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找回密碼
 申請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Login

用FB帳號登入

搜索
1 2 3 4
樓主: jiming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經驗交流] iPhone上市後所面臨的關鍵挑戰

  [複製鏈接]
35#
發表於 2007-11-19 18:39:11 | 只看該作者

觸控面板當紅炸子雞 電阻、電容式各擁商機

本文作者為IEK產業分析師賴彥中
# H; Z/ s  {  G& r$ }) c; `
3 u7 l0 v8 A1 q6 b' ^, x' c 應用於手機產品的觸控面板一向以四線電阻式技術為主,自從iPhone改採數位式電容式的觸控面板,讓此產業重新吸引全球關愛目光。
# S1 K) \9 P" t. Z
' |! y% ~; a- V6 z   近年來,資訊產品走向輕薄短小且易於攜帶,為了讓使用者容易接收或傳送資訊,觸控面板替代鍵盤、滑鼠,成為人機互動的主要溝通方式。觸控面板的簡易操作特性應用在許多行動通訊、公共領域、工業用的設備上。在沒有其他更優異的輸入方式挑戰下,觸控面板未來數年內,將成為資訊設備的標準配備之一。% [) c2 e! v' T6 g, ]1 C

1 R2 f4 _# _# p( H4 M; \& h9 T   操作簡易 成標準配備 目前主流的觸控面板技術共有:電阻式、電容式、紅外線式、表面聲波式及電磁感應式等五種。每種方式都各有其優缺點,依據實際使用的環境與使用者的需求,用途各不相同。(上表)在消費性電子產品領域,電阻式觸控面板因成本低廉而占有優勢。. Y1 }  C4 _, g; G. `- x, ~  `
% ~" f* i9 {' Y5 ?. F
   目前手機應用領域以四線式電阻式觸控面板為主,電阻式觸控面板占據絕大部分的消費性電子設備市場,尤其是手機應用,原因在於其結構簡單且無專利權保護,因此投入廠商眾多,導致殺價頻仍。
- T, `4 q' @1 i4 d1 y/ k/ u
. d$ G# C' U( s   此外,四線式電阻式觸控面板雖然怕刮,但因消費性電子產品較偏個人使用,使用者皆小心愛護,因此刮傷問題不造成太大困擾。同尺寸的其他觸控技術產品則因相對成本偏高、專利問題,在手機應用市場無法與四線電阻式產品競爭。. V( ]/ L) W2 U0 e1 X3 ~
6 X( Y/ t6 Z, D7 G8 C
   電阻式 手機應用廣 然而自APPLE於今年發表搭配3.5吋的全螢幕觸控面板的iPhone,其特有的「多點觸控式(Multi-Touch)」功能已引起全球廠商高度注意。APPLE的iPhone手機「Multi-Touch功能」來自於其數位式電容式觸控面板與APPLE自有軟體控制而得,使其能處理「多點觸控」之對應動作,而這個功能是目前電阻式觸控面板做不到的。
6 x* |1 A' j0 F/ U
+ H8 o/ B% J" N9 H( Z  N   電容式 攻全觸控螢幕 數位式電容式觸控面板的輸入方式限於手指,將難以執行細部操作,如此對於「手寫辨識」將產生辨識困難。對於亞洲市場的消費者而言,必須觀察是否可以彌補此缺點,因為亞洲語言使用虛擬鍵盤進行輸入之效率甚低;而四線式電阻式觸控面板在手機應用已非常成熟,且價格合理。相對而言,數位式電容式觸控面板在成本方面將處於劣勢,現階段之廠商策略應是合作擴大「全觸控螢幕」之手機市場規模,互蒙其利。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4#
發表於 2007-11-19 08:33:49 | 只看該作者

二十二檔Gphone概念股站上起跑線

本篇文章摘自: 商業周刊第 1043 期 作者:林宏達
0 l6 x8 i  ?* ~3 T, g+ OGoogle揭開傳聞中秘密武器,原來,不是手機而是軟體平台!目標要以開放系統及價格優勢,攻下三十億支手機應用市場。
( v, Y# L7 ]6 O# C" M6 D) C/ [' j: c- t. I. D
台北時間十一月六日早上十一點,Google透過視訊會議揭開了秘密武器謎底,傳說中的Gphone(即Google phone)終於亮相,它,不是一支手機,而是一個看不見、摸不著且名為Android(機器人)的軟體平台,這個平台的價格也不是謠傳的一百美元,答案是:「零元!」! H2 _# d+ t7 t0 b0 x, }  N
/ a9 c5 o; g1 x0 R* [2 `$ f8 L
「根本就沒有一支名叫Gphone的手機,我們建立了一個平台,讓整個產業能製造出上千種樣式的Gphone,」負責Android計畫的工程主管赫洛維茲(Steve Horowitz)透過視訊向全球揭曉Google的最新秘密武器。 ; c5 R/ T4 @* r, n
6 P4 p1 H& H& K4 i
就像二十世紀微軟視窗占據電腦桌面一樣,Android這個二十一世紀隱形機器人的目標,就是計畫快速攻入所有人的隨身口袋。「Google的新平台,就像進攻特洛伊城的木馬,」美林證券台灣區副總裁曾醒吾分析。Google攻城的木馬策略,一是採開放式系統,二是零元的攻擊力,Android將進攻全球三十億支手機的應用市場。
% g: Y) v# Y8 C0 ]# h5 s: f4 o0 a" y' }$ W& |8 a' M7 ~3 G# u
Android一亮相,數十支Gphone概念股行情也隨之水漲船高,包括電信公司、半導體、手機製造商、網路和軟體公司等,而國內手機大廠宏達電,將是Gphone概念股中獲利最大者之一,明年下半年宏達電將是第一家推出Gphone的公司。
4 \3 Z2 Y' |) H  c9 O* s$ q& q
& o# [: O: n+ {% l% |+ P就像猜測飛碟是否存在,過去一年,網路上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就是傳聞Google正在秘密研發的手機Gphone。大家都以為Gphone概念,是像蘋果的iPhone一樣,有人猜測Gphone也擁有寬大的觸控螢幕、銀白色、印有Google商標的外殼,網路上的流言甚至指稱,Gphone的價格將定在一百美元,答案一揭曉,猜測全錯。
: x5 I5 |$ _4 A- f+ e' C+ h2 C8 }' N$ m6 d8 F' s
[1]  2  3  4  5  下一頁  最終頁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3#
 樓主| 發表於 2007-11-5 11:29:40 | 只看該作者

當iphone碰到Gphone

發佈時間:2007.10.31 08:33     來源:北京商報    作者:羅添 , Q  Z3 u3 d; e$ G
http://big5.ccidnet.com:89/gate/ ... 1031/1259251_1.html
: J5 I" q  }9 o/ u) p* R! `0 K: G4 e/ o
* Y3 a* M( S/ L$ B# k. r- O$ R
昨日,由手機業老大諾基亞放話來證明谷歌將推出Gphone手機,看來這個事情是板上釘釘了。在中國人還在為擁有一台水貨的蘋果iphone打破頭時,又一家非手機公司染指手機領域了。 8 F) j. ~4 o+ l& W
2 H( {4 f3 e' C8 ]3 d
現在大家很希望看到的一個場景是,當iphone碰上Gphone會怎樣?
, R# i$ |5 T& |' ]9 I, @
' Q3 I0 z0 p% s7 w! riphone作為20年來最受歡迎的個人電子產品,完全改寫了手機的傳統概念。iphone為我們表明瞭什麼東西才應該稱之為當今的手機。
/ i. ]- P2 L4 \" l7 l8 o: A4 i
: c- Q3 S6 g+ [+ S  t6 T再來看看未曾謀面的Gphone:谷歌所謂的Gphone實際上是集手機、手機軟體和手機廣告及網路電話于一體的產品。   H3 y) N: b9 [

