的,又如事情該怎樣做,都有一定的範圍和必須遵從的程序;何況,在傳統組織中還存在有種種無形的傳統和成規,也使得一個人動彈不得,難有自由發揮的空間。 0 t, q, Q2 T0 X @
5 R( B% \) d- u9 K3 \
在這種傳統組織中之所以給予每個組織成員多重限制,不是沒有理由的。因為在一個工業化社會中,組織的效能主要來自機械的生產力以及效率的提高。在此種先決條件下,所期望於工作者的,就是他必須配合機械的運作規律,盡量求其熟練和準確,而不是發揮其創意和判斷。在這種機械模式下,個人行為及彼此互動關係都是被高度制約的,因此討論組織成員間如何相處是沒有多大意義的。
V K, x9 j- J8 |
( |) I' A0 e& Y, m% L. ?1 z# y但是一旦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一組織之價值並非來自機械的大量生產和效率,而是來自工作者的創意和創新,尤其是團隊合作。這時組織必須給予工作者以更大自主和自由空間,因而才會出現了人們如何相處的問題,這是閱讀本書所應認識的組織背景。
, q7 C( S6 A2 { ^# q4 V/ v7 c: t6 l
值得提醒的是,葛洛夫不提供什麼「錦囊妙計」或「萬應藥方」。因為,管理就是要從做中學。他最強調的也貫穿全書的,則是兩種基本價值觀念和工作態度:「誠實」和「快樂」。人們常說最上乘的武功是無形的,也許這本書所昭示我們的也是同樣道理,最高超的管理還是應該回歸到人性的基本面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