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找回密碼
 申請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Login

用FB帳號登入

搜索
1 2 3 4
查看: 4256|回復: 13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市場探討] 「2007台灣車輛國際論壇」隆重登場 全球車輛菁英匯聚台灣 MIT到DIT開創新里程碑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7-9-13 08:04: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以「東方能量v.s.世界脈動  —  移動進化論」為主軸,由經濟部技術處主辦,台灣車輛研發聯盟(TARC)承辦的「2007台灣車輛國際論壇(Taiwan  Automotive  International  Forum  &  Exhibition,TAIFE  2007)」,今天(9月11日)在多媒體詮釋的西方汽車發展背景中,以代表傳統東方能量的京劇與旗舞精彩表演,盛大展開為期三天的論壇活動。經濟部謝發達次長蒞臨會場主持開幕儀式,工研院林信義董事長、車輛公會劉一震理事長、電電公會焦佑鈞理事長也都共同出席致詞。 1 e5 A: {1 K7 X/ Q
  
" q2 w9 A8 B6 S& l  來自GM、Ford、Mitsubishi、Bosch國際大廠代表,以及美、日、歐、亞等地汽車重鎮的專家學者,將與台灣車輛產業的菁英共同交流最新資訊。因此,謝次長在開幕致詞時,特別強調今年論壇的重點,就是為「引領台灣車輛產業創新研發,協助體質升級,將車輛產業從台灣製造(MIT)轉型為台灣設計(DIT),讓台灣成為國際車輛供應鏈中的重要環節,並朝亞太車輛研發中心目標邁進」。同時曾經任職於車輛產業的工研院林信義董事長,也在開幕式上進一步指出,車輛產業是國內產業的重要基石,因此也希望藉由這次論壇,讓國內產業與國際車廠一起分享車輛的創新設計上的最新策略,提供台灣未來研發的參考,建立台灣與國際的交流機會。 7 F6 y8 x& o( p; i9 p$ v
  ' q' K  E- b! A5 |
  台灣車輛產業加速國際步調   p+ I! n; E4 s( p. ~" b1 L: O( m
  : J6 B& F+ V2 p- I- f
  在產業國際化的趨勢下,近年來台灣車輛產業,也正加緊腳步往國際化方向邁進。謝次長表示,台灣車輛產業在製造工藝、產品品質與創新設計方面,具高度市場競爭力;2006年台灣車輛產業總產值達新台幣(下同)4,441  億元,占台灣製造業總產值約  3.8  %,係台灣極為重要的產業,而汽車零件產值更超過  2,000  億元(資料來源:台灣區車輛工業同業公會),許多零組件如車燈、輪胎及鈑件等在全球也占有一席之地,並持續朝進入國際OEM/ODM市場努力;近年來整車也開始外銷至東南亞、日本、澳洲及南美洲等地,具體展現我國於車型設計開發及零組件研發製造的能力。 ! f  x* m7 V0 U' |
  除了「量」的提昇外,也出現「質」的轉變,面對智慧車輛的發展趨勢,電子應用已成產業另一關注焦點,預期2010年全球車用電子市場規模約1,920億美元,台灣以擁有優勢資訊電子產業為最佳後盾,政府除了鼓勵國內電子業者切入車輛領域,共同開發智慧車輛及高附加價值的系統組件之外,並歡迎與國外大廠共同開發先進科技,使車輛電子成為下一項台灣的優勢產業,朝向亞太研發及零組件供應中心的目標邁進。 : R0 C. U( l! h& M; Q5 g! x' y& H: j
  
- Q; O7 Y, U2 Q% }3 h4 f% X  專題演講引領車輛產業最新趨勢
8 s* ^+ V  I" U. w/ E  ?3 s  
& ?; k5 Y! n- m9 D4 x+ c2 h  在今天論壇開幕儀式之後,旋即舉辦的兩場專題演講,是本次論壇的話題焦點之一。首先登場的就是國際零組件大廠Bosch中國投資公司執行副總裁Peter  Kilgenstein,他針對「安全、潔淨及經濟之移動」的主題,鉅細靡遺地分析「移動」的目的,不僅滿足人類生活的基本需求,更是人們現代生活所喜歡與渴望地。在此前提下,他強調未來針對駕駛性能、節能方面的技術,將是車輛產業無止境的研發主題,而目前已經攤在檯面上的主流技術,則包括燃料電池、車間通訊,以及自動緊急煞車等。可以想見的是,這些已經成為主流的車輛科技,也即將帶出龐大的市場與採購需求。 / o+ U: A! i5 l# `- r2 W' B
  
9 T. \. L7 _# \8 M: d  另一場精彩演講,則是由目前任職於通用(GM)汽車集團,擔任先進車輛技術部門研發總監的Christopher  E.  Borroni-Bird,就「汽車之再創新」為主題分析未來汽車的創新發展之路。由於通用汽車在燃料電池車技術與研發等方面,長期處於全球領導地位,所以身負此研發重責的Christopher便自身經驗,深入淺出分析目前這波動力型態變革,主要力量便是來自社會大眾對於能源保全、氣候變遷與空氣品質等生活條件的高度關切,因此包括電動馬達、電池,以及氫燃料電池,在汽車動力上的運用,將會讓汽車徹底擺脫環保爭議;更重要是這些新能源動力背後,還需要全新的電子化系統,例如煞車、轉向系統、電力驅動與電子控制系統等,Christopher認為,這些新科技不僅可引導汽車的再創新,同時也是台灣車輛產業未來可發揮的優勢與機會。 % @5 [! J) Z" X8 `9 x! H
  