8 j8 D+ |# }0 m& q從產品概念上看,iphone走的是多媒體線路,Gphone走的是搜索線路;從運營方式來看,iphone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產品,而很多人預測所謂Gphone只是一款手機作業系統,並授權給行動通訊運營商和手機廠商,就像微軟開發的Windows Mobile作業系統一樣;而從推廣手段來看,iphone是採用有限市場嚴格授權,再逐步開放的路子,而Gphone則是全線進攻的路子。當然從設計角度來看,沒有人敢說Gphone可以超過蘋果全球最佳設計團隊的實力。 5 G5 ?' R2 w% c/ L) i0 B, s4 e- w

, m% A4 P& s5 N# O6 D7 }9 o所以說,儘管蘋果iphone是革命性的,但是它的多媒體應用卻依舊是非常傳統的,而Gphone對於搜索的訴求恐怕是應用的革命。擁有搜索資源的絕對優勢,有全球最大視頻網站YouTube撐腰,谷歌Gphone失敗的概率並不高。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2#
發表於 2007-10-18 16:30:21 | 只看該作者

Social.FM推出針對Symbian智慧手機的社交網路音樂服務

美國商業資訊2007年10月16日倫敦消息— —創新社交網路音樂服務Social.FM今天宣佈,將向Symbian智慧手機提供其領先的社交網路音樂服務,支援全球Symbian智慧手機市場的不斷發展。這個本土化的Symbian C++版Social.FM將支援基於UIQ和S60系統的Symbian智慧手機,使用戶能享受到更快速、更值得回應的手機音樂體驗。  C$ d% S1 j4 c! J4 I' q

6 r, m: n) O( S8 u; z2 A4 l: {Symbian開發市場領先的智慧手機作業系統Symbian OS(TM)並提供軟體的許可,已經有富士通、松下、摩托羅拉、諾基亞、三星、夏普、索尼-愛立信等全球領先的手機生產商獲得了許可。迄今為止,全球銷售的Symbian智慧手機已經達到1.45億部,購買的網路運營商數量超過250家。, _% C  Q0 v. a3 E4 `- s  J0 K

) n' A$ p" s$ C, H作為獨特的、迷人的社交網路音樂服務,Social.FM允許消費者在任何時間、地點,直接用手機欣賞他們喜歡的音樂。消費者可訪問存儲在電腦上的音樂庫,及與朋友和家人的音樂庫連接。Social.FM還提供數千個可按照藝術家流派進行搜索的數位電臺頻道,及來自領先媒體公司如CNN(TM)、ESPN(TM)、Major League Baseball(TM)(MLB)和National Public Radio(R)(NPR)的流體播客。Social.FM利用社交挖掘內容、推薦內容和用戶製作內容建立一個全面的擁有超過350萬首歌曲、在深度和廣度上無與倫比的音樂目錄。
9 N6 S7 s8 ?: p! U8 K9 s: |% p3 a3 A1 W
Social.FM的總裁和首席執行官Srivats Sampath稱:“隨著本土化Symbian C++版Social.FM的發佈,我們將證明我們對移動社交媒體市場的承諾並進一步加強我們的無線戰略。通過支援Symbian OS系統,我們可擴大Social.FM音樂服務和加強與Symbian智慧手機生產商及移動運營商的合作關係。”2 w4 a. `& x' B) H2 {( h

! t2 v* h/ N! P( b( B/ E: xSocial.FM擁有一個品種繁多、日益擴大的音樂目錄,是一家創新型社交網路音樂服務商,其服務可輕鬆地與運營商的內容存儲集成,極大地推動了音樂下載、視頻和鈴聲的銷售。Social.FM也可針對國內及國際移動市場實現完全的客戶化和本地化。) R) [  ]% S( E7 V- G; B
* b- t2 S  w. ?/ g
Symbian美國業務部門副總裁Jerry Panagrossi稱:“全球各地市場智慧手機風格的融合正在刺激消費者對富媒體內容和服務的需求。Social.FM為Symbian市場帶來了新的音樂發佈服務,使智慧手機用戶能與朋友和家人分享音樂。”
5 F* l) v, s' j# }4 B( B4 E2 A7 w' D- ]8 W+ X9 {# l
Social.FM是Mercora公司的商標,今天Mercora公司也宣佈,已經加入Symbian Platinum Partner Program(白金合作夥伴計畫),以更密切地與Symbian及其相關的移動技術革新者和服務提供商合作。
" }7 V7 s* S- b: p* p  S. V
6 y3 b6 Y' \# M) w3 Z/ p% H+ NSocial.FM將在2007年10月16-17日舉行的“Symbian智慧手機展”上,演示在Symbian系統上的使用。Social.FM的演示將在“Symbian智慧手機展應用跟蹤”上進行,參觀者還可順便獲得展會線路地圖,地圖上的戳記使你有機會獲得一部免費的Symbian智能手機。
% }7 t; L/ V. k  E! a3 `9 A3 \; Z
0 r2 y# i+ u* w" @9 Z3 ^2 K銷售及價格
* y5 @$ }6 m0 L3 g. ^( t( {( S, K0 O0 r# ?) g3 b
從今天起到2007年11月30日止,Symbian智慧手機用戶可在 www.social.fm/mobile 上免費預覽Social.FM。在免費預覽期結束後,Social.FM將以指導價19.95美元/年的訂金價格銷售。/ L/ K6 G* v% w. h  W

  @3 E+ W: o5 o關於Social.FM' |6 z1 L! X- ?8 ?3 T' e' H# h+ z, f

2 X6 p+ i8 b. h$ R! P7 P0 F通過利用社交廣播、社交網路和用戶製作內容開發革新的產品和服務,Social.FM正在定義社交媒體的未來,使消費者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與任何人分享喜歡的媒體。Social.FM成立於2003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州Sunnyvale,創始人是McAfee.com(納斯達克股票代碼:MCAF)的創始人和首席執行官Srivats Sampath。想瞭解更多資訊,請訪問我們的網站 www.social.fm. v+ p; ]/ A! v

3 Q' q0 b2 |0 |9 g6 }關於Symbian白金計畫
  E# `2 a7 U( _1 m% K* _. e4 ?; K' X7 D1 \* G
參加了Symbian白金計畫的公司擁有某種技術或戰略地位,同時這些技術和戰略地位對Symbian OS移動處理技術的成功非常關鍵。作為該計畫的一部分,白金合作夥伴可獲得一系列的商業服務,包括技術支援、聯合推廣機會、訪問Symbian OS系統源代碼的特權和得到一個專業合作夥伴支持團隊的支持。想瞭解更多資訊請訪問 http://www.symbian.com/partner/platinum/platinum.html
7 I+ ~/ R. j, U( U7 ^1 g5 s2 E
/ a9 b* |/ U3 i& q- v  g" F" B1 h關於Symbian有限公司8 n3 ?2 ~1 _! u
, u3 ?, }5 ^& f! w) n) |
Symbian是開發和許可Symbian OS系統的軟體許可公司,這種市場領先的開放式作業系統是針對先進的、資料啟動被稱為智慧手機的移動電話。Symbian向全球主要的手機生產商提供系統許可,並與移動行業主要公司建立了密切的業務合作關係。今年第二季度,全球銷售了1870萬部Symbian智慧手機,購買的運營商超過250家,截止2007年6月30日,Symbian智慧手機的總銷售量達到1.45億部。Symbian公司的總部位於英國倫敦,在美國、英國和亞洲(印度、中國大陸、韓國和日本)設立了辦事處。想瞭解更多資訊,請訪問 www.symbian.com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1#
發表於 2007-10-6 10:03:16 | 只看該作者

