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找回密碼
 申請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Login

用FB帳號登入

搜索
1 2 3 4
查看: 4804|回復: 5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市場探討] 2007年第三季液晶電視委外代工 冠捷科技 專業代工廠商之第一名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7-12-5 18:26: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DisplaySearch指出,2007年第三季液晶電視委外代工比率達到23%,其中冠捷科技(TPV)為液晶電視專業代工廠商之第一名,唯冠(Proview)超越瑞軒成為第二名
2 f6 W: P" f0 s

' O: x3 g  D  `! g4 C( O" C% XDisplaySearch台北辦公室,2007年12月5日 – 依據DisplaySearch在2007年第三季關於液晶電視產業價值鏈(Value Chain)的研究報告指出,在2007年第三季液晶電視出貨量的2010萬台中,其中有23%來自專業代工廠,這些代工廠商包括冠捷科技(TPV)、唯冠(Proview)、捷普(Jabil)、瑞軒(AmTRAN)、廣達(Quanta)、偉視達(Vestel)及緯創資通(Wistron)等。除許多電視品牌廠商如戴爾(Dell)、Grundig、HP、Polaroid、Vizio、ViewSonic及西屋電器(Westinghouse)等百分之百將生產外包,有部份廠商也逐步提高其外包比重,如Philips(飛利浦)第三季外包比重提高到超過60%比重,Hitachi也自上季的外包11%提高到第三季外包20%,有些品牌廠商在某些特定市場擴張的時候會考慮增加外包比重,然而某些廠商則想要增加自我生產比重;對於關心液晶電視外包市場情況與趨勢的業界朋友, DisplaySearch液晶電視價值鏈報告將是一份重要的參考。
( e: l! X$ \- R: r4 R( R
; E) N3 k5 I! G; F7 A8 w底下摘錄部份2007年第三季液晶電視產業價值鏈報告的重要資料。  @5 ^5 C- H& s
6 A+ x3 B( r$ ^3 ^
·基於成本的因素考慮,26”以及以下尺寸的液晶電視愈來愈多採用液晶顯示器面板,第三季有超過2百萬台液晶電視採用液晶顯示器面板,相對2007年第二季90萬片的數量有很高的成長,應用的尺寸有15”、17”、19”W、20”W以及22”W;特別是寬螢幕液晶電視有更高的採用比率。; m- S, _! N; b8 r# G1 R
·根據DisplaySearch統計資料顯示,2007年第三季全球TFT LCD面板廠商在LCD TV面板的出貨量達2370萬台,然而液晶電視製造廠商的出貨量為2030萬台,相差約有340萬台,差異的主要原因來自於供應鏈時間差、包括有組裝到出貨前置作業時間、安全庫存量準備及管道庫存等因素。  ^8 F7 c- d- ~
·如表一所示,TPV(冠捷)第三季以19.9%市場佔有率居專業代工廠之首,接下來分別是Proview(唯冠)、Jabil(捷普)、AmTRAN(瑞軒)及Wintron(緯創資通);TPV的主要客戶為Philips,AmTRAN主要代工客戶為Vizio,而Proview主要客戶為Polaroid,Jabil的主要客戶與TPV同為Philips。
$ J4 b% c0 ^% P( o
. ~* d( n, b. g: G. ^8 Z, F5 _·表二資料主要說明前七大液晶電視面板模組製造商與其客戶關係。從出貨量比率來看,Philips是LPL(樂金飛利浦)的主要客戶,Samsung LCD TV是奇美與CPT(華映)主要客戶,Sony是AUO(友達)與Samsung(包括S-LCD )的主要客戶;除了奇美客戶群較為分散以外,其他液晶電視模組廠前五大客戶的出貨量均超過60%的出貨比重,客戶集中度相對較高。
9 g9 P1 p7 q' B& t1 d, l& L* r/ c( N  X$ Q5 |! q
表一: 全球前十大液晶電視專業代工廠商以及其Q2’07以及Q3’07市場佔有率

$ t- P3 k# J$ b$ \; T  t* q: i. D) KRank- u4 b1 t0 Q: i0 }6 F+ H4 D
LCD TV Subcontract Manufacturers
Market Share in Q2'07
Market Share in Q3'07
1
TPV (AOC) 冠捷
19.9%
19.9%
2
Proview (唯冠)
13.5%
17.0%
! f; f+ x% ~) V6 E
3
Jabil (捷普)
11.0%
14.9%
4
AmTRAN (瑞軒)
17.4%
14.3%
5
Wistron (緯創資通)
7.4%
9.4%
6
Vestel (偉視達)
4.4%
4.8%
7
Tatung(大同)
0.5%
3.1%
  U3 h9 K: C  \
8
Kolin (Digimedia) 歌林(含駿林)
4.3%
2.3%8 O; I3 Y6 u! w2 w+ C% }
9
Jean(美齊)
0.5%
1.7%
10
Quanta (廣達)
2.4%
1.0%
Others
18.7%
10.4%
6 c1 _4 E. t& l$ r) B& w
Total
100%
100%
% D! ]5 ~- S/ E  r

