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找回密碼
 申請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Login

用FB帳號登入

搜索
1 2 3 4
查看: 10572|回復: 2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健康園地] 心肌梗塞有七項危險因子...電子新跪如你可能懷疑潛藏哪三個呢?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8-5-12 01:12:24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從知名音樂創作人馬兆駿、電視主播廖筱君的弟弟,到昨天突然倒下的準內政部長廖風德,國人難免會問,為什麼近來因心肌梗塞而倒下的患者大都是男性?而且愈來愈年輕?心臟專科醫師認為這是國人生活習慣改變使然,吃得多,動得少,如果又有抽菸習慣,心肌梗塞當然會提早報到...    7 E3 T' M  m; ?" H. F3 e
遊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隱藏內容請回復
單選投票, 共有 4 人參與投票 查看投票參與人
0.00% (0)
0.00% (0)
42.86% (3)
14.29% (1)
28.57% (2)
0.00% (0)
14.29% (1)
您所在的用戶組沒有投票權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頂 踩 分享分享
2#
 樓主| 發表於 2008-5-15 15:50:57 | 顯示全部樓層
時間管理達人、發明達人、健康達人分享智慧處方/ [& {$ D3 x, E4 Z
中央日報 - 21小時前
1 z5 ?& E9 p' ~) S
( d; m6 M3 b. D因此這次特別以「醫師的智慧處方」為主題在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與科技人分享健康之道與養生祕訣。 黃元惠醫師當年剛當醫師不久,就罹患了「反覆性發作關節炎」,遍尋中西醫,依然無法緩解痛苦,痛起來連手術刀都無法拿,身為醫師卻無法幫自己,其身心受苦可想而知。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發表於 2008-5-21 15:22:08 | 顯示全部樓層

高血壓千人問卷:找出醫病溝通盲點 提升良好控制機會

從台中市長胡志強、高雄市長陳菊因高血壓的襲擾而住院治療,到日前不幸猝逝的內政部廖風德準部長,一再凸顯出高血壓引發的相關疾病,已對國人所帶來的嚴重傷害。加上高血壓患者經常籠罩在糖尿病、心血管病變等危險因子的威脅下,患者的生命隨時會產生致命風險。中華民國心臟學會、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與台灣諾華,特別針對醫師與高血壓患者進行一份將近3000人的大規模問卷調查,此次特別加入醫師的調查項目,以找出平日醫師與患者間的溝通癥結,並且尋求改善的契機!         7 f# V0 `( h! }- t& W9 e! a9 g' ?$ \
5 E) K" v: _& [% I: x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江福田教授表示,透過這份問卷我們確實發現醫師與患者之間與溝通認知上的共識與差異;最主要的差異在於,除了中風、腎臟病變外,許多患者並不清楚高血壓所可能引發的其他致命疾病。其中對於糖尿病的認知差異最大,第二認知差異較大的即是心血管疾病的問題。而醫師與民眾的共同認同點皆在於希望由醫師來進行相關的衛教解說!
/ u8 U9 ]! w" p# D- w0 C0 Q
0 O( T! G. u' \% ]9 Y事實上,藉由統計發現約有34%的患者,接受高血壓的治療而未能達到理想血壓的控制數值,更有許多患者身處在危險因子的威脅下而不自知。而且,這些籠罩在危險因子中的高血壓患者,有15%是三高的患者!因此,江教授特別提醒,高血壓對人體的傷害與致命的主要是原因在於,高血壓會引發許多併發症,常見的併發症包含中風、心血管阻塞以及腎臟病變等等,而因高血壓而死亡的亦是因為併發症的緣故,所以使用藥物治療高血壓的同時,最好能兼顧到腦部、心臟、腎臟等重要器官的保護,以避免伴隨高血壓而來致命因素!( w2 S3 d  t0 w) N