“觸”動你的心—觸控科技

工研院IEK-ITIS計畫  楊雅嵐 分析師5 x, ]* ]% I/ k2 g& I3 U$ L
http://www.itri.org.tw/
1 u- ?  b( a/ Y( x! t, y& J9 w5 b/ F# i6 K1 }5 e6 C  {, l
2007年截至目前為止,出現了幾樣火紅的電子產品,引來業界廠商熱切的關愛與廣泛的討論。除了全面搶攻客廳目光的任天堂遊戲機Wii,以及一夕爆紅的數位相框外,由Apple發行的iPhone與2007年9月初甫推出的iPod Touch,簡單又不失時尚感的外型設計,加上流暢而直觀的操作,更是讓”觸控(Touch)科技”搶佔所有媒體的版面。
* r& N3 G! p' p* s5 |+ v1 t; L# ~1 O) M* l: i" p' s2 p  s
談起『觸控』,你我應該並不陌生:這並不是一個新的科技或技術,早在筆記型電腦的應用中,就有替代滑鼠功能的觸控板(Touch Pad)出現!而由於近年來PDA、ATM自動提款機等應用的廣泛採用觸控螢幕,加上2007年iPhone的問世以及其多點觸控(Multi Touch)特色,又再度讓『觸控』技術成為眾人所注目的焦點,也讓消費者與廠商對觸控技術的未來應用更增添許多想像的空間。
: @$ F3 T. a( P
! C, M) _0 B1 Q" \; b廣泛的來看觸控面板的應用,包括POS終端銷售系統、KIOSK資訊查詢系統、ATM自動提款機、自動售票系統、多功能事務影印機、公共顯示、醫療設備等工/商業的應用用途,以及較小尺寸、個人使用的資通訊與消費性電子產品應用,如Notebook、智慧型手機、PDA、遊戲機、GPS…等。而由於消費者對互動式的使用介面需求增加,以及multi touch技術成功實現電影情節於你我日常生活中等因素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智慧型手機也改採觸控面板取代傳統按鍵設計,此外諸如應用於簡報場合所用的互動式觸控看板,洗衣機、冰箱等白色家電的使用觸控面板設計,或是Microsoft所推出的Surface桌的上市,以及Apple即將推出的Savant桌,都將在未來數年內對消費者使用習慣造成影響。
) f0 |# h0 J, |8 I1 d& i+ Q& q# j/ E5 ]3 k5 D( X5 b' F7 V
就全球觸控螢幕的市場規模而言,2006年全球觸控螢幕市場約達24億美元之規模,而在智慧手機採用觸控螢幕的比重增加影響下,預估2007年觸控螢幕的市場規模將達近30億美元,較2006年有近25%的成長。而隨著手機以及遊戲機、PDA、可攜式導航系統等通訊與消費性電子產品採用觸控螢幕的比例增加,預估至2012年整體觸控市場規模將可達44億美元的規模。
; n  Y3 h. O/ p/ K7 P
: o' f  g6 C, R# s過去觸控技術的應用已逐漸廣泛,尤以PDA、導航系統等資通訊產品以及POS系統、ATM、KIOSK公共資訊查詢等工業用途為多。然在multi touch的技術開始應用在你我日常生活中後,勢將對消費者過去使用按鍵的行為帶來變革與衝擊,並且對傳統的家具家電或各種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功能與特性帶來無限的想像空間。然而在炫麗技術展示的背後,產品的防刮、防水等可靠度考量,以及產品價格的經濟考慮,更是考驗市場能否順利打開的重要關鍵。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0#
發表於 2007-9-29 15:08:22 | 只看該作者

宏達電行銷長暨MAGIC Labs創意長王景弘(用iPhone證明Touch是對的發展方向)

宏達電原本在台灣很有名,有名是因為它近2年多次與股王畫上等號,並且持續是台灣上市上櫃科技公司中的獲利王,且獲利能力前無古人尚無來者。不過最近2個月,宏達電的品牌hTC名氣在歐、美、亞洲都打響了起來,原因是採觸控螢幕的Touch手機的問世。但這當然不是唯一因素,蘋果的iPhone才是讓宏達電突然聲名大噪,媒體曝光率已經超過1,800次的真正原因。& B4 `" ]) t& k9 {7 q

/ O2 v" c, h# h& Q" Y# l很多人都把焦點放在宏達電如何與世界級大廠蘋果正面競爭之上,不過換一個角度來看,如果沒有蘋果,宏達電怎麼有辦法得到這麼多免費宣傳?原本以代工為主的宏達電,2007年正轉型做自有品牌,品牌的建立是一條艱困的漫漫長路,近年台灣許多科技業者正在這條路上默默奮鬥著,投注幾年或十幾年的心力都有可能,宏達電卻藉著世界大廠的力量跳過了許多階段。8 _3 i6 ^7 t6 [9 ~  T4 H2 l/ B
" Q% Y5 y  T& j5 r: J
如果比較蘋果和宏達電的市值,更可以感受一下兩家公司的規模差距;若以7月19日的股價來看,蘋果的市值是1194.66億美元,換算台幣為3.9兆,宏達電市值則是2,506億元,差了14倍;現在,這兩家公司的產品被拿來相比較!5 V4 _4 e% w9 J: g# |; D& @
3 g. v- L# v1 w' L/ u) @9 L
宏達電自己怎麼看與蘋果的交鋒?客觀分析起來,業務上,宏達電在美國找的系統商主動避開了蘋果的合作業者;產品功能上,蘋果延續一貫的設計感,有著花俏的外型,著重照片、音樂表現,娛樂效能強大;Touch則承襲智慧型手機強大的文書處理、收發email等功能,扮演行動辦公室的角色,兩者有著不同的定位。
, d- L( Z) b; G/ J* V「不過蘋果卻用行動說出,直覺式觸控介面是人類發展對的方向!」「而像蘋果這樣的公司,第一支手機問世時,對上的主角不是Nokia、MOTO、Sony-Ericsson、Samsung等大廠,竟然是一個小公司HTC,似乎說明了他們是錯的。」宏達電行銷長,同時也是MAGIC Labs創意長王景弘說。
, F6 n; _$ l$ F- y) m$ i! r5 v$ S+ f' y) q
遇上iPhone是Touch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意外,然而,對於科技業的PM和R&D來說,更需要關心的是,宏達電2年前究竟如何構思出這樣一個全新的觸控式介面?構想形成之後,發想出Touch的MAGIC Labs是如何運作,讓計畫順利推展到產品問世?; P- F3 X0 r  F
; Z/ ?  P3 m. X* z' u6 e( s  M
與iPhone採用電容式觸控技術有所不同,Touch採用的是更成熟、大眾化、低成本、沒有專利問題的電阻式技術,但是Touch讓人驚訝地做到全平面沒有框框、也不像一般人認知地,較電容式需要更大的按壓力,並且首度具備可以辨識手指、筆、甚至指甲的觸控式感測技術,就技術面來看,Touch其實有極大的突破。
; J$ v5 X+ c% |6 o6 A7 A& o% T+ B6 v; T6 N# B
為了回歸到產品研發的本質,本期「CTO技術觀」專訪Touch的發想和孕育者王景弘,他憑藉著「任何造成使用者不便的技術障礙,都必須承認,對不起是我們的錯,而不斷設法改善」的精神,解決了許多過去被視為不可能克服的技術問題。而MAGIC Labs的執行能力,更可以給從代工製造尋求產業升級的諸多科技廠商「前瞻技術創新中心」,一些啟發和參考。
, I8 @/ \/ j: m! W" ^$ `9 w& f
$ M0 {. E3 Z% @1 B-Touch讓複雜的操作介面消失
0 W. x8 V! U. a, g2 T-絕不因障礙而設計不夠好的產品) \5 G& p) \! N& U$ k& R& i: s
-把觸控感測做成辨識技術
4 [( U; P7 ]7 A$ V6 X& h-2007年是手機發展的轉捩點
; t0 u; o, _5 B/ d3 @& X-沒有蘋果會比較好嗎?
5 F4 y% c' O% n: b" ^-創新中心發展重點在執行力