2 \' Y. b+ @, Q0 l7 S& e# {  R0 ~4 k) \  F  z
表 2: 液晶電視面板廠商前五大客戶出貨比重 – 依出貨量
Rank
LCD TV Module Makers
Top Customers
Top Five Customers' Unit Share
1
AUO(友達)
Sony(新力), Samsung(三星), Philips(飛利浦), LGE(樂金電子), Proview(唯冠)
61%
2
LPL(樂金飛利浦)
Philips(飛利浦), LGE(樂金電子), Toshiba(東芝), AmTRAN (瑞軒), Skyworth (創維)
73%
3
CMO(奇美)
Samsung(三星), Philips(飛利浦), Funai(船井電機), LGE(樂金電子), Sony(新力),
48%
4
Samsung(三星)
Sony(新力), Samsung(三星), TCL
85%
5
Sharp(夏普)
Sharp(夏普), Philips(飛利浦)
100%
6
CPT(華映)
Samsung(三星), LGE(樂金電子), Funai(船井電機), Tatung(大同), XOCECO(廈華)
68%
7
IPS-Alpha
Panasonic(松下), Toshiba(東芝), Hitachi (日立)
100%

5 I( O; @, Y* c: j5 ?; w
; ^- L, K* j% d9 i) ?! s  o5 K
9 Q8 l6 I- D7 F: i! f+ P; W0 ~
4 F3 Q2 M# B4 B, e, \
根據DisplaySearch分析總監同時是液晶電視價值鏈報告的主要撰寫人Deborah Yang指出,DisplaySearch公司對於液晶電視產業鏈全面且深入的研究,是相關業界朋友不可或缺的市場資料;在此報告中包括有液晶電視模組廠商與供應鏈、液晶電視製造及品牌廠商的合作關係等,是相當值得參考的市場報告。該報告為Excel格式發行。
% z! p- U8 X$ z; @8 t8 `; |1 g5 O/ ]
以上主要對2007年第三季全球液晶電視價值煉的摘要介紹,資料主要摘錄自DisplaySearch2007第三季液晶電視產業價值鏈報告(Q3’07 LCD TV Value Chain Report)。如有需進一步的市場資料,歡迎與我們聯繫。
: f5 `3 s! v, q# E3 u6 Q- U7 N! r. o+ e4 }: k
[ 本帖最後由 heavy91 於 2007-12-5 06:34 PM 編輯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頂 踩 分享分享
2#
 樓主| 發表於 2007-12-12 17:02:15 | 只看該作者
DisplaySearch 發布2007年第三季液晶玻璃基板市占率統計,韓國三星康寧(SCP)以50%的市場佔有率稱雄7代線及以上之玻璃基板市場; ( U, H" V  g2 J7 v* X6 c

/ d0 D1 i  D# I, KDisplaySearch臺北辦公室,2007年12月12日 – 依據DisplaySearch 最新的玻璃基板出貨統計, 以出貨面積計算;位於韓國由三星電子與康寧所共同合資的三星康寧(SCP) 以高達50%的市場佔有率稱雄七代線及以上的液晶玻璃基板市場; 其次為日本的旭硝子(Asahi Glass Company; AGC), 其七代線及以上的液晶玻璃基板市場佔有率為20.3%, 第三名則為日本電氣硝子(Nippon Electric Glass; NEG), 其市佔率為15.7%, 第四名則為美國康寧公司,市佔率為11%。' j* l7 \( U5 f% E  R
在七代線及以上的玻璃基板而言, 三星康寧主要以出貨給韓國兩家面板廠商三星(Samsung)與樂金飛利浦(LPL)為主, 台灣的友達光電與奇美電子則分別向康寧, 旭硝子, 日本電氣硝子等多方採購; 友達在七代線及以上的玻璃基板有55%向旭硝子採購, 奇美則有80%向旭硝子採購。另外, 日本電氣硝子則是韓國面板廠商樂金飛利浦(LPL)的七代線及以上的玻璃基板最主要的供應商;而日本板硝子(NHT)則將其七代線及以上的玻璃基板全數供應韓國三星電子。附表為2007年第三季七代線及以上的玻璃基板的供應比率以及市場佔有率; 值得注意的是, 德國的新進玻璃基板廠商首德(Schott)目前也開始供應七代線及以上的玻璃基板。
- T* h( q0 \0 S0 a" N: g' G/ {2 ?# v
表一、2007年第三季七代線及以上的玻璃基板的供應比率以及市場佔有率(以面積為基礎計算)
TFT Maker
三星康寧
8 i2 B+ v  j6 g8 h# D* cSCP
康寧公司
+ S2 n7 ^1 c& B' g. hCorning
旭硝子
7 n8 R5 D+ g* u" `: j* x0 P
AGC
日本電氣硝子
8 i4 l2 f8 I! ^) f* v, }& ]NEG
日本板硝子NHT
德國首德SCH OTT
Q3’07
AUO (友達光電)
33%
55%
12%
100%
CMO (奇美電子)
20%
80%
100%
LPL (樂金飛利浦)
38%
: K2 M1 E# }$ h8 e# J; }! {
5%
57%
0.4%
100%
Samsung (三星電子)
86%
8%
6%
100%
Sharp (夏普)
52%
48%
100%
TOTAL
50%
11%
20%
16%
3%
0.1%
100%
0 H. B9 l4 z* D# J* e