9 ]' I/ d8 P. w# `* l( C  論壇展出台灣自主研發技術 3 V8 y& H. @) ~& P6 i. B" {4 t
  
3 v) n1 L8 v; H- r  H  為期三天的「2007台灣車輛國際論壇」會場,也同時展出多項台灣自主研發的創新技術,並區分為「安全」、「潔能」與「底盤」三大展區。工研院自主研發、與國際同步的創新技術「智慧型個人移動平台」首度公開展示,都會型個人車移動平台技術在全球人口逐步往都市化集中的趨勢下,完全吻合未來都會生活中,個人化、低成本的短程移動需求。除此外,展出的成果還包括「商車監控之影像安全警示系統」、「貨車車隊管理系統」、整合keyless與指紋辨識等功能在內的「指紋晶片鑰匙啟動系統」、「先進駕駛輔助系統」,以及「Hybrid混合動力引擎系統」等,儘管部分技術已經轉移至產業界準備量產,但在論壇上仍引起與會的各國專家們高度興趣,也讓論壇的討論氣氛更為具體。 8 W5 K4 N4 i' Z6 L' E4 G
  " f+ [/ |- p3 i- H5 |, E: G
  在首日的精彩開幕式,以及引領趨勢話題的專題演講之後,三場專題論壇:「車輛發展之創新(Innovation  in  Development)」、「智慧車輛之科技應用(Intelligent  Vehicle  Technology)」、「全球之合縱連橫(Global  Collaboration)」,將依序在九月十二日與十三日舉行,包括Ford  China研發暨工程副總裁Ronald  J.  Collins、美國車輛研發聯盟(USCAR)執行總監Don  Walkowicz等在內,數十位國內外產、官學者專家,將在此進行充分交流討論,也為台灣車輛產業創新技術的國際化,打開最有效率的溝通之門。更詳細訊息,請至「2007台灣車輛國際論壇」網站查詢,網址:http://www.taife.org.tw/
1 W* }9 U7 \" n" k, I9 c) g; e  : \. [4 b# Y0 s* ~/ C5 V- H1 c$ n
  ※台灣車輛研發聯盟(TARC)※ 6 a: O( b( K* j( M+ ^6 n% q
  台灣車輛研發聯盟(Taiwan  Automotive  Research  Consortium,簡稱TARC),是經濟部技術處整合車輛研究測試中心(ARTC)、工業技術研究院機械與系統研究所(MSL/ITRI)、中山科學研究院(CSIST)、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MIRDC)等國內四個主要車輛研發設計機構之能量與資源,協助車輛及零組件產業升級與發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頂 踩 分享分享
2#
 樓主| 發表於 2007-9-13 08:07:18 | 只看該作者

台灣汽車電子產值 3年後飆1500億

【聯合晚報╱記者陳雲上/專訪】 2007.09.11 02:58 pm 5 J* P8 A7 v9 ?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9/4008556.shtml
! f) [/ |, S2 J+ U, z  
6 b9 w6 w0 f  ~* }+ N0 N( h
台灣汽車內銷市場近兩年急劇冷凍,但外銷市場卻出現難得一見的大商機。台灣車輛研發聯盟TARC主委黃隆洲上午指出,全球車輛電子產值預估至2010年時將爆發成長至2000億美元以上,台灣因擁有強大的ICT電子產業研發製造能力,已成為國際汽車電子採購的重點市場,預估隨著台灣汽車電子產業的成長,2010年台灣汽車電子產值將由目前一年台幣500億元,以三倍以上的速度飆上1500億元以上。- o2 B5 I4 a+ H! ^) l! L3 k, x* G

: s5 T4 W; `* s4 \& f「台灣的汽車電子產業,現在才要開始!」負責主辦2007年國際車輛論壇的TARC主委黃隆洲指出,台灣汽車產業,過去一直停留在「MIT(台灣製造)」,但隨著台灣車燈業者、汽車電子業者向大陸發展的經驗,台灣完整的IC電子人才研發能力,配上領先全球變化的產業應變能力,台灣近年來已經逐漸在國際汽車電子產業中「嶄露頭角」,有能力提供國外業主採購新開發的汽車零組件。以此次展出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為例,就是台灣研發機構和民間業者共同合作發展的成功商機,未來一旦進入量產化,將可為台灣汽車電子產業帶來無限大的成長空間。1 B' M9 L+ u8 M9 x" k
% L- ~  r! l, U# P4 j& c1 c2 l9 i
黃隆洲表示,汽車電子的產值高,利潤豐厚,也提供了台灣產業拓展的新商機,以一台汽車100萬元為例,光是電子化零組件的價值就高達40萬元,約40%占有率。目前全球估計汽車電子產業的產值,將在2010年成長至2000億美元以上,台灣目前一年的產值只有500億元台幣,以未來電子產業成長來看,2010年,台灣汽車電子產值至少將上看1500億元以上。
3#
發表於 2007-9-13 12:04:41 | 只看該作者

持續進化的移動能量

2007台灣車輛國際論壇打開產業全球化契機(9/12)4 d0 @  A+ x  v9 U8 y: n" m( h2 j

% M$ _2 g: C, k3 ~% B/ P台灣車輛零組件產業潛力有多大?從近年來外銷產值屢創新高,並且獲得擁有全球領先優勢的ICT產業進入車輛電子領域的奧援來看,整體車輛零組件產業產值,預估將從2005年的2200億,大幅成長至2015年的6000億元,而面對即將到來的成長與轉變,台灣產業該如何因應,並且尋找進一步轉型契機,是車輛界所共同面臨的課題。 ' d  T. u' M3 r5 J- l
  
