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找回密碼
 申請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Login

用FB帳號登入

搜索
1 2 3 4
查看: 3583|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市場探討] 手機音頻IC:和弦前景不妙 放大器趨于分立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7-3-16 10:40: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北京新浪網 (2007-03-15 15:50)4 G: n" n! Q. s8 N% v
http://news.sina.com.tw/tech/sin ... /155038135114.shtml2 w5 }( ]4 S+ C. `& M. \8 _! j
  -水清木華高級分析師 周彥武
$ j! l' M# V, n8 g' K
! \# e1 g' A* ~" U+ j3 Q  移動音頻IC應用領域主要是手機和MP3播放器。手機用音頻IC主要有3類,一是和弦IC,二是CODEC,三是音頻放大IC。MP3播放器用音頻IC主要是MP3解碼IC和CODEC。0 P/ c7 B; p! g3 q$ G
8 L6 H4 W0 M, t- ~% K6 G
  和弦IC市場前景不妙
4 J! Y) g" t1 b" O8 w# k0 }' x1 m, ~" y: C
  和弦IC市場前景不妙,全球主要的手機廠家諾基亞、摩托羅拉、索尼愛立信、西門子都極少採用和弦IC,尤其是2005年以後,這四大廠家一般採用應用處理器和定制類比基頻來完成和弦功能。採用和弦晶片的廠家主要是三星、LG和國內廠家,而這些廠家的市場占有率正在逐漸下滑,尤其是三星,市場占有率下滑了近10%。國內廠家也是舉步維艱。5 c- n; ?" C' M3 u- D
7 _4 D2 v' u# l9 I- r
  未來隨著半導體工藝的發展,混合信號集成到純CMOS工藝的邏輯晶片中將越來越簡單,集成和弦的SoC是大勢所趨。而和弦IC的供應廠家卻越來越多,最早是雅馬哈一家獨大,後來雅馬哈與OKI平分市場,接下來是中星微異軍突起,現在方泰微電子也在強攻此領域。和弦IC的價格急劇下降,利潤越來越薄。和弦IC廠家的日子開始難過。
% t. q+ m  m% L3 o
' g& U; I7 w7 A& Q8 K, o  對於和弦IC廠家來說,轉型是必須的。轉型不是簡單地把和弦上加入MP3播放功能,要知道大部分基頻都支援MP3播放。和弦IC廠家應該朝多媒體應用處理器領域進軍。& K, `- _, ]/ P* n% z7 ?* R/ o

' D# q) S5 k1 N, j  音頻CODEC機會不多
! y  Z& t( g$ `6 K" J: v" i
8 U1 k* [% \+ l9 T* J  音頻CODEC領域的廠家不多,主要有TI、AKM和歐勝微電子。音頻CODEC的進入門檻頗高,精通DELTA-SIGMA變換的廠家才能在此領域具備一席之地。並且音頻CODEC最多應用在壓縮音樂播放器上,特別是MP3和數碼相機上,用量巨大,對音頻CODEC廠家來說,手機只是副業,只是錦上添花,即便失去也不會太在意。, e8 C+ Z. v- g% Y, }

2 M" r3 u- }" L+ s6 w; A  音頻CODEC的市場也不大,諾基亞、摩托羅拉、索尼愛立信、西門子都不大可能採用音頻CODEC,他們都將此功能集成到基頻或者應用處理器領域。只有缺乏定制基頻IC能力的三星、LG和國內廠家願意用音頻CODEC,並且是只有在特別追求音質的手機中才會使用,使用量遠不如和弦。4 d8 {& J5 c: d
1 I  J  O& q+ F+ M
  音頻放大IC趨于分立! T3 S8 n- B* y7 B: l, [" a& u