; H. N4 J8 F6 _& }# b: b資料來源: DisplaySearch ! e4 v# I3 ~6 t. U( K2 W) ]4 Y+ K
6 F3 v. _1 g# E# _4 X: s# h0 m
而以全部的TFT LCD玻璃基板而言, 以面積計算, 仍舊為韓國的合資公司三星康寧(SCP) 以28.8%的市場佔有率成為全球最大的玻璃基板供應商, 美國康寧公司則以28.1%的佔有率成為第二名; 合計康寧集團的市佔率兩家合計高達57%;根據DisplaySearch的觀察, 從2007年第二季到第三季, 康寧公司在客戶CPT(華映), HannStar (瀚宇彩晶)以及IVO (龍騰光電)的供應比率均有所提升。7 b: k, E" U3 C' k4 c! T

, b5 U) Y3 ]7 U1 U& k% h# g4 C全球TFT LCD玻璃基板的第三名則為旭硝子,其市佔率為20.6% ,其主要的客戶為日本的Sharp, 台灣的友達光電與奇美電子等。第四名則為日本電氣硝子(NEG),值得注意的是;由2007年第二季到第三季,當主要供應商康寧集團以及日本旭硝子的市場佔有率均有些微的下降, 而日本電氣硝子卻逆勢成長, 因而提升其市場佔有率由2007年第二季的15.7%, 提升到第三季的17.8%。DisplaySearch 玻璃基板分析總監Jin Kim 特別指出, 日本電氣硝子的供應比率在台灣的友達光電, 勝華以及中國大陸的龍騰光電,等等均有所增加, 這是該公司逆勢成長的最主要原因; 另外, NEG也在2007年第三季, 供應給韓國LPL的七代線及以上玻璃基板需求的一半以上。附表為2007年第二季與第三季全球TFT LCD玻璃基板的市場佔有率分析:
, R, z  E) ]2 R9 y$ u
8 g2 q% @7 m! `# }- y# l" K表二、2007年第二季與第三季全球TFT LCD玻璃基板的市場佔有率
Rank
Glass Supplier
Q2'07
Q3'07
1
SCP (三星康寧)
30.4%
28.8%
2
Corning(康寧公司_
28.3%
28.1%
3
AGC (旭硝子)
20.9%
20.6%
4
NEG (日本電氣硝子)
15.7%
17.8%
5
NHT (日本板硝子)
4.3%
4.5%
6
SCHOTT (首德)
0.5%
0.2%
Total
100.0%
100.0%
資料來源: DisplaySearch 5 W2 P6 m4 x0 v- ~& a
- @2 J# g# [5 v2 k1 S, A' u+ b
以上主要對2007年第三季玻璃基板所作的市佔率及預測,資料主要摘錄自Q4’07 LCD Glass Substrate Report。DisplaySearch 針對TFT LCD 玻璃基板的分析包含了出貨關係、 財務狀況、價格趨勢等等。
3#
 樓主| 發表於 2007-12-14 17:50:00 | 只看該作者
依據DisplaySearch最新針對大尺寸面板產品的發展計畫研究指出,16:10寬視角面板為筆記型電腦及液晶監視器面板主流產品,但自2008年起, HD的多媒體內容以及高解析度DVD將帶動16:9寬視角產品成長可期; 另外, 基於成本考慮, 32”液晶電視面板背光板自2008年起將大量採用U型燈管。

