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標題:
IDesia發表全球首創以心跳辨識使用者身分的消費性保健應用
[打印本頁]
作者:
tk02376
時間:
2010-5-18 08:06 AM
標題:
IDesia發表全球首創以心跳辨識使用者身分的消費性保健應用
產品將於2010年台北國際電腦展首度亮相,並與台灣製造商密切合作量產
! p4 W0 {$ i: }. {
- q; R# G3 u1 y i$ e/ e
尖端生物辨識科技BDS™(BioDynamic Signature™)領導供應商IDesia,今日宣布擴增其生物辨識產品陣容,主要鎖定能辨識使用者身分的保養、健身、衛生等消費性應用產品。
. ^9 [, ^* q- ~/ [( j' y6 y5 l8 Y
) m& G2 `; a6 n/ `: Z
IDesia的BDS™技術以分析心電圖(ECG,Electrocardiographic)波型中的個人獨有資訊為基礎,最初用以開發各種高可靠度、高效率的生物辨識驗證解決方案。IDesia推出的各式生物辨識解決方案中,使用者僅須觸碰單一感測平面即可完成測定。透過專利的訊號處理及模式辨識演算法,從心臟波型中比對,即可擷取個人獨有的心跳資訊,能快速且可靠地驗證使用者的身份。
4 p; U+ I% x5 H0 ? R" n
1 q1 n7 Y9 \: i! e
由於消費保健、個人健康與衛生器材產品越來越受歡迎,IDesia持續強化產品陣容,主要針對消費性保健領域研發擴展。該公司獨特的“All-in-One”產品,不僅能擷取使用者的心跳資訊來辨識個人身份,並且能持續儲存,不受限制地運用於各種與心跳資訊相關之應用,初期主要鎖定個人保養、健身、衛生等領域。目前IDesia的新款應用以保健為主軸,推出多款不同特性的產品,包括心跳速度監視、壓力監控、紓緩心跳訓練及心電圖監控等。上述技術的結合,可確保使用者心跳資訊的真實性與保密性。
$ n+ _' R5 D/ e8 s
7 x; N: [6 \2 G; I$ q
IDesia創辦人暨執行長Danny Lange表示:「IDesia “All-in-One”生物辨識解決方案為獨一無二的產品,不僅能建置於各式應用,更能準確認知使用者身份。IDesia的專利ASIC晶片與獨家的BDS™軟體,售價僅個位數美元的優勢,相信能讓我們極具競爭力的產品加速普及,包括保養、健身、衛生等多項技術專利,更廣泛應用於筆電、手機、嵌入式裝置等科技產品平台。」
作者:
tk02376
時間:
2010-5-18 08:06 AM
IDesia的專利技術通過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NPL,National Physical Lab)檢測,目前已導入產品設計,並與台灣一線ODM大廠緊密合作,其中包括專門經營個人電腦週邊市場的IC設計公司陞達科技(Sentelic)等。目前所有供貨時程均順利進行,預計將於今年第四季初量產供貨。
" v) X5 x% B* t4 {# t' H4 Y2 q
9 x7 j. P4 i$ E }, {6 ~/ p
阩達科技董事長暨執行長林招慶博士表示:「IDesia的BDS™觸碰式身分驗證技術,無須執行繁瑣的動作,鼓勵使用者能輕鬆依照使用程序,讓產品監測使用者的生理機能,進而改善其心臟健康與紓解壓力。在低單晶片成本優勢的幫助下,我們相當有信心能把這項技術建置於各類IT產品的觸控面板中,並開發出各種具備辨識使用者身分的消費性保健應用產品。」
3 R% w, `& {/ ]/ ~( C
* u* I- T6 h0 \" F- Q' a; m
IDesia與陞達科技將於2010年6月1日至5日台北國際電腦展期間,於台北世貿中心南港展覽館M432號攤位(上層展場),展出多款能建置於筆電、手機、遊戲搖桿及各種嵌入式裝置的整合式解決方案。此外,IDesia亦將於6月2日下午2:30至4:00,假世貿南港展覽館一館二樓第二會議室,舉行新品發表會,現場將展出一系列全新產品,敬邀各界蒞臨。
8 E% O Y" g9 r! M6 F
, d" `! i& c9 v
關於IDesia
4 N4 x8 g0 y. N0 Y* A, K7 j
+ d+ V7 U T3 k4 m4 T( M
IDesia創立於2004年,致力於開發與行銷尖端生物辨識科技BDS™(BioDynamic Signature™),以及支援各種使用者身分辨識及認知方案的應用,目前包括生物辨識,以及個人保養、健身、衛生等產業應用。運用個人獨特的電生理訊號,IDesia開發出各種精準且有效的消費級保健與存取控制應用,並能輕易建置於各種手機與個人電腦平台。詳細資訊請上網參閱
www.idesia-biometrics.com
。
歡迎光臨 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http://chip12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