2 b1 e  _& [5 y1 x7 m2 H  台灣車輛研發聯盟主任委員,同時也是車輛研究測試中心(ARTC)總經理黃隆洲,今天(9月12日)「2007台灣車輛國際論壇(Taiwan  Automotive  International  Forum  &  Exhibition,TAIFE  2007)」上便指出:「面對此一課題,迎接未來國際車輛發展的創新趨勢,便是台灣車輛產業成長的關鍵契機。」所以進入第二天的論壇活動,便針對未來全球車輛之創新發展方向進行討論,與會的中外專家各自從專業領域,包括車輛的整體設計、能源發展,到各種先進電子的輔助應用研發等,勾勒出未來車輛產業發展的明確藍圖。 3 p  C( T; O1 e4 u) x
  , D/ B6 q. a# a2 L/ Q4 O% x
  以氫能源為終極目標的移動進化 / [$ K& n$ g" `* r4 z+ U
  3 f5 ~( a! K) j! t) F
  第二天的論壇,主要分成兩大趨勢主題,包括上午的「車輛發展之創新」,以及下午的「智慧車輛之科技應用」。不同的主題,由趨勢概觀逐漸進入具體研發細節,完整含括未來車輛發展的創新方向。正如同Ford  China研發暨工程副總裁Ronald  J.  Collins在論壇上強調,車輛進化的動力,主要在於「人類對於移動的要求,同時也隨著市場與生活環境變化而不斷進化。」他進一步指出,發展高效能汽油引擎,以及複合燃料或潔淨柴油,甚至是未來的氫燃料動力,就是個不斷挑戰移動的進化過程。正如同Ford目前在德國法蘭克福車展(IAA)上發表,創下環保潔能車世界極速記錄325.535km/h的Fusion  999燃料電池概念車,這便是以零污染的氫燃料達到人類對於移動與性能的高度需求,也證明零污染這個移動進化方向的正確與必要性!
7 x# \, w' X8 o; g) m" n1 t/ I1 \  
# j2 h- D+ f% r; C, ?  同時,前GM集團首席科學家David  C.  Chang便就這個移動進化前提,強調如何在最有效率、最具創意的條件下,打造出更省油、更安全、更便宜、更聰明的車輛,便成為未來車輛產業維持全球競爭力不墜的關鍵!他進一步分析「虛擬車輛設計平台」的建立與創新研發流程將是最低成本、最有效率的模式。而有了研發流程上的創新工具與概念,還必須有個前提,那就是產品開發之初,便要有明確的產品定位,才能相互結合與呼應。來自日本Mitsubishi設計部門的資深工程師Takatsugu  Sekimoto,便以甫在台灣市場上推出的Lancer  Fortis車型開發過程為例,強調產品定位的重要,以「適度比例的駕駛樂趣」及「可靠的安全性」為基礎,結合「以功能趨動形式、顏色及材質」等定位準則,便已成為2005年起Mitsubishi車輛產品的主軸。 : {& ^$ I! l" `( e% v  U% i" V
  . g- x+ }: i3 G& v
電子科技是車輛進化的關鍵基礎 + g* E# S* f7 j9 l5 S2 V% ?; g. ]8 z* j
  
1 \2 h1 }# a4 D  以新能源為基礎的未來車輛將會有大幅度進化,但在此之前,車輛智慧化發展則將是讓人們首先感受到的浪潮,這也正是下午第二場論壇「智慧車輛之科技應用」的核心議題,致力於航太、汽車等精密交通工具電子科技研發的美國HRL實驗室總監Robert  G.  Kurkjian,便以其實際經驗向與會專家、同業分享自動測試設備(ATE),對汽車工業的助益,特別是大幅提昇模型製作與模擬測試過程的信賴度。 7 o7 {, Z, f& S- e$ j' ^
  
# B& P& h6 P9 d. C, m& J0 e! S  因此,類似的模擬科技應用,在車輛進化過程裡,正逐步具體化為駕駛輔助系統技術。這項越來越重要的技術,就像ALPINE新事業發展部門總監Masana  Minami在論壇演講中所強調,駕駛輔助系統是因應於人類世界「車輛社會」的成形而顯得不可或缺。而這些系統隨著電子科技日益成熟,也讓車輛發展出不受到人類干預,便能做出駕駛決定的模擬「智慧」;美國Ohio電子與電腦工程教授Umit  Ozguner也在論壇上具體指出,除了既有的先進巡航、車道偏移警告等技術外,近期的智慧車輛發展,還將包括各種路口、車道變化警告,以及特定區域的卡車護送或巴士無人化駕駛等,這些自動化行為,都將取決於「汽車跟隨、車道循跡、障礙物避免等關鍵能力。」 ) n7 W8 Z: R5 A2 Y
  4 C6 ]3 f4 A& Q  k+ `& s( Q# p2 V
  台灣車輛產業在這波全球車輛電子化浪潮下,正處於絕佳的優勢地位。來自丹麥的Design  Nord執行長Frederick  Rickmann,以其國際化的工業設計經驗與台灣產業觀察,具體分析亞洲人與台灣人的遠景不僅看漲,而且更是無限,因為台灣電子通訊工業的活力與智能,
4#
 樓主| 發表於 2007-9-15 23:59:13 | 只看該作者