1 n- n2 N& G: n' j0 O5 }& Y  o& s  音頻放大IC單獨出現的手機越來越多,此前音頻放大都集成到類比基頻里。
: H) `, O: l0 w. N6 H* d7 y1 t
$ G6 C5 S  N. `1 w5 h: _1 {) q  音頻放大IC單獨出現的原因很簡單。一是音樂手機、MP4手機和電視手機為方便瀏覽和聆聽,通常會附加1個-2個小喇叭,要驅動這兩個小喇叭需要比較大的輸出能力,集成到基頻里的音頻放大通常驅動能力比較差,而這類手機的出貨量在持續增加。二是追求高音質的手機大量出現,集成到基頻里的音頻放大音質比較差。諾基亞2005年大約75%的手機都採用獨立的音頻放大IC,三星則大約70%的手機採用獨立的音頻放大IC,摩托羅拉和索尼愛立信則較少使用獨立的音頻放大IC。1 N8 }7 E9 {- j- i0 Z9 @3 [5 q
: }: O) v( T8 f
  音頻放大的門檻更高,尤其是AB類音頻放大,美國國家半導體在音頻領域樹立了泰山級的地位,即便是強如TI也無法和國家半導體比肩。國家半導體在手機音頻放大領域耕耘30年,經驗豐富,尤其擅長控制性價比。產品線也異常豐富,多達60款產品,滿z洶ㄕP類型的需要,同時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援。
# v, `+ p# @- `5 V0 T  P' ^' n5 I, d7 ^( K: W8 g  ]
  面對美國國家半導體在AB類音頻放大領域的超級地位,各廠家都避免和美國國家半導體正面競爭。D類音頻放大器成為這些廠家的首選,尤其是德州儀器,試圖以D類音頻放大衝擊美國國家半導體在音頻領域的地位。0 @0 X) E/ j& R/ ?

, L# ?6 m/ }& a% W: |% |5 v" o  D類在四五年內可能都不會成為主流,原因有幾點:% F6 k' B# R8 N7 u( o. F

- a) B7 \( p6 R" Q& ^        一是D類音頻放大器最大的優點是效率高,但是這個優點並不明顯,在中等輸出功率下,D類比AB類最多高15%-20%的效率。
8 e7 s9 x5 f! l. N8 X
" i) O+ {3 ^- n7 f        二是D類音頻放大IC價格高,通常AB類音頻放大器平均價格為0.5美元以下,D類價格在0.6美元-1.5美元之間,尤其是失真比較小的產品。1 e$ `6 C- ]. }% f* ^4 y

1 C1 K" O) c* `+ M1 o1 f! G        三是音質不好,音質評價是一個很主觀的評價,低失真未必就代表高音質。D類雖然可以做到很低的失真,但是音質還是不能和AB類比,因為D類產生大量的高頻諧波,D類的聲音生硬就因為此。) Z: M9 y% e- B* a9 o
        0 m! h  n) c6 L
        四是EMI電磁幹擾,D類產生的高頻諧波可能會對手機RF部分或者天線部分產生幹擾,降低手機的靈敏度,導致手機無法正常工作。第三個問題是最難解決的,甚至是無法解決的,其他問題的解決都是相對比較輕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頂 踩 分享分享
2#
發表於 2007-3-23 08:59:57 | 只看該作者
第一點部分, 我覺得對手機而言能省15~20%也是很賺才對, 不過如果這個功能不常用的話就另當別論了6 m! ?# K. ~7 h
& k6 v' ?: y, `8 X
第二點真是大問題, 不過就以IC製程來看, Clase D放大器的成本是比class AB高許多, 天底下總沒有白吃的午餐
! M5 D7 \& \( }  Q$ }4 B, ~6 b0 _$ K# F" i
有的D類放大器採用Sigma-Delta modulation, 跟AB類放大器的前一級DAC用的技術是一樣的, 因此我對第3點就感到有點困惑了,因為就算採用AB類放大器, 前一級的DAC也是一樣會送出大量的高頻不是嗎? 有誰能解答嗎?
- t5 I) @* R; \4 Z+ H8 r! J5 A3 ?3 q3 G. ?2 ]$ [
有關第四點, 在我一次做的D類放大器中, EMI的測試報告是-6db, 我相信一般的產品能做到-3db都是很厲害的. 這個數據可以當醫療級的器材了, 所以也不是不能解決的. 就我的經驗而言, 沒有不能解決的EMI, 除非你找了不會解的人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首頁|手機版|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新契機國際商機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GMT+8, 2024-6-8 09:54 AM , Processed in 0.11501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