" o; x# Q1 e6 }: ~% d+ Z; J5 S6 f1 o, T! f7 V$ j
DisplaySearch台北辦公室,2007年12月13日 – 依據DisplaySearch最新發佈第四季大尺寸面板產品發展計畫報告中指出,16:10寬螢幕面板在目前仍是筆記本電腦及液晶監視器面板主流產品,然而隨著高解析度內容節目(HD content)逐漸豐富與高解析度DVD播放機的銷售成長也帶動了16:9寬螢幕產品的市場機會。從幾家主要面板製造廠商的產品發展計畫中,16:9寬螢幕的筆記本電腦用面板鎖定在使用內置式HD DVD播放機的高階產品,而15.X” 16:9寬螢幕的液晶監視器面板產品則是目標在入門級的液晶監視器。另外原先已經在6代及7代線生產16:9寬螢幕液晶電視用面板的廠商,現在正在為如15.0”W、15.6”W、18.4”W及24”W Full HD等液晶顯示器用面板在5代、6代及7代線上規劃適當的生產適當尺寸的LCD Monitor用面板,以因應HD世代的到來。' X' g7 r& Q, Y$ X

" M+ N( `6 Y0 b4 R1 y" l! j0 r4 X" ~DisplaySearch TFT LCD面板規格與技術研究總監陳弘睿(Brian Chen)先生指出, 2008年16:9產品將會產生尺寸競賽;以Notebook PC用面板來說,Samsung(三星電子)目前規劃的是長寬比為16:9 的16.0寸寬螢幕面板,而AUO(友達光電)及CMO(奇美電子)則是發展長寬比為16:9 的15.6寸寬螢幕面板;以液晶監視器用面板來說,AUO認為15.6寸寬螢幕面板將會面臨與15.6”W及15.4”W筆記本電腦用面板產生價格定位的議題,因此其第一個推出的16:9比率的LCD Monitor用面板為15.0”W,不過CMO倒是認為生產效率才是決定產品的主要考慮,而在5代線可以有高達93%使用效率的15.6”W的面板是他們的首要選擇,因此CMO不論在Notebook PC或LCD Monitor均是選擇15.6”W作為第一個16:9寬螢幕的產品。根據DisplaySearch的調查指出,中國大陸的二家5代線面板廠,SVA-NEC(廣電NEC)及BOE-OT(京東方光電)也不約而同的規劃了15.6”W作為他們16:9寬螢幕面板的第一個產品,這樣一來也增加了長寬比為16:9 的15.6”W產品的供給量。! |- L/ o/ I6 h7 C% |0 |

3 ~8 f1 V! p5 C& O陳弘睿表示, 對液晶電視用面板來說,各面板製造廠商仍持續藉由新背光源架構來開發低亮度與低成本的液晶模組以提高成本節約空間;前五大LCD TV面板廠商也同時開發前崁式邊框(FMB, Front Mount Bezel)以進一步降低機構成本並同時滿足薄型化的液晶電視機設計需求。而一個影響較大的動向便是32”液晶面板的背光板光源預計自2008年起將會大量且快速的由目前的直下式燈管轉向採用U 型燈管, 主要的目的在於減少燈管數量, 降低成本, 然而因為生產U型管必須有長度達1500毫米的燈管機台, 在燈管廠商U型管的產能有限的情形之下, 2008年的U型管供給會呈現吃緊。" R& U/ x; \* h% l  S6 V) ~