「2007台灣車輛國際論壇」結論:從MIT邁向DIT

在全球車輛產業供應鏈中,如何在沒有強大整車工業背景下,仍能扮演關鍵車輛零組件的產業樞紐?這種類似現階段台灣的處境,過去也曾有過成功案例,北美的加拿大、東南亞的泰國,在前一波車輛產業全球化中,都相當成功扮演區域樞紐角色。此刻,以潔能、安全、底盤三大趨勢為主的新一波產業轉型,台灣零組件產業具體方向將會是在哪裡?! S2 u. \! b+ }4 j3 v& e" o
( v% U2 a1 M  m* ^" p, j
綜合9月11至13日,為期三天「2007台灣車輛國際論壇(Taiwan Automotive International Forum & Exhibition,TAIFE 2007)」與會中外產業菁英的意見,Lawrence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教授許俊宸(Jamie C. Hsu)博士在結論中說明,台灣車輛產業成功的方向即是朝著台灣設計(DIT)邁進,從深入創新研發解決所面臨的技術瓶頸、推動以台灣整體為公司的概念進入供應鏈以及加強品牌形象三個角度切入,進行產業價值的再創新,於競爭市場中開創出屬於台灣自己的藍海,擠身全球車輛產業供應鏈中。% u" P2 N2 I& N7 s8 X# A- @$ k. I

& M% @8 m7 [; K& A2 z, l% y# u! FDIT的台灣該如何更進一步地擠身全球產業供應鏈?這也正是第三場論壇-全球之合縱連橫的主軸。來自美國的車輛研究中心(CAR)總裁Jay Baron強調,未來新的交通概念與車輛型態,以及人們對移動的更高度要求,將創造出全然不同的車輛設計概念,例如智慧型交通裡,需求越來越殷切的車間聯繫通訊系統,就是過去從未有過的,當然也將創造出全新的供應與需求。相對地,廠商不僅要滿足需求,還要能夠增加附加價值,才能提高供應鏈的門檻,加強自己的競爭力。
7 X" s: Q" Q1 ]+ Z5 W- ^; i! w( q6 {3 {, g
有新需求也意味著產品規範、進出口等,都將有全新產銷流程與標準。泰國車輛研究院總裁Vallop Tiasiri就以泰國的經驗為例,說明泰國就是因為政府將車輛產業視為國家重點產業之一,所以除了自由貿易協定之外,更訂定一系列包括產業指導方針、安全、環境規範,以及節能產品替代流動率的相關法規等相關配套。目前,泰國致力於環保潔能車(ECO Car)的推動,目標即是在於使泰國乘為亞洲車輛製造的樞紐。
0 o1 l, x' c2 D/ s6 ?" K! Z
4 X. P# ~/ |4 t4 w+ M( R產官攜手提昇車輛產業整體競爭力的模式,不僅在泰國發揮力量,甚至在美國自由經濟主義的市場裡,儘管富可敵國的車廠環伺,卻也有著經典案例。美國車輛研究聯盟(USCAR)執行總監Don Walkowicz剖析,美國汽車產業與政府研究單位間的密切合作已有悠遠歷史,從廢氣排放標準的訂定、共同研發合作、組成產業協會,到USCAR這個半官半產業的非營利機構,積極扮演產業間協調者角色等,都是產業與政府間密切合作出來的成果。他進一步強調,未來類似的組織在美國車輛產業裡將扮演更積極的角色,例如組織「新世代車輛聯盟(PNGV)」以及「自由汽車聯盟(Freedom CAR)」等,都是協助業者面對各種階段的挑戰以及積極轉型與成長的關鍵。2 R) E, ~0 y+ A
2 n/ k" R5 G4 k( |9 N
為期三天的「2007台灣車輛國際論壇」,匯聚來自各國產官學者的國際觀點,他們也多所肯定台灣車輛研發聯盟(TARC),對台灣車輛產業所扮演的積極角色;聯盟的多項研發成果,例如潔能的混合動力引擎、安全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以及整合未來行動價值的智慧型個人移動平台等,均引起國際廠商的高度關注。
+ [: r8 p" r" o) m: E7 a: k$ |% j  [+ x
研發不只是只有研究發展,更要付諸於產業間的實例應用,透過聯盟成員之一的車輛研究測試中心(ARTC)所具備的國際級的驗證能力,像是在亞洲除了日本外,第一家獲得A2LA與美國三大車廠(通用、福特、克萊斯勒)認證的EMC實驗室,就是要努力將台灣車輛產業產品推向國際。台灣車輛研發聯盟主任委員,同時也是車輛研究測試中心(ARTC)總經理黃隆洲總結表示,第二屆論壇促成的產業交流,不僅已有國際廠密切商洽談TARC的研發成果,更有直接委託成員進行的測試,顯見TARC成員們的努力已受到國際車廠的關注,未來TARC亦將持續協助台灣車輛產業國際化。
5#
發表於 2009-6-3 07:17:26 | 只看該作者