% H+ ]' \$ A" f8 N1 T, I& ~2 O% ~+ W) B" L9 R, m3 L& n( T
詳細內容請點選以下連結
* D, p& L; b  X% R3 G/ whttp://tech.digitimes.com.tw/ShowNews.aspx?zCatId=B2B&zNotesDocId=0000059564_B6B86G6SD0570CA53ITA4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
發表於 2007-9-26 10:02:33 | 只看該作者

蘋果發表 iPhone 相關聲明

加州庫珀蒂諾, 9月24日  -- 蘋果 (Apple) 發現,互聯網上推出的許多非授權 iPhone 解鎖程式對 iPhone 軟體造成了極大的損害。當將來安裝由蘋果供應的 iPhone 軟體升級時,可能導致修正後的 iPhone 永遠無法使用。蘋果計畫于這周晚些時候發佈新一代包含許多新功能的 iPhone 軟體升級,其中包括 iTunes Wi-Fi Music Store (null)。蘋果極力勸阻用戶不要在 iPhone 中安裝未經授權的解鎖程式。那些對其 iPhone 中的軟體進行未經授權的修正的用戶違反了其 iPhone 軟體許可協定,其保修證書無效。因為安裝解鎖軟體造成 iPhone 永久無法使用不屬於 iPhone 的保修範圍。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
 樓主| 發表於 2007-9-20 14:30:15 | 只看該作者

美國蘋果iPhone銷售 提前破百萬

在意外宣布大幅削減iPhone手機價格五天之後,蘋果公司(Apple)9月10日宣布在上周末iPhone銷售突破一百萬大關。 此項里程碑比蘋果公司先前預期提前數周到來,促使該公司股價飆升4.94元或3.8%,在那斯達克市場報收136.71元。在該公司剛剛宣布iPhone大減價之際,投資者擔憂那反映了i-Phone銷售疲軟,以及今後毛利率受損,因此其股價遭到打壓。 1 h6 O1 t" Q- f6 f+ ]

4 O1 [0 c, C" `3 L蘋果公司先前預期iPhone銷售將在9月底達到一百萬支,但這部結合i-Pod功能的時尚手機在上市74天就突破百萬大關。該公司執行長喬布斯在聲明中表示,與iPhone的成就相比,該公司花費了兩年時間才賣出了第一百萬部iPod數位音樂播放機。 & Z  S' ~! B4 k

# v. o. n" I$ o! T: `' ^1 W上周,蘋果公司宣布將其8GB內存的iPhone手機降價200元,使其售價低至399元,並將停止4GB的iPhone手機版本。蘋果公司發言人科利斯不願對降價是否幫助刺激銷售發表評論。
0 D, f3 g8 E$ S7 K$ Y1 l' x# H, t+ o( `" U$ t" ~2 |0 x$ [( ^
分析師則指出,降價或許略有幫助,但蘋果公司顯然早已超過自己的銷售預期。美國科技研究公司的Shaw Wu表示:「我認為銷售一直相當強勁,而這消除了關於銷售疲軟的擔憂。」
6 K% O8 ~  e/ N9 t  [, a# Q2 p( L$ V# r' H. g4 @- M
iPhone迅猛降價雖然在手機業界來說習以為常,但對於蘋果公司的一貫風格來說卻是出人意料之舉。此次大幅降價激怒了成千上萬早先花大價錢買下新上市iPhone的用戶,迫使喬布斯在降價公布第二天立即表示道歉,並回饋一百元蘋果專賣店禮券。
6 R3 A! G, I" D$ d8 n. D& w蘋果公司表示降低iPhone售價旨在為即將到來的假期銷售季節吸引過多客戶。 6 _1 g# f9 [% D& O0 l
( t& J8 h, \$ J' X
雖然分析師已經預計到iPhone降價,但並未料到蘋果公司會如此迅速採取大減價措施。這也讓蘋果公司競爭對手倍感壓力。這也是蘋果公司整體產品組合戰略的一部分。在宣布iPhone降價的同一天,該公司同時推出了新款iPod Touch。新款iPod售價也是399元,祗是沒有iPhone的手機功能。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
 樓主| 發表於 2007-9-11 10:32:27 | 只看該作者

蘋果公司售出第一百萬部 iPhone

最近又降價,又補償,競爭對手也瞄準夾攻... 第兩百萬部 iPhone 何時會達成呢?:f5 - P# C, @# L8 p/ z. x% F4 a
' d" ~. f* H% C8 F9 C4 q, j# s
加州庫珀蒂諾, 9月10日  -- 蘋果公司 (Apple(R)) 今天宣佈,該公司於昨天售出了其第一百萬部 iPhone(TM),這一成就是 iPhone 自6月29日推出以來僅74天取得的。iPhone 把3種設備融合進了一部寬頻 iPod(R) 手機中,這款有史以來的最佳互聯網設備基於蘋果公司革命性的多點觸摸介面和設計軟體,使得用戶透過一次簡單的敲擊或手指的壓觸就能夠操控 iPhone。 4 I% n8 [2 p* T# d
$ B+ ^) J8 m0 A3 r- A+ K; |( P
蘋果公司行政總裁 Steve Jobs 表示:「iPhones 僅74天就售出了一百萬部,而 iPod 花了近兩年時間才取得這一成就。我們迫不及待地希望在今年的假期中將這款創新型產品推向更多的用戶。」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
發表於 2007-8-16 10:51:01 | 只看該作者

iPhone手機的上市 引發用戶界面研發的競爭

iPhone手機剛於6月29日上市﹐其中最引起話題的便是其新的觸摸螢幕界面功能。隨著iPhone手機的宣傳越來越熱烈﹐麻州幾家的業者都認為﹐摒棄鍵盤﹐運用觸摸螢幕功能﹐是一種創新的方式﹐但並不是行動通訊最終的解決方式。業者們認為﹐行動裝置用戶界面的未來﹐將在於技術的結合﹐包含鍵盤、聲音鑑別、觸摸螢幕以及控制元件基礎之內﹐使得行動裝置之應用更容易操作。+ {' t, G- R: X/ |7 I' r
' g9 A: K0 ^0 ~; k
美國麻州目前就有幾家業者﹐正在從事其他種用戶界面的研發工作﹐例如﹐Digit Wireless、Nuance Communications以及Zeetoo。其中﹐Digit Wireless專門製造延展的鍵盤界面﹐Nuance Communications計畫將聲音當作行動裝置用戶的主要界面﹐Zeetoo則在發展無線遙控手機的裝置。這幾家的執行長們皆讚許iPhone往前邁進了一步﹐但卻沒有人認為﹐這是技術上的大躍進。
. C1 t; J: M  Y( h9 l- K' R+ ]/ L  S8 X$ l  R0 [8 m1 Q% c% g
更佳用戶界面的需求是被完整記錄﹐也是為了因應進階數據應用的不斷增加﹐例如網頁瀏覽及遊戲。儘管使用頻率在不斷上升中﹐卻沒有預期來得高﹐若追究其原因﹐難以使用的界面將佔其中一因素。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
 樓主| 發表於 2007-8-10 11:48:05 | 只看該作者