' ^4 w# m9 j% ^. f* f7 ?% rDisplaySearch 觀察到目前主要的大尺寸TFT LCD面板產品發展計畫重點如下:
$ e& U' n& F, @) x3 w# e# z) r' s; n' `$ d.LED背光源已被使用在更大尺寸的Notebook PC面板上,應用尺寸將從11"W、12.1”W,延伸到13.3”W、14.1”W及15.4”W產品;其中AUO、CMO、LPL及Samsung將從2008年第一季開始將LED背光源使用在14.1”W的產品。4 H! X; h2 i9 s3 {! @( |6 I, R  N
.在26”的液晶電視用面板方面分成TN及VA/IPS二個陣營,CMO所有26”液晶電視面板均採用TN技術,而Sharp與AUO仍投入資源在VA技術來生產26”液晶電視面板,LPL則持續專注在IPS型。同時, 跟32”一樣, 所有的面板廠也均自2008年起大量導入U型燈管以節省成本。2007年的整體26”液晶電視面板將有一半以上採用TN。預計三年後26”TN型的比率將達所有26寸液晶電視的九成。
- P: q& L1 o$ p2 q.為了因應32”液晶電視面板的市場需求,在六代線產能有限的狀況之下, 面板廠商正開始使用7代線(1950X2250mm)或8代線(2160X2460mm)來生產32”液晶電視面板。/ r6 w: C6 d/ r8 X0 g* Q& K
.為將低背光模組成本,面板廠商正努力採用較少的光學膜及較少燈管來生產低亮度液晶面板,依目前亮度在400nits或500 nits以下的液晶電視面板,廠商已經可以使用2張擴散膜(diffuser)或二張微透鏡結構(micro-lens)的光學膜以取得更好的成本效益。" b, j' u% F# h8 y% Q+ d- d/ t! S
.在高階液晶電視面板方面,為了提高動畫畫質表現, 所有液晶電視面板供應商都已經開發雙倍掃瞄技術(100 Hz/120 Hz)及10位色彩深度開發技術(10-bit color depth),應用產品尺寸別從32”到65”。部份面板廠商也正在開發動畫估計和動畫補償(ME/MC)處理系統而整合到液晶面板模組上。$ q! F( o3 {6 n6 c8 ~

/ h# m2 K+ N5 h- J# IDisplaySearch TFT LCD面板規格與技術研究總監陳弘睿先生指出,DisplaySearch每季大尺寸TFT LCD產品開發計畫報告是目前全球唯一針對大尺寸TFT LCD產品發展計畫、技術藍圖、新材料的發展等方面的深度報告,就第四季的報告為例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5 \0 e) m7 P

5 Q8 ?3 b$ B- c: h/ C3 r.TFT LCD面板廠商近期在Notebook PC、液晶顯示器、液晶電視面板產品策略及技術發展規劃;* R  j8 R: z8 k- s+ U6 ]) n9 n
.Notebook PC、液晶顯示器、液晶電視品牌廠商產品策略,內容包括有20個Notebook PC品牌廠商,40家液晶顯示器品牌廠商及70家液晶電視品牌廠商;: S- v4 |: \9 f& c+ b
.針對18家大尺寸TFT LCD面板廠商及超過60條面板生產線,提供依各面板生產工廠、產品、經濟切割之矩陣表;- a1 N9 V5 T+ A$ I" W$ M( c1 d
.對2007年日本橫濱光電展提供長達65頁的重點摘要,並將各廠商展示最新產品與技術作完整紀錄; : d$ l: Z  ]. v3 k
.另針對中國大陸液晶電視市場作重點分析報告
8 u! F& n: k6 o0 h6 g3 E; |4 J; V4 G! R
以上資料主要摘錄自DisplaySearch 2007 Q4 Large-Area Product Plan Report(每季大尺寸TFT LCD產品開發計畫報告)。
4#
 樓主| 發表於 2007-12-18 18:34:28 | 只看該作者
DisplaySearch指出, TPV(冠捷科技)為2007年第三季全球最大的液晶監視器製造商, 而全球液晶監視器的臺灣廠商製造代工比率達74%;TPV同時是三星電子以及瀚宇彩晶液晶監視器用面板的最大客戶

4 K6 M) S9 r( \9 y8 V
# o. S; z$ [) \1 u% y, t9 vDisplaySearch台北辦公室,2007年12月18日 – 依據DisplaySearch在2007年第三季關於液晶監視器(LCD Monitor)產業價值鏈的研究報告指出,第三季全球LCD Monitor出貨量達4千3百78萬台,較今年第二季提高7.5%,其中有74%為臺灣代工廠商所製造;且組裝製造基地均位於中國大陸。2007年第三季,主要LCD Monitor品牌廠商如HP、Dell、Acer、Lenovo、ViewSonic等均百分之百外包給代工廠商,而如Samsung、LGE由於本身也生產監視器,主要出貨仍是由自己本身所生產;至於產能不足或是基於產能調配的考慮才會將部份外包給代工廠商,如第三季臺灣的群創(Innolux)為三星電子代工了液晶監視器約72萬台,而LG電子則自群創(Innolux)及冠捷(TPV)分別採購了52萬台與25萬台液晶監視器。
+ l6 n% r5 |/ d' ]* K$ A3 a' p; G) k4 |% v/ W# F# K* F4 i7 M
依據DisplaySearch觀察指出,前五大的LCD Monitor的製造廠商分別為TPV(冠捷)、Innolux(群創)、Samsung(三星電子)、LGE(LG 電子)及Lite-On(光寶),其按出貨量計市場佔有率分別為22%、17%、12%、7.9%以及7.8%,其中Lite-On較上季增加35萬台的代工量使其出貨量超越Qisda(佳世達)成為代工排名第五名;而TPV(冠捷)則因其龐大的代工製造量成為Samsung(三星電子)、及HannStar(瀚宇彩晶)等的液晶監視器用面板的最大客戶。
( t: \$ H9 \# x  s: k5 A" q4 o- l* n5 D
底下摘要說明第三季LCD Monitor價值鏈報告重點:, D3 p% O5 C* R: c) Y
! B; ?' C6 c8 ?4 ?
.2007年第三季LCD Monitor用液晶面板共出貨4千9百82萬片,第三季LCD Monitor整機的出貨量則為4千3百78萬台,由於供應鏈時間差、良率、組裝作業時間、安全庫存與通路存貨等因素,面板與整機的出貨差距近6百萬片;特別是19"W、20”W及22”W面板的出貨量較當季液晶監視器整機出貨高出許多,依據DisplaySearch分析,這樣的差距, 主要是因為代工廠商為第四季的銷售旺季做準備,以及有近2百萬片的液晶監視器用面板被用到19”W、20”W及22”W等較小尺寸的液晶電視上。, H6 \( c3 z8 P! e8 }- o4 B; o