9 @+ Z  Z# n+ q為了降低血壓的問題不斷地對國人造成傷害,同時改善國人的罹病率及控制率,中華民國心臟學會、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臺灣高血壓學會特別與全球接軌,於五月十七日『世界高血壓日』(World Hypertension Day)同步舉辦世界性的衛教宣導活動,並以「時時在家量血壓,常得安穩與健康」為此次活動的主軸,極力宣導隨時注意血壓測量、遠離致命危險因子、治療兼顧器官保護的概念,目的就是要提醒國人注意高血壓疾病問題,並加強醫病溝通互動的基本治療精神!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發表於 2008-8-24 08:42:48 | 顯示全部樓層
英工程師中風後成畫家  x( n7 p" T% a! {/ `9 ?3 l$ |
人間福報 - 2008年8月21日
& a- R0 c8 H+ ]- _- Z
' E# L8 _, |; X* B& ]) ^英國一名男性工程師,一九八六年因為工地意外使其半身癱瘓,二○○五年又因腦溢血而中風,但卻意外地使其藝術才能「從無到有」,成為年薪三萬英鎊(約台幣一百七十五萬元)的畫家。 現年五十一歲的肯•沃爾特斯(Ken Walters)曾是一名工程師。一九八六年,由於工地鏟車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於 2008-9-25 07:37:35 | 顯示全部樓層

動脈硬化勿輕忽 固定健診可及早發現病變徵兆

【台北訊】可以想像一位40歲的企業主管,他的動脈年齡居然高達78歲。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心臟科主任蔡忠文醫師表示,心血管病變初期幾無病徵不易察覺,動脈硬化是一個前兆,一旦罹病隨時有血管阻塞、爆裂的可能,嚴重者更會引發心肌梗塞、心絞痛、腦中風等後果。+ A  D6 w) `+ b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針對810位45至64歲男性的動脈硬化檢測數值進行分析,發現近4成受檢者動脈硬化程度已超過同年齡層標準值,平均脈波傳播速率(PWV)值為1561cm╱s,推算平均動脈年齡已高達78歲,足足超出實際年齡24歲之多,已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 {% W% l+ I: C: M
5 m5 `: {- A! I2 e8 d6 }
蔡忠文表示,心血管相關疾病的產生,肇始於血管病變,一般傳統檢測多著重於血糖、血壓、血脂的檢測與抽菸習慣的影響,然而血液數值正常並不代表可與心血管疾病絕緣。民眾可以透過動脈硬化儀檢測,了解四肢週邊血管的硬化及阻塞程度,推算出動脈年齡,以評估血管健康狀況。1 d: L; L$ N% T
: ]4 e. c0 [& e' Z' A# Z' M
他指出,檢視動脈硬化程度的指標包括ABI與PWV。ABI是透過測量腳踝與上臂血壓的比值,顯示血管的阻塞程度。PWV則利用上下肢脈搏到達的時間差,測量動脈波的進行速度,可顯示血管硬度,以1400cm╱s為基準值,PWV值越大,代表動脈硬化程度越嚴重,罹患心血管相關疾病的風險也越高。
0 Q0 `' Z& c. _) w% `( L0 T- a  [, t( O$ `6 L2 A9 z
蔡忠文強調,即使目前動脈出現硬化,但並非不可逆,只要改變生活作息,多運動、飲食改善、戒菸,加上史達汀類降血脂藥物介入,動脈硬化現象是可逆的。% F) h9 u# j5 j! K7 c% k

- k  G3 p! _! y* g" R# }6 Z他建議男性40歲起、女性50歲起,應定期檢視心血管健康,針對自身狀況選擇適合的檢項,建議每年定期接受「基礎版」心血管健診,如血液檢查及心電圖等,幫助初步了解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再進行「進階版」心血管健診,如動脈硬化儀、頸動脈超音波、影像醫學檢查等,可透視血管影像並了解心臟功能。透過兩階段健診以及早發現病變徵兆,心血管相關疾病是可以避免的。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首頁|手機版|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新契機國際商機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GMT+8, 2024-6-11 06:41 PM , Processed in 0.35880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