駭客眼中的「聖杯」─iPhone

Apple 最新的神奇小玩意 iPhone 上市,堪稱 2007 年至今最受期待的產品,iPhone 成功將多媒體與網際網路功能與行動電話整合,這也是 Apple 正式跨足充滿龐大商機的行動通訊市場的第一項產品。
7 _5 }; X* @/ i9 D7 O; q+ s8 j% S6 u$ q8 @( ?
儘管媒體大肆炒作 iPhone 的新聞,但資安研究專家正設法確認 Apple 的新玩具在提供通訊與娛樂以外的功能時,是否具備足夠的安全性。iPhone 上市之後仍需等候幾天,才能在行動業者 AT&T 的網路上啟用,但是在啟用後的幾個小時之內,第一批的瑕疵就紛紛浮現。
0 G/ M# U. i4 `' Z
! U& z( @% _7 h1 m  E7 O7 \" N" YiPhone 內建 Apple 的 Safari 3 瀏覽器,而據 Errata Security CEO Robert Graham 的報告表示,這個版本的瀏覽器和 Windows Beta 版一樣都含有安全弱點。這些安全弱點一旦成功被利用,便可能允許遠端使用者取得 Safari 3 的控制權,執行任何程式碼。0 ?) `6 i. L  M  D. P# V8 d: F
: n+ m  C7 j- O" a+ [5 O8 a( A
這支行動電話目前只在美國推出,在世界其他地區仍未上市。惡意程式作者事實上已經掌握此一絕佳時機展開網路釣魚詐騙活動。一個已被趨勢科技定義為 TROJ_AYFONE.A 的惡意程式會在受感染的使用者瀏覽 www.yahoo.comwww.google.com.等熱門網站時,開啟一個彈出視窗「歡迎」 iPhone。
/ j( ]* `. k& E. o, _
) Z5 @/ ?. k/ Y( XiPhone 具有許多值得駭客探索的弱點。它使用 Mac OS X 為作業平台,這套作業系統本身即有幾個相當新的安全問題。而這些安全問題在 iPhone 上也同樣會發生。此外,iPhone 使用 Safari,雖然是精簡版,但未來也難免會發現瑕疵。在 Windows 版的 Safari 上發現的瑕疵也可能影響 iPhone 版本。一個版本的漏洞在另一個版本中也能輕易被找到,這對駭客而言確實是相當有利的。這可能會迫使 Apple 修正他們的封閉式平台策略,因為它為駭客提供了值得探索的材料。 融合多種技術的 iPhone 問世之後,突顯出這類電子產品雖然具有強大的功能,但同時也暴露出更多可能引發安全性問題的弱點。由於 iPhone 已成為眾人的視聽焦點,這項最新的技術結晶將可能成為駭客競相追逐的「聖杯」。# b  S: M- o) ]4 Z) H" X* \( m
 
  `/ W3 h! Y, G6 @, ?$ O & K, I+ z" h0 @* }
更多資訊請至趨勢科技:www.trendmicro.com.tw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
發表於 2007-8-10 10:14:51 | 只看該作者

iPhone的觸控螢幕被告侵犯專利

Apple's iPhone put touch screens into the spotlight once again, and now the patent hounds have begun to bark, with SP Technologies claiming that the iPhone infringes on an SP Technologies patent, awarded in August 2004, covering software that allows users to input directions on a virtual keyboard that cannot be minimized or closed. " Y  X0 y5 w5 M3 M7 Y0 c* y  h% }

4 P$ Q3 a  c; Y; s, BForget about the trademark battle with Cisco over the use of the name iPhone and prepare for the onslaught of patent claims against Apple's latest device. One of the first is a patent suit over the iPhone's touch-screen keyboard. 7 t9 m7 a/ O, Z  B# G, ?7 s/ h  V! F( R
# G4 L  y( [* E( T! D& l! Q) g
SP Technologies has sued Apple for infringement on a patent that SP filed in August 2000. SP Technologies, a Florida company, is seeking a permanent injunction against the Mac-maker. SP also seeks damages and attorney fees.   c/ R, p& V( x6 s7 S) v% f
1 ]( g9 {" s9 s9 z9 t0 u0 J7 J
SP's patent, which was awarded in August 2004, is for a "method and medium for computer readable keyboard display incapable of user termination." The document describes software that allows users to input directions on a virtual keyboard that cannot be minimized or closed. That description sounds much like the iPhone keyboard.
/ G# w- L; V; M
8 U* Z: n1 ]$ _  p) y"Apple is bumping up against intellectual property portfolios of other companies that have been in the area perhaps longer than Apple," said Ilan Barzilay, a member of the Litigation Practice Group at Wolf, Greenfield, & Sacks PC. "When you stick your head out, everyone notices. The iPhone is huge, so people who have patent portfolios that may not necessarily attract a whole lot attention, they look at a big product launch and go after them."
% o$ ?$ I; K8 x) g; j- j! z$ n) Y) |  i0 N0 P) C- z5 U( w; ^; \+ i
Touch-Screen Phenomenon % o& l# R; L  N7 K$ Q5 u8 x( U3 ?: [
# N  a+ @! g% F, c
Indeed, the release of the iPhone has put touch screens into the spotlight, but the demand for this technology  was already growing rapidly even before Apple joined the party. Market research company iSuppli predicts that global revenue for the eight leading touch-screen technologies will rise to $4.4 billion by 2012, up from $2.4 billion in 2006. 0 R  s+ n4 w( }! b5 z- l" R

6 j2 b+ P! Q8 c1 T: iBeyond the iPhone and other consumer devices, modern ATMs offer touch-screen displays. Then there's Microsoft 's Surface, a new technology that turns an ordinary tabletop into a dynamic surface that lets users interact with all forms of digital content through natural gestures and touch. Surface is making its way into the hotel and restaurant markets. 1 r) e! m/ f! y0 n

6 S. z; Z, x7 {0 w"Demand for touch-screen displays is being driven primarily by the mobile-phone and consumer-electronics industries -- specifically portable  game consoles,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and portable navigation devices," Jennifer Colegrove, a senior analyst for display technology and strategy at iSuppli, said in a statement.
+ S  {" w6 J6 t4 F# u9 l: R; v( Z% i$ ?/ r) F7 \/ ~
"However," Colegrove went on to say, "as the market matures, iSuppli believes touch-screen displays will find a role in nearly every aspect of electronics ( }, h* V. W  h6 d/ P% R( \  |) U
ife, from planes, to automobiles, to machine-control systems, to home appliances."
( B3 F( h* _, V5 Z) F) V
: k8 t( E' N, J  n- W# [Back to the Patent
. x3 c8 U" y- R# s* T) ~9 v
% u1 H; z1 a7 u, x% l/ h" f, q, qSP Technologies has filed patent suits before. The company has sought claims against Canon, LG Electronics, and Kyocera. Apple has not yet formally responded to the SP suit and was not immediately available for comment on the claims that its infringement was "willful and deliberate." ' w0 \+ P# p! P. Y
- `) P, |1 G! M7 P
"Apple has been very aggressive in pursuing protection in this particular area of technology," Barzilay said. "But just because Apple sought protection doesn't mean that someone didn't beat them to the punch on certain features."
- m" K* j' B0 B2 w! q" S0 A9 T0 q6 R. E
Barzilay also said he is not surprised about SP's suit, and noted that he expects new lawsuits to emerge as the iPhone goes through continual iterations.
, I; q, v' J% k" X! T" X+ R% j5 z$ E% Q6 E0 I/ z0 b: r
"We'll have to wait and see what kinds of technologies and features that Apple puts in upcoming versions of the iPhone that come up on the radar scree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owners," he said. "But it's too soon to tell if this is a legitimate claim."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
 樓主| 發表於 2007-8-8 14:10:42 | 只看該作者

Surface的技術難度到底在哪裡呢?