9 i) I4 m  Q. x( {1 `.如表一所示,以代工製造為主的TPV(冠捷)以22%市場佔有率居液晶監視器製造廠商之首,而前六大液晶監視器製造廠商占全球LCD Monitor高達74%市場佔有率。' S5 y0 R( e, J  I; u

+ C! n! l9 d: G3 v+ i7 |+ ]( X/ Y; I$ r.TPV(冠捷)主要客戶有Dell(戴爾)、HP(惠普)、Lenovo(聯想)、Philips(飛利浦)及自有品牌AOC等。Innloux(群創)的主要客戶則有Acer, Dell、HP、Samsung及ViewSonic(優派)。另一方面,Samsung及LGE則主要為進行自有品牌的生產。Lite-On(光寶)則完全以代工為主, 主要客戶有Dell、HP、Acer及Lenovo等。Qisda(佳世達)的主要代工客戶則有Dell、BENQ(明基)及HP等。
) L2 _8 \2 D( N* O' H: G5 N7 N! e# {% L, ]4 e4 Y4 |
.如果從代工廠商與面板廠關係來看,TPV是前六大液晶監視器面板廠商的主要客戶,在Samsung及HannStar等占出貨量排名第一,在AUO、CPT及LPL等占出貨量排名第二。TPV也是中國大陸面板廠商京東方(BOE)與上廣電(SVA_NEC)的主要客戶。
6 X# k7 }/ s* V: X) n; v6 K+ |' t( J4 q
.如果從面板廠對代工廠商的出貨關係來看,AUO的主要客戶有Qisda、Samsung、Lite-On及TechView(達裕)等等,而Proview(唯冠)是面板廠奇美電子(CMO)第三季液晶監視器面板最重要客戶。另外從出貨數量來計算,除CPT以外,各面板廠商的前五大客戶均佔有70%以上的出貨比重。CPT的前五大客戶則占其LCD Monitor用面板出貨的69%。
" d9 ]) z3 R6 l( n( f% D
5 }% J9 m6 x( r/ D: A表一  Q2’07及Q3’07 液晶監視器製造廠商市場佔有率  - 按出貨量計
液晶監視器製造廠商
Q2'07
Q3'07
TPV(冠捷)
24%
22%
Innolux(群創)
16%
17%
Samsung(三星電子)
12%
12%
LGE(LG 電子)
8%
8%
Lite-On(光寶)
7%
8%
Qisda(佳世達)
8%
7%
Others
25%
26%

7 ?. S3 W' n5 z; hSource:DisplaySearch+ V# C# V: {& t- d- u8 Z& a& \
$ C% I7 h7 W" @' V( o% {% {. m
表二   面板廠主要LCD Monitor用面板客戶及前五大客戶市場佔有率 - 按出貨量計
Rank

. X( S  R! f7 ?/ M3 [
(排名)
LCD Monitor Module Makers

  D1 f; o1 p; G0 V0 M
(液晶監視器面板廠商)
8 i" _# n4 A- e. O2 }1 `2 L
Top Five Customers (前五大客戶)
Top Five Customers' Unit Share
- d, y, e) x" T
(前五大客戶比重)
1
Samsung(三星)
TPV, Samsung, Lite-On, Innolux, Techview
84%
2
AUO(友達)
Qisda, TPV, Samsung, Lite-On, TechView
78%
3
LPL(樂金飛利浦)
LGE, TPV, Qisda, Lite-On, Innolux
72%
4
CMO(奇美)
Proview, ChiMei, TPV, Samsung, Innolux
79%
5
CPT(華映)
Samsung, TPV, Innolux, Lite-On, Tantung
69%
6
HannStar(瀚宇彩晶)
TPV, Samsung, LGE, Innolux, TechView
84%