第5屆台灣車輛國際論壇(TAIFE-2009) 七月15登場

  由經濟部技術處主導,委由台灣車輛研發聯盟舉辦的第5屆台灣車輛國際論壇(簡稱TAIFE-2009),將於7月15、16兩天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開放免費參加。
6 ^' O* X' |3 |6 C# n, l# j  主辦單位台灣車輛研發聯盟(由金屬中心、車輛中心、工研院機械所、中科院、華創等車輛研發單位所組成)表示,該論壇將以國際熱門話題電動車為主題,邀請國內外相關高階專家學者,共同探討電動車價值鏈之定位策略,及電動車關鍵模組之發展策略。
' B1 k$ C* Y; {) J0 E( W; o4 B! O  台灣車輛研發聯盟表示,獲邀參加本屆TAIFE-2009論壇的國外電動車著名機構,包括加拿大Auto21、以色列Better Place、日本三洋電機、夏威夷大學、Nissan公司、日本野村綜合研究所、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美國通用汽車等代表,國內與會的專家學者則有有工研院、能元科技、台灣大學、元智大學等學研代表,陣容相當龐大且堅強,是國內難得的電動車產業盛會,值得國內業者前來取經。 $ k7 I+ D* E5 E* f5 K, Y. o9 ]
  該聯盟表示,台灣發展電動車輛,除可大幅提升國家能源效率,更可利用我國在自行車、機車、代步車、沙灘車及汽車等產業自主品牌優勢,及電動動力關鍵模組已初步打入國際電動車供應鏈體系,促成我國車輛產業創新轉型的契機,估計2020年台灣有機會創造3千億元產值。
2 e8 H% ~* s  f! P0 m" n  報名該論壇及相關資訊可洽TAIFE-2009專屬網站:www.taife.org .tw查詢。
6#
發表於 2009-6-18 14:13:39 | 只看該作者

台灣車輛國際論壇 7月聚焦電動車發展

  經濟部技術處主辦的第5屆「台灣車輛國際論壇(TAIFE-2009)」,將於7月15∼16日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今年主題聚焦在國際熱門的電動車上。承辦單位台灣車輛研發聯盟(由工研院、車輛中心、金屬中心、中科院、華創車電所組成)成員之一,金屬中心執行長郭興家,接受訪問時對台灣投入電動車提出正面看法。 ' o; y- L/ M$ \. Y* i7 k- s
( m2 u) I, N2 T5 w) \! G
  郭興家表示,台灣南北距離僅400公里,氣候溫暖,人口聚集,電力基礎建設完備,具備發展電動車的絕佳條件;發展電動車輛除可大幅提升國家能源效率,更可利用台灣在自行車、機車、代步車、沙灘車及汽車等產業自主品牌優勢,及電動動力關鍵模組已初步打入國際電動車供應鏈體系,如此將可形成我國車輛產業創新轉型的契機,估計至2020年台灣有機會創造產值3千億元╱年。
$ I5 T: g. M5 P# }' ~; _  o" C3 w: _, N4 t4 L
  郭興家指出,電動車是未來趨勢,金屬中心利用在車輛輕量化、底盤、馬達等研發基礎,經1年多的投入已產出具體成果,包括電動車銅轉子感應馬達、油電混合車怠速盤形馬達、輕型電動車輕量化車體結構等。 3 `8 [& m' p& N& W$ O+ s' t0 \
% d% l  g, ^/ O, w
  
7#
發表於 2009-6-18 14:13:45 | 只看該作者
該中心未來將繼續投入電動巴士、電動沙灘車等利基電動車的開發,並透過與地方政府或環保園區合作,以車隊建立電動車運行實績,帶動電動車關鍵模組的發展,形成產業聚落優勢,促進各種利基電動車早日進入量產。
1 F7 q+ D, E# Q+ @+ n6 q6 c
! C) w- s' g* b  事實上,金屬中心近年來在經濟部技術處科專的支持下,應用鋁合金、鎂合金、高強度鋼相關技術,已成功開發數十種車輛輕量化零組件,如鎂合金輪圈、方向盤,鋁合金底盤零件,高強度鋼底盤及車身鈑金件等,技術並移轉給國內廠商,每年創造百億元以上新產值。 3 e: l3 R; p" L5 T  d3 m  m$ ?
: ~" C7 e* x( ]
  此外,由金屬中心擔任召集單位的台灣車輛研發聯盟,投入車輛底盤輕量化、電子化技術研發,已累積具體成果,包括底盤結構輕量化、電子式轉向、電子式駐車、適應性阻尼懸吊、電子液壓煞車、底盤整合控制器等,這些都將成為台灣發展電動車強有力後盾。
" ^( r) q5 ?% o7 W7 h8 D
3 _$ u# T  {; k. s4 D  台灣車輛國際論壇網站:www.taife.org.tw
8#
發表於 2009-6-25 08:25:05 | 只看該作者

車載資通訊產業推動辦公室 催生台灣優質行車環境

圖說:經濟部車載資通訊產業推動辦公室發展定位
" o+ M( c* {% Z
+ b6 D1 i$ g( q9 a( C1 d  C7 d' t8 \& y6 o2 f) g5 t
(20090624 14:57:07)「經濟部車載資通訊產業推動辦公室」(Telematics Promotion Office , MOEA,簡稱TPO)在行政院科技顧問組指導下於今年六月正式成立。日前經濟部技術處吳明機處長在推動辦公室揭牌儀式中表示,新興國家的汽車產業興起,特別是今(2009)年3月大陸更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讓過去屬於封閉產業的日、韓、美、歐的汽車產業產生質的變化,加上金融風暴影響,及新興國家汽車快速發展,讓台灣產業有新的機會,以公平、公開的條件,切入國際汽車大廠的產業價值鏈。TPO推動辦公室將扮演此產業的推動角色,讓台灣成為車載資通訊的試驗場域,將台灣產業的競爭實力推向世界的舞台。- ~5 ^8 U/ [  ]5 [/ f# U% S