iPhone採投射式電容(Projected Capacitive)觸控面板,非一般表面式電容(Surface Capacitive)觸控面板,主要原因在其能支援多點觸控(Multi-touch)功能..
& i$ ~2 s( \4 v6 k0 [  Y$ m5 ?( N0 |2 `
8 v6 x) E' j1 u% r  ]3 D5 b2 s9 v「Surface就是碩士以上水平」,Surface的技術難度到底在哪裡呢?
+ x# J5 m. U; A6 n, m# m( ]: S$ B$ D
台灣光學產業 揚名立萬 【經濟日報╱記者 邱馨儀、何易霖】 2007.08.07 03:00 am
: O3 P  T8 ]$ O! V7 R' qhttp://udn.com/NEWS/FINANCE/FIN3/3959876.shtml & m* G1 W" ]+ [1 p$ g3 v* G
  
$ _& [, W, @; R- I4 C, N- I( l微軟力推的新世代平面電腦Sur-face關鍵零組件,傳出由揚明光提供,台灣電子業的技術與競爭力,再次受到肯定,揚明光也成功「揚名」。
  n0 n5 B& ~) s. k
' B( |. A& B/ i% aSurface這項先進電腦,內建數位相機、紅外線感測器等裝置,讓使用者在觸控面板上「指指點點」就可以輸入、放大、縮小、拖拉圖片或檔案,業界人士表示,若以幼稚園程度比喻現在當紅的iPhone,「那Surface就是碩士以上水平」,由此看出Surface的技術難度。
: {( m- o. y: Z; @, r9 e! V( [- R% ~$ P+ P6 a: u
不同於先前全球當紅消費性電子產品,台灣大多提供組裝貨服務或部分晶片,Surface為了讓操作效果最佳化,對螢幕畫質與敏感度的要求,也前所未見,因此螢幕核心零組件光學引擎,如何和微軟開發的感應元件搭配,成為Surface畫質展現的重要關鍵。揚明光傳出光學引擎產品獲得Surface採用,除在現階段全球光學產業,歐、美、日等地大廠強敵環伺的劣境中,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也象徵台灣光學產業,技術已達相當水準,是否能進一步乘勝追擊,將是市場矚目焦點。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
 樓主| 發表於 2007-7-27 14:38:11 | 只看該作者

iPhone光芒背後台灣廠商

http://taiwan.cnet.com/news/ce/0,2000062982,20121087-2,00.htm
) R4 D6 n, N; r" \3 {從數據機到網路設備 : V( ^# k6 c' Q4 G8 L- L0 S5 ^
. l/ C7 A# g% p* V; `% K
這些優勢協助臺灣企業能夠面對新的市場。以全球最大的寬頻數據機廠商友訊網路公司(D-Link)為例。二十年前,這家公司以生產網卡起家。
+ h# t( m& S; Z
& {' j. B5 T$ f, |, [3 O隨著網際網路在家庭的普及,友訊網路開始製造撥號用的數據機。
: a$ O6 u5 C, W' {
. \0 p# @0 Z( S+ s隨著美國等電話公司開始向客戶出租數據機,友訊開始靈活為各個運營商客製化生產產品,同時,他們的產品非常的便宜,把對手擠出了市場。
( E1 I( x, l+ L1 o9 t- `
  Q( H" c5 t/ T# b1 |+ S友訊網路總裁廖志誠表示:「電信公司很難處理這些問題,因為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標準,這需要大量的客製化的工作。和美國及日本的對手相比,臺灣企業的一個優勢就是更具靈活性。我們能夠很快降低成本,並且不墨守成規。」" d8 X) H  J+ d

) ]: |3 B8 g' l0 x/ G  G- f友訊的技術在不斷的進步,現在,公司已經進入了無線數據機領域,市場也進入了印度,俄羅斯等地區,現在,友訊還開始在Best Buy等大型零售超市出售自己品牌的產品,友訊現在15%的收入來自自有品牌產品。3 R* E- ?& s8 r! s2 U

7 i( m. v9 ^  L( Q0 H9 V( ^Mitac International(神達)是一家GPS製造商,這家公司也採取了類似的策略。整個1980年代到90年代初,這家公司為康柏等公司生產個人電腦。, B( _3 V* b- c

8 u$ t+ T% o3 I% R8 t* N% ~但電腦製造的利潤不斷下降,這家公司因此決定開始生產PDA。後來,惠普收購了康柏,Mitac失去了一個大客戶。$ Z5 a! x" i- c* O2 B

1 O  [7 y% @  b7 R( e因此,當美國政府宣佈允許GPS民用後,經過幾年研發,Mitac在PDA設備中添加GPS功能。Mitac還和GPS設備的巨頭Garmin聯手,共同生產衛星導航設備。' h5 u, J/ p8 h  k. K, {! [

0 h. n3 ]( u' f% l: YMitac公司的總裁何繼武表示:「90年代中期,我們見到了一個接一個的浪潮,因此,我們開始思考,如何在這個迅速變化的業務市場生存下來。我們發現,在電子地圖市場,幾乎沒有微軟式的巨頭存在。」" d$ z( H- f4 ^

$ ^6 I4 g9 v9 r5 @, v/ S# EMitac目前70%的收入依靠桌上型,伺服器等生產,但何繼武希望,這些領域的收入市佔率明年可以降到50%。
, ~' w! r( [$ U& i5 d8 e* N  f0 O/ V# D
明基的失誤...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
 樓主| 發表於 2007-7-12 16:20:27 | 只看該作者

Synchronoss和AT&T簽署長期協定 支援iPhone手機的創新啟動體驗

(20070710 17:03:50)美國商業資訊2007年7月9日新澤西州BRIDGEWATER消息——向一線(Tier One)通訊服務提供商(CSPs)提供按需交易管理軟體的領先企業Synchronoss科技公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SNCR)今天宣佈,與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簽署了一份長期協定,以支援蘋果iPhone手機的發佈和使用。Synchronoss公司將通過自己的ConvergenceNow軟體平臺,管理和提供iPhone手機的啟動,讓客戶體驗創新的簡化啟動過程。
; ?! S+ J/ E; E+ H4 w9 S
6 ~4 M) X, g6 r$ D( b+ LSynchronoss公司的ConvergenceNow平臺可使跨網路服務、無線、IP和固線服務的高級融合電子設備的電子服務實現和訂單管理自動化、同步和優化。
9 B. M& M/ k' O4 c) b9 q# T% D2 c' F- u9 k/ G/ W6 S
Synchronoss科技公司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Stephen Waldis表示:“我們為AT&T和蘋果開發的啟動技術,允許客戶在自己家�舒適地進行啟動,顯著區別於當前在零售店啟動的過程。” Waldis補充到:“為美國最大的無線運營商提供音樂、視頻、互聯網及手機愛好者必備的融合設備使用的軟體啟動平臺,對我們來說是個意義重大的里程碑。”0 ?3 B  e* A2 u; s6 J6 [* ^9 J

7 H& K3 T' d& a/ ]* AIDC副總裁及全球通訊部門總經理Mark Winther稱:“允許客戶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啟動設備,將極大地改變當前客戶的體驗,使CSP(通訊服務提供商)有能力提供自動啟動過程同時顯著改進客戶的體驗,這在爭奪數位家庭市場上擁有競爭優勢。”
, T) U' U% v* D
# g( o0 ?) h7 q7 G' l  b/ R% C7 V關於Synchronoss科技公司
4 [; e0 Q, j2 _, R8 P* |
4 ^1 j  t0 j, ?! Q: ySynchronoss科技公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 SNCR)是向一線(Tier One)通訊服務提供商(CSP)提供按需交易管理軟體的領先企業。公司可使通訊服務提供商加速在現有及新市場的發展,同時以低廉的價格給客戶帶來改進的體驗。公司的旗艦產品ActivationNow(R)及現在的ConvergenceNow(TM)軟體平臺,可自動化、同步及簡化現有網路上的高級固線、無線及IP服務的創建和管理。Synchronoss公司的一線通訊服務提供商客戶包括AT&T、Cablevision Systems Corporation、Comcast、Level 3 Communications、時代華納有線、弗萊森企業解決方案和Vonage等。想瞭解更多資訊請訪問 www.synchronoss.com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
 樓主| 發表於 2007-7-6 08:15:25 | 只看該作者