  X* X& G, D% P8 d6 _* `7 Z/ B5 XSource:DisplaySearch
! g9 \, g) O$ {0 t/ A
  m( W- X, N/ o: I以上資料主要摘錄自DisplaySearch2007第三季液晶監視器價值鏈報告(Q3’07 LCD Monitor Value Chain Report)。
5#
 樓主| 發表於 2007-12-26 11:00:12 | 只看該作者
DisplaySearch預測,未來3年LCD TV整機成本將以每年10%到16%幅度降低, 到2010年第四季, 預計32” HD液晶電視整機製造成本為400元美金以下, 42”Full HD 機種為600元美金以下, 52” Full HD 機種降為1000元美金以下; 成本降低主要來自大尺寸面板之成本降低與電視晶片之系統整合
# i! j8 X( d% y8 s  x7 c4 Q
. u  M& I; C% S. S) R- w
DisplaySearch台北辦公室,2007年12月26日 – 依據DisplaySearch 最新的平面電視製造成本分析與預測報告, DisplaySearch 預測, 未來3年液晶電視(LCD TV) 的整機製造成本將以每年10%到16%的比率逐步下滑, 而以較大尺寸如42”, 46”, 47”, 到52”, 65”等的下降比率較大; 2006年至2010年可達每年將近20%。預計2010年第四季, 32” HD液晶電視整機製造成本為375美金(400元美金以下), 42”Full HD 機種為598美金(600元美金以下), 52” Full HD 機種則為925美金(1000元美金以下)。% o5 j) S* w' \6 r& l
2 }" @1 z8 ^1 ^7 V1 e0 @& \
LCD TV製造成本包含了液晶電視面板、機構組件、電視系統晶片、電源部件、組裝人工與作業成本, 以及維修保固成本等; 換言之, 也就是所謂的電視代工廠商所謂的FOB (Free On Board), 裝船出口之前的成本。從2006年到2010年, DisplaySearch 預測液晶電視(LCD TV) 的整機製造成本將以每年10%以上到接近20%的比率逐步下滑;其中32”每年成本降低幅度為10%, 42”為14%, 而降幅最大的為52”, 每年成本降低幅度為19%。' I9 {8 p7 B# x  c7 Y
根據DisplaySearch的分析, 主要成本降低的原因有四種:
! L* M8 c. P) M(1). 面板產能不斷擴張以及面板設計與結構的變化讓面板成本降低1 |; K$ S; G* E3 z5 v; {
(2). 電視晶片業者不斷的進行系統整合以及晶片成本降低的動作7 c# J5 L+ @3 }
(3). 預計更多的液晶電視組裝將由品牌廠商轉向系統代工業者" U8 S; W; x" y) {% n. b% G! S+ U: n
(3). 組裝成本的效率提升以及材料成本降低
6 h# C$ t5 B, @- t. N3 R; z4 Y
# s! F% U1 M; D% O( N; b! j; N然而以2007年到2008年而言, 由於32”面板會因六代線產能有限因而面板價格呈現較為平穩的狀況, 也因此讓2008年的32”液晶電視整機製造成本下降有限; 不過預計42”以及52”等機種則會持續不斷的降低,且跌幅較大。而LCD TV電視整機成本必須降低的壓力也帶給了專業的代工組裝廠商更多的機會。! d+ [' I. C0 G4 z

. ~- v& t5 |% o; G( K" \* dDisplaySearch 針對32”, 42”, 52”之液晶電視之FOB製造成本之預測如附表:, a& \/ V1 w3 u
附表 、每年第四季之液晶電視FOB製造成本預測 (單位: 美金)
 液晶電視尺寸及解析度
2006
Q4
2007
Q4
2008
Q4
2009
Q4
2010
Q4
20062010年度複合成本降低比率
32” HD
$573
$497
$487
$425
$375
-10%
42”Full HD
$1,099
$870
$796
$679
$598
-14%
52” Full HD
$2,138
$1,659
$1,351
$1,063
$925
-19%
9 S) Q8 c1 J# r9 p% r  |5 f" {7 _