" T' U$ d( Y2 qTPO推動辦公室的成立是依據行政院2008第28次科技顧問會議結論,設立車載資通訊產業推動小組,俾利我國車載產業鏈之建構與發展。辦公室主任由資策會王瑋副執行長擔任,未來將致力於協助整合國內相關資源、協調跨部會意見,運用我國ICT的優勢,驅動全球智慧交通,建立台灣成為全球車載主要供應國及整體方案輸出國,並且打入全球汽車供應鏈為目標。現階段TPO辦公室幾項重要的任務:一是進行下世代車載資通訊技術規劃;二是與國際大廠合作接軌,三為掌握兩岸及新興國家的市場機會,讓車載資通訊產業成為我國ICT產業發展重要的里程碑。( ~( S$ r! o5 C& P& O; A, p4 z) J+ b
% y& [; s/ B: S) u4 Z' q
除了佈局全球市場,TPO推動辦公室亦積極推動兩岸合作,在今(98)年4月13、14日,由經濟部指導的搭橋專案-「兩岸車載資通訊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中,邀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擔任總團長,帶領北京、上海、長春、福建、廈門等一行83位代表,開啟兩岸產業合作的橋樑後,又針對單點城市展開進一步的實質合作。5月11日「台廈兩岸車載資通訊產業合作座談會」則由廈門市政府副市長葉重耕領軍,共計產官學研58人與會,雙方業者簽訂共同發展智慧城市應用技術與服務的合作協議。+ _  B9 F& t9 n" F
$ x- i, I$ n& l6 G& T
TPO推動辦公室已悄悄付出行動,爭取台灣車載資通訊廠商新的發展模式與合作方案,未來,TPO辦公室將積極推動國內車載資通訊產業鏈建構、創新服務試驗開展、歐美日等國際大廠技術合作、兩岸車載資通訊產業合作交流等,並協助政府規劃車載資通訊產業之政策方向,協調推動相關所需基礎環境之建置,將台灣完備之智慧交通基礎建設經驗及整體產業能量輸出全球國際市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申請會員

x
9#
 樓主| 發表於 2009-7-14 17:37:39 | 只看該作者

2009台灣車輛國際論壇

(2009 Taiwan Automotive International Forum & Exhibition, TAIFE 2009)
& I7 |- M3 s% L! A, K4 h% {* C+ _9 D  s( O9 R9 _
活動日期:2009/7/15 () – 2009/7/16()
; `& |6 P( n) k8 J1 M! I活動地點: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2F(NTUH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Center)/(5 u  _2 s& K- F" n: C% g$ I& b
台北市100中正區徐州路2;地圖詳參末頁附件)) N! \. o4 k1 @/ _0 H6 t
論壇主題:東方能量 & 世紀脈動 (Oriental Power & Global Pulsation)5 I# S+ q3 }8 v1 f; j
論壇子題:智慧操控、潔淨行動(Smart Control, Green Mobility)
* w- G8 G2 }. Z% X% Z" i
. p" i& l7 V8 }  L. o1 O" o+ y車輛論壇:  N! G8 L: p. B3 q- p. I, Y
電動車價值鏈之定位策略探討(EV Value Chain Strategy Proposition )
3 J1 f/ n& |- q/ I7 z
電動車關鍵模組之發展策略探討(EV Key-Module Industrial-Cluster Development Strategy )
7 ~/ d# B3 A  c6 g( S: I
# o. L* ^4 h8 R* k% L5 }2 \活動單元:; @; A/ x4 _4 a! U3 ?: z! D5 a" B
式:邀請政府相關官員與國內外各相關產業主管擔任貴賓蒞臨祝賀及致詞,並安排媒體針對產業議題進行專業報導,營造精采之車壇盛事。+ G: L6 j" s! {
車輛論壇特邀各國講者以「電動車」為論壇主軸,並包含其下數個子題展開,分別針對電動車輛之「價值鏈」、「關鍵模組」議題,依次切入,進行深度技術之探討及研究交流。
. A1 @& t6 ], P$ {/ v' j歡迎晚宴邀請政府相關官員與國內外各相關產業主管擔任貴賓蒞臨,與本次論壇講演者共進晚宴促進交流。
10#
 樓主| 發表於 2009-7-14 17:37:56 | 只看該作者
歷經一個世紀的震盪,車輛工藝跨越工業革命、世界大戰到能源危機,不斷地接受大環境的考驗,持續茁壯。其功能從距離時間的縮減到速度的體驗、更從代步工具到舒適駕御、也從交通工具轉變為生活必需品,車輛現在除了具有「奔馳」的功用之外,更有著人性化的表徵;結合電子化功效之後,車輛開始積極扮演起智慧化的角色,佐以現今的能源短缺問題,其研發的觸角更往環保議題延伸,21世紀的車輛已由配角躍升為主角,並在時下相關議題中,扮演著運輸系統命脈裡不可或缺的角色。
3 G- L; o& J5 x, q; c5 S" f" g8 @! C; y
0 q5 c9 Z- K$ _  W2 G  N5 S車輛工業在各國工業發展歷程中常具有指標性的象徵意義,而台灣零組件廠商在全球車輛領域更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近年來,隨著車輛電子的熱浪興起,使得ICT產業有機會與汽車工藝結合,相較於中國及東南亞等地區,我們深信台灣更具有優勢及發展潛力用以打造智慧車輛之新紀元。
$ X% {1 Q- s" r) a; j4 v4 C$ O% s' M/ M1 Z: g
同時,經濟部為使台灣工藝成為國際車輛發展的重要環節並加速台灣車輛工業之發展,凝聚法人力量,特成立台灣車輛研發聯盟,自2005年起舉辦第一屆「台灣車輛國際論壇(以下簡稱車輛論壇)」,此舉引起莫大迴響,其後,各車輛之國際級論壇如雨後春筍而生,已達拋磚引玉之效;時光荏荏,轉眼已經過了四年,車輛論壇轉眼之間已邁入第五屆,秉持著創立之初衷,2009年,經濟部更整合旗下各單位活動,藉由國際論壇交流激盪彼此科技研發觀點,增進互相了解,讓全世界的人們看見台灣在車輛領域上的成長及能量。9 h9 M2 \& i6 A  B