Apple通訊專利探索

工研院IEK-ITIS計畫  陳俊儒 分析師
& O% z8 l! K2 x9 J9 `: Rhttp://www.itri.org.tw/chi/services/ieknews/200703060204405FA5A-0.doc7 h& _: \& m! L- Y1 w( b, e
) y& X! b% r' G( z
享譽國際的知名大廠蘋果 Apple,欲加入手機市場的傳言早已經有耳聞,最近又常被紐約時報及華爾街日報大篇幅的討論這則消息。終於日前在Macworld Conference & Expo 2007上公開亮相,並預計今年6月正式推出。觀察目前所揭示的規格來看,Apple搭配自家開發的OS X作業系統與匯集了目前手機平台上可想像的各種最新技術,iPhone的確成功地吸引了市場的眼光;而所展現出來多采多姿的應用服務更看得大家目眩神馳。如同Jobs在演講一開始所揭示的,iPhone可說是Apple將娛樂(iPod)、通訊(Phone)與網際網路(Internet)等功能融合在同一平台的最新嘗試。
+ x$ [" C. Y; g( U# f0 i1 I! A& a' W" f0 G5 w
Apple 劃時代的闖入行動電話市場,更將 Apple Computer .Inc 的名稱改成 Apple .Inc,象徵蘋果電腦公司的轉型,而且在 2007 年初就祭出iPhone功能如此強大的多功能行動裝置。但手機大廠如Nokia和Motorola,在通訊專利上的佈局已經有數十年,而Apple在通訊相關專利有何優勢?有何劣勢?相信這是Apple要跨入手機市場的重要因素之一。
$ p$ I% j! r! Q* S
6 c8 n- |  p7 x# H: qApple在通訊方面的相關專利近十年的技術分類如圖一所示,可明顯看出Apple幾乎集中在電腦圖像處理相關技術(Computer graphics processing and selective visual display systems),其次是影像分析(Image analysis)、多工通信(Multiplex communications)和電視(Television)相關的技術。iPhone的硬體規格與目前所見到的智慧型手機並無太大差異,其定位在多樣化的個人溝通娛樂平台,而Apple的電腦圖像處理和影像分析相關技術就佔了通訊專利的72.4%,這呼應了iPhone「全圖像介面與直覺性運作」的技術重點。% A' O, h0 ~8 |' V1 ]% ]& l
/ B% X6 Y* _5 B5 ?2 ^
手機大廠Nokia和Motorola在通訊專利方面,多數屬於電信(Telecommunications)相關的技術,而在電腦圖像處理和影像分析相關技術則不多。Apple多數集中在電腦圖像處理和影像分析相關技術,而電信相關的技術卻寥寥無幾。這強烈差異顯示出Apple的出發點是多媒體,在iPhone的目標是有手機功能的媒體終端,而Nokia和Motorola的出發點是手機,在近年來強調的是有媒體功能的手機。Apple若要跨入手機市場,不是要繳付通訊標準的授權費,就是迴避電信技術相關的專利,但在手機大廠長年在電信技術相關的專利佈局之下,迴避的機會幾乎為零。未來手機大廠如Nokia和Motorola,是否會為了鞏固自身的手機市場,而利用電信相關專利的優勢來抵制Apple的iPhone?還是與Apple區隔市場以和平共存?這還要看未來消費者對iPhone的接受程度而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申請會員

x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
 樓主| 發表於 2007-7-6 08:09:45 | 只看該作者

迎戰iPhone 三星將推全螢幕觸控手機

工商時報 林淑惠╱台北報導 2007/7/6! S0 p) m) h% q/ d# l; X% N
http://www.cyberone.com.tw/ItemDetailPage/MainContent/05MediaContent.aspx?MMMediaType=hot_news&MMContentNoID=42639& x, p3 {# ^0 S! V7 E

' y$ R/ n% G4 Y; y1 q! X韓國三星電子計畫於今年底、明年初推出首款全螢幕觸控式智慧型手機,一般認為,三星此舉是為正面迎戰來勢洶洶的蘋果iPhone手機。  b; h7 ]0 B/ Q

9 A) {, H3 r0 Q# N台灣三星電子行動通訊事業部協理柳在炫表示,蘋果電腦推出iPhone手機應該有助於智慧型手機擴大銷售占比,他舉台灣市場為例,目前採用Win CE作業系統的智慧型手機,在台市占約只二%到三%,蘋果iPhone尚未引進台灣、就已引起消費市場矚目,反而有助於整體智慧型手機的銷售市占。三星樂觀預估,今年智慧型手機銷售市占有機會向五%邁進,三星也準備在下半年陸續推出i718、i608等兩到三款的智慧型手機。: W7 u8 T. G* [$ z0 v. P7 m1 v
6 |7 C5 b  Z; [; h( A1 e" T! e
另外,三星亦相當看好今年3G手機銷量,台灣三星行動通訊事業部副總經理黃思齊表示,3G手機在五月份單月突破二五%銷售市占之後,年底突破四○%機會很大,三星目前在3G手機的銷售市占約八%,年底挑戰二○%目標。
( ~# q  h' M! _; B
" ~" _  G# ~, f7 v7 I; M) [3 T9 f) X2 K4 N* q/ _
整體市場來看,黃思齊認為,儘管國內第一季的整體手機銷售狀況不盡理想,但五、六月已恢復去年買氣及銷售水準,因此,三星預期下半年國內手機市況景氣應該不悲觀。柳在炫進一步指出,五、六月已擺脫傳統五窮六絕的窘境,目前整體市況看來比年初預期的還要樂觀。去年台灣總計銷售七百萬到七百廿萬台手機,今年預期會較去年成長五%、達到七百五十萬台銷售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
 樓主| 發表於 2007-7-4 09:02:57 | 只看該作者

iSuppli 拆卸分析顯示,Infineon、National、Balda 以及三星為 iPhone 供應元件

加州 EL SEGUNDO, 7月3日 -- 從成本來看,iSuppli Corp. 對蘋果公司 (Apple Inc.) 的 iPhone 拆卸過程的分析帶來的驚喜並不多,iPhone 物料清單 (BoM) 與我們在一月份發表的初步功能估計十分接近。然而,iSuppli 的拆卸分析服務顯示,從供應商角度來考慮,iPhone 充滿了驚喜,一些新供應商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國家半導體公司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以及 Balda 與三星電子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這樣的原有元件制造商一起為 iPhone 供應主要元件。 / l. G$ Q8 a9 l, t9 o
7 e. c& U' E# j/ I4 f7 M3 Q$ E: t
iSuppli 首席分析師 Andrew Rassweiler 表示:「iSuppli 本周進行的拆卸確定,8Gbyte iPhone 的硬件物料清單和制造成本共為265.83美元,按照每個 8Gbyte iPhone 以 599.00美元的零售價進行出售,那么它的利潤率超過了55%。」 ( R; [. j* y# Q$ {, d8 }' b

6 ^* p9 R0 a# I3 \4 |一月份,在未對 iPhone 進行拆卸之前,iSuppli 估計,8Gbyte iPhone 的硬件物料清單和制造成本為264.85美元。注意:這些成本中不包括版稅和物流費用。 : S& K8 I1 ?  r* T