7 B2 Y4 j# G6 yDisplaySearch 指出; 以目前一台32”的LCD TV而言, 其2007年第四季平均銷售單價為$680美元左右, 而品牌與零售業者的利潤合計在26%, 因此到達歐洲與北美通路賣場上架之前的成本必需控制在$510美元; 而輸出到歐洲與北美,從亞洲組裝基地出發的運輸與相關費用約為US$13美元, 因此整台液晶電視的FOB製造成本為US$497美元。在這$497美元之中, 液晶面板佔了64%, 電視晶片與電子系統佔了18%, 外殼與機構部件佔了9%, 而組裝與保固成本也佔了9%, 因此以LCD TV的成本結構而言, 面板與電視晶片佔了八成以上,因此整體成本的降低速度大多繫於面板成本與系統晶片成本的降低。附圖為目前32” 液晶電視的成本結構。! o+ `; _( B; N$ Z8 _
# Q* K) x6 E; p8 k  g" X. m
附圖 、32” 液晶電視的成本結構 :8 E2 Y( I( S& x6 [; v1 L$ z0 Z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申請會員

x
6#
 樓主| 發表於 2009-6-18 11:57:43 | 只看該作者
電視晶片市場進入季節性淡季,2009Q1出貨量為380萬顆,較上一季下降4.3%,但卻比去年同期上揚11%
6 p2 {5 q" m3 C! l8 R3 Q4 y5 k/ T) C5 X% B/ A1 y  p
DisplaySearch台北,2009615 --- DisplaySearch近期發表的當季「電視電子與晶片出貨報告」中指出,由於季節性的影響因素,2009第一季電視晶片出貨量約為380萬顆,較上一季微幅下降4.3%,不過卻比去年同期上揚11%,這樣的結果大致符合季節性的影響與預期。同時,已開發國家均已經大致完成平面電視的轉換、市場逐漸步入成熟期,也與此結果不謀而合。
0 y6 d8 v! E2 ?, O- T/ z0 H5 t4 N' l
DisplaySearch電視技術市場研究總監Paul Gray指出,「2008年時,鑒於對經濟展望的缺乏信心,致使電視製造商紛紛削減庫存。不過,所幸一些已開發國家的市場銷售力道已見彈回,下游也逐漸回補庫存來因應市場情況」。
8 h5 j" J: m- G- Y1 N7 }. Y; E5 H& V, u) x
另外,根據DisplaySearch研究發現,電視晶片的市場競爭正使得供應商彼此間的整合加劇,而且壓力也來自於擴展中的新興市場規模與成熟市場中的價格殺戮。值得一提的是,Micronas將把其消費性電子部門業務於今年年底前處理掉,該部門包含了倍頻掃描技術(FRC)、音訊(Audio)和解調(Demodulator)等,已經轉售給Trident Microsystem。此外,NECRenesas宣佈合併;AMD的電視晶片部門在第一季完成與Broadcom的合併,成為Broadcom底下的部門之一。6 J. ^! K& }. i; p  C3 s
6 ]4 g1 R9 \! L+ Q2 S' ?6 q
表一 : 前五大電視晶片供應商排名狀況) v7 `0 h1 ~# ^4 k) v) [
" ^7 {2 S& W1 |
VendorQ4’08 RankQ1’09 Rank
Mediatek11
MStar22
Samsung33
Broadcom64
Zoran45
Source: Q1’09 Quarterly TV Electronics Report
/ d. R* p" N) l' M2 [+ `# v! x' U+ e% e( q
以下摘要其他報告重點/ z1 r4 P# t. Z2 O3 R- d, f
§聯發科在本季市佔率稍有回升,主要是由於本季北美市場回溫,並且下游歷經2008年的審慎後開始回補庫存所致。
! h' y6 U3 o2 q% |$ U* d
§晨星半導體依然快速成長,除藉由LG大量的出貨帶動成長外,在中國市場中強勁的市佔也是主要因素之一。
' E* Q" k0 i' N/ T! P% v0 H4 u7 i
§三星電子從晶片到整機垂直整合的功效繼續發揮。另外,由於韓幣的貶值讓三星本身更具有競爭力,使得市場上其他家的晶片供應商更顯得備受威脅。
0 }8 D7 q! ?. n: E) n
' t8 y0 q2 j' Y2 @
以上主要摘要說明全球第季電視晶片出貨情況,資料主要摘錄自Quarterly TV Electronics Report3 {" |- K, Q' G( K- O9 C
' R% l% A) o- `
[ 本帖最後由 heavy91 於 2009-6-18 12:04 PM 編輯 ]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首頁|手機版|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新契機國際商機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GMT+8, 2024-6-18 11:37 AM , Processed in 0.15401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