/ i3 W) y7 |# w6 ]' }$ C" a透過邀請知名廠商代表與技術專家的參與及經驗分享,以成功展現產業特色與潛藏能力,隨著亞洲市場蓬勃成長,以及因應環保節能與汽車電子之趨勢,我們相信台灣應能在國際車壇綻放更多光彩;我們希望藉由車輛論壇,為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爭取更多目光,發掘交流合作之機會,共創多贏局面。
11#
 樓主| 發表於 2009-7-14 17:38:52 | 只看該作者
日期 Date
時間
( s( y2 _0 e- T7 y+ r. j) H  _$ E
Time
事項

: a; h; w4 s& n, ?, G
Events
主持人/講者/貴賓/備註

! {. E- H1 d4 A* U6 z1 \0 r
Host/Speaker/Guest/Remarks
7/15

8 O7 Q& F1 B( `# f( }8 ]3 j
()

. \- A+ _  q% n" I, l* c! k" T5 |. R! c
- E- e3 r) w! E4 A0 p
08:30-09:00
" v. z3 s- ?# p! P. g  F, x8 B. w
論壇報到; f8 F$ |5 e. ]. g* w

% Z: I, H# h6 Z+ _% \, z+ ]
09:00-09:30

- \5 l' g' ^9 o( B( L5 Q  [( w- v9 ~
開幕典禮( p1 C* E8 ]7 e, E1 W
貴賓致詞0 a: W! M- j5 [. e. I9 D
啟動儀式
8 A# r- r. F5 f+ r  y0 t% r
大會主席致詞:經濟部尹啟銘部長或長官
7 }4 T$ V% @# |! Y/ V$ _# H7 t2 H6 XTARC聯盟主席致詞:黃隆洲主任委員
0 d# A0 P' k! ?3 b7 ~5 w貴賓致詞:車輛公會陳國榮理事長或代表. e- |! @2 s, G# |! s9 P( R% [

2 r* X  `) p% dSession I:電動車價值鏈之策略定位探討(1)
1 h* R3 u  r! d* ]
09:30-09:40

' o% F7 k6 Q/ I2 A
引言及講者介紹
9 C) x$ |0 j; S* `1 q- J
主持人:蘇評揮顧問/台灣車輛研發聯盟9 h8 K- j! k8 R+ I
09:40-10:10
2 f! A% ^7 n7 b% {/ T
台灣電動車發展策略探討- m! ]& ^/ x- @, R
王漢英副所長/工研院機械所;台灣車輛研發聯盟(TARC)代表
$ O* L/ c2 r, |' [8 K
10:30-11:10

# e  r2 F. F* J
加拿大電動車研究與發展
# f3 I: y0 C. B7 k7 `6 a
Dr. Peter Frise/CEO,AUTO21 Inc.  Z5 O$ H' }# M* `6 p2 V5 t
11:10-11:50

2 Z8 Q6 e& z) U" `5 w6 \
台灣運輸部門溫室氣體減量策略) m% v4 ^1 d* h: H
楊慶熙執行秘書/環保署溫室氣體減量辦公室( Q" w1 h: S& |+ y7 Z! m0 M
11:50-12:20

8 p( F  b7 G: T  H0 E/ \9 s
論壇討論
4 b: n# _3 w; o
主持人 & 演講者
( K5 j4 C" e# |
12:20-13:30

, {! h0 L6 N; L) O. a) g" D( M" i
午餐時間Lunch Break
) v: S; b' W' ]1 v9 f$ N2 H
+ z, _/ {* f3 P8 a. H
Session:電動車關鍵模組之發展策略探討(1)+ ^/ K. Y" Q. {! _
13:30-13:40

- u3 m! U. O6 \. q9 Q. F/ _+ h4 b
引言及講者介紹
7 @. T# p/ |: v: q, s
主持人:林秋豐顧問/經濟部技術處% D+ h9 v4 k4 m1 u  c$ K1 Q
13:40-14:20
7 c4 E' e8 G: x  ]
台灣電動車電池發展策略探討' L8 ^8 p2 T6 A  v- J- ~
蕭尹彰博士/能元科技技術服務部協理( b/ U& Y, R9 @2 P6 L) Y& P
14:20-15:00

+ u7 k4 q2 s# p& y& d5 e- I
輕型電動車電池技術發展. p, Y6 v2 k, r9 c, a

6 E+ Q0 B+ q: F6 B7 \) X
Dr. Amazutsumi /日本三洋電機General Manager( `  ~8 P8 }8 ~1 U3 b) m8 p
15:00-15:20
0 V- b/ a5 R/ T% D2 n: q: `0 b, T
休息時間Break Time, z: n7 `: X' ]; V
15:20-16:00
) j- G, `. C; ?, K
電動車電池壽命效益評估
4 V9 G6 e* D& r, f  v- Y
廖伯彥教授/美國夏威夷大學( N5 k3 f( ~/ g' Q8 o5 p
16:00-16:30