# q6 M4 n7 j0 xiPhone 半導體贏家 : Y) Y9 a. }% a2 ?, i9 {& z  v

  s) F$ K& h% f0 A$ r) g面向 iPod 系列的新供應商 Infineon 是半導體元件供應方面的最大贏家。這個德國半導體供應商提供數字基帶、無線射頻收發器和電源管理設備,從而為 iPhone 帶來眾多核心通信能力。總而言之,Infineon 提供的硅元件在 iPhone 物料清單中佔15.25美元,相當於 8Gbyte iPhone 總成本的6.1%。
& s' [. l  n- A/ u; [# x: k: N. p! x6 U
National 供應的元件在 iPhone 物料清單中所佔的比例較小,在 iPhone 中的獨立芯片的價值為1.5美元,還不到該產品總成本的1%。然而,串行顯示接口這個零件代表著 National 的一項重要的設計上的勝利,National 的產品此前從來沒有出現在 iPod 當中。 " j  y, S+ X; j# Q. W1 I

3 p2 w4 D% p. u0 h) v5 Y  I- XTPK Solutions (Balda) 獲得了 iPhone 的觸摸屏模塊訂單,而愛普生 (Epson) 則要給 iPhone 提供顯示屏 iPhone 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它的顯示屏,而 iSuppli 所拆卸的 iPhone 模塊當中的顯示屏模塊供應商正是德國的 Balda 和它的合作夥伴 -- 中國的 TPK Holding。該模塊價值約為27美元,相當於 8Gbyte iPhone 總成本的10.8%。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
 樓主| 發表於 2007-7-3 07:48:18 | 只看該作者

剖析iPhone 台商扛製造大任

工商時報 涂志豪╱台北報導 2007/7/3$ K- G  J& f1 O  n7 k! L
http://www.cyberone.com.tw/ItemD ... MMContentNoID=42499
( w3 ]' x! B* W3 D0 T/ K, m) J' H3 h+ F/ `, V% i0 P
蘋果新概念手機iPhone話題性十足,許多市場分析師在拿到iPhone後也迫不及待將之拆解分析,其中除了ARM核心處理器及NAND快閃記憶體是由三星自行生產外,其餘晶片幾乎都是在台灣半導體廠生產製造,所以包括台積電、日月光、矽品、景碩等業者可望在這波iPhone熱潮中間接受惠,聯電意外與iPhone無緣。
% K) r0 d! Q6 b6 x& O8 f  E6 k& v! R- C; [: r
iPhone開賣不到一天時間,許多半導體相關網站已開始陸續公佈內建關鍵晶片名單,根據Semiconductor Insights及相關業者等透露,iPhone晶片成本佔總成本比重逾六成,其中除了ARM核心處理器及NAND快閃記憶體,是由三星電子生產外,其餘如觸控螢幕控制晶片、射頻及基頻晶片、無線區域網路及藍牙晶片等,雖然供應商均為國外大廠,但卻都是由台灣代工製造,台灣半導體廠可說已擔任起iPhone晶片製造重責。3 S( t4 b1 b  I" V2 T
+ {, y" q; c: H4 L' S
以手機相關晶片為例,GSM射頻晶片及內建EDGE功能的基頻晶片,是由英飛凌提供,手機晶片功率放大器則由Skyworks提供,音訊解調晶片則是蘋果重要晶片供應商Wolfson提供。據業內透露,三款晶片主要是由台積電以○.一三微米至九○奈米製程代工,日月光、矽品、景碩等體系則負責後段封測及基板代工。* _+ H6 p0 C. M. c9 o

& L5 d# A) E& f: G0 j; e/ H- ?+ a! S在無線網路晶片部份,iPhone內建的802.11b/g晶片是由邁威爾(Marvell)提供,內建射頻及基頻功能的藍牙整合型晶片則是由劍橋無線(CSR)提供,另一個打上蘋果品牌的晶片功能尚未正確釐清,但業內推估應是由博通(Broadcom)提供的觸控螢幕控制晶片。業內認為,此三款晶片主要由台積電代工生產,封測則由日月光及矽品負責,IC基板材料主要是由景碩負責供貨。
; x( U3 B: J+ S. d* _
* W9 u0 C7 \$ T' NiPhone主要九款核心晶片,扣除三星生產的處理器及NAND快閃記憶體後,其它幾乎都是由台灣半導體廠代工製造。市場分析師則指出,雖然晶片是由國外大廠供貨,如同蘋果過去熱銷的iPOD產品一樣,但晶片製造的重責大任集中在台積電、日月光、矽品、景碩等台灣半導體廠身上,所以台灣半導體廠可望間接受惠於這波iPhone銷售熱潮,隨著蘋果iPhone出貨量逐步放大,這些台灣半導體大廠應可分食大部份晶片代工商機,對業績及獲利來說都有一定程度的挹注。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
 樓主| 發表於 2007-7-2 21:16:55 | 只看該作者

WLAN手機 擁抱無接縫服務

發佈日期:2007/06/24% W8 N# t) ~  Z7 s
http://www.iek.itri.org.tw/News/ShowDetail.aspx?id=633185282735995765&func=publishnews( M7 t5 n$ c0 r& T/ Y6 v
) C0 X# a! l# G# b" x
目前WLAN手機的應用發展大致可分為以下二階段,分別為WLAN與手機功能獨立、WLAN與手機功能融合。在WLAN與手機功能獨立的階段,使用者主要透過WLAN網路,在WLAN手機上進行網頁瀏覽、Mail發送與資料的傳送等動作。
2 O3 g2 Z4 @6 ^9 [. l4 s6 v  _* q% x" l5 @& V4 J- a# Y
若此WLAN手機採用Windows Mobile等作業系統,則可藉由安裝Skype等VoIP軟體,在WLAN訊號接收範圍內,藉由WLAN網路,透過Skype等VoIP軟體,撥打網路電話;不過由於此種解決方案並無法克服WLAN網路的漫遊以及WLAN網路與手機網路間的切換等問題,因此使用人數遲遲無法大幅成長。
$ }4 N3 c, f: p0 ?/ z0 ]! N, T: |5 U1 R8 Q( U
目前WLAN手機大多停留在此功能獨立階段,不過隨著UMA(Unli-censed Mobile Access)、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以及FMC(Fixed-Mobile Convergence)等融合行動通訊網路與無線區域網路間的無接縫協定的出現,解決了網路的漫遊與切換問題,未來將可望進入WLAN與手機功能融合的階段。6 f) s7 A+ b3 @/ d8 d4 ?# ?
) c0 x8 o' `/ W. ^3 Q& H! S: w
在WLAN與手機雙網融合後,未來只要在無線區域網路訊號涵蓋範圍下,手機可以很順暢的自動切換成透過與WLAN網路的VoIP通話模式,其通話費相對低廉。2006年下半年起,全球各地如日本、美國、德國等陸續展開無線與通訊網路無接縫整合的語音服務,未來將可帶動WLAN手機的蓬勃發展。- s" L+ u5 F: }8 ]+ H& R3 V/ W

- }) s6 A, X7 Y$ S1 G整體而言,WLAN手機應用亦已逐漸應用在手機上,手機領導業者對於WLAN的接受度日益增加,其中又以Nokia的態度最為積極;在各系統手機中,又以UMTS╱WCDMA手機的滲透幅度最高,成長潛力最大,最具備整合的客觀條件。在WLAN手機的應用發展方面,正由功能獨立逐漸邁向無接縫的功能融合。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首頁|手機版|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新契機國際商機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GMT+8, 2024-6-26 09:15 PM , Processed in 0.15201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