0 O: g: d+ V) @$ K
論壇討論6 N7 P" |, c' S* M7 K6 J" \$ T
主持人 & 演講者6 s2 d1 M& h3 `/ w. R6 w/ T
18:30-21:00
0 s" y/ N/ z* [& }+ [* _* q
歡迎晚宴 (Welcome Banquet )( \" Y4 u! F' m) u9 K# O6 F
喜來登飯店 B2 壽廳
2 z9 ~' ?, u" s& {
# ~! E# f# P; D  d  W  ^$ q
Host:經濟部2 ?- a! `) \/ s# ~7 g
黃重球次長
4 K0 ?/ R8 \  HGuest:論壇主持人、演講者、產官學研代表、贊助廠商代表
0 P0 D+ X' [! h9 H4 `3 i( r  `5 ?) A2 l
12#
 樓主| 發表於 2009-7-14 17:40:58 | 只看該作者
7/16
/ R" ]8 I0 T7 o- @5 k3 C
()
. m! S& U1 \( r6 E( v0 C
08:30-09:00

7 r+ F, Z7 E; K+ k8 p/ u, c
論壇報到: n$ A8 n0 t9 @. k2 l3 i: E

, B& h$ d, I. ?1 u4 A0 k7 g6 O5 f
" ?! v3 m3 \6 E5 |
Session Ⅲ:電動車價值鏈之策略定位探討(2)! w6 Y: l) h4 o0 J$ J$ Q- p9 T
09:00-09:10

0 K7 m/ @. _" v* }5 a/ D" \! w' _
引言及講者介紹" {5 f3 l  J# c8 u
主持人:宋震國主任/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系
3 M, q$ S6 Z' H+ T! F
09:10-09:50

$ z9 u! s3 u- c7 ^) u
Nissan 電動車發展策略
! x; i2 F4 C& Q- F
# d  Y8 l: Y  ^- J
Mr. Kazuhiro Doi /Nissan 技術行銷部經理
4 h6 b3 W* o/ z5 U  J
09:50-10:30
  W% b0 v8 A0 v0 @, f) K
電動車產業價值創造策略探討; o& q9 Q: ?- v, W/ x
北川史和部長/日本野村總合研究所全球戰略諮詢顧問一部
! T4 S- ]+ B! K/ Q& |* v
10:30-10:50
5 I5 x; ?! w$ V' d' F# J4 N
休息時間 Break Time4 |! P  _* ?5 G3 X6 ]( B- P
10:50-11:30

% T+ u7 j4 ?9 F* G* }
智慧化個人輕型電動移動載具探討; h. {2 w) V! c' _2 r- p
鄭榮和教授/台灣大學機械系  n/ d8 R/ _% t  v; [% _0 `3 E
11:30-12:00
' s! Y. j. J6 }' A
論壇討論* I, G- ^' O; c0 Q  M" s
主持人 & 演講者
6 e; H$ F4 Y$ R- T
12:00-13:00

& v7 L  |8 r) Q
午餐時間Lunch Break) n+ {# H4 j. s9 N+ O  U7 n" C  F; s
- _" U. K* z% o+ k
Session Ⅳ:電動車關鍵模組之發展策略探討(2)& L. M) P% {  X. m
13:00-13:10
, `' N; x7 N3 H2 Z8 f6 |
引言及講者介紹
1 d1 F& g/ E: A# C
主持人:鍾自強副執行長/金屬中心/ b: c5 W- n9 b, r$ T- b/ p
13:10-13:50
( Y8 T$ S6 S* F( G
電動車直趨外轉子輪內馬達技術發展
8 {5 y$ O. ?4 P, G
高野正教授/日本慶應義塾大學
5 l* v; T* t( [% c  u! ?' q/ o
13:50-14:30
0 C+ X1 a, I7 Y4 L6 L( U
電動車輕量化車體技術發展與零件商應扮演的角色
& f' n9 c" T1 b. G, R
$ y2 e# r+ i4 H. _5 Y/ q
Mr. Terry Peng / 通用汽車(GM)電動車車體專家0 H% [9 E# k+ g9 j& H
14:30-14:50

$ T) S% e0 n' n8 s
休息時間 Break Time
* [: j- R1 D6 s, k( G2 T
14:50-15:30

& e) }6 |, l- f6 k
個人移動載具之次世代能源系統關鍵技術開發" e* g2 m. f7 G0 c5 b# ^9 }
詹世弘教授/元智大學機械系
/ k, }8 w% m/ N  q% Z& C
15:30-16:00
  r, L  S: ?  A; l  M2 b
論壇討論
# f2 E7 o- }# p: }7 q1 u$ x, Y' j# \
主持人 & 演講者
3 D& G7 D% W4 C7 S! j7 ?
16:00-16:30

5 H9 T. x+ d' |) v7 p0 P1 [
論壇總結報告1 I, z8 i) k* Y, H
主持人:黃隆洲主任委員/台灣車輛研發聯盟
: O  a9 f) c; i- j# V0 X演講者:許俊宸博士/LTU勞倫斯科技大學教授;經濟部顧問: l% [- i: l1 p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首頁|手機版|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新契機國際商機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GMT+8, 2024-6-7 04:58 AM , Processed in 